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WITH中的数据修改语句 在WITH子句中使用数据修改命令INSERT、UPDATE、DELETE。这允许用户在同一个查询中执行多个不同操作。示例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WITH moved_tree AS ( DELETE FROM tree WHERE parentid = 4 RETURNING * ) INSERT INTO tree_log SELECT * FROM moved_tree; 上述查询示例实际上从tree把行移动到tree_log。WITH中的DELETE删除来自tree的指定行,以它的RETURNING子句返回它们的内容,并且接着主查询读该输出并将它插入到tree_log。 WITH子句中的数据修改语句必须有RETURNING子句,用来返回RETURNING子句的输出,而不是数据修改语句的目标表,RETURNING子句形成了可以被查询的其余部分引用的临时表。如果一个WITH中的数据修改语句缺少一个RETURNING子句,则它形不成临时表并且不能在剩余的查询中被引用。 如果声明了RECURSIVE关键字,则不允许在数据修改语句中进行递归自引用。在某些情况中可以通过引用递归WITH的输出来绕过这个限制,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WITH RECURSIVE included_parts(sub_part, part) AS ( SELECT sub_part, part FROM parts WHERE part = 'our_product' UNION ALL SELECT p.sub_part, p.part FROM included_parts pr, parts p WHERE p.part = pr.sub_part ) DELETE FROM parts WHERE part IN (SELECT part FROM included_parts); 这个查询将会移除一个产品的所有直接或间接子部件。 WITH子句中的子语句与主查询同时执行。因此,在使用WITH中的数据修改语句时,指定更新的顺序实际是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的。所有的语句都使用同一个快照中执行,语句的效果在目标表上不可见。这减轻了行更新的实际顺序的不可预见性的影响,并且意味着RETURNING数据是在不同WITH子语句和主查询之间传达改变的唯一方法。 本示例中外层SELECT可以返回更新之前的数据: 1 2 3 4 WITH t AS ( UPDATE tree SET id = id + 1 RETURNING * ) SELECT * FROM tree; 本示例中外部SELECT将返回更新过的数据: 1 2 3 4 WITH t AS ( UPDATE tree SET id = id + 1 RETURNING * ) SELECT * FROM t; 不支持在单个语句中更新同一行两次。这种语句的效果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只有一个修改发生了,但却不容易(有时也不可能)预测哪一个发生了修改。
  • WITH递归查询 通过声明RECURSIVE关键字,一个WITH查询可以引用它自己的输出。 递归WITH查询的通常形式如下: 1 non_recursive_term UNION [ALL] recursive_term 其中:UNION在合并集合时会执行去重操作,而UNION ALLL则直接将结果集合并、不执行去重;只有递归项能够包含对于查询自身输出的引用。 使用递归WITH时,必须确保查询的递归项最终不会返回元组,否则查询将无限循环。 使用表tree来存储下图中的所有节点信息: 表定义语句如下: 1 CREATE TABLE tree(id INT, parentid INT); 表中数据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INSERT INTO tree VALUES(1,0),(2,1),(3,1),(4,2),(5,2),(6,3),(7,3),(8,4),(9,4),(10,6),(11,6),(12,10); SELECT * FROM tree; id | parentid ----+---------- 1 | 0 2 | 1 3 | 1 4 | 2 5 | 2 6 | 3 7 | 3 8 | 4 9 | 4 10 | 6 11 | 6 12 | 10 (12 rows) 通过以下WITH RECURSIVE语句,可以返回从顶层1号节点开始,整个树的节点,以及层次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WITH RECURSIVE nodeset AS ( -- recursive initializing query SELECT id, parentid, 1 AS level FROM tree WHERE id = 1 UNION ALL -- recursive join query SELECT tree.id, tree.parentid, level + 1 FROM tree, nodeset WHERE tree.parentid = nodeset.id ) SELECT * FROM nodeset ORDER BY id; 上述查询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典型的WITH RECURSIVE表达式包含至少一个递归查询的CTE,该CTE中的定义为一个UNION ALL集合操作,第一个分支为递归起始查询,第二个分支为递归关联查询,需要自引用第一部分进行不断递归关联。该语句执行时,递归起始查询执行一次,关联查询执行若干次并将结果叠加到起始查询结果集中,直到某一些关联查询结果为空,则返回。 上述查询的执行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id | parentid | level ----+----------+------- 1 | 0 | 1 2 | 1 | 2 3 | 1 | 2 4 | 2 | 3 5 | 2 | 3 6 | 3 | 3 7 | 3 | 3 8 | 4 | 4 9 | 4 | 4 10 | 6 | 4 11 | 6 | 4 12 | 10 | 5 (12 rows) 从返回结果可以看出,起始查询结果包含level=1的结果集,关联查询执行了五次,前四次分别输出level=2,3,4,5的结果集,在第五次执行时,由于没有parentid和输出结果集id相等的记录,也就是再没有多余的孩子节点,因此查询结束。 对于WITH RECURSIVE表达式, GaussDB (DWS)支持其分布式执行。由于WITH RECURSIVE涉及到循环运算,GaussDB(DWS)引入了参数max_recursive_times,用于控制WITH RECURSIVE的最大循环次数,默认值为200,超过该次数则报错。
  • 优化后 可将查询可以修改为: 1 SELECT * FROM t1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t2 WHERE t2.c = t1.c); 执行下列语句,查询NOT EXISTS的执行计划: 1 EXPLAIN VERBOSE SELECT * FROM t1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2.c = t1.c);
  • PV_RUNTIME_RELSTATS PV_RUNTIME_RELSTATS视图显示autoanalyze产生的内存中表级统计信息,各字段含义与PG_CLASS视图一样。该视图仅8.2.0及以上集群使用。 表1 PV_RUNTIME_RELSTAT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spname name 模式名。 relname name 表、索引等对象的名称。 relpages double precision 以页(大小为BLCKSZ)为单位的此表在磁盘上的大小,只是优化器使用的一个近似值。 reltuples double precision 表中行的数目,只是优化器使用的一个估计值。 relallvisible integer 被标识为全可见的表中的页数。此字段是优化器用来做SQL执行优化使用的。 relhasindex boolean 如果对象是一个表且至少有(或者最近建有)一个索引,则为真。 由CREATE INDEX设置,但DROP INDEX不会立即将它清除。如果VACUUM进程检测一个表没有索引,会清理relhasindex字段,将relhasindex值设置为假。 changes bigint 触发轻量化autoanalyze时,表的历史累计修改条数。 level text 轻量化autoanalyze生成的内存统计信息当前所处的阶段。包含: local, sendlist, global三个阶段。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MPP_TABLES MPP_TABLES视图显示PGXC_CLASS中的表信息。 表1 MPP_TABLE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schemaname name 包含表的模式名。 tablename name 表名。 tableowner name 表的所有者。 tablespace name 表所在的表空间。 pgroup name 节点群的名称。 nodeoids oidvector_extend 表分布的节点OID列表。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GaussDB(DWS)字符串加解密 GaussDB(DWS)支持使用以下函数对字符串进行加解密。 gs_encrypt(encryptstr, keystr, cryptotype, cryptomode, hashmethod) 描述:采用cryptotype和cryptomode组成的加密算法以及hashmethod指定的HMAC算法,以keystr为密钥对encryptstr字符串进行加密,返回加密后的字符串。支持的cryptotype:aes128, aes192, aes256, sm4。支持的cryptomode:cbc。支持的hashmethod:sha256, sha384, sha512, sm3。