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ArtemisMQ 返回页首 任务的“集成模式”为“实时”时,可以选择ArtemisMQ作为源端数据源。 在创建任务页面中配置源端信息。 表3 源端ArtemisMQ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目标端类型 选择ArtemisMQ数据源的消息传递模型,可选择“Topic”和“Queue”。 目标端名称 填写要获取数据的Topic或Queue名称,请确保该Topic或Queue已存在。 数据根字段 指从源端获取到的JSON格式数据中,元数据集上层公共字段的路径。“数据根字段”与元数据的“解析路径”组合,即为元数据的完整路径,具体请参见元数据解析路径配置说明。 元数据 指从源端获取到的JSON格式数据中,要集成到目标端的每一个底层key-value型数据元素。 别名:对元数据的自定义名称。 类型:元数据的数据类型,需要与源端数据中对应字段的数据类型一致。 解析路径:元数据的完整路径中,不包含数据根字段的路径部分,具体请参见元数据解析路径配置说明。 元数据解析路径配置说明: JSON格式数据中不含数组 如以下JSON格式数据,元素a的完整路径定义为a,元素b的完整路径为a.b,元素c的完整路径为a.b.c,元素d的完整路径为a.b.d。元素c和d为底层数据元素,即需要通过ROMA Connect集成到目标端的数据。 { "a": { "b": { "c": "xx", "d": "xx" } } } 此场景下,对于数据根字段和解析路径有三种配置方案: 数据根字段不设置 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a.b.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a.b.d。 数据根字段设置为a 元数据的解析路径从元素a的下层路径开始。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b.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b.d。 数据根字段设置为a.b 元数据的解析路径从元素b的下层路径开始。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d。 JSON格式数据中含数组 如以下JSON格式数据,元素a的完整路径定义为a,元素b的完整路径为a.b,元素c的完整路径为a.b[i].c,元素d的完整路径为a.b[i].d。元素c和d为底层数据元素,即需要通过ROMA Connect集成到目标端的数据。 { "a": { "b": [{ "c": "xx", "d": "xx" }, { "c": "yy", "d": "yy" } ] } } 此场景下,对于数据根字段和解析路径有三种配置方案: 数据根字段不设置 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a.b[i].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a.b[i].d。 数据根字段设置为a 元数据的解析路径从元素a的下层路径开始。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b[i].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b[i].d。 数据根字段设置为a.b 元数据的解析路径从元素b的下层路径开始。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i].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i].d。 源端为ArtemisMQ的配置与ActiveMQ的类似,配置示例可参考ActiveMQ配置示例。
  • ActiveMQ 返回页首 任务的“集成模式”为“实时”时,可以选择ActiveMQ作为源端数据源,具体配置如下。 表2 源端ActiveMQ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目标端类型 选择ActiveMQ数据源的消息传递模型,支持“Topic”和“Queue”两种消息传递模型。 目标端名称 填写要获取数据的Topic或Queue名称,请确保该Topic或Queue已存在。 数据根字段 指从源端获取到的JSON格式数据中,元数据集上层公共字段的路径。“数据根字段”与元数据的“解析路径”组合,即为元数据的完整路径,具体请参见元数据解析路径配置说明。 元数据 指从源端获取到的JSON格式数据中,要集成到目标端的每一个底层key-value型数据元素。 别名:对元数据的自定义名称。 类型:元数据的数据类型,需要与源端数据中对应字段的数据类型一致。 解析路径:元数据的完整路径中,不包含数据根字段的路径部分,具体请参见元数据解析路径配置说明。 元数据解析路径配置说明: JSON格式数据中不含数组 如以下JSON格式数据,元素a的完整路径定义为a,元素b的完整路径为a.b,元素c的完整路径为a.b.c,元素d的完整路径为a.b.d。元素c和d为底层数据元素,即需要通过ROMA Connect集成到目标端的数据。 { "a": { "b": { "c": "xx", "d": "xx" } } } 此场景下,对于数据根字段和解析路径有三种配置方案: 数据根字段不设置 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a.b.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a.b.d。 数据根字段设置为a 元数据的解析路径从元素a的下层路径开始。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b.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b.d。 数据根字段设置为a.b 元数据的解析路径从元素b的下层路径开始。