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获取AccessToken POST /api/v1/oauth2/token 请求参数 FormUrlEncoded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client_id 是 String 应用标识,注册应用后,分配的ClientId。 client_secret 是 String 应用密钥,注册应用后,分配的ClientSecret。 code 是 String 授权码,认证登录后回调获取的授权码。 grant_type 是 String 授权类型,固定值:authorization_code。 redirect_uri 否 String 回调地址,注册应用时填写的回调地址,需跟注册时保持一致。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access_token String 授权服务器返回给第三方应用的访问令牌。 token_type String 访问令牌类型。固定值:Bearer。 expires_in Long 访问令牌的有效期,以秒为单位。 scope String 授权范围。 refresh_token String 刷新令牌。默认不生成refresh_token,如果需要,在应用的"认证配置”中设置"Refresh Token有效期”后生成返回。 refresh_token有效期设置应比access_token长。 状态码: 400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error String 错误类型。 error_description String 错误描述。 请求示例 POST https://{domain_name}/api/v1/oauth2/token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de=z2D...& client_id=NzZeWuiJa91dPSRdZQChMazIh13AW...& client_secret=******...& redirect_uri=https://example.com& grant_type=authorization_code 响应示例 状态码: 200 请求成功。 示例 1 · { · "access_token" : "******...", · "token_type" : "Bearer", · "expires_in" : "7200", · "scope" : "get_user_info" } 示例 2 · { · "access_token" : "******...", · "token_type" : "Bearer", · "expires_in" : "7200", · "scope" : "get_user_info", · "refresh_token" : "******..." } 状态码: 400 请求错误。 { "error" : "invalid_grant", "error_description" : "Invalid authorization code" }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请求成功。 400 请求错误。
  • 公共请求消息头参数 表1 公共请求消息头 名称 描述 是否必选 示例 x-sdk-date 请求的发生时间,格式为:yyyyMMdd'T'HHmmss'Z'。 取值为当前系统的GMT时间。 否 使用AK/SK认证时必选 20160629T101459Z Authorization 签名认证信息 该值来源于请求签名结果。 请参考2.3.3.2 请求签名流程。 否 使用AK/SK认证时必选 - Host 请求的服务器信息,从服务API的URL中获取。值为hostname[:port]。端口缺省时使用默认的端口,https的默认端口为443。 否 使用AK/SK认证时必选 mkt-euro.myhuaweicloud.com Content-type 发送的实体的MIME类型。 是 application/json 父主题: 公共参数
  • 发起请求 共有三种方式可以基于已构建好的请求消息发起请求,分别为: cURL cURL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来执行各种URL操作和信息传输。cURL充当的是HTTP客户端,可以发送HTTP请求给服务端,并接收响应消息。cURL适用于接口调试。关于cURL详细信息请参见https://curl.haxx.se/。 编码 通过编码调用接口,组装请求消息,并发送处理请求消息。 REST客户端 Mozilla、Google都为REST提供了图形化的浏览器插件,发送处理请求消息。针对Firefox,请参见Firefox REST Client。针对Chrome,请从Chrome 网上应用店搜索REST Client应用。 父主题: 接口使用方法
  • 响应参数 表2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access_token String 授权服务器返回给第三方应用的访问令牌。 token_type String 访问令牌类型。固定值:Bearer。 expires_in Long 访问令牌的有效期,以秒为单位。 scope refresh_token String String 授权范围。 refresh_token String 刷新令牌,默认生成,有效期30天。 error String 错误类型。 error_description String 错误描述。 refresh_token有效期设置应比access_token长。 响应示例 表3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请求成功。 400 请求错误。 状态码:200 请求成功。 示例1 { "access_token" : "******", "token_type" : "Bearer", "expires_in" : 7200, "scope" : "get_user_info" } 示例2 { "access_token" : "******", "token_type" : "Bearer", "expires_in" : 7200, "scope" : "get_user_info", "refresh_token" : "******" } 状态码:400 请求错误。 { "error" : "invalid_grant", "error_description" : "Invalid authorization code" }
  • 请求参数 表1 FormUrlEncoded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client_id 是 String 应用标识,注册应用后,分配的ClientId。 client_secret 是 String 应用密钥,注册应用后,分配的ClientSecret。(解密后的明文) code 是 String 授权码,认证登录后回调获取的授权码。(code值仅可使用一次) grant_type 是 String 授权类型,固定值:authorization_code。 redirect_uri 否 String 回调地址,注册应用时填写的回调地址。 请求示例 POST {domain_name}/api/v1/oauth2/token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de=z2D...& client_id=NzZeWuiJa91dPSRdZQChMazIh13AW...& client_secret=******...& redirect_uri=https://example.com& grant_type=authorization_code
  • 公共响应消息头参数 表1 公共响应消息头 名称 描述 示例 Date HTTP协议标准报头。表示消息发送的时间,时间的描述格式由rfc822定义。 Mon, 12 Nov 2007 15:55:01 GMT Server HTTP协议标准报头。包含了服务器用来处理请求的软件信息。 Nginx Content-Length HTTP协议标准报头。用于指明实体正文的长度,以字节方式存储的十进制数字来表示。 xxx Content-Type HTTP协议标准报头。用于指明发送给接收者的实体正文的媒体类型。 application/json 父主题: 公共参数