支持的加密数据类型:目前数据库支持的数值类型,字符类型,二进制类型中的RAW,日期/时间类型中的DATE、TIMESTAMP、SMALLDATETIME。keystr的长度范围与加密算法相关,为1~KeyLen字节。当cryptotype为aes128和sm4时,KeyLen为16,aes192时KeyLen为24,aes256时KeyLen为32。 返回值类型:text 返回值长度:至少为 4*[(maclen + 56)/3] 字节,不超过 4*[(Len + maclen + 56)/3] 字节,其中Len为加密前数据长度(单位为字节),maclen为HMAC值的长度,当hashmethod为sha256和sm3时maclen为32,sha384时maclen为48,sha512时maclen为64。即当hashmethod为sha256和sm3时,返回值长度至少为120字节,不超过4*[(Len + 88)/3] 字节;当hashmethod为sha384时,返回值长度至少为140字节,不超过4*[(Len + 104)/3] 字节;当hashmethod为sha512时,返回值长度至少为160字节,不超过4*[(Len + 120)/3] 字节;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gs_encrypt('GaussDB(DWS)', '1234', 'aes128', 'cbc', 'sha256'); gs_encrypt -------------------------------------------------------------------------------------------------------------------------- AAAAAAAAAACcFjDc CS bop7D87sOa2nxTFrkE9RJQGK34ypgrOPsFJIqggI8tl+eMDcQYT3po98wPCC7VBfhv7mdBy7IVnzdrp0rdMrD6/zTl8w0v9/s2OA== (1 row) 由于该函数的执行过程需要传入解密口令,为了安全起见,gsql工具不会将该函数记录入执行历史。即无法在gsql里通过上下翻页功能找到该函数的执行历史。 在同一张数据表中,加密函数ge_encrypt与gs_encrypt_aes128不要混合使用。 gs_decrypt(decryptstr, keystr, cryptotype, cryptomode, hashmethod) 描述:采用cryptotype和cryptomode组成的加密算法以及hashmethod指定的HMAC算法,以keystr为密钥对decryptstr字符串进行解密,返回解密后的字符串。解密使用的keystr必须保证与加密时使用的keystr一致才能正常解密。keystr不得为空。 返回值类型:text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gs_decrypt('AAAAAAAAAACcFjDcCSbop7D87sOa2nxTFrkE9RJQGK34ypgrOPsFJIqggI8tl+eMDcQYT3po98wPCC7VBfhv7mdBy7IVnzdrp0rdMrD6/zTl8w0v9/s2OA==', '1234', 'aes128', 'cbc', 'sha256'); gs_decrypt -------------- GaussDB(DWS) (1 row) 由于该函数的执行过程需要传入解密口令,为了安全起见,gsql工具不会将该函数记录入执行历史。即无法在gsql里通过上下翻页功能找到该函数的执行历史。 此函数需要结合gs_encrypt加密函数共同使用,且加密算法和HMAC算法要保证一致。 gs_encrypt_aes128(encryptstr,keystr) 描述:以keystr为密钥对encryptstr字符串进行加密,返回加密后的字符串。keystr的长度范围为1~16字节。支持的加密数据类型:目前数据库支持的数值类型,字符类型,二进制类型中的RAW,日期/时间类型中的DATE、TIMESTAMP、SMALLDATETIME。 返回值类型:text 返回值长度:至少为92字节,不超过 4*[(Len+68)/3] 字节,其中Len为加密前数据长度(单位为字节)。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gs_encrypt_aes128('DWS','1234'); gs_encrypt_aes128 ---------------------------------------------------------------------------------------------- ZrCp794vO5I9qJ+jHFf/sQqRyMBy0lKIDGP5S8RJXzgmpXoa/e4EgmK82P5y5xe1bOXbJeoNxyHagK9OhPVVeJDbn/M= (1 row) 由于该函数的执行过程需要传入解密口令,为了安全起见,gsql工具不会将该函数记录入执行历史。即无法在gsql里通过上下翻页功能找到该函数的执行历史。 在同一张数据表中,加密函数gs_encrypt_aes128与ge_encrypt不要混合使用。 gs_decrypt_aes128(decryptstr,keystr) 描述:以keystr为密钥对decryptstr字符串进行解密,返回解密后的字符串。解密使用的keystr必须保证与加密时使用的keystr一致才能正常解密。keystr不得为空。 返回值类型:text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gs_decrypt_aes128('ZrCp794vO5I9qJ+jHFf/sQqRyMBy0lKIDGP5S8RJXzgmpXoa/e4EgmK82P5y5xe1bOXbJeoNxyHagK9OhPVVeJDbn/M=','1234'); gs_decrypt_aes128 ------------------- DWS (1 row) 由于该函数的执行过程需要传入解密口令,为了安全起见,gsql工具不会将该函数记录入执行历史。即无法在gsql里通过上下翻页功能找到该函数的执行历史。 此函数需要结合gs_encrypt_aes128加密函数共同使用。 gs_hash(hashstr, hashmethod) 描述:以hashmethod算法对hashstr字符串进行信息摘要,返回信息摘要字符串。支持的hashmethod:sha256, sha384, sha512, sm3。 返回值类型:text 返回值长度:sha256和sm3返回64字节,sha384返回96字节,sha512返回128字节。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gs_hash('GaussDB(DWS)', 'sha256'); gs_hash -------------------------------------------------------------------------------------------------- e59069daa6541ae20af7c747662702c731b26b8abd7a788f4d15611aa0db608efdbb5587ba90789a983f85dd51766609 (1 row) md5(string) 描述:将string使用MD5加密,并以16进制数作为返回值。 MD5的安全性较低,不建议使用。 返回值类型:text 示例: 1 2 3 4 5 SELECT md5('ABC'); md5 ---------------------------------- 902fbdd2b1df0c4f70b4a5d23525e932 (1 row) 父主题: GaussDB(DWS)敏感数据管理
  • 原始加密函数 原始加密函数仅仅会对数据运行一次加密,不支持PGP加密的任何高级功能,因此存在以下问题: 直接将用户密钥作为加密密钥。 不提供任何完整性检查来校验加密后的数据是否被修改。 需要用户自己关联所有加密参数,包括初始值(IV)。 不支持处理文本数据。 因此,在引入了PGP加密后,不建议使用这些原始加密函数。 encrypt(data bytea, key bytea, type text) returns bytea decrypt(data bytea, key bytea, type text) returns bytea encrypt_iv(data bytea, key bytea, iv bytea, type text) returns bytea decrypt_iv(data bytea, key bytea, iv bytea, type text) returns bytea 其中,data是需要加密的数据;type用于指定加密/解密方法。type参数的语法如下: algorithm [ - mode ] [ /pad: padding ]
  • 随机数据函数 gen_random_bytes()函数用于生成具有强加密性的随机字节。 gen_random_bytes(count integer) returns bytea 其中,count表示返回的字节数,取值为1到1024。 示例: SELECT gen_random_bytes(16); gen_random_bytes ------------------------------------ \x1f1eddc11153afdde0f9e1229f8f4caf (1 row) gen_random_uuid()函数用于返回一个version 4的随机UUID。 SELECT gen_random_uuid(); gen_random_uuid -------------------------------------- 2bd664a2-b760-4859-8af6-8d09ccc5b830
  • 通用哈希函数 digest() digest()函数可以根据不同的算法生成数据的二进制哈希值,语法如下: digest(data text, type text) returns bytea digest(data bytea, type text) returns bytea 其中,data是原始数据,type是加密算法包括md5、sha1、sha224、sha256、sha384、sha512和sm3;函数的返回结果为二进制字符串。 示例: 使用digest() 函数对字符串GaussDB(DWS)进行sha256加密存储: select digest('GaussDB(DWS)', 'sha256'); digest -------------------------------------------------------------------- \xcc2d1b97c6adfba44bbce7386516f63f16fc6e6a10bd938861d3aba501ac8aab (1 row)