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d。 JSON格式数据中含数组 如以下JSON格式数据,元素a的完整路径定义为a,元素b的完整路径为a.b,元素c的完整路径为a.b[i].c,元素d的完整路径为a.b[i].d。元素c和d为底层数据元素,即需要通过ROMA Connect集成到目标端的数据。 { "a": { "b": [{ "c": "xx", "d": "xx" }, { "c": "yy", "d": "yy" } ] } } 此场景下,对于数据根字段和解析路径有三种配置方案: 数据根字段不设置 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a.b[i].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a.b[i].d。 数据根字段设置为a 元数据的解析路径从元素a的下层路径开始。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b[i].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b[i].d。 数据根字段设置为a.b 元数据的解析路径从元素b的下层路径开始。元素c的解析路径需要设置为[i].c,元素d的解析路径需设置为[i].d。 以上面JSON格式数据中不含数组的样例为例,源端为ActiveMQ的配置示例如下图所示。 图4 ActiveMQ配置示例
  • 前提条件 在接入数据源前,请确保ROMA Connect实例与您的数据源所在网络互通。 若ROMA Connect实例与数据源在相同VPC内时,可直接访问数据源。 若ROMA Connect实例与数据源在同一区域的不同VPC内时,可通过创建VPC对等连接,将两个VPC的网络打通,实现同一区域跨VPC访问数据源。具体步骤请参考VPC对等连接说明。 若ROMA Connect实例与数据源在不同区域的不同VPC内时,可通过创建云连接实例并加载需要互通的VPC,将两个VPC的网络打通,实现跨区域跨VPC访问数据源。具体步骤请参考跨区域VPC互通。 若ROMA Connect实例与数据源通过公网互通,请确保ROMA Connect实例已绑定弹性IP。 若ROMA Connect实例跨VPC内网访问数据源时,需要完成实例到数据源所在子网的路由配置。
  • 数据API支持的数据源 表2 数据API支持的数据源 数据源类型 支持的版本 Gauss100 FusionInsight _LibrA_V100R003C20、FusionInsight_LibrA_V300R001C00 MySQL 5.6,5.7,8.0 MRS HBase MRS 3.*.* MRS Hive MRS 3.*.* Oracle 11g PostgreSQL 11.0 SQL Server 2012、2014、2016、2017 DWS 1.3.4 HIVE 2.3.2 HANA 1.0 MongoDB 3.4 Redis 2.8.x,3.x.x
  • 数据集成任务支持的数据源 表1中为数据集成所支持的全量数据源类型,具体每种数据源所支持的任务模式和集成模式请参见接入数据源。 连接数据源的用户需要有创建连接数据库会话的权限。 表1 数据集成支持的数据源 数据源类型 支持的版本 API 无版本号 ActiveMQ 5.15.9 ArtemisMQ 2.9.0 DB2 9.7 DIS 无版本号 DWS 1.3.4 DM 无版本号 FTP 无版本号 Gauss100 FusionInsight_LibrA_V100R003C20、FusionInsight_LibrA_V300R001C00 HL7 2.1、2.2、2.3、2.3.1、2.4、2.5、2.6、2.7、2.8、2.8.1 HANA 1.0 IBM MQ 9.1 Kafka 1.1.0、2.3.0 LDAP 无版本号 MongoDB 3.4 MQS 无版本号 MRS Hbase MRS 3.*.* MRS HDFS MRS 3.*.* MRS Hive MRS 3.*.* MRS Kafka MRS 3.*.* MySQL 5.7、8.0 OBS 3 Oracle 11.2g(不推荐)、12.1g(不推荐)、12.2g、19c PostgreSQL 11 RabbitMQ 3.6.10 RocketMQ 4.7.0 Redis 3.0.7、4.0.11 SAP SAP Java Connector 3.0.19 SNMP v1、v2、v3 SQL Server 2014、2019、2022 GaussDB (for MySQL) 2.0.15.6 WebSocket 无版本号 自定义数据源 无版本号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SAP”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2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主机IP地址 填写SAP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地址。 实例编号 填写SAP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实例号,实例号由2位字母或数字组成。 客户编号 填写SAP系统中要连接的客户端号,客户端号由3位数字组成。 用户名 填写连接SAP客户端的用户名。 密码 填写连接SAP客户端的用户密码。 SAP数据源的接入配置示例如下图所示。 图1 SAP数据源配置示例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数据源状态和数据源连接参数配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概述 ROMA Connect支持把SAP系统作为一个数据源,通过RFC的方式与SAP对接,并用于数据集成任务。在使用SAP数据源前,需要先接入数据源。接入的SAP数据源需要为数据集成任务开启SAP相关权限,具体见表1。 