华为云用户手册

  • local_preload_libraries 参数说明:指定一个或多个共享库,它们在开始连接前预先加载。多个加载库之间用逗号分隔,除了双引号,所有的库名都转换为小写。 并非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更改此选项,因此只能加载安装的标准库目录下plugins子目录中的库文件,数据库管理员有责任确保该目录中的库都是安全的。local_preload_libraries中指定的项可以明确含有该目录,例如$libdir/plugins/mylib;也可以仅指定库的名称,例如mylib(等价于$libdir/plugins/mylib)。 与shared_preload_libraries不同,在会话开始之前加载模块与在会话中使用到该模块的时候临时加载相比并不具有性能优势。相反,这个特性的目的是为了调试或者测量在特定会话中不明确使用LOAD加载的库。例如针对某个用户将该参数设为ALTER USER SET来进行调试。 当指定的库未找到时,连接会失败。 每一个支持 GaussDB 的库都有一个“magic block”用于确保兼容性,因此不支持GaussDB的库不能通过这个方法加载。 该参数属于BACKEND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字符串 默认值:空
  • 示例 --创建SCHEMA。gaussdb=# CREATE SCHEMA tpcds;--创建一个分区表。gaussdb=# CREATE TABLE tpcds.inventory_p1( INV_DATE_SK INTEGER NOT NULL, INV_ITEM_SK INTEGER NOT NULL, INV_WAREHOUSE_SK INTEGER NOT NULL, INV_QUANTITY_ON_HAND INTEGER)PARTITION BY RANGE(INV_DATE_SK)(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2451179),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2451544),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2451910), PARTITION P4 VALUES LESS THAN(2452275), PARTITION P5 VALUES LESS THAN(2452640), PARTITION P6 VALUES LESS THAN(2453005), PARTITION P7 VALUES LESS THAN(MAXVALUE));--创建索引ds_inventory_p1_index1。gaussdb=# CREATE INDEX ds_inventory_p1_index1 ON tpcds.inventory_p1 (INV_ITEM_SK) LOCAL;--对表tpcds.inventory_p1进行聚集。gaussdb=# CLUSTER tpcds.inventory_p1 USING ds_inventory_p1_index1;--对分区p3进行聚集。gaussdb=# CLUSTER tpcds.inventory_p1 PARTITION (p3) USING ds_inventory_p1_index1;--对数据库中可以进行聚集的表进聚集。gaussdb=# CLUSTER;--删除索引。gaussdb=# DROP INDEX tpcds.ds_inventory_p1_index1;--删除分区表。gaussdb=# DROP TABLE tpcds.inventory_p1;--删除SCHEMA。gaussdb=# DROP SCHEMA tpcds CASCADE;
  • dynamic_library_path 参数说明:设置数据查找动态加载的共享库文件的路径。当需要打开一个可以动态装载的模块并且在CREATE FUNCTION或LOAD命令里面声明的名称没有目录部分时,系统将搜索这个目录以查找声明的文件,仅sysadmin用户可以访问。 用于dynamic_library_path的数值必须是一个冒号分隔(Windows下是分号分隔)的绝对路径列表。当一个路径名称以特殊变量$libdir为开头时,会替换为GaussDB发布提供的模块安装路径。例如: 1 dynamic_library_path = '/usr/local/lib/postgresql:/opt/testgs/lib:$libdir' 该参数属于SU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字符串 设置为空字符串,表示关闭自动路径搜索。 默认值:$libdir