  • 响应参数 表2 状态码 状态码 描述 200 请求成功。 401 认证失败。 表3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id String 用户ID userName String 用户名 name String 姓名 email String 邮箱地址 mobile String 手机号 error String 错误类型。 error_description String 错误描述。 role String 角色 organizationName String 组织名称 userId String 用户id organizationCode String 组织编码 projectName String 租户名称 tenant String 租户id 响应示例 状态码:200 请求成功。 { "id" : "20201029190841785-CB37-8BD36B...", "name" : "test", "userName" : "test", "mobile" : "12345678901", "email" : "123@example.com" } 状态码:401 认证失败。 { "error" : "unauthorized", "error_description" : "Full authentication is required to access this resource" }
  •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Accept 是 String 接收响应类型,值:application/json。 Authorization 是 String 认证凭据,值:Bearer {access_token}。 请求示例 GET {domain_name}/api/v1/oauth2/userinfo Authorization: Bearer ****** Accept: application/json
  • authToken取值说明 接口整体要求: 仅支持 HTTPS 传输协议,协议版本不低于1.2,必须由信任机构颁发的证书。 仅支持 域名 地址。 使用POST方式提交请求。 接口的请求和详细均使用JSON格式。 统一使用UTF-8字符编码。 签名算法:HmacSHA256。 云商店的请求会使用签名,商家需要验证签名,保证请求没有被篡改。 商家返回的信息需要签名,云商店会验证签名,保证返回没有被篡改。 请求超时时间:5s。 父主题: 接入准备工作
  • 状态行 状态行格式如下: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 HTTP-Version:表示服务器HTTP协议的版本号。 Status-Code: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状态代码。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Reason-Phrase:表示状态代码的文本描述。
  • 状态码 HTTP响应状态码如下表所示。 表1 HTTP响应状态码 状态码 编码 错误码说明 100 Continue 继续请求。 这个临时响应用来通知客户端,它的部分请求已经被服务器接收,且仍未被拒绝。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切换协议。只能切换到更高级的协议。 例如,切换到HTTP的新版本协议。 201 Created 创建类的请求完全成功。 202 Accepted 已经接受请求,但未处理完成。 203 Non-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非授权信息,请求成功。 204 NoContent 请求完全成功,同时HTTP响应不包含响应体。 在响应OPTIONS方法的HTTP请求时返回此状态码。 205 Reset Content 重置内容,服务器处理成功。 206 Partial Content 服务器成功处理了部分GET请求。 300 Multiple Choices 多种选择。请求的资源可包括多个位置,相应可返回一个资源特征与地址的列表用于用户终端(例如:浏览器)选择。 301 Moved Permanently 永久移动,请求的资源已被永久的移动到新的URI,返回信息会包括新的URI。 302 Found 资源被临时移动。 303 See Other 查看其它地址。 使用GET和POST请求查看。 304 Not Modified 所请求的资源未修改,服务器返回此状态码时,不会返回任何资源。 305 Use Proxy 所请求的资源必须通过代理访问。 306 Unused 已经被废弃的HTTP状态码。 400 BadRequest 非法请求。 建议直接修改该请求,不要重试该请求。 401 Unauthorized 在客户端提供认证信息后,返回该状态码,表明服务端指出客户端所提供的认证信息不正确或非法。 402 Payment Required 保留请求。 403 Forbidden 请求被拒绝访问。 返回该状态码,表明请求能够到达服务端,且服务端能够理解用户请求,但是拒绝做更多的事情,因为该请求被设置为拒绝访问,建议直接修改该请求,不要重试该请求。 404 NotFound 所请求的资源不存在。 建议直接修改该请求,不要重试该请求。 405 MethodNotAllowed 请求中带有该资源不支持的方法。 建议直接修改该请求,不要重试该请求。 406 Not Acceptable 服务器无法根据客户端请求的内容特性完成请求。 407 Proxy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请求要求代理的身份认证,与401类似,但请求者应当使用代理进行授权。 408 Request Time-out 服务器等候请求时发生超时。 客户端可以随时再次提交该请求而无需进行任何更改。 409 Conflict 服务器在完成请求时发生冲突。 返回该状态码,表明客户端尝试创建的资源已经存在,或者由于冲突请求的更新操作不能被完成。 410 Gone 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已经不存在。 返回该状态码,表明请求的资源已被永久删除。 411 Length Required 服务器无法处理客户端发送的不带Content-Length的请求信息。 412 Precondition Failed 未满足前提条件,服务器未满足请求者在请求中设置的其中一个前提条件。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由于请求的实体过大,服务器无法处理,因此拒绝请求。为防止客户端的连续请求,服务器可能会关闭连接。如果只是服务器暂时无法处理,则会包含一个Retry-After的响应信息。 414 Request-URI Too Large 请求的URI过长(URI通常为网址),服务器无法处理。 415 Unsupported Media Type 服务器无法处理请求附带的媒体格式。 416 Requested range not satisfiable 客户端请求的范围无效。 417 Expectation Failed 服务器无法满足Expect的请求头信息。 422 UnprocessableEntity 请求格式正确,但是由于含有语义错误,无法响应。 429 TooManyRequests 表明请求超出了客户端访问频率的限制或者服务端接收到多于它能处理的请求。建议客户端读取相应的Retry-After首部,然后等待该首部指出的时间后再重试。 500 InternalServerError 表明服务端能被请求访问到,但是不能理解用户的请求。 501 Not Implemented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功能,无法完成请求。 502 Bad Gateway 充当网关或代理的服务器,从远端服务器接收到了一个无效的请求。 503 ServiceUnavailable 被请求的服务无效。 建议直接修改该请求,不要重试该请求。 504 ServerTimeout 请求在给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客户端仅在为请求指定超时(Timeout)参数时会得到该响应。 505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HTTP协议的版本,无法完成处理。 父主题: 接口使用方法