表1 SAP权限 对象类文本 授权对象 授权对象文本 授权 文本 值 跨应用授权对象 S_RFC 跨应用授权对象 RFC_TYPE 允许访问的 RFC 对象类型 FUNC 跨应用授权对象 S_RFC 跨应用授权对象 RFC_NAME 允许访问的 RFC 对象名称 DDIF_FIELDINFO_GET RFCPING RFC_GET_FUNCTION_INTERFACE /SAPDS/RFC_READ_TABLE2 SAPTUNE_GET_SUMMARY_STATISTIC TH_WPINFO RFC_FUNCTION_SEARCH_WITHGROUP 跨应用授权对象 S_RFC 跨应用授权对象 ACTVT 活动 16 跨应用授权对象 S_TCODE 事务开始时检查事务代码 TCD 事务代码 SM50 基础:管理 S_TABU_NAM 按通用标准工具访问表 ACTVT 活动 3 基础:管理 S_TABU_NAM 按通用标准工具访问表 表格 表名称 * 基础:管理 S_ADMI_FCD 系统授权 S_ADMI_FCD 系统管理功能 ST0R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Redis”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1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连接地址 填写Redis的连接地址和端口号。如果有多个连接地址,可单击“添加地址”添加。 说明: 如果Redis数据源为集群版Redis,需要把全部节点地址都写上。如果只写一个节点地址,ROMA Connect会认为是单机版Redis,会导致访问集群版Redis失败。 密码 填写Redis的连接密码。 数据库编号 填写Redis的数据库编号,不填写则默认连接编号0的数据库。 Redis数据源的接入配置示例如下图所示。 图1 Redis数据源配置示例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数据源状态和数据源连接参数配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DB2”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1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连接模式 选择数据库的连接方式。 默认:使用系统默认方式连接数据库。 专业:使用JDBC连接字符串方式连接数据库。 连接地址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数据库的连接IP地址和端口号。 数据库名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要接入的数据库名。 连接字符串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专业”时需要配置。 填写DB2数据库的JDBC格式连接串,例如:jdbc:db2://{hostname}:{port}/{dbname}。 {hostname}为数据库的连接地址。 {port}为数据库的连接端口号。 {dbname}为要接入的数据库名。 用户名 填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 密码 填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密码。 数据源的接入配置示例如下所示。 默认方式的数据库连接配置示例: 图1 默认方式配置示例 专业方式的数据库连接配置示例: 图2 专业方式配置示例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数据源状态和数据源连接参数配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PostgreSQL”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1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连接模式 选择连接数据库模式。 默认:由系统根据用户配置自动拼接数据源连接字符串。 专业:由用户自己输入数据源连接字符串。 连接地址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数据库的连接IP地址和端口号。 数据库名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要接入的数据库名。 连接字符串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专业”时需要配置。 填写PostgreSQL数据库的JDBC格式连接串,例如:jdbc:postgresql://{hostname}:{port}/{dbname}。 {hostname}为数据库的连接地址。 {port}为数据库的连接端口号。 {dbname}为要接入的数据库名。 用户名 填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 密码 填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密码。 PostgreSQL数据源的接入配置与DB2类似,配置示例可参考DB2数据源接入配置示例。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数据源状态和数据源连接参数配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FTP”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1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协议 选择接入FTP数据源使用的协议,可选择“FTP”和“SFTP”。 连接地址 填写FTP数据源的连接地址和端口号。 用户名 FTP数据源的登录用户名。 密码 FTP数据源的登录密码。 