  • 功能描述 根据一个索引对表进行聚簇排序。 CLUSTER指定GaussDB通过索引名指定的索引聚簇由表名指定的表。 表名上必须已经定义该索引。 当对一个表聚集后,该表将基于索引信息进行物理存储。聚集是一次性操作:当表被更新之后, 更改的内容不会被聚集。也就是说,系统不会试图按照索引顺序对新的存储内容及更新记录进行重新聚集。 在对一个表聚簇之后,GaussDB会记录该表在哪个索引上建立了聚簇。CLUSTER table_name将在该表之前记录过的聚簇索引上重新聚簇。用户也可以用ALTER TABLE table_name CLUSTER on index_name来设置指定表用于后续聚簇操作的索引,或使用ALTER TABLE table_name SET WITHOUT CLUSTER来清除指定表之前设置的聚簇索引。 不含参数的CLUSTER命令会将当前用户所拥有的数据库中的先前做过聚簇的所有表重新处理,或者系统管理员调用的这些表。 在对一个表进行聚簇的时候,会在其上请求一个AC CES S EXCLUSIVE锁。这样就避免了在CLUSTER完成之前对此表执行其它的操作(包括读写)。
  • 注意事项 只有行存B-tree索引支持CLUSTER操作。 如果用户只是随机访问表中的行,那么表中数据的实际存储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如果对某些特定数据的访问次数较多,而且有一个索引将这些数据分组,那么使用CLUSTER索引对性能会有所提升。 如果一个请求从表中查找的索引是一个范围,或者是一个索引值对应多行,CLUSTER也会有助于应用,因为如果索引标识出了第一匹配行所在的存储页,所有其它行也可能也已经在同一个存储页里了,这样便节省了磁盘访问的时间,加速了查询。 在聚簇过程中,系统会先创建一个按照索引顺序建立的表的临时备份,同时也建立表上的每个索引的临时备份。因此,聚簇过程中需要保证磁盘上有足够的剩余空间,至少是表大小与全部索引大小之和。 因为CLUSTER记录着哪些索引曾被用于聚簇,所以用户可以在第一次手动指定索引,对指定表进行聚簇,然后设置一个周期化执行的维护脚本,只需执行不带参数的CLUSTER命令,就可以实现对想要周期性聚簇的表进行自动更新。 因为优化器记录着有关表的排序的统计,在表上执行聚簇操作后,需运行ANALYZE操作以确保优化器具备最新的排序信息,否则,优化器可能会选择非最优的查询规划。 CLUSTER不允许在事务中执行。 如果没有打开xc_maintenance_mode参数,那么CLUSTER操作将跳过所有系统表。
  • 语法格式 对一个表进行聚簇排序。 CLUSTER [ VERBOSE ] table_name [ USING index_name ]; 对一个分区进行聚簇排序。 CLUSTER [ VERBOSE ] table_name PARTITION ( partition_name ) [ USING index_name ]; 对已做过聚簇的表重新进行聚簇。 CLUSTER [ VERBOSE ];
  • 语法格式 修改二级分区表分区包括修改表分区主语法、修改表分区名称的语法和重置分区ID的语法。 修改表分区主语法。 ALTER TABLE [ IF EXISTS ] { table_name [*] | ONLY table_name | ONLY ( table_name )} action [, ... ]; 其中action统指如下分区维护子语法。当存在多个分区维护子句时,保证了分区的连续性,无论这些子句的排序如何,GaussDB总会先执行DROP PARTITION再执行ADD PARTITION操作,最后顺序执行其它分区维护操作。 move_clause | exchange_clause | row_clause | merge_clause | modify_clause | add_clause | drop_clause | split_clause | truncate_clause move_clause子语法用于移动分区到新的表空间。 MOVE SUBPARTITION { subpartion_name | FOR ( subpartition_value [, ...] )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exchange_clause子语法用于把普通表的数据迁移到指定的分区。 EXCHANGE SUBPARTITION { ( subpartition_name ) | FOR ( subpartition_value [, ...] ) } WITH TABLE {[ ONLY ] ordinary_table_name | ordinary_table_name * | ONLY ( ordinary_table_name )} [ { WITH | WITHOUT } VALIDATION ] [ VERBOSE ] [ UPDATE GLOBAL INDEX ] 进行交换的普通表和分区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普通表和分区的列数目相同,对应列的信息严格一致,包括:列名、列的数据类型、列约束、列的Collation信息、列的存储参数、列的压缩信息等。 普通表和分区的表压缩信息严格一致。 普通表索引和分区Local索引个数相同,且对应索引的信息严格一致。 普通表和分区的表约束个数相同,且对应表约束的信息严格一致。 普通表不可以是临时表,分区表只能是二级分区表。 普通表和分区表上不可以有动态数据脱敏,行访问控制约束。 完成交换后,普通表和分区的数据被置换,同时普通表和分区的表空间信息被置换。此时,普通表和分区的统计信息变得不可靠,需要对普通表和分区重新执行analyze。 由于非分区键不能建立本地唯一索引,只能建立全局唯一索引,所以如果普通表含有唯一索引时,可能会导致不能交换数据。 