  • 密码哈希函数 crypt()和gen_salt()函数专用于哈希密码。crypt()执行哈希用于加密数据,gen_salt()用于生成加盐哈希。 crypt()中的算法和普通的MD5或者SHA1哈希算法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crypt()中算法很慢。由于密码包含的数据量很小,这是增加暴力破解难度的唯一方法。 它们使用一个随机值(称为salt,即盐值),因此这样具有相同口令的用户将得到不同的密文口令。这也是针对破解算法提供一种额外的安全保护。 它们的结果中包括了算法类型,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算法对密码进行加密。 其中一些算法具有自适应性,意味着当计算机性能变得更快时,可以调整该算法使其变得更慢,而不会产生与已有密码的不兼容性。 crypt()函数所支持的算法如下表: 表1 crypt()支持的算法 算法 密码最大长度 自适应性 Salt位数 输出结果长度 描述 bf 72 √ 128 60 基于Blowfish的2a变种算法 md5 unlimited × 48 34 基于MD5的加密算法 xdes 8 √ 24 20 扩展DES des 8 × 12 13 原生UNIX加密算法
  • 示例 语句中显示指定COLLATE子句。 1 2 3 4 5 SELECT 'a' = 'A', 'a' = 'A' COLLATE case_insensitive; ?column? | ?column? ----------+---------- f | t (1 row) 建表时指定列属性为case_insensitiv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REATE TABLE t1 (a text collate case_insensitive); NOTICE: The 'DISTRIBUTE BY' clause is not specified. Using round-robin as the distribution mode by default. HINT: Please use 'DISTRIBUTE BY' clause to specify suitable data distribution column. CREATE TABLE \d t1 Table "public.t1" Column | Type | Modifiers --------+------+-------------------------- a | text | collate case_insensitive INSERT INTO t1 values('a'),('A'),('b'),('B'); INSERT 0 4 建表时指定,查询时无需指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SELECT a, a='a' FROM t1; a | ?column? ---+---------- A | t B | f a | t b | f (4 rows) SELECT a, count(1) FROM t1 GROUP BY a; a | count ---+------- a | 2 B | 2 (2 rows) CASE表达式,以WHEN子句中的COLLATE设置为准。 1 2 3 4 5 6 7 8 SELECT a,case a when 'a' collate case_insensitive then 'case1' when 'b' collate "C" then 'case2' else 'case3' end FROM t1; a | case ---+------- A | case1 B | case3 a | case1 b | case2 (4 rows) 跨子查询隐式派生。 1 2 3 4 5 6 7 8 9 SELECT * FROM (SELECT a collate "C" from t1) WHERE a in ('a','b'); a --- a b (2 rows) SELECT * FROM t1,(SELECT a collate "C" from t1) t2 WHERE t1.a=t2.a; ERROR: could not determine which collation to use for string hashing HINT: Use the COLLATE clause to set the collation explicitly. 由于collate case_insensitive为不敏感排序,结果集不确定,再使用敏感排序筛选,会有结果集不稳定的问题,因此语句中避免出现敏感排序和不敏感排序混用。 使用collate case_insensitive指定字符类型为大小写不敏感后,性能较使用前会有所下降,因此性能敏感场景需谨慎评估后使用。
  • 大小写不敏感排序规则支持 从集群8.1.3版本开始,GaussDB(DWS)增加内置排序规则case_insensitive,即对字符类型的大小写不敏感行为(如排序、比较、哈希)。 约束条件: 支持字符类型:char/character/nchar、varchar/character varying/varchar2/nvarchar2/clob/text。 不支持字符类型:“char”和name。 不支持的编码:PG_EUC_JIS_2004、PG_MULE_INTERNAL、PG_LATIN10、PG_WIN874。 不支持CREATE DATABASE时指定到LC_COLLATE。 不支持正则表达式。 不支持字符类型的record比较(如record_eq)。 不支持时序表。 不支持倾斜优化。 不支持RoughCheck优化。
  • 概述 一种可排序数据类型的每一种表达式都有一个排序规则(系统内部的可排序数据类型可以是text、varchar和char等字符类型。用户定义的基础类型也可以被标记为可排序的,并且在一种可排序数据类型上的域也是可排序的)。如果该表达式是一个列引用,该表达式的排序规则就是列所定义的排序规则。如果该表达式是一个常量,排序规则就是该常量数据类型的默认排序规则。更复杂表达式的排序规则根据其输入的排序规则得来。
  • 排序规则组合原则 当表达式的collation未指定时,则认为是默认的排序规则default,它表示数据库的区域设置。表达式的collation也可能是不确定的,此时,排序操作和其他不确定的排序规则的操作就会失败。 对于函数或操作符调用,其排序规则将通过检查所有参数的collation来决定。如果该函数或操作符调用的结果是一种可排序的数据类型,若有外层表达式要用到排序规则,那么该外层的表达式将继承对应函数和操作符所调用结果集的排序规则。 表达式的排序规则派生可以是显式或隐式。该区别会影响多个不同的排序规则出现在同一个表达式中时如何对collation进行组合。当执行语句使用COLLATE子句时,将发生显式派生,否则为隐式派生。当多个排序规则组合时,规则如下: 如果输入表达式中存在显式COLLATE派生,则在输入表达式之间的所有显式派生的COLLATE必须相同,否则将产生冲突错误。如果存在显式COLLATE,那它就是排序规则组合的结果。 如果不存在显式COLLATE,那所有输入表达式必须具有相同的隐式COLLATE或默认COLLATE。如果存在非默认COLLATE,那它就是排序规则组合的结果。否则,结果是默认COLLATE。 如果在输入表达式之间存在多个冲突的非默认COLLATE,则组合被认为是具有不确定排序规则,这并非一种错误。如果被调用的函数或表达式需要用到排序规则,运行时将产生排序规则未知的错误。 CASE表达式中,比较行为使用的规则以WHEN子句中的COLLATE设置为准。 显示COLLATE的派生仅在当前查询(CTE或SUBQUERY)中生效,查询外则降为隐式派生。
  • PGXC_SESSION_WLMSTAT PGXC_SESSION_WLMSTAT视图显示当前集群中各CN节点用户执行作业正在运行时的负载管理相关信息。 表1 PGXC_SESSION_WLMSTAT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name name 节点名称。 datid oid 连接后端的数据库OID。 datname name 连接后端的数据库名称。 threadid bigint 后端线程ID。 processid integer 后端线程的PID。 usesysid oid 登录后端的用户OID。 appname text 连接到后端的应用名。 usename name 登录到该后端的用户名。 priority bigint 语句所在Cgroups的优先级。 attribute text 语句的属性: Ordinary:语句发送到数据库后被解析前的默认属性。 Simple:简单语句。 Complicated:复杂语句。 Internal:数据库内部语句。 block_time bigint 语句当前为止的pending的时间,单位s。 elapsed_time bigint 语句当前为止的实际执行时间,单位s。 total_cpu_time bigint 语句在上一时间周期内的DN上CPU使用的总时间,单位s。 cpu_skew_percent integer 语句在上一时间周期内的DN上CPU使用的倾斜率。 statement_mem integer 语句执行所需要的估算内存。 active_points integer 语句占用的资源池并发点数。 dop_value integer 从资源池中获取语句的dop值。 control_group text 语句当前所使用的Cgroups。 status text 语句当前的状态,包括: pending:执行前状态。 running:执行进行状态。 finished:执行正常结束。(当enqueue字段为StoredProc或Transaction时,仅代表语句中的部分作业已经执行完毕,该状态会持续到该语句完全执行完毕。) aborted:执行异常终止。 active: 非以上四种状态外的正常状态。 unknown: 未知状态。 enqueue text 语句当前的排队情况,包括: Global:全局排队。 Respool:资源池排队。 CentralQueue:在中心协调节点(CCN)中排队。 Transaction:语句处于一个事务块中。 StoredProc : 语句处于一个存储过程中。 None:未在排队。 Forced None : 事务块语句或存储过程语句由于超出设定的等待时间而强制执行。 