连接模式 仅当“协议”选择“FTP”时需要配置。 选择FTP数据源的连接模式。 主动模式:FTP服务器主动连接客户端的数据端口。 被动模式:FTP服务器被动等待客户端连接自己的数据端口。 数据源的接入配置示例如下图所示。 图1 FTP数据源配置示例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数据源状态和数据源连接参数配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Oracle”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1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是否开启实时 选择是否开启数据库的实时模式。若该数据源用于数据集成组合任务的源端数据源时,需要选择“是”。 CDC模式 仅当“是否开启实时”选择“是”时需要配置。 选择数据库的CDC模式。 XStream:表示使用Oracle数据库XStream模式的CDC功能。 LogMiner:表示使用Oracle数据库LogMiner模式的CDC功能。 出站服务器 仅当“CDC模式”选择“XStream”时需要配置。 填写的出站服务器名称,需要与在配置Oracle CDC(XStream)中设置的出站服务器一致。 数据库模式 仅当“CDC模式”选择“LogMiner”时需要配置。 填写要同步数据表所在的schemas名称。若不填写,则默认使用数据库的用户名。 可插拔数据库 仅当“是否开启实时”选择“是”时需要配置。 填写要同步数据表所在的PDB名称。 连接模式 选择连接数据库模式。 默认:由系统根据用户配置自动拼接数据源连接字符串。 多地址:用户可以输入多个数据库的IP、Port,由系统根据用户配置自动拼接数据源连接字符串。 专业:由用户自己输入数据源连接字符串。 连接地址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数据库的连接IP地址和端口号。 数据库名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要接入的数据库名。 数据库地址列表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多地址”时需要配置。 填写 分布式数据库 系统的连接地址和端口号,单击“添加地址”添加多个地址和端口号。 服务名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多地址”时需要配置。 填写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名。 连接字符串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专业”时需要配置。 填写Oracle数据库的JDBC格式连接串,例如:jdbc:oracle:thin:@(DESCRIPTION=(ADDRESS=(PROTOCOL=TCP)(HOST={hostname})(PORT={port}))(CONNECT_DATA=(SERVER=DEDICATED)(SERVICE_NAME={servicename})))。 {hostname}为数据库的连接地址。 {port}为数据库的连接端口号。 {servicename}为要接入的Oracle数据库服务名。 用户名 填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 密码 填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密码。 对于普通数据集成任务,Oracle数据源的接入配置与DB2类似,配置示例可参考DB2数据源接入配置示例。 对于组合任务,以接入Oracle的非CDB数据库为例,CDC模式为LogMiner,该Oracle数据源的接入配置示例如下图所示。 图1 Oracle数据源配置示例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数据源状态和数据源连接参数配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Gauss100”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1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连接模式 选择连接数据库模式。 默认:由系统根据用户配置自动拼接数据源连接字符串。 专业:由用户自己输入数据源连接字符串。 版本号 选择连接的版本号,支持V100R003C20和V300R001C00。 连接地址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数据库的连接IP地址和端口号。 数据库名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要接入的数据库名。 连接字符串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专业”时需要配置。 填写Gauss100数据库的JDBC格式连接串,格式:jdbc:postgresql://host:port/dbname。 host为数据库的连接地址。 port为数据库的连接端口号。 dbname为要接入的Gauss100数据库名。 用户名 数据库的登录用户名。 密码 数据库的登录密码。 Gauss100数据源的接入配置与DB2类似,配置示例可参考DB2数据源接入配置示例。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数据源状态和数据源连接参数配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API”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1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地址 填写API的请求URL地址,例如“https://example.com/test”。 