如果需要进行数交换数据操作可以通过创建中间表的方式,先将分区数据插入到中间表,truncate分区,普通表数据插入分区表,drop普通表,重命名中间表的方式完成数据交换操作。 如果在普通表/分区表上进行了drop column操作,被删除的列依然物理存在,所以需要保证普通表和分区的被删除列也严格对齐才能交换成功。 row_clause子语法用于设置分区表的行迁移开关。 { ENABLE | DISABLE } ROW MOVEMENT merge_clause子语法用于把多个分区合并成一个分区。一个命令中合并的源分区上限为300。 MERGE SUBPARTITIONS { subpartition_name } [, ...] INTO SUBPARTITION partition_name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 UPDATE GLOBAL INDEX ] 对于范围分区,MERGE分区要求源分区的范围连续递增,且MERGE后的分区名可以与最后一个源分区名相同;对于列表分区,则源分区无顺序要求,且MERGE后的分区名可以与任一源分区名相同。如果MERGE后的分区名与源分区名相同,视为同一个分区。 USTORE存储引擎表不支持在事务块/存储过程中执行ALTER TABLE MERGE SUBPARTITIONS的操作。 modify_clause子语法用于设置分区索引是否可用。语法可以作用在一级分区上。 MODIFY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 { UNUSABLE LOCAL INDEXES | REBUILD UNUSABLE LOCAL INDEXES } 也可以作用在二级分区上。 MODIFY SUBPARTITION partition_name { UNUSABLE LOCAL INDEXES | REBUILD UNUSABLE LOCAL INDEXES } add_clause子语法用于为指定的分区表添加一个或多个分区。语法可以作用在一级分区上。 ADD {partition_less_than_item | partition_list_item } [ ( subpartition_definition_list ) ] 也可以作用在二级分区上。 MODIFY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 ADD subpartition_definition 其中,分区项partition_less_than_item为RANGE分区定义语法,具体语法如下。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 VALUES LESS THAN ( partition_value | MAXVALUE )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分区项partition_list_item为LIST分区定义语法,具体语法如下。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 VALUES ( partition_value [, ...] | DEFAULT )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subpartition_definition_list为1到多个二级分区subpartition_definition对象,subpartition_definition具体语法如下。 SUBPARTITION subpartition_name [ VALUES LESS THAN ( partition_value | MAXVALUE ) | VALUES ( partition_value [, ...] | DEFAULT )] [ TABLESPACE tablespace ] 若一级分区为HASH分区,不支持以ADD形式新增一级分区;若二级分区为HASH分区,不支持以MODIFY形式新增二级分区。 drop_clause子语法用于删除分区表中的指定分区。语法可以作用在一级分区上。 DROP PARTITION { partition_name | FOR ( partition_value ) } [ UPDATE GLOBAL INDEX ] 也可以作用在二级分区上。 DROP SUBPARTITION { subpartition_name | FOR ( partition_value, subpartition_value ) } [ UPDATE GLOBAL INDEX ] 若一级分区为HASH分区,不支持删除一级分区;若二级分区为HASH分区,不支持删除二级分区。 不支持删除唯一子分区。 split_clause子语法用于把一个分区切割成多个分区。 SPLIT SUBPARTITION { subpartition_name| FOR ( subpartition_value [, ...] ) } { split_point_clause | no_split_point_clause } [ UPDATE GLOBAL INDEX ] SPLIT后的分区名可以与源分区名相同,但视为不同的分区。 