resource_pool name 语句当前所在的资源池。 query text 该后端的最新查询。如果state状态是active,此字段显示当前正在执行的查询。所有其他情况表示上一个查询。 isplana bool 逻辑集群模式下,语句当前是否占用其他逻辑集群的资源执行。该值默认为f,表示不占用其他逻辑集群的资源执行。 node_group text 语句所属用户对应的逻辑集群。 lane text 表示语句查询的快慢车道。 fast:快车道。 slow:慢车道。 none:未管控。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PGXC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 PGXC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用于查询所有实例上资源池监控历史信息。 表1 PGXC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name name 实例名称,包含CN和DN。 timestamp timestamp 资源池监控信息持久化时间。 nodegroup name 资源池所属逻辑集群名称,默认集群显示“installation”。 rpname name 资源池名称。 cgroup name 资源池关联控制组名称。 ref_count int 资源池引用作业数,作业经过资源池不管是否管控都会计数,仅CN上有效。 fast_run int 资源池快车道运行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wa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排队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lim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作业并发限制,只在CN上有效。 slow_run int 资源池慢车道运行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slow_wa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排队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slow_lim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作业并发限制,只在CN上有效。 used_cpu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使用CPU个数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2位。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使用的CPU个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使用CPU的累积和。 cpu_limit int 资源池可用CPU的上限,CPU配额管控情况下为GaussDB可用CPU,CPU限额管控情况下为关联控制组CPU可用CPU。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可用CPU上限。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可用CPU上限的累积和。 used_mem int 资源池使用的内存大小,单位M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使用的内存大小。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使用内存的累积和。 estimate_mem int 当前CN上,资源池运行作业的估算内存之和,只在CN上有效。 mem_limit int 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单位M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的累积和。 read_kbyte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字节数,单位K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字节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字节的累积和。 write_kbyte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字节数,单位K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字节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字节的累积和。 read_count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次数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次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次数的累积和。 write_count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次数。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次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次数的累积和。 read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速率的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速率的累积和。 write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速率的累积和。 send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网络发送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的累积和。 recv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网络接收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网络接收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网络接收速率的累积和。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PGXC_RESPOOL_RESOURCE_INFO PGXC_RESPOOL_RESOURCE_INFO视图显示所有实例上资源池实时监控信息。 DN上仅显示当前DN所属逻辑集群的资源池监控信息。 从8.2.0集群版本开始,新增了内存负反馈机制功能,CCN节点会根据DN节点的实际内存使用情况辅助反向调节语句的估算内存统计值,缓解语句估算内存高估场景,当CCN节点触发通过负反馈机制来减少估算内存统计值来增发作业时,由于CCN节点更新了语句缩减后的估算内存统计值,而CN节点还保留了原先的估算内存统计值,会导致资源池监控视图中的估算内存超过资源池的上限。 语句的算子分为重内存算子和非重内存算子,对于语句的内存管控是重内存算子,非重内存算子的内存开销较小;由于非重内存算子的内存开销、线程初始化的开销、表达式的开销等这些内存不做管控,会导致资源池的used_mem会在一定程度上超过mem_limit值。 表1 PGXC_RESPOOL_RESOURCE_INFO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name name 实例名称,包含CN和DN。 nodegroup name 资源池所属逻辑集群名称,默认集群显示"installation"。 rpname name 资源池名称。 cgroup name 资源池关联控制组名称。 ref_count int 资源池引用作业数,作业经过资源池不管是否管控都会计数,仅CN上有效。 fast_run int 资源池快车道运行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wa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排队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lim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作业并发限制,只在CN上有效。 slow_run int 资源池慢车道运行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slow_wa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排队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slow_lim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作业并发限制,只在CN上有效。 used_cpu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使用CPU个数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2位。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使用的CPU个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使用CPU的累积和。 cpu_limit int 资源池可用CPU的上限,CPU配额管控情况下为GaussDB(DWS)可用CPU,CPU限额管控情况下为关联控制组CPU可用CPU。