Site实例中,地址需要填写为APIC连接地址的IP,例如“192.100.0.10”。 说明: 如果接入的API为服务集成中创建的API时,因为API的默认子 域名 每天最多只能访问1000次,建议不要使用API的默认子域名接入API,避免因超过访问次数限制后导致接入数据源失败。建议使用API的独立域名接入。 请求方式 选择API的请求方式。 认证方式 选择API的请求认证方式。 None:无需认证,任何人都可以调用API。 Basic Auth: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才允许调用API。 用户名:输入Basic Auth认证所需的用户名。 密码:输入Basic Auth认证所需的密码。 AppKey Auth:使用AppKey和AppSecret对请求进行签名,签名校验通过后才允许调用API。 APP认证方式:选择如下三种APP认证方式。 Default:使用AppKey和AppSecret对请求进行签名,签名校验通过后才允许调用API。APIC的API默认使用此方式。 Secret:使用AppKey和AppSecret直接进行认证。 Jwt:使用AppKey、AppSecret以及调用时的时间戳生成签名信息,通过AppKey、签名以及时间戳进行认证。 AppKey:输入AppKey Auth认证所需的AppKey。 AppSecret:输入AppKey Auth认证所需的AppSecret。 OAuth2.0:调用接口时提供请求的header中需携带Authorization信息,接口获取header中的secret信息,校验成功后才允许调用。 授权类型:Authorization中的Token信息需要通过Access Token Url获取,所以需要选择授权类型。 Access Token Url:输入OAuth2.0认证的Access Token Url。 客户端标识:输入OAuth2.0认证所需的客户端标识。 客户端密匙:输入OAuth2.0认证所需的客户端密匙。 Scope:输入访问 API 的 Scope(作用域),Scope 用于限制应用程序访问 API 的权限。 Secret:使用密码进行认证,请求的header中携带secret信息,接口获取header中的secret信息,校验成功后才允许调用。 Secret:输入Secret认证所需的Secret。 MD5:使用MD5对body体参数加密后得到验证信息sign,请求的body体中携带sign相关信息,接口获取后,校验成功后才允许调用。 Secret:输入MD5认证所需的Secret。 HMAC:使用HMAC对body体参数加密后得到验证信息sign,请求的body体中携带sign相关信息,接口获取后,校验成功后才允许调用。 Secret:输入HMAC认证所需的Secret。 定制化认证方式:Key Top Auth、Hik Vision Auth、li He Auth等其他认证方式是商业伙伴定制的认证方式,仅定制此类认证方式的商业伙伴使用。需要根据选择的定制认证方式,填写具体的认证参数。 以接入ROMA Connect发布的一个API为例,API的认证方式为“APP认证”,该API数据源的接入配置示例如下图所示。 其中,认证方式选择“APPKey Auth”,APP认证方式保持默认“Default”即可,AppKey和AppSecret为API所授权集成应用的Key和Secret。 图1 API数据源配置示例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地址,请求方式,认证方式,AppKey、AppSecret是否填写正确,以及API是否可以正常访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操作步骤 登录ROMA Connect控制台,在“实例”页面单击实例上的“查看控制台”,进入实例控制台。 在左侧的导航栏选择“数据源管理”,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接入数据源”。 在接入数据源页面的“默认数据源”页签下,选择“DM”类型的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 在页面中配置数据源的连接信息。 表1 数据源连接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数据源名称 填写数据源的名称,根据规划自定义。建议您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填写数据源名称,方便您快速识别和查找。 编码格式 默认“utf-8”格式。 集成应用 选择数据源所归属的集成应用。 描述 填写数据源的描述信息。 连接模式 选择数据库的连接方式。 默认:使用系统默认方式连接数据库。 专业:使用JDBC连接字符串方式连接数据库。 连接地址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默认”时需要配置。 填写数据库的连接IP地址和端口号。 连接字符串 仅当“连接模式”选择“专业”时需要配置。 填写DM数据库的JDBC格式连接串,例如:jdbc:dm://{hostname}:{port}。 {hostname}为数据库的连接地址。 {port}为数据库的连接端口号。 用户名 填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 密码 填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密码。 完成数据源接入配置后,单击“开始检测”,检测ROMA Connect与数据源之间是否能够连通。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成功!”,则继续下一步。 若测试结果为“数据源连接失败!”,则检查数据源状态和数据源连接参数配置,然后单击“重新检测”,直到连接成功为止。 单击“创建”,完成数据源的接入。