范围分区指定切割点split_point_clause的语法为: AT ( subpartition_value ) INTO ( SUBPARTITION subpartition_name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 SUBPARTITION subpartition_name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 切割点的大小要位于正在被切割的分区的分区键范围内,指定切割点的方式只能把一个分区切割成两个新分区。 范围分区不指定切割点no_split_point_clause 的语法如下,其中最后一个分区不能写分区范围定义,即VALUES LESS THAN (subpartition_value)部分,默认继承源分区范围定义的上界值。 INTO ( SUBPARTITION subpartition_name VALUES LESS THAN (subpartition_value)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 ) 第一个新分区的分区范围定义要大于正在被切割的分区的前一个分区(如果存在的话)的分区范围定义。 最后一个新分区不能写分区范围定义,默认继承源分区范围定义的上界值。 新分区必须满足分区范围定义递增的约束。 列表范围分区指定切割点split_point_clause的语法如下: VALUES ( subpartition_value ) INTO ( SUBPARTITION subpartition_name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 SUBPARTITION subpartition_name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 切割点必须是源分区的一个非空真子集,指定切割点的方式只能把一个分区切割成两个新分区。 列表分区表不指定切割点no_split_point_clause的语法如下,其中最后一个分区不能写分区范围定义,即VALUES (subpartition_value_list)部分,其范围等于源分区去掉其他子分区后的剩余集合。 INTO ( SUBPARTITION subpartition_name VALUES (subpartition_value_list) [ TABLESPACE tablespacename ][, ...] ) 最后一个新分区不能写分区范围定义,其范围等于源分区去掉其他子分区后的剩余集合。 不指定切割点的方式,每一个新分区都必须是源分区的一个非空真子集,且互不交叉。 truncate_clause子语法用于清空分区表中的指定分区。语法可以作用在一级分区上。 TRUNCATE PARTITION { partition_name | FOR ( partition_value [, ...] ) } [ UPDATE GLOBAL INDEX ] 也可以作用在二级分区上。 TRUNCATE SUBPARTITION { subpartition_name | FOR ( subpartition_value [, ...] ) } [ UPDATE GLOBAL INDEX ]
  • 参数说明 table_name 分区表名。 取值范围:已存在的分区表名。 subpartition_name 二级分区名。 取值范围:已存在的二级分区名。 tablespacename 指定分区要移动到哪个表空间。 取值范围:已存在的表空间名。 partition_value 一级分区键值。 通过PARTITION FOR ( partition_value [, ...] )子句指定的这一组值,可以唯一确定一个一级分区。 取值范围:需要进行操作的一级分区的分区键的取值范围。 subpartition_value 一级分区键值和二级分区键值。 通过SUBPARTITION FOR ( subpartition_value [, ...] )子句指定的这一组值,可以唯一确定一个二级分区。 取值范围:对于需要进行操作的二级分区,需要同时有其一级分区分区键和二级分区分区键的取值范围。 UNUSABLE LOCAL INDEXES 设置该分区上的所有索引不可用。 REBUILD UNUSABLE LOCAL INDEXES 重建该分区上的所有索引。 { ENABLE | DISABLE } ROW MOVEMET 行迁移开关。 如果进行UPDATE操作时,更新了元组在分区键上的值,造成了该元组所在分区发生变化,就会根据该开关给出报错信息,或者进行元组在分区间的转移。 取值范围: ENABLE:打开行迁移开关。 DISABLE:关闭行迁移开关。 默认是打开状态。 ordinary_table_name 进行迁移的普通表的名称。 取值范围:已存在的普通表名。 { WITH | WITHOUT } VALIDATION 在进行数据迁移时,是否检查普通表中的数据满足指定分区的分区键范围。 取值范围: WITH:对于普通表中的数据要检查是否满足分区的分区键范围,如果有数据不满足,则报错。 WITHOUT:对于普通表中的数据不检查是否满足分区的分区键范围。 默认是WITH状态。 由于检查比较耗时,特别是当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更甚。所以在保证当前普通表中的数据满足分区的分区键范围时,可以加上WITHOUT来指明不进行检查。 