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可用CPU上限。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可用CPU上限的累积和。 used_mem int 资源池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单位M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使用的内存大小。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使用内存的累积和。 estimate_mem int 当前CN上,资源池运行作业的估算内存之和,只在CN上有效。 mem_limit int 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单位M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的累积和。 read_kbyte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字节数,单位K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字节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字节的累积和。 write_kbyte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字节数,单位K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字节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字节的累积和。 read_count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次数。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次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次数的累积和。 write_count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次数。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次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次数的累积和。 read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速率的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速率的累积和。 write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速率的累积和。 send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网络发送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的累积和。 recv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网络发送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的累积和。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PGXC_RESPOOL_RUNTIME_INFO PGXC_RESPOOL_RUNTIME_INFO视图显示所有CN上所有资源池作业运行信息。 表1 PGXC_RESPOOL_RUNTIME_INFO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name name CN名称。 nodegroup name 资源池所属逻辑集群名称,默认集群显示“installation”。 rpname name 资源池名称。 ref_count int 资源池引用作业数,作业经过资源池不管是否管控都会计数。 fast_run int 资源池快车道运行作业数。 fast_wa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排队作业数。 slow_run int 资源池慢车道运行作业数。 slow_wa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排队作业数。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PGXC_COMM_QUERY_SPEED PGXC_COMM_QUERY_SPEED视图展示所有节点上所有query对应的流量信息。 表1 PGXC_COMM_QUERY_SPEED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_name text 节点名称。 query_id bigint 通信流对应的debug_query_id编号。 rxkB/s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流接收速率,单位Byte/s。 txkB/s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流发送速率,单位Byte/s。 rxkB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流接收数据总量,单位Byte。 txkB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流发送数据总量,单位Byte。 rxpck/s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包接收速率,单位packages/s。 txpck/s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包发送速率,单位packages/s。 rxpck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包接收总量,单位packages。 txpck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包发送总量,单位packages。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PG_COMM_QUERY_SPEED PG_COMM_QUERY_SPEED视图展示单个节点上所有query对应的流量信息。 表1 PG_COMM_QUERY_SPEED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_name text 节点名称。 query_id bigint 通信流对应的debug_query_id编号。 rxkB/s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流接收速率,单位Byte/s。 txkB/s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流发送速率,单位Byte/s。 rxkB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流接收数据总量,单位Byte。 txkB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流发送数据总量,单位Byte。 rxpck/s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包接收速率,单位packages/s。 txpck/s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包发送速率,单位packages/s。 rxpck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包接收总量,单位packages。 txpck bigint 查询对应的通信包发送总量,单位packages。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GS_RESPOOL_RESOURCE_INFO GS_RESPOOL_RESOURCE_INFO视图显示CN上所有资源池作业运行信息以及当前实例(CN/DN)所有资源池资源使用信息。 DN上仅显示当前DN所属逻辑集群的资源池监控信息。 表1 GS_RESPOOL_RESOURCE_INFO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group name 资源池所属逻辑集群名称,默认集群显示“installation”。 rpname name 资源池名称。 cgroup name 资源池关联控制组名称。 ref_count int 资源池引用作业数,作业经过资源池不管是否管控都会计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run int 资源池快车道运行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wa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排队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lim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作业并发限制,只在CN上有效。 slow_run int 资源池慢车道运行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slow_wa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排队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slow_lim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作业并发限制,只在CN上有效。 