  • 使用流程 ROMA Connect是一个全栈式的应用与 数据集成平台 ,聚焦应用和数据连接,提供数据、API、消息和设备的集成能力,适用于多种常见的企业系统集成场景。 使用ROMA Connect进行系统集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ROMA Connect使用流程 创建实例。 在ROMA Connect服务控制台创建一个ROMA Connect实例,实例规格配置根据实际业务情况选择。 创建集成应用。 在实例控制台创建一个集成应用,实例中的所有资源都要有归属的集成应用。 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选择使用不同ROMA Connect功能。 数据集成:接入源端和目标端数据源,然后通过集成任务进行源端到目标端的数据集成。 服务集成:把已有后端服务、数据源和自定义函数封装成标准的RESTful API,并对外开放。 消息集成:创建消息Topic,不同系统通过Topic进行对接,发送和接收消息。 设备集成:在云端定义设备模型和注册设备,设备通过集成SDK接入云端,发送和接收消息。
  • 日志字段说明 序号 字段 说明 1 remote_addr 客户端地址。 2 request_id 请求ID。 3 api_id API ID。 4 user_id 当使用 IAM 认证访问时,请求方提供的项目ID。 5 app_id 当使用APP认证访问时,请求方提供的APP ID。 6 time_local 请求时间。 7 request_time 请求时延(单位:s)。 8 request_method HTTP请求方法。 9 host 请求域名。 10 router_uri 请求URI。 11 server_protocol 请求协议。 12 status 响应状态码。 13 bytes_sent 响应大小(包含状态行、响应头、响应体),单位:字节。 14 request_length 请求长度(包含起始行、请求头、请求体),单位:字节。 15 http_user_agent 用户代理标识。 16 http_x_forwarded_for X-Forwarded-For头。 17 upstream_addr 后端地址。 18 upstream_uri 后端URI。 19 upstream_status 后端响应状态码。 20 upstream_connect_time 与后端建立连接所用时间。 21 upstream_header_time 从开始与后端建立连接到从后端获取到首字节所用时间,单位秒。 22 upstream_response_time 从开始与后端建立连接到从后端获取到最后一个字节所用时间,单位秒。 23 region_id 可用区ID。 24 all_upstream_response_time 从开始与后端建立连接到从后端获取到最后一个字节所用时间,单位秒。发生重试时,为所用时间总和。 25 errorType API请求的错误类型。 0:非流控错误。 1:流控错误。 26 auth_type API认证类型。 27 access_model1 认证模式1。 28 access_model2 认证模式2,开启双重认证时,为自定义认证编号。 29 inner_time APIC的内部处理时长,单位秒。 30 proxy_protocol_vni VPC终端节点 的虚拟网络标识。 31 proxy_protocol_vpce_id VPC终端节点的ID。 32 proxy_protocol_addr 客户端源IP地址。 33 body_bytes_sent API请求的Body体大小,单位字节。 34 api_name API名称。 35 app_name 当使用APP认证访问时,请求方使用的APP名称。 36 provider_app_id API所属的APP ID。 37 provider_app_name API所属的APP名称。 38 custom_data_log1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1。 39 custom_data_log2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2。 40 custom_data_log3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3。 41 custom_data_log4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4。 42 custom_data_log5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5。 43 custom_data_log6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6。 44 custom_data_log7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7。 45 custom_data_log8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8。 46 custom_data_log9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9。 47 custom_data_log10 用户自定义日志字段值10。 48 response_source 请求响应来源。 local:APIG。 remote:后端服务。
  • 验证码异常 可能原因: 验证码输入错误。 输入验证码为非本账号的虚拟MFA验证码。 MFA验证码的生成机制和时间相关,如果手机时间和虚拟MFA设备后台服务的系统时间相差30秒以上,生成的MFA验证码将不能通过校验。 解决方法: 确保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联系管理员在管理控制台上删除该用户的MFA设备,终端用户重新通过 云桌面 客户端登录,重新绑定虚拟MFA设备获取验证码。 请设置手机时间为自动更新后重新验证。(注意手机时间和时区无关,后台会自动转化为世界协调时间,即UTC时间戳。)