VERBOSE 在VALIDATION是WITH状态时,如果检查出普通表有不满足要交换分区的分区键范围的数据,那么把这些数据插入到正确的分区,如果路由不到任何分区,再报错。 只有在VALIDATION是WITH状态时,才可以指定VERBOSE。 partition_new_name 分区的新名称。 取值范围:字符串,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subpartition_new_name 二级分区的新名称。 取值范围:字符串,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UPDATE GLOBAL INDEX 如果使用该参数,则会更新分区表上的所有全局索引,以确保使用全局索引可以查询出正确的数据;如果不使用该参数,则分区表上的所有全局索引将会失效。
  • 示例 --开始。gaussdb=# begin;--准备标识符为的trans_test的事务。gaussdb=# PREPARE TRANSACTION 'trans_test';--创建表。gaussdb=# CREATE TABLE item1(id int);--提交标识符为的trans_test的事务。gaussdb=# COMMIT PREPARED 'trans_test';--删除表。gaussdb=# DROP TABLE item1;
  • 注意事项 添加分区的表空间不能是PG_GLOBAL。 添加分区的名称不能与该分区表已有一级分区和二级分区的名称相同。 添加分区的分区键值要和分区表的分区键的类型一致。 若添加RANGE分区,添加分区键值要大于分区表中最后一个范围分区的上边界。若需要在有MAXVALUE分区的表上新增分区,建议使用SPLIT语法。 若添加LIST分区,添加分区键值不能与现有分区键值重复。若需要在有DEFAULT分区的表上新增分区,建议使用SPLIT语法。 不支持添加HASH分区。只有一种情况例外,二级分区表的二级分区方式为HASH且一级分区方式不是HASH,此时支持新增一级分区并创建对应的二级分区。 如果目标分区表中已有分区数达到了最大值1048575,则不能继续添加分区。 当分区表只有一个一级分区或二级分区时,不能删除该分区。 不支持删除HASH分区。 选择分区使用PARTITION FOR()或SUBPARTITION FOR(),括号里指定值个数应该与定义分区时使用的列个数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切割分区只能对二级分区(叶子节点)进行切割,被切割分区只能是Range、List分区策略,不支持切割hash分区策略。 合并分区只能对二级分区(叶子节点)进行合并,且源分区必须属于同一个一级分区。 只有分区表的所有者或者被授予了分区表ALTER权限的用户有权限执行ALTER TABLE PARTITION命令,系统管理员默认拥有此权限。 删除、切割、清空、交换分区的操作会使Global索引失效,可以申明UPDATE GLOBAL INDEX子句同步更新索引。 如果删除、切割、清空、交换分区操作不申明UPDATE GLOBAL INDEX子句,并发的DML业务有可能因为索引不可用而报错。 若设置参数enable_gpi_auto_update为on,即使不申明UPDATE GLOBAL INDEX子句,也会自动更新Global索引。
  • job_queue_processes 参数说明:表示系统可以并发执行的job数目。该参数为postmaster级别,通过gs_guc设置,需要重启gaussdb才能生效。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0~1000 功能: 当job_queue_processes设置为0值,表示不启用定时任务功能,任何job都不会被执行(因为开启定时任务的功能会对系统的性能有影响,有些局点可能不需要定时任务的功能,可以通过设置为0不启用定时任务功能)。 当job_queue_processes为大于0时,表示启用定时任务功能且系统能够并发处理的最大任务数。 启用定时任务功能后,job_scheduler线程会在定时时间间隔轮询pg_job系统表,系统设置定时任务检查周期默认为1s。 由于并行运行的任务数太多会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因此需要设置系统并发处理的任务数,当前并发的任务数达到job_queue_processes时,且此时又有任务到期,那么这些任务本次得不到执行而延期到下一轮询周期。因此,建议用户需要根据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长合理设置任务的时间间隔(即submit接口中的interval参数),来避免由于任务执行时间太长而导致下个轮询周期无法正常执行。 注:如果同一时间内并行的job数很多,过小的参数值会导致job等待。而过大的参数值则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建议设置此参数为100,用户可以根据系统资源情况合理调整。 默认值:10