used_cpu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使用CPU个数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2位。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使用的CPU个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使用CPU的累积和。 cpu_limit int 资源池可用CPU的上限,CPU配额管控情况下为GaussDB可用CPU,CPU限额管控情况下为关联控制组CPU可用CPU。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可用CPU上限。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可用CPU上限的累积和。 used_mem int 资源池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单位M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使用的内存大小。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使用内存的累积和。 estimate_mem int 当前CN上,资源池运行作业的估算内存之和,只在CN上有效。 mem_limit int 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单位M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的累积和。 read_kbyte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字节数,单位K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字节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字节的累积和。 write_kbyte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字节数,单位K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字节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字节的累积和。 read_count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次数。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次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次数的累积和。 write_count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次数。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次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次数的累积和。 read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速率的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速率的累积和。 write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速率的累积和。 send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网络发送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的累积和。 recv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网络接收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网络接收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网络接收速率的累积和。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GS_RESPOOL_RUNTIME_INFO GS_RESPOOL_RUNTIME_INFO视图显示当前CN所有资源池作业运行信息。 表1 GS_RESPOOL_RUNTIME_INFO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group name 资源池所属逻辑集群名称,默认集群显示“installation”。 rpname name 资源池名称。 ref_count int 资源池引用作业数,作业经过资源池不管是否管控都会计数。 fast_run int 资源池快车道运行作业数。 fast_wa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排队作业数。 slow_run int 资源池慢车道运行作业数。 slow_wa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排队作业数。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GS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 GS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表记录资源池监控历史信息,CN和DN上均进行记录。 表1 GS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timestamp timestamp 资源池监控信息持久化时间。 nodegroup name 资源池所属逻辑集群名称,默认集群显示“installation”。 rpname name 资源池名称。 cgroup name 资源池关联控制组名称。 ref_count int 资源池引用作业数,作业经过资源池不管是否管控都会计数,仅CN上有效。 fast_run int 资源池快车道运行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wa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排队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fast_limit int 资源池快车道作业并发限制,只在CN上有效。 slow_run int 资源池慢车道运行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slow_wa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排队作业数,只在CN上有效。 slow_limit int 资源池慢车道作业并发限制,只在CN上有效。 used_cpu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使用CPU个数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2位。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使用的CPU个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使用CPU的累积和。 cpu_limit int 资源池可用CPU的上限,CPU配额管控情况下为GaussDB可用CPU,CPU限额管控情况下为关联控制组CPU可用CPU。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可用CPU上限。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可用CPU上限的累积和。 used_mem int 资源池使用的内存大小,单位M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使用的内存大小。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使用内存的累积和。 estimate_mem int 当前CN上,资源池运行作业的估算内存之和,只在CN上有效。 mem_limit int 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单位M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可用内存上限的累积和。 read_kbyte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字节数,单位K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字节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字节的累积和。 write_kbyte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字节数,单位KB。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字节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字节的累积和。 read_count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次数。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次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次数的累积和。 