  • 响应消息 响应参数说明请参见下表: 参数 是否必选 类型 最大字符长度 说明 error_code M String 6 调用结果码。 具体请参见调用结果码说明。 error_msg O String 255 调用结果描述。 错误码: http状态码 error_code error_msg 描述 200 MKT.0000 Success. 请求成功 500 MKT.0999 System internal error. 其它服务内部错误 500 MKT.0100 Failure of input parameter 输入参数校验失败 参数范围超限,非法值或格式错误 400 MKT.0101 Invalid parameter 参数无效 输入非接口定义的参数,多参数或少必选参数 比如:传递非法数值、没有实例id等 400 MKT.0102 Invalid body sign 请求body体签名校验失败 400 MKT.0199 Request parameter error 请求参数错误 其它参数错误 比如:必填参数未传递等 401 MKT.0150 Illegal operation 通常是进行了不被授权的操作,例如instance_id对应的产品不是AK/SK对应的ISV发布的 401 MKT.0151 No authority 无API访问权限 token非ISV角色 401 MKT.0154 Illegal token 鉴权失败 token无效 500 MKT.9001 Instance ID not found. 实例ID不存在(商品续费、过期、资源释放接口可能返回) 500 MKT.9002 Invalid usage enties. 计量实体无效 500 MKT.9003 Usage records extends size limit. 计量记录数超出限制(1000条) 500 MKT.9004 Record beginTime extends Limit. 计量记录的起始时间超出有效期(当前时间21天以内) 当您调用API时,如果遇到“APIGW”开头的错误码,请参见API网关错误码进行处理。 响应消息示例: { "error_code":"MKT.0000", "error_msg":"success" }
  • 请求消息 请求参数 请求方法:GET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取值范围 描述 orderId M String 64 云商店订单ID orderLineId O String 64 云商店订单行ID 需要对mkt.myhuaweicloud.com HTTPS证书进行强校验,不能忽略证书校验,从而保证调用的是真实而非伪造的云商店服务。 请求示例 GET /api/mkp-openapi-public/global/v1/order/query?orderId= CS 2207261447AUY4H&orderLineId=CS2207261447AUY4H-000001 Host: Host Server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X-Sdk-Date: request time Authorization: authorization
  •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修改说明 2024-04-26 第十次正式发布 新增证书申请管理、证书订单管理章节。 刷新证书部署管理,优化参数描述。 2023-12-29 第九次正式发布。 刷新申请证书章节,新增参数“domain_method”描述。 2023-11-27 第八次正式发布。 新增证书部署管理章节。 2023-11-09 第七次正式发布。 优化激活CA章节参数描述。 2023-05-22 第六次正式发布。 刷新SSL证书错误码。 2023-05-16 第五次正式发布。 新增查询域名验证信息章节 2022-08-24 第四次正式发布。 刷新私有证书错误码。 2022-03-25 第三次正式发布。 更新私有证书相关API说明。 新增私有证书错误码说明。 2022-02-16 第二次正式发布。 刷新“查询证书列表”章节,新增参数说明。 2021-09-22 第一次正式发布。
  • 操作场景 在控制台扩容硬盘容量成功后,仅扩大了硬盘的存储容量,对应的分区和文件系统并未扩容,还需要登录边缘实例,扩容硬盘的分区和文件系统,才可以看到新增容量并使用。即将扩容新增的容量划分至已有分区和文件系统内或使用扩容新增的容量新建分区和文件系统。 本文介绍将Windows系统中一块硬盘(系统盘或数据盘)的扩容新增容量划分至已有分区和文件系统内、及使用扩容新增容量新建分区和文件系统。不同边缘实例的操作系统的扩容分区和文件系统操作可能不同,请根据您的实际环境进行操作。 扩大已有分区 新增分区
  • 新增GPT分区 示例说明:数据盘“/dev/vdb”原有容量2TiB,只有一个分区“/dev/vdb1”。将数据盘容量扩大至3TiB,本示例使用parted工具为新增的1T分配新的GPT分区“/dev/vdb2”。 查看“/dev/vdb”磁盘信息。 查看磁盘分区容量。 lsblk [root@ecs-test-0001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40G 0 disk └vda1 253:1 0 40G 0 part / vdb 253:16 0 3T 0 disk └vdb1 253:17 0 2T 0 part /mnt/sdc 磁盘“/dev/vdb”扩容前已有分区“/dev/vdb1”,将磁盘扩容1TiB后,新增的容量还未划分磁盘分区,因此“/dev/vdb”显示3TiB,“/dev/vdb1”显示2TiB。 查看磁盘分区形式。 parted /dev/vdb p [root@ecs-test-0001 ~]# parted /dev/vdb GNU Parted 3.1 Using /dev/v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p Model: Virtio Block Device (virtblk) Disk /dev/vdb: 3299G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gpt 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049kB 2199GB 2199GB ext4 /dev/vdb1 (parted) 当前磁盘分区形式为gpt。 查看完成后,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模式。 “Partition Table:msdos”表示磁盘分区形式为MBR “Partition Table:gpt”表示磁盘分区形式为GPT “Partition Table:loop”表示磁盘未分区(整盘分区),只在设备上创建了文件系统 针对磁盘“/dev/vdb”新增1个分区/dev/vdb2 开始新建分区/dev/vdb2 parted /dev/vdb unit s p [root@ecs-centos74 ~]# parted /dev/vdb GNU Parted 3.1 Using /dev/v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unit s (parted) p Model: Virtio Block Device (virtblk) Disk /dev/vdb: 6442450944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gpt 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2048s 4294965247s 4294963200s ext4 /dev/vdb1 (parted) 记录已有分区/dev/vdb1的截止磁柱值(End)为4294965247s。 如果出现报错“-bash: parted: command not found”,则说明系统不识别该命令,需要执行“yum install -y parted”命令来安装该命令。安装成功后再执行上述命令。 如果显示如下报错,请输入“Fix”。 Error: The backup GPT table is not at the end of the disk, as it should be. This might mean that another operating system believes the disk is smaller. Fix, by moving the backup to the end (and removing the old backup)? Fix/Ignore/Cancel? GPT分区表信息存储在磁盘开头,为了减少分区表损坏的风险,同时在磁盘末尾会备份一份。当磁盘容量扩大后,末尾位置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系统提示输入“Fix”,将分区表信息的备份文件挪到新的磁盘末尾位置。 如果系统出现以下Warning,请输入“Fix”。 Warning: Not all of the space available to /dev/vdb appears to be used, you can fix the GPT to use all of the space (an extra 104857600 blocks) or continue with the current setting? Fix/Ignore? 