  • enable_upgrade_merge_lock_mode 参数说明:当该参数设置为on时,通过提升deltamerge内部实现的锁级别,避免和update/delete并发操作时的报错。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 on,提升deltamerge内部实现的锁级别,并发执行deltamerge和update/delete操作时,一个操作先执行,另一个操作被阻塞,在前一个操作完成后,后一个操作再执行。 off,在对表的delta table的同一行并发执行deltamerge和update/delete操作时,后一个对同一行数据更新的操作会报错退出。 默认值:off
  • 参数说明 IF EXISTS 使用这个选项,如果视图不存在时不会产生错误,仅有会有一个提示信息。 view_name 视图名称,可以用模式修饰。 取值范围:字符串,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column_name 可选的名称列表,视图的字段名。如果没有给出,字段名取自查询中的字段名。 取值范围:字符串,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SET/DROP DEFAULT 设置或删除一个列的缺省值,该参数暂无实际意义。 new_owner 视图新所有者的用户名称。 new_name 视图的新名称。 new_schema 视图的新模式。 view_option_name [ = view_option_value ] 该子句为视图指定一个可选的参数。 目前view_option_name支持的参数仅有security_barrier,当VIEW试图提供行级安全时,应使用该参数。 取值范围:Boolean类型,TRUE、FALSE。
  • enable_gpi_auto_update 参数说明:控制在分区DDL命令中是否默认更新Global索引。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 on表示默认更新Global索引,此时分区DDL无论带不带UPDATE GLOBAL INDEX子句,都会更新Global索引。 off表示默认不更新Global索引,此时只有当分区DDL带UPDATE GLOBAL INDEX子句,才会更新Global索引。 默认值:off
  • 语法格式 设置视图列的默认值。 ALTER VIEW [ IF EXISTS ] view_name ALTER [ COLUMN ] column_name SET DEFAULT expression; 取消列视图列的默认值。 ALTER VIEW [ IF EXISTS ] view_name ALTER [ COLUMN ] column_name DROP DEFAULT; 修改视图的所有者。 ALTER VIEW [ IF EXISTS ] view_name OWNER TO new_owner; 重命名视图。 ALTER VIEW [ IF EXISTS ] view_name RENAME TO new_name; 设置视图的所属模式。 ALTER VIEW [ IF EXISTS ] view_name SET SCHEMA new_schema; 设置视图的选项。 ALTER VIEW [ IF EXISTS ] view_name SET ( { view_option_name [ = view_option_value ] } [, ... ] ); 重置视图的选项。 ALTER VIEW [ IF EXISTS ] view_name RESET ( view_option_name [, ... ] );
  • 注意事项 只有视图的所有者或者被授予了视图ALTER权限的用户才可以执行ALTER VIEW命令,系统管理员默认拥有该权限。针对所要修改属性的不同,对其还有以下权限约束: 修改视图的模式,当前用户必须是视图的所有者或者系统管理员,且要有新模式的CREATE权限。 修改视图的所有者,当前用户必须是视图的所有者或者系统管理员,且该用户必须是新所有者角色的成员,并且此角色必须有视图所在模式的CREATE权限。 禁止修改视图中列的类型。
  • server_version_num 参数说明:报告服务器版本号(整数形式)。 该参数属于INTERNAL类型参数,为固定参数,用户无法修改此参数,只能查看。该参数继承自PostgreSQL内核,表示当前数据库内核兼容PostgreSQL对应的server_version_num版本,无实际含义,为保持北向对外工具接口的生态兼容性(工具连接时查询),保留该参数。 取值范围:整型 默认值:90204
  • server_version 参数说明:报告服务器版本号(字符串形式)。 该参数属于INTERNAL类型参数,为固定参数,用户无法修改此参数,只能查看。该参数继承自PostgreSQL内核,表示当前数据库内核兼容PostgreSQL对应的server_version版本,无实际含义,为保持北向对外工具接口的生态兼容性(工具连接时查询),保留该参数。该参数不建议使用,可通过函数opengauss_version()获取内核版本信息。 取值范围:字符串 默认值:9.2.4