  • 登录时提示受策略限制无法登录该如何处理? 在账号密码输入页面,单击右上角服务器地址,展开服务器列表。 选择修改当前登录服务器地址或者添加新的服务器地址。 修改当前登录服务器地址: 在当前登录地址所在行,单击,修改接入地址为云专线接入地址。 云专线接入地址可联系管理员在云桌面管理控制台的“租户配置”页面获取。 单击“确认修改”。 添加新的服务器地址: 单击“添加新服务器”,输入云专线接入地址和企业ID。 云专线接入地址和企业ID可联系管理员在云桌面管理控制台的“租户配置”页面获取。 单击“确认新增”。 尝试重新登录。 成功登录,则结束操作。 依然无法登录,请联系管理员处理。 父主题: 登录问题
  • Windows云桌面如何开启RDP? 开启桌面远程 使用客户端登录云桌面。 在云桌面中按“Win + r”,输入“sysdm.cpl”,弹出系统属性窗口。 在系统属性窗口页面选择“远程”页签,选择“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属性 单击“确定”。 开通桌面上网 参考开通小规模经济型开通云桌面上网功能。 给云桌面绑定3389端口 登录管理控制台。 在待开启RDP云桌面单击安全组,进入安全组基本信息页面,如图2所示。 图2 安全组 在安全组入方向规则下添加3389规则,如图3所示。 图3 添加3389规则 父主题: 管理员常见问题
  • 云桌面的用户认证方式是否可修改? 已购买的桌面,不支持修改用户认证方式。 如果已购桌面的认证方式选择错误,需在未购买过桌面的其他项目中重新购买桌面,并为新桌面配置需要的用户认证方式。为防止资源浪费,请在购买桌面时参考如下说明谨慎选择对接AD或者不对接AD。 企业未部署用于用户认证的Windows AD,则购买桌面时选择“不对接AD”,即云桌面使用华为自有的账号认证系统进行用户认证。 企业已有的统一AD进行用户认证,且需要云桌面也使用此认证方式,则购买桌面时选择“对接AD”,即云桌面使用企业Windows AD进行用户认证。 购买云桌面的具体操作请参见购买桌面。 项目相关操作请参见IAM项目。 父主题: 管理员常见问题
  • 忘记帐户密码怎么办? 当您遗失或忘记登录密码时,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对于对接AD的桌面用户,管理员在AD服务器上处理后,将重置的密码告知用户。 对于未对接AD的桌面用户,管理员在云桌面管理控制台上处理后系统会将重置密码的地址发送预留邮箱,用户单击邮件中的地址即可重置密码。 邮件中重置密码的地址链接有效时间为24小时,请及时进行密码重置。 当您遗失或忘记登录密码时,还可以参考如下操作自主重置密码: 在登录界面单击“忘记密码”,进入“重置密码申请”页面。 在“重置密码申请”页面输入用户名、用户邮箱、企业ID,单击“确定”。 如果提示账号为AD域账号,请联系管理员处理。 收到重置邮件后,在邮件中单击重新设置密码的链接,进入重置密码页面,根据页面提示重新设置密码,单击“确定”。 邮件中重置密码的地址链接有效时间为24小时,请及时进行密码重置。 父主题: 登录问题
  • 操作步骤 方式一:联系主账号进行委托授权。委托授权仅需操作一次,因此若主账号授权了,则IAM用户不再需要进行委托开通。 方式二:请联系主账号给该IAM用户添加Security Administrator权限,添加后该子用户方可进行委托开通操作。 进入 统一身份认证 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入口 进入用户组,选择该用户所在的一个用户组,单击【授权】,如图2所示。 图2 用户组列表 选择权限授权,在右侧搜索框中输入“Security Administrator”搜索并勾选,单击“下一步”,如图3所示。 图3 授权 选择区域。 使用默认的“所有资源”,单击“确定”,如图4所示。 图4 授权
  • 前提条件 已获得需要访问互联网的桌面所在区域、项目、使用的VPC和子网信息。 管理员已具有NAT服务和EIP服务的操作权限。 自主注册的华为账号默认拥有华为云所有服务的操作权限,如果您使用的是此类账号,无需再进行确认。 华为账号下新建的IAM账号,需要加入“admin”内置用户组,或者拥有NAT服务和EIP服务操作权限的用户组,才可使用NAT服务和EIP服务。可进入“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中查看是否属于“admin”内置用户组。如果非“admin”内置用户组,请参见NAT服务授权、EIP服务授权赋予IAM账号使用NAT服务和EIP服务的权限。
  • 操作场景 管理员购买云桌面后,云桌面默认在VPC子网内,此时云桌面无法访问互联网。管理员需要通过配置NAT网关共享弹性公网IP的方式,使云桌面能够访问互联网。可通过云桌面中的快捷入口开通互联网,也可以自行进入NAT、EIP控制台中购买对应服务。 此章节介绍如何进入NAT、EIP页面购买对应服务,使云桌面能够访问互联网。管理员也可以参考配置云桌面可访问互联网节通过云桌面提供的购买NAT和EIP快捷入口的方式开通互联网。
  • 操作场景 管理员购买云桌面后,云桌面默认在VPC子网内,此时云桌面无法访问互联网。管理员需要配置NAT网关共享弹性公网IP,使用户接入云桌面后,可在云桌面中访问互联网。云桌面存在多个业务子网时,需要为每个业务子网开通互联网功能,用户登录未开通互联网功能的子网内的云桌面时,无法在桌面中访问互联网。 此章节介绍通过云桌面提供的购买NAT和EIP快捷入口的方式开通互联网。管理员也可以参考如何通过其他云服务页面开通互联网章节进入NAT、EIP页面购买对应服务开通互联网。
  • 前提条件 已获得需要访问互联网的桌面所在区域、项目、使用的VPC和子网信息。 管理员已具有NAT服务和EIP服务的操作权限。 自主注册的华为账号默认拥有华为云所有服务的操作权限,如果您使用的是此类账号,无需再进行确认。 华为账号下新建的IAM账号,需要加入“admin”内置用户组,或者拥有NAT服务和EIP服务操作权限的用户组,才可使用NAT服务和EIP服务。可进入“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中查看是否属于“admin”内置用户组。如果非“admin”内置用户组,请参见NAT服务授权、EIP服务授权赋予IAM账号使用NAT服务和EIP服务的权限。