根据系统提示输入“Fix”,系统会自动将磁盘扩容新增容量的分区格式设置为GPT。 设置分区名称及大小。 mkpart /dev/vdb2 4294965248s 100% p “4294965248s”表示磁盘起始磁柱值,为已有分区/dev/vdb1的截止磁柱值(End)+1;“100%”为磁盘截止磁柱值,表示将磁盘100%容量给到/dev/vdb2分区。 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模式。 再次查看新建分区“/dev/vdb2” lsblk [root@ecs-centos74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40G 0 disk ├─vda1 253:1 0 40G 0 part / vdb 253:16 0 3T 0 disk ├─vdb1 253:17 0 2T 0 part /mnt/sdc ├─vdb2 253:18 0 1T 0 part 为分区/dev/vdb2创建ext4文件系统。 mkfs -t ext4 /dev/vdb2 创建文件系统格式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请观察系统运行状态,不要退出。 [root@ecs-test-0001 ~]# mkfs -t ext4 /dev/vdb2 mke2fs 1.42.9 (28-Dec-2013)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67108864 inodes, 268435456 blocks 13421772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415919104 8192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819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11239424, 20480000, 23887872, 71663616, 78675968, 102400000, 214990848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root@ecs-test-0001 ~]# 执行“parted /dev/vdb”命令,再输入“p”,查看分区文件系统类型。 [root@ecs-test-0001 ~]# parted /dev/vdb GNU Parted 3.1 Using /dev/v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p Model: Virtio Block Device (virtblk) Disk /dev/vdb: 3299G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gpt 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049kB 2199GB 2199GB ext4 /dev/vdb1 2 2199GB 3299GB 1100GB ext4 /dev/vdb2 (parted) q [root@ecs-test-0001 ~]# 查看完成后,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模式。 新建目录,并将新建分区挂载至新建目录。 mkdir -p /mnt/sdc mount /dev/vdb1 /mnt/sdc lsblk [root@ecs-test-0001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40G 0 disk ├vda1 253:1 0 40G 0 part / vdb 253:16 0 3T 0 disk ├vdb1 253:17 0 2T 0 part /mnt/sdc ├vdb2 253:18 0 1T 0 part /mnt/sdd 表示新建分区“/dev/vdb2”已挂载至“/mnt/sdd”。 使用磁盘分区的UUID来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如果采用在“/etc/fstab”文件中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会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查询磁盘分区“/dev/vdb2”的UUID blkid /dev/vdb2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2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dev/vdb2”的UUID为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将两个分区的如下信息添加进来。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d ext4 defaults 0 2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表3 参数说明 参数示例 说明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磁盘分区的UUID /mnt/sdc 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 ext4 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defaults 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0 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2 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2表示从挂载点为非根目录(/)的分区开始检验。 1表示从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开始检验。 0表示不检验。 验证自动挂载功能已生效。 umount /dev/vdb2 mount -a 则系统会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mnt/sdd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d /dev/vdb2 on /mnt/sdd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扩大已有分区 示例说明:数据盘“/dev/vdb”原有容量100GiB,只有一个分区“/dev/vdb1”。将数据盘容量扩大至150GiB,将新增的50GB增加至已有分区“/dev/vdb1”。 检查当前系统是否已安装growpart扩容工具。 growpart 如果回显为工具使用介绍,则表示已安装,无需重复安装。 [root@ecs-centos76 ~]# growpart growpart disk partition rewrite partition table so that partition takes up all the space it can options: -h | --help print Usage and exit --fudge F if part could be resized, but change would be less than 'F' bytes, do not resize (def ault: 1048576) -N | --dry-run only report what would be done, show new 'sfdisk -d' -v | --verbose increase verbosity / debug -u | --update R update the the kernel partition table info after growing this requires kernel support and 'partx --update' R is one of: - 'auto': [default] update partition if possible - 'force' : try despite- sanity checks (fail on failure) - 'off' : do not attempt - 'on' : fail if sanity checks indicate no support Example: - growpart /dev/sda 1 Resize partition 1 on /dev/sda must supply disk and part it ion-number [root@ecs-centos76 ~l# 如果没有以上回显信息,请执行以下安装命令。 