  • search_path 参数说明:当一个被引用对象没有指定模式时,此参数设置模式搜索顺序。它的值由一个或多个模式名构成,不同的模式名用逗号隔开。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当前会话如果存放临时表的模式时,可以使用别名pg_temp将它列在搜索路径中,如'pg_temp,public' 。 存放临时表的模式始终会作为第一个被搜索的对象,排在pg_catalog和search_path中所有模式的前面,即具有第一搜索优先级。建议用户不要在search_path中显示设置pg_temp。如果在search_path中指定了pg_temp,但不是在最前面,系统会提示设置无效,pg_temp仍被优先搜索。通过使用别名pg_temp,系统只会在存放临时表的模式中搜索表、视图和数据类型这样的数据库对象,不会在里面搜索函数或运算符这样的数据库对象。 系统表所在的模式pg_catalog,总是排在search_path中指定的所有模式前面被搜索,即具有第二搜索优先级(pg_temp具有第一搜索优先级)。建议用户不要在search_path中显式设置pg_catalog。如果在search_path中指定了pg_catalog,但不是在最前面,系统会提示设置无效,pg_catalog仍被第二优先搜索。 当没有指定一个特定模式而创建一个对象时,它们被放置到以search_path为命名的第一个有效模式中。当搜索路径为空时,会报错误。 通过SQL函数current_schema可以检测当前搜索路径的有效值。这和检测search_path的值不尽相同,因为current_schema显示search_path中首位有效的模式名称。 取值范围:字符串 设置为"$user",public时,支持共享数据库(没有用户具有私有模式和所有共享使用public),用户私有模式和这些功能的组合使用。可以通过改变默认搜索路径来获得其他效果,无论是全局化的还是私有化的。 设置为空串('')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转换成一对双引号。 设置的内容中包含双引号,系统会认为是不安全字符,会将每个双引号转换成一对双引号。 默认值:"$user",public $user表示与当前会话用户名同名的模式名,如果这样的模式不存在,$user将被忽略。
  • check_function_bodies 参数说明:设置是否在CREATE FUNCTION执行过程中进行函数体字符串的合法性验证。为了避免产生问题(比如避免从转储中恢复函数定义时向前引用的问题),偶尔会禁用验证。开启后主要验证存储过程中PL/SQL的词语法问题,包括数据类型、语句和表达式等,对于其中出现的SQL则在Create阶段不做检查而采用了运行时检查的方式。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 on表示在CREATE FUNCTION执行过程中进行函数体字符串的合法性验证。 off表示在CREATE FUNCTION执行过程中不进行函数体字符串的合法性验证。 默认值:on
  • vacuum_freeze_min_age 参数说明:指定VACUUM在扫描一个表时用于判断是否用FrozenXID替换记录的xmin字段(在同一个事务中)。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整型,0~576 460 752 303 423 487 尽管随时可以将此参数设为上述取值范围之间的任意值,但是,VACUUM将默认其有效值范围限制在autovacuum_freeze_max_age的50%以内。 默认值:2000000000
  • default_storage_nodegroup 参数说明:此参数设置当前的默认建表所在的Node Group,目前只适用普通表。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值为“installation”表示建表会默认建在安装的Node Group上。 值为其他字符串表示建表会默认建在设置的Node Group上。 取值范围:字符串 默认值:installation
  • default_transaction_isolation 参数说明:设置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当前版本暂不支持设置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默认为read committed,请勿自行修改。 取值范围:枚举类型 read uncommitted表示隔离级别是读未提交。 read committed表示事务读已提交。 repeatable read表示事务可重复读。 serializable,GaussDB目前功能上不支持此隔离级别,等价于repeatable read。 默认值:read committed
  • vacuum_freeze_table_age 参数说明:指定VACUUM对全表的扫描冻结元组的时间。如果当前事务号与表pg_class.relfrozenxid64字段的差值已经大于参数指定的时间时,VACUUM对全表进行扫描。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整型,0~576 460 752 303 423 487 尽管随时可以将此参数设为上述取值范围之间的值,但是,VACUUM将默认其有效值范围限制在autovacuum_freeze_max_age的95%以内。定期的手动VACUUM可以在对该表的反重叠自动清理启动之前运行。 默认值:4000000000