write_counts bigint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次数。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次数。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次数的累积和。 read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读速率的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读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读速率的累积和。 write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逻辑写速率平均值,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逻辑写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逻辑写速率的累积和。 send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网络发送平均速率,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网络发送速率的累积和。 recv_speed double 资源池5s监控周期内网络接收平均速率,单位KB/s。 DN:显示当前DN上资源池网络接收速率。 CN:显示所有DN上资源池网络接收速率的累积和。 父主题: 系统表
  • 操作步骤 查询资源池的作业实时运行情况。 1 SELECT * FROM GS_RESPOOL_RUNTIME_INFO; 得到的结果视图如下: nodegroup | rpname | ref_count | fast_run | fast_wait | slow_run | slow_wait -----------+--------------+-----------+----------+-----------+----------+----------- vc1 | p2 | 10 | 0 | 0 | 0 | 0 vc2 | p3 | 10 | 5 | 5 | 0 | 0 vc2 | p4 | 0 | 0 | 0 | 0 | 0 vc1 | default_pool | 0 | 0 | 0 | 0 | 0 vc2 | default_pool | 0 | 0 | 0 | 0 | 0 vc1 | p1 | 20 | 5 | 5 | 3 | 7 (6 rows) 其中: ref_count为引用当前资源池信息的作业数,语句从进入管控到结束一直占用该计数; fast_run和slow_run为负载管理记账信息,只有管控(fast_limit/slow_limit大于0)时该值才有效; 该视图仅在CN上有效,持久化信息保存在GS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中; 各字段说明详见GS_RESPOOL_RUNTIME_INFO。 查询资源池的资源限额和资源实时使用情况。 1 SELECT * FROM GS_RESPOOL_RESOURCE_INFO; 得到的结果视图如下: nodegroup | rpname | cgroup | ref_count | fast_run | fast_wait | fast_limit | slow_run | slow_wait | slow_limit | used_cpu | cpu_limit | used_mem | estimate_mem | mem_limit |read_kbytes | write_kbytes | read_counts | write_counts | read_speed | write_speed | send_speed | recv_speed -----------+--------------+---------------------+-----------+----------+-----------+------------+----------+-----------+------------+----------+-----------+----------+--------------+-----------+-------------+--------------+-------------+--------------+------------+-------------+------------+------------ vc1 | p2 | DefaultClass:Rush | 10 | 0 | 0 | -1 | 0 | 0 | 10 | 9.97 | 48 | 20 | 0 | 11555 | 8 | 2880 | 1 | 360 | 1 | 589 | 0 | 0 vc2 | p3 | DefaultClass:Rush | 10 | 5 | 5 | 5 | 0 | 0 | 10 | 4.98 | 48 | 11 | 0 | 11555 | 0 | 848 | 0 | 106 | 0 | 173 | 0 | 0 vc2 | p4 | DefaultClass:Rush | 0 | 0 | 0 | -1 | 0 | 0 | 10 | 0 | 48 | 0 | 0 | 11555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vc1 | default_pool | DefaultClass:Medium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48 | 0 | 0 | 11555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vc2 | default_pool | DefaultClass:Medium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48 | 0 | 0 | 11555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vc1 | p1 | DefaultClass:Rush | 20 | 5 | 5 | 5 | 3 | 7 | 3 | 7.98 | 48 | 16 | 768 | 11555 | 8 | 2656 | 1 | 332 | 1 | 543 | 0 | 0 (6 rows) 该视图在CN和DN上均有效,DN上CPU、内存和IO为本DN资源消耗情况,CN上CPU、内存和IO为集群内所有DN上资源消耗的累加和; estimate_mem仅在动态负载管理情况下CN上有效,显示资源池估算内存记账情况; IO监控信息仅在enable_logical_io_statistics开启时才会记录; 各字段说明详见GS_RESPOOL_RESOURCE_INFO。 查询资源池的资源限额和资源历史使用情况。 1 SELECT * FROM GS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 ORDER BY timestamp DESC; 得到的结果视图如下: timestamp | nodegroup | rpname | cgroup | ref_count | fast_run | fast_wait | fast_limit | slow_run | slow_wait | slow_limit | used_cpu | cpu_limit | used_mem | estimate_mem | mem_limit | read_kbytes | write_kbytes | read_counts | write_counts | read_speed | write_speed | send_speed | recv_speed -------------------------------+--------------+--------------+---------------------+-----------+----------+-----------+------------+----------+-----------+------------+----------+-----------+----------+--------------+-----------+-------------+--------------+-------------+--------------+------------+-------------+------------+------------ 2022-03-04 09:41:57.53739+08 | vc1 | p2 | DefaultClass:Rush | 10 | 0 | 0 | -1 | 0 | 0 | 10 | 9.97 | 48 | 20 | 0 | 11555 | 0 | 2320 | 0 | 290 | 0 | 474 | 0 | 0 2022-03-04 09:41:57.53739+08 | vc1 | p1 | DefaultClass:Rush | 20 | 5 | 5 | 5 | 3 | 7 | 3 | 7.98 | 48 | 16 | 768 | 11555 | 0 | 1896 | 0 | 237 | 0 | 387 | 0 | 0 2022-03-04 09:41:57.53739+08 | vc2 | default_pool | DefaultClass:Medium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48 | 0 | 0 | 11555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2022-03-04 09:41:57.53739+08 | vc1 | default_pool | DefaultClass:Medium | 0 | 0 | 0 | -1 | 0 | 0 | -1 | 0 | 48 | 0 | 0 | 11555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2022-03-04 09:41:57.53739+08 | vc2 | p4 | DefaultClass:Rush | 0 | 0 | 0 | -1 | 0 | 0 | 10 | 0 | 48 | 0 | 0 | 11555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2022-03-04 09:41:57.53739+08 | vc2 | p3 | DefaultClass:Rush | 10 | 5 | 5 | 5 | 0 | 0 | 10 | 4.99 | 48 | 11 | 0 | 11555 | 0 | 880 | 0 | 110 | 0 | 180 | 0 | 0 2022-03-04 09:41:27.335234+08 | vc2 | p3 | DefaultClass:Rush | 10 | 5 | 5 | 5 | 0 | 0 | 10 | 4.98 | 48 | 11 | 0 | 11555 | 0 | 856 | 0 | 107 | 0 | 175 | 0 | 0 该监控信息来自资源池监控历史表,enable_user_metric_persistent开启时每30秒记录一次; 该表数据保存时间由GUC参数user_metric_retention_time控制; 各字段说明详见GS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