yum install cloud-utils-growpart 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Determining fastest mirrors epel/x86_64/metalink | 8.0 kB 00:00:00 ... Package cloud-utils-growpart-0.29-2.el7.noarch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 Nothing to do 表示安装成功。 查看数据盘“/dev/vdb”的分区信息。 lsblk [root@ecs-centos76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40G 0 disk ├vda1 253:1 0 40G 0 part / vdb 253:16 0 150G 0 disk ├vdb1 253:17 0 100G 0 part /mnt/sdc 表示数据盘“/dev/vdb”有150GiB的容量,分区“/dev/vdb1”已有100GiB,扩容的50GiB容量还未划分磁盘分区。 如果磁盘未分区,需要直接扩容文件系统,请执行4。 将扩容新增的容量增加至分区“/dev/vdb1”。 growpart /dev/vdb 1 [root@ecs-test-0001 ~]# growpart /dev/vdb 1 CHANGED: partition=1 start=2048 old: size=209713152 end=209715200 new: size=314570719,end=314572767 如果回显为 no tools available to resize disk with 'gpt' FAILED: failed to get a resizer for id '' 因为磁盘原分区格式为GPT,使用growpart工具将扩容新增容量增加至已有GPT分区时,需要使用gdisk工具,因此请先输入“yum install gdisk”命令,根据提示再输入“y”,安装gdisk软件包,然后再执行上述growpart命令。 如果回显为 growpart /dev/vda 1 unexpected output in sfdisk --version [sfdisk,来自util-linux 2.23.2] 请检查系统字符集(系统语言环境)是否为“en_US.UTF-8”。 如果出现报错“NOCHANGE:partition 1 is size xxxxxxx. it cannot be grown”,导致无法正常扩容的原因可能是服务器磁盘已满(占用率100%),请您做好数据备份后清理不必要的文件或程序来释放一部分磁盘空间。 扩容分区“/dev/vdb1”文件系统大小。 查看数据盘“/dev/vdb”对应分区“/dev/vdb1”的文件系统类型。 parted /dev/vdb P [root@ecs-centos74 ~]# parted /dev/vdb GNU Parted 3.1 Using /dev/v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p Model: Virtio Block Device (virtblk) Disk /dev/vdb: 107G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gpt 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049KB 107GB 107GB ext4 /dev/vdb1 (parted) 查看完成后,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模式。 根据回显可知分区“/dev/vdb1”的文件系统类型为ext4,执行以下命令进行扩容。 resize2fs /dev/vdb1 [root@ecs-test-0001 ~]# resize2fs /dev/vdb1 resize2fs 1.42.9 (28-Dec-2013) Filesystem at /dev/vdb1 is mounted on /mnt/sdc; on-line resizing required old_desc_blocks = 13, new_desc_blocks = 19 The filesystem on /dev/vdb1 is now 39321339 blocks long. 如果出现报错“open: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while opening /dev/vdb1”,则表示您指定的磁盘分区不正确,请使用 parted命令查看磁盘分区。 如果文件系统为xfs,请执行以下命令(/mnt/sdc为/dev/vdb1的挂载点,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sudo xfs_growfs /mnt/sdc [root@ecs-test-0001 ~]# sudo xfs_growfs /mnt/sdc meta-data=/dev/vdb1 isize=512 agcount=4, agsize=6553536 blks = sectsz=512 attr=2, projid32bit=1 = crc=1 finobt=0 spinodes=0 data = bsize=4096 blocks=26214144, imaxpct=25 = sunit=0 swidth=0 blks naming =version 2 bsize=4096 ascii-ci=0 ftype=1 log =internal bsize=4096 blocks=12799, version=2 = sectsz=512 sunit=0 blks, lazy-count=1 realtime =none extsz=4096 blocks=0, rtextents=0 data blocks changed from 26214144 to 39321339 查看扩容后分区的容量。 lsblk [root@ecs-centos76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40G 0 disk ├vda1 253:1 0 40G 0 part / vdb 253:16 0 150G 0 disk ├vdb1 253:17 0 150G 0 part /mnt/sdc 表示数据盘“/dev/vdb”的容量大小为150GiB,该数据盘下的分区“/dev/vdb1”大小也为150GiB,说明扩容的50GB容量已生效。
  • 扩大已有MBR分区(适用于内核版本低于3.6.0情况下的系统盘) 示例说明:数据盘“/dev/vda”原有容量40GiB,只有一个分区“/dev/vda1”。将数据盘容量扩大至100GiB,将新增的60GB增加至已有分区“/dev/vda1”。 当操作系统内核低于3.6.0时,扩大已有MBR分区需要reboot重启,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才会生效,重启后新增容量会自动扩展至系统盘末尾分区内。重启会中断业务。 为了防止重启后导致数据丢失,建议初始化前先使用云备份备份数据。 当操作系统内核低于3.6.0时,如果需要使用系统盘扩容新增容量创建新的分区,请参考#iec_02_1404/zh-cn_topic_0000001783981372_section20200028194016。 (可选)执行以下命令,安装dracut-modules-growroot工具。 yum install dracut-modules-growroot [root@ecs-test-0002 ~]# yum install dracut-modules-growroot 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security Setting up Install Process 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cached hostfile epel/metalink | 4.3 kB 00:00 * epel: pubmirror1.math.uh.edu base | 3.7 kB 00:00 extras | 3.4 kB 00:00 updates | 3.4 kB 00:00 Package dracut-modules-growroot-0.20-2.el6.noarch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 Nothing to do 如果已安装该工具,无需重复安装,可跳过该步骤。 