  • current_schema 参数说明:此参数设置当前的模式。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字符串 默认值:"$user",public $user表示与当前会话用户名同名的模式名,如果这样的模式不存在,$user将被忽略。 GaussDB开发过程中如需要获取Schema,请使用search_path对应的值,因为Schema是search_path决定的。为了兼容性ORA数据库,current_schema目的只是作为修改search_path的值使用。
  • default_tablespace 参数说明:当CREATE命令没有明确声明表空间时,所创建对象(表和索引等)的缺省表空间。 值是一个表空间的名称或者一个表示使用当前数据库缺省表空间的空字符串。若指定的是一个非默认表空间,用户必须具有它的CREATE权限,否则尝试创建会失败。 临时表不使用此参数,可以用temp_tablespaces代替。 创建数据库时不使用此参数。默认情况下,一个新的数据库从模板数据库继承表空间配置。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字符串,其中空表示使用默认表空间。 默认值:空
  • temp_tablespaces 参数说明:当一个CREATE命令没有明确指定一个表空间时,temp_tablespaces指定了创建临时对象(临时表和临时表的索引)所在的表空间。在这些表空间中创建临时文件用来做大型数据的排序工作。 其值是一系列表空间名的列表。如果列表中有多个表空间时,每次临时对象的创建,GaussDB会在列表中随机选择一个表空间;如果在事务中,连续创建的临时对象被放置在列表里连续的表空间中。如果选择的列表中的元素是一个空串,GaussDB将自动将当前的数据库设为默认的表空间。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字符串。空字符串表示所有的临时对象仅在当前数据库默认的表空间中创建,请参见default_tablespace。 默认值:空
  • session_replication_role 参数说明:控制当前会话与复制相关的触发器和规则的行为。 该参数属于SU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设置此参数会丢弃之前任何缓存的执行计划。 取值范围:枚举类型 origin表示从当前会话中复制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 replica表示从其他地方复制插入、删除、更新等操作到当前会话。 local表示函数执行复制时会检测当前登录数据库的角色并采取相应的操作。 默认值:origin
  • 参数说明 client_master_key_name 密钥对象名。在同一命名空间下,需满足命名唯一性约束。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KEY_STORE 外部密钥管理者。取值见表1。 KEY_PATH 由外部密钥管理者管理某个的密钥,不同密钥管理者格式不同。取值为字符串,详见表1。字符串由单引号或双引号包含,如果字符串长度超过64,则只能使用单引号包含。 ALGORITHM 密钥用于何种加密算法。取值见表1。 表1 针对不同密钥管理者的参数值 KEY_STORE KEY_PATH ALGORITHM huawei_kms 格式:‘{KmsApiUrl}/{密钥ID}' 参考:'https://kms.{项目}.myhuaweicloud.com/v1.0/{项目ID}/kms/{密钥ID}' 示例:'https://kms.cn-north-4.myhuaweicloud.com/v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kms/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AES_256
  •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创建数据库test_clean_connection。gaussdb=# CREATE DATABASE test_clean_connection;--创建jack用户。gaussdb=# CREATE USER jack PASSWORD '********';--删除用户jack在数据库template1上的所有连接。gaussdb=# CLEAN CONNECTION TO ALL FOR DATABASE template1 TO USER jack;--删除用户jack的所有连接。gaussdb=# CLEAN CONNECTION TO ALL TO USER jack;--删除在数据库test_clean_connection上的所有连接。gaussdb=# CLEAN CONNECTION TO ALL FORCE FOR DATABASE test_clean_connection;--删除用户jack。gaussdb=# DROP USER jack;--删除数据库test_clean_connection。gaussdb=# DROP DATABASE test_clean_connection;
共993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