  •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检查是否已开启互联网接入地址。 购买桌面后,默认开启互联网接入地址。 在左侧导航栏中单击“租户配置”,进入租户配置列表页面。 查看“互联网接入地址”的状态。 已显示IP地址,则已启用互联网接入地址。请执行3。 显示为“未开启”,则未启用互联网接入地址,请单击“开启”,再执行3。 关闭互联网接入地址后,重新开启互联网接入,IP地址会发生变化,需通知桌面用户使用新的IP地址接入桌面。 查看桌面是否已开通互联网。 在左侧导航栏中单击“桌面管理”,进入桌面列表页面。 查看“开通互联网”列的状态。 未开通,则终端用户无法通过云桌面访问互联网,请参考上网管理章节开通互联网。 已开通,则终端用户可以通过云桌面访问互联网,可忽略后续操作 如果当前租户VPC下存在多个业务子网,且需要各业务子网中的云桌面都能访问互联网,则需参考上网管理章节为各业务子网开通互联网功能。 同一VPC下创建了多个NAT时,需要确认路由表中有配置指向所有NAT网关的默认路由。请参考检查路由表是否配置指向公网NAT网关的默认路由检查并配置。 (可选)配置DNS转发功能。 如果对接了Windows AD,需要在Windows AD服务器上配置DNS的域名解析能力,请参考4.a~4.j进行配置。如果未对接Windows AD,则忽略如下操作。 使用administrator账号登录DNS服务器。 在左下角的任务栏单击。 在弹出的“开始”菜单右侧,单击。 打开“服务器管理器”窗口。 在页面左侧导航栏,单击“DNS”。 在页面中间的“服务器”区域框中,右键单击服务器名称,选择“DNS管理器”。 弹出“DNS管理器”对话框。 展开“DNS”节点。右键单击计算机名称,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 在“高级”页签中,取消勾选“禁用递归(也禁用转发器)”,单击“应用”。 在“转发器”页签中,单击“编辑”,在编辑框中填写桌面所在区域默认的DNS服务器IP地址,单击“确定”,完成DNS转发配置。 桌面所在区域默认的DNS服务器IP地址可从华为云提供的内网 DNS地址 中内网DNS地址列表中获取。 通知终端用户,使用互联网接入地址接入云桌面。
  • 已开通服务总览页面 已购买桌面后,在“总览”页面,您可以查看云桌面的数据趋势、告警通知、云桌面监控信息等。 数据趋势中您可以查看云桌面使用率、云桌面使用率趋势图、用户使用率等统计信息,详细数据趋势如图2所示,状态说明如表1所示。 图2 数据趋势 表1 状态说明 状态类型 说明 云桌面使用率 表示查看具体时间段的云桌面使用率、桌面使用数、桌面总数统计,可根据今日、近7天、近30天和自定义时间段查看。 说明: 今日:桌面使用数/总桌面数。 本月:日使用率按月求平均值。 桌面使用数:包含时间段内正在使用的桌面和已使用的桌面。 查询到的桌面使用数:以小时为查询节点,则查询到的桌面使用数存在0~15分钟的延后,即实际显示的桌面使用数线为0~15分钟之前的整小时的桌面使用数;以天为查询节点,则查询到的桌面使用数存在0~1小时的延后,即实际桌面使用数为0~1小时之前的整天的桌面使用数。 用户使用率 表示查看具体时间段的用户使用率、在线用户数、总用户数统计,可根据今日、近7天、近30天和自定义时间段查看。 说明: 今日:在线用户数/总用户数。 本月:日使用率按月求平均值。 在线用户数:包含时间段内正在使用的桌面和已使用过桌面的用户。 查询到的在线人数非实时数据:以小时为查询节点,则查询到的在线人数存在0~10分钟的延后,即实际显示的在线人数为0~10分钟之前的整小时的在线人数;以天为查询节点,则查询到的在线人数存在0~1小时的延后,即实际显示的在线人数为0~1小时之前的整天的在线人数。 告警通知页面您可以查看云桌面的告警总数、告警级别、告警信息等,如图3所示,详细告警信息单击“查看详情”跳转到 云监控服务 页面查看。 图3 告警通知 云桌面监控信息页面,您可以查看云桌面/桌面池的监控状态,如云桌面/桌面池的运行状态、登录状态统计信息,如图4所示,具体状态如表2所示。 图4 云桌面监控 表2 状态说明 状态类型 状态 说明 登录状态 使用中 表示用户已成功登录桌面,正在使用桌面。 断开连接 表示用户已退出桌面,处于断开连接状态。 就绪 表示桌面已向基础设施服务器注册完毕,建立通信连接,等待用户登录。 离线 表示桌面处于已关机状态。 无法连接 标识桌面处于故障网络异常或者基础设施服务器持续未注册状态。 运行状态 运行中 表示桌面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已停止 表示桌面处于关机状态。 故障 表示桌面处于故障状态。
  •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租户配置”。 进入“租户配置”页面。 在“多因素认证配置”下,单击“开启”。 图1 多因素认证配置 在弹出的提示框单击“确认”,进入修改多因素认证配置页面。 参考如表1所示配置参数。 表1 对接企业自有认证系统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样例 认证服务器 选择“对接企业自有认证系统”。 对接企业自有认证系统 接入模式 根据用户的认证服务器可使用的网络方式形式选择 仅公网可访问,则选择“互联网”。 仅内网可访问,则选择“专线”。 互联网 服务器地址 填写前提条件中准备的企业自有认证服务器IP地址。 如果接入模式是“互联网”,此处可以填写为企业自有认证服务器的域名。 192.168.0.0 APP ID 填写前提条件中准备的企业自有认证服务器的访问密钥AK。 允许输入的最大密钥长度为24个字符。 - APP Secret 填写前提条件中准备的企业自有认证服务器的访问密钥SK。 允许输入的最大密钥长度为128个字符。 - SSL/TLS证书 单击“证书上传”,选择前提条件中准备的企业自有认证服务器的SSL/TLS证书。 单击“打开”。 - 单击“确认开启”。 使用企业自有认证系统进行认证,终端用户无需绑定设备,终端用户的具体操作请根据使用的终端设备类型参见通过软终端方式登录桌面、通过瘦终端方式登录桌面、通过移动端方式登录桌面。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