重新生成initramfs文件。 dracut -f initramfs文件用于帮助Linux内核访问外存储设备上的驱动程序。 查看磁盘“/dev/vda”信息。 lsblk [root@ecs-test-0002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100G 0 disk ├vda1 253:1 0 40G 0 part / vdb 253:16 0 100G 0 disk ├vdb1 253:17 0 100G 0 part /mnt/sdc 本示例中系统盘“/dev/vda”扩容前已有分区“/dev/vda1”,将系统盘扩容至100GB后,新增的容量还未划分磁盘分区,因此“/dev/vda”显示100GB,“/dev/vda1”显示40GB。 重启。 reboot 待重启完成后,重新连接。 查看磁盘“/dev/vda”信息。 lsblk [root@ecs-test-0002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100G 0 disk ├vda1 253:1 0 100G 0 part / vdb 253:16 0 100G 0 disk ├vdb1 253:17 0 100G 0 part /mnt/sdc 本示例中系统盘“/dev/vda”容量为100GB,该系统盘下的分区“/dev/vda1”也显示100GB,说明扩容成功。
  • 新增MBR分区 示例说明:数据盘“/dev/vdb”原有容量100GiB,只有一个分区“/dev/vdb1”。将数据盘容量扩大至150GiB,本示例使用fdisk工具为新增的50GiB分配新的MBR分区“/dev/vdb2”。 查看“/dev/vdb”磁盘信息。 查看磁盘分区容量。 lsblk [root@ecs-test-0001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40G 0 disk └vda1 253:1 0 40G 0 part / vdb 253:16 0 150G 0 disk └vdb1 253:17 0 100G 0 part /mnt/sdc 磁盘“/dev/vdb”扩容前已有分区“/dev/vdb1”,将数据盘扩容50GiB后,新增的容量还未划分磁盘分区,因此“/dev/vdb”显示150GiB,“/dev/vdb1”显示100GiB。 查看磁盘分区形式。 parted /dev/vdb p [root@ecs-test-0001 ~]# parted /dev/vdb GNU Parted 3.1 Using /dev/v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p Model: Virtio Block Device (virtblk) Disk /dev/vdb: 161Gi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msdos 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049kB 107GiB 107GiB ext4 /dev/vdb1 (parted) 当前磁盘分区形式为MBR。 查看完成后,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模式。 “Partition Table:msdos”表示磁盘分区形式为MBR “Partition Table:gpt”表示磁盘分区形式为GPT “Partition Table:loop”表示磁盘未分区(整盘分区),只在设备上创建了文件系统 为磁盘/dev/vdb使用扩容新增容量创建第二个主分区/dev/vdb2。 开始新建分区 fdisk /dev/vdb n p [root@ecs-test-0001 ~]# fdisk /dev/vdb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Device does not contain a recognized partition table 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with disk identifier 0x38717fc1.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Partition number (2-4, default 2): “Partition type”表示磁盘有两种分区类型:“p”表示主分区,“e”表示扩展分区。 “Partition number”表示主分区编号,可以选择2-4,由于1已被使用,此处从2开始。 MBR分区个数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 在扩展分区中创建逻辑分区的数量没有限制,可以创建任意多个逻辑分区。如果您需要划分大于4个分区,只能使用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然后在这个扩展分区中划分多个逻辑分区。 输入主分区编号“2”,查看起始磁柱。 Partition number (2-4, default 2): 2 First sector (83886080-209715199, default 83886080): “First sector”表示起始磁柱值,可以选择83886080-209715199,默认为83886080。 按“Enter”,使用默认的起始磁柱值;再按“Enter”,使用默认的截止磁柱值。 First sector (83886080-209715199, default 83886080): using default value 83886080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83886080-209715199, default 209715199): using default value 209715199 Partition 2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40 GB is set Command (m for help): “Last sector”表示截止磁柱值,可以选择83886080-209715199,默认为209715199。 如果您需要使用扩容新增容量创建两个及以上的分区,分区的起始磁柱值和截止磁柱值计算方法举例如下: 数据盘/dev/vdb总容量为100 GB,为该数据盘创建第1个主分区/dev/vdb1(40 GB)和第2个主分区/dev/vdb2(60 GB)。 容量 = sectors值 * 512 bytes,1 GB=1073741824 bytes 数据盘/dev/vdb(100 GB)的sectors值 = 容量 / 512 bytes = 100 * 1073741824 / 512 = 209715200,则该盘截止磁柱值为209715200-1=209715199 如上图所示:First sector (2048-209715199, default 2048),该盘起始磁柱值为2048,截止磁柱值为209715199 数据盘第1个分区/dev/vdb1(40 GB)的sectors值 = 容量 / 512 bytes = 40 * 1073741824 / 512 = 83886080,则该分区的截止磁柱值为83886080-1=83886079 该分区的起始磁柱值,使用default值即可2048 数据盘第2个分区/dev/vdb2(60 GB)的sectors值 = 容量 / 512 bytes = 60 * 1073741824 / 512 = 125829120,则该分区的截止磁柱值为125829120-1=125829119 起始磁柱值 = /dev/vdb1的截止磁柱值 + 1 = 83886079+1 = 83886080 截止磁柱值 = 起始磁柱值 + sectors - 1 = 83886080+125829120 -1 = 209715199 查看新建分区大小、分区格式信息。 输入“p”,按“Enter”,查看新建分区/dev/vdb2的详细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vdb: 107.4 GB, 107374182400 bytes, 20971520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994727e5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b1 2048 83886079 41942016 83 Linux /dev/vdb2 83886080 209715199 62914560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输入“w”,按“Enter”,将分区结果写入分区表中。 