  • 简介 多租户管理框架下,用户关联资源池执行查询,用户执行查询所占用的资源将汇总至关联资源池上,通过资源池监控视图,用户可以直观的查询到所有资源池的实时资源使用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资源池监控历史表查询资源池资源的历史使用情况。 资源池监控数据每5s更新一次,但是因为CN和DN时间差,实际监控数据更新时间可能会大于5s,正常不会超过10s。资源池监控数据每30s持久化一次,资源池监控和用户监控逻辑基本一致,因此共用GUC参数控制持久化和老化,使用GUC参数enable_user_metric_persistent控制是否进行资源池监控数据持久化,使用GUC参数user_metric_retention_time控制资源池监控数据老化。 资源池监控的资源包含:快慢车道作业运行和排队信息,CPU、内存以及逻辑IO资源监控信息。涉及的监控视图和历史表如下: 资源池实时运行信息监控视图(单CN):GS_RESPOOL_RUNTIME_INFO。 资源池实时运行信息监控视图(所有CN):PGXC_RESPOOL_RUNTIME_INFO。 资源池实时资源监控视图(单CN):GS_RESPOOL_RESOURCE_INFO。 资源池实时资源监控视图(所有CN):PGXC_RESPOOL_RESOURCE_INFO。 资源池历史资源监控表(单CN):GS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 资源池历史资源监控视图(所有CN):PGXC_RESPOOL_RESOURCE_HISTORY。 资源池监控可以同时监控快慢车道所有作业的CPU、IO和内存使用情况,不再受限于仅监控慢车道作业。 当前快车道作业内存和CPU不受控,在快车道运行作业占用资源较多情况下,可能出现已用资源大于资源限制的情况。 DN资源池监控视图中,IO、内存和CPU显示的是本DN上资源池资源使用和资源限制信息。 CN资源池监控视图中,IO、内存和CPU显示的是集群内所有DN资源池资源使用和资源限制的累积和。 DN每隔5s更新一次资源池监控信息,CN每隔5s从DN收集一次资源池监控信息,因为各实例单独更新/收集资源池监控信息,因此各实例监控信息更新时间可能不一致。 辅助线程中每隔30s自动调用持久化函数,持久化资源池监控数据,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用户单独调用持久化函数持久化资源池监控数据。
  • 总体开发原则 应完全按照设计文档进行开发。 程序模块应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应有正确、全面的故障对策。 程序编写应做到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程序名称命名应按照统一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应充分考虑程序的运行效率,包括程序的执行效率和数据库的查询、存储效率,在保证应用的同时应使用效率高的处理方法。 程序注释应详细、正确、规范。 除非应用特别需要控制commit和rollback的提交时机,否则应在存储过程结束时执行显式的commit或者rollback操作。 程序处理应支持7*24小时;对于中断,应用程序应提供安全、简单的断点再续处理。 应提供标准、简单的应用输出,为应用维护人员提供明确的进度显示、错误描述和运行结果;为业务人员提供明确、直观的报表、凭证输出。
  • 程序编写原则 在PL/PGSQL中的SQL语句宜使用绑定变量。 在PL/PGSQL中的SQL语句宜使用RETURNING子句。 存储过程使用原则: 对于单个存储过程中Varchar或者Varchar2类型输出参数个数不应超过50个。 不应使用long类型作为输入或输出参数。 对于大小超过10MB的字符串类型输出,应使用CLOB类型。 变量声明原则: 变量声明时,如果含义和应用表某字段含义或某变量相同时,应使用%TYPE声明。 记录声明时,如果含义和某应用表行数据相同时,应使用%ROWTYPE声明。 变量声明每行应只包含一条语句。 不应声明LONG类型的变量。 游标使用类型: 显式游标使用后应关闭。 游标变量使用后应关闭,若游标变量需要传递数据给调用的应用程序,应在应用程序中进行游标关闭处理;若游标变量仅在存储过程中使用,应显式关闭游标。 在使用DBMS_SQL.CLOSE_CURSOR关闭游标前,应使用DBMS_SQL.IS_OPEN判断游标是否已打开。 集合使用原则: 引用集合中的元素时宜使用FORALL语句,不宜使用FOR循环语句。 动态语句使用原则: 联机系统的交易程序不宜使用动态SQL。 PL/PGSQL中要实现DDL语句和系统控制命令,可使用动态SQL。 宜尽量使用变量绑定。 拼装SQL的使用原则: 拼装SQL宜使用绑定变量。 拼装SQL语句的条件如果有外部输入源,应对输入条件进行字符检查,防止攻击。 在PL/PGSQL脚本中,单行代码的长度,不宜超过2499字符。 Trigger使用原则: Trigger可用于实现差量数据日志等与业务处理无关的可用性设计场景。 不应使用Trigger实现业务处理相关功能。
  • 异常处理原则 任何在PL/pgSQL函数中发生的错误会中止该函数的执行,而且实际上会中止其周围的事务。你可以使用一个带有EXCEPTION子句的BEGIN块俘获错误并且从中恢复。 在使用PL/PGSQL块中,如果使用了不能返回确定结果的SQL语句,宜在EXCEPTION中对程序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未处理的出错被传递到外层块,导致程序逻辑错误。 对于系统已经定义了的异常,可以直接使用。DWS暂不支持自定义异常。 进入和退出一个包含EXCEPTION子句的块要比不包含的块开销大的多。因此,非必要场景不应使用EXCEPTION。
  • 书写规范 变量命名规则: 过程、函数的输入参数格式宜为:IN_参数名,参数名宜使用大写。 过程、函数的输出参数格式宜为:OUT_参数名,参数名宜使用大写。 过程、函数的输入输出参数格式宜为:IO_参数名,参数名宜使用大写。 过程、函数的程序中用到的变量宜由v_变量名组成,变量名宜使用小写。 将查询语句做成字符串拼接时,where语句的拼接变量名宜统一为v_where,select语句的拼接变量名宜为v_select。 记录(RECORD)的类型(TYPE)命名宜由T+变量名组成,名称宜使用大写。 游标命名宜由CUR+变量名组成,名称宜使用大写。 引用游标(REF CURSOR)的命名宜由REF+变量名组成,名称宜使用大写。 变量类型定义: 变量类型声明时,如果其含义和应用表某字段含义相同时,应使用%TYPE声明。 记录类型声明时,如果其含义和某应用表行数据相同时,应使用%ROWTYPE声明。 注释规范: 注释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应是重述代码。 注释应简洁、易懂,以中文为主。为了表达准确,名词或操作上也可以使用英文。 应在每个存储过程、函数的开始加入注释,内容应包括:本程序的简要功能描述、编写者、编写日期、程序版本号信息和程序变更信息,而且各存储过程开头注释应保持统一格式。 应在输入输出参数的旁边添加注释,注明变量的意义。 每个块或大分支的开始宜添加注释,描述块的简要功能,若使用算法,宜添加注释简单描述算法的目的和结果。 变量声明格式: 每行应只包含一条语句,如同时需要赋初始值,应在同一行书写。 大小写规范: 除了变量名,应一律使用大写。 缩进规范: 创建存储过程语句中,同一层的CREATE、AS/IS、BEGIN、END这几个关键字应位于同一列,其他部分依次缩进。 语句详述: 变量定义语句。每行应只包含一条语句。 同一层的IF、ELSEIF、ELSE和END关键字应开始于同一列,执行语句缩进。 CASE和END关键字应位于同一列,WHEN和ELSE关键字应缩进。 同一层的LOOP和END LOOP关键字应位于同一列,层内语句或嵌套应依次缩进。
  • 自定义GaussDB(DWS)外部函数(pgSQL/Java)使用规则 【关注】Java UDF可以实现一些java逻辑计算,禁止在Java UDF中封装业务。 【关注】禁止在Java函数中使用任何方式连接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JDBC。 【关注】只能选择下表中的数据类型,不支持自定义类型、复杂数据类型(Java Array类及派生类)等: 【关注】不支持UDAF(用户定义聚合函数)、UDTF(用户自定义表生成函数)。 表1 PL/Java默认数据类型映射关系 GaussDB(DWS) Java BOOLEAN boolean "char" byte bytea byte[] SMALLINT short INTEGER int BIGINT long FLOAT4 float FLOAT8 double CHAR java.lang.String VARCHAR java.lang.String TEXT java.lang.String name java.lang.String DATE java.sql.Timestamp TIME java.sql.Time (stored value treated as local time) TIMETZ java.sql.Time TIMESTAMP java.sql.Timestamp TIMESTAMPTZ java.sql.Timestamp 父主题: GaussDB(DWS)各对象设计详细规则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