如果之前分区操作有误,请输入“q”,按“Enter”,则会退出fdisk分区工具,之前的分区结果将不会被保留。此时,重新执行创建分区步骤即可。 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 partprobe 如果出现报错“-bash: partprobe: command not found”,则说明系统不识别该命令,需要执行“yum install -y parted”命令来安装该命令。安装成功后再执行上述命令。 如果系统出现以下Error,请输入“Fix”。 Error: The backup GPT table is not at the end of the disk, as it should be. This might mean that another operating system believes the disk is smaller. Fix, by moving the backup to the end (and removing the old backup)? GPT分区表信息存储在磁盘开头,为了减少分区表损坏的风险,同时在磁盘末尾会备份一份。当磁盘容量扩大后,末尾位置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系统提示输入“Fix”,将分区表信息的备份文件挪到新的磁盘末尾位置。 如果系统出现以下Warning,请输入“Fix”。 Warning: Not all of the space available to /dev/vdb appears to be used, you can fix the GPT to use all of the space (an extra 104857600 blocks) or continue with the current setting? Fix/Ignore? Fix 根据系统提示输入“Fix”,系统会自动将磁盘扩容部分的容量设置为GPT。 为新分区/dev/vdb2创建ext4文件系统。 mkfs -t ext4 /dev/vdb2 创建文件系统格式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请观察系统运行状态,不要退出。 [root@ecs-test-0001 ~]# mkfs -t ext4 /dev/vdb2 mke2fs 1.42.9 (28-Dec-2013)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2621440 inodes, 10485504 blocks 524275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157969408 320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819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执行“parted /dev/vdb”命令,再输入“p”,查看分区文件系统类型。 [root@ecs-test-0001 ~]# parted /dev/vdb GNU Parted 3.1 Using /dev/v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p Model: Virtio Block Device (virtblk) Disk /dev/vdb: 107Gi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msdos 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Type File system Flags 1 1049kB 42.9GB 42.9GB primary ext4 2 42.9GB 107GB 64.4GB primary ext4 (parted) q [root@ecs-test-0001 ~]# 查看完成后,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模式。 表示新分区“/dev/vdb2”的文件系统类型已设置为“ext4”。 新建目录,并将新建分区挂载至新建目录。 mkdir -p /mnt/sdd mount /dev/vdb2 /mnt/sdd lsblk 查看挂载结果 [root@ecs-test-0001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vda 253:0 0 40G 0 disk ├vda1 253:1 0 40G 0 part / vdb 253:16 0 150G 0 disk ├vdb1 253:17 0 100G 0 part /mnt/sdc ├vdb2 253:18 0 50G 0 part /mnt/sdd 表示新分区“/dev/vdb2”已挂载至“/mnt/sdd”。 使用磁盘分区的UUID来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如果采用在“/etc/fstab”文件中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会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查询磁盘分区“/dev/vdb2”的UUID blkid /dev/vdb2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2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dev/vdb2”的UUID为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将两个分区的如下信息添加进来。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d ext4 defaults 0 2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表2 参数说明 参数示例 说明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磁盘分区的UUID /mnt/sdc 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 ext4 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defaults 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0 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2 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2表示从挂载点为非根目录(/)的分区开始检验。 1表示从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开始检验。 0表示不检验。 验证自动挂载功能已生效。 umount /dev/vdb2 mount -a 则系统会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mnt/sdd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d /dev/vdb2 on /mnt/sdd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操作场景 在控制台扩容硬盘容量成功后,仅扩大了硬盘的存储容量,对应的分区和文件系统并未扩容,还需要登录边缘实例,扩容硬盘的分区和文件系统,才可以看到新增容量并使用。即将扩容新增的容量划分至已有分区和文件系统内或使用扩容新增的容量新建分区和文件系统。 本文介绍扩容Linux系统中硬盘的分区和文件系统。不同边缘实例的操作系统的扩容分区和文件系统操作可能不同,请根据您的实际环境进行操作。 表1 Linux操作系统硬盘扩容操作指导 扩容场景 分区格式 磁盘类型 操作系统 文件系统 扩容工具 配置示例 扩大已有分区 GPT/MBR 系统盘 数据盘 如果扩容系统盘,内核版本需要高于3.6.0 如果扩容数据盘,不限 ext*(如ext2、ext3、ext4)、xfs、btrfs growpart 设备名:/dev/vdb 已有分区:/dev/vdb1 扩容容量:50GiB 扩大已有MBR分区(适用于内核版本低于3.6.0情况下的系统盘) MBR 系统盘 内核版本低于3.6.0 ext*(如ext2、ext3、ext4)、xfs、btrfs dracut-modules-growroot 设备名:/dev/vda 文件系统:ext4 挂载目录:/mnt/sda 分区:/dev/vda1 扩容容量:60GiB 分区格式:MBR 新增MBR分区 MBR 系统盘 数据盘 不限 ext*(如ext2、ext3、ext4)、xfs、btrfs fdisk parted 初始化工具:fdisk 设备名:/dev/vdb 文件系统:ext4 挂载目录:/mnt/sdc、/mnt/sdd 分区一:/dev/vdb1 容量:100GiB 分区格式:MBR 分区二:/dev/vdb2 容量:50GiB 分区格式:MBR 新增GPT分区 GPT 数据盘 不限 ext*(如ext2、ext3、ext4)、xfs、btrfs parted 扩容工具:parted 设备名:/dev/vdb 文件系统:ext4 挂载目录:/mnt/sdc、/mnt/sdd 分区一:/dev/vdb1 容量:2TiB 分区格式:GPT 分区二:/dev/vdb2 容量:1TiB 分区格式:GPT 您可以使用uname -a命令查看Linux内核版本。 如果磁盘没有分区,请参见Linux系统扩容数据盘时,如何扩展未分区磁盘文件系统。
  • 约束与限制 数据盘不支持扩容到根分区,如果您需要扩容根分区请扩容系统盘。 扩容后的新增存储空间是添加在磁盘末尾的,对具有多个分区的磁盘扩容时,只支持将新增容量划分至排在末尾的分区。 MBR分区支持的硬盘最大容量为2 TiB,超过2 TiB的部分无法使用。如果当前硬盘采用MBR分区形式,并且将该硬盘扩容后其容量大于2 TiB,有以下两种办法供参考: (推荐)建议您重新创建一块硬盘,并且硬盘的分区格式采用GPT格式。 如果确实需要将硬盘扩容至2 TiB以上投入使用,则必须将磁盘分区形式由MBR切换为GPT,期间会中断业务,并且更换磁盘分区格式时会清除磁盘的原有数据,请在扩容前先对数据进行备份。
  • 约束与限制 当前IEC扩容功能支持扩大硬盘容量,不支持缩小硬盘容量。 系统盘默认支持的最大容量为100GB,数据盘默认支持的最大容量为500 GB,最小扩容步长均为 1GB。 对使用中的硬盘进行扩容时,硬盘所挂载的边缘实例状态必须为“运行中”或者“关机”才支持扩容。 部分硬盘需要重启才能生效,如果在边缘实例内找不到已挂载的硬盘,请重启边缘实例。 扩容时不会影响已有数据,但误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异常。 扩容正在使用的硬盘时,对硬盘所挂载的边缘实例操作系统有要求。如果边缘实例操作系统不满足要求,那么扩容后可能需要将边缘实例关机再开机,磁盘容量才会变大。 请按照如下指导,确认您的边缘实例操作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公共镜像支持不卸载硬盘而直接扩容容量,且扩容后不需要将边缘实例关机再开机,和公共镜像相同的私有镜像也支持。 镜像查看方法:登录IEC管理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单击“边缘镜像”,在“公共镜像”页签进行查看。 如果无法在公共镜像列表中找到您的边缘实例操作系统,则请查看表1 支持正在使用状态硬盘扩容的操作系统列表。 如果表1中列出了您的边缘实例操作系统,则同样支持不卸载硬盘而直接扩容容量,且扩容后不需要将边缘实例关机再开机。否则,请扩容后将边缘实例关机再开机。 表1 支持正在使用状态硬盘扩容的操作系统列表 操作系统 版本 CentOS 8 8.0 64bit 及以上 CentOS 7 7.2 64bit 及以上 CentOS 6 6.5 64bit 及以上 Debian 8.5.0 64bit 及以上 Fedora 24 64 bit 及以上 SUSE 12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2 64bit 及以上 SUSE 11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1 SP4 64bit OpenSUSE 42.1 64bit 及以上 Oracle Linux Server release 7 7.2 64bit 及以上 Oracle Linux Server release 6 6.7 64bit 及以上 Ubuntu Server 14.04 64bit 及以上 Redhat Linux Enterprise 7 7.3 64bit Redhat Linux Enterprise 6 6.8 64bit EulerOS 2.2 64bit 及以上 Huawei Cloud EulerOS 1.1及以上 Windows 2016 Windows Server 2016 R2 Enterprise 64bit Windows 2012 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 64bit Windows 2008 Windows Server 2008 R2 Enterprise 64bit
  • 注意事项 可查询的时间跨度最长为31天,支持查看最近90天的历史数据。 如果查询的域名在所指定时间跨度范围内无数据,则流量/带宽、请求数/QPS、流量/请求命中率图不会有数据展示。 最小统计粒度为5分钟,当查询跨度为8天及以上时,最小统计粒度为1小时。 使用量统计有1小时左右的时延。 支持导出将查询的数据详情。 支持按照标签、业务类型、区域范围、运营商、HTTP协议、传输协议筛选域名。 支持数据对比功能。
  • 数据库连接配置 确定数据库类型 确定所用数据库为oracle还是sqlserver,参照对应的示例application-release.yml配置项目 修改配置文件 在Tomcat的应用程序plat下通过路径plat\WEB-INF\classes\config找到application-release.yml文件进行配置,修改port(端口号)、dialect(sqlserver或者oracle)和数据库链接driverClassName(数据库驱动)、url、username、password,gettmweb中的ip和端口,为基础服务的访问ip端口: 图2 修改配置文件1 如果是Oracle数据库,参照同目录下的application-示例oracel.yml文件; 如果是SQL server数据库参照同目录下的application-示例sqlserver.yml文件。 图3 修改配置文件2
  • Tomcat8安装 下载tomcat8,下载地址为:https://tomcat.apache.org/download-80.cgi 下载完成后,单击安装文件进行安装 图1 Tomcat8安装 单击“Next”继续安装 图2 继续安装 单击“I Agree”同意安装协议继续安装 图3 I Agree 单击“Next”继续安装 图4 Next 设置tomcat8端口(默认8080)已经服务名称后,单击“Next”继续安装 图5 继续安装 选择Tomcat8运行Java版本后,单击“Next”继续安装 图6 Next 选择安装路径后单击“Next”继续安装 图7 继续安装 等待安装 图8 完成 安装完成,单击“Finish”结束安装 将部署包程序文件夹下的工程包解压后放到tomcat\webapps下 端口默认为8080,如果需要修改,则打开tomcat\conf\server.xml修改(用文本编辑器修改) 图9 解压 父主题: 软件安装
  • JDK8安装 Oracle Java sdk 是运行Java应用程序所必须的运行时环境。最新版本为Version 8,下载地址:https://www.java.com/zh_CN/download/ 双击打开JavaSetup8.exe文件,进行JDK的安装 图1 JDK安装1 勾选“更改目标文件夹”,单击安装 图2 JDK安装2 等待下载... 图3 JDK安装3 选择安装文件夹后单击下一步 图4 下一步1 等待安装... 图5 完成 安装完成后,单击“关闭”结束安装。 父主题: 软件安装
  • 优势 市场侧竞争力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是国内专注于医疗健康和卫生领域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覆盖智慧医院,智慧区域卫生,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参与了包括《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在编)在内的多项国内标准编制。2017年,在国际数据公司IDC Health Insights Health Tech TOP 50全球医疗科技公司排名中,卫宁健康位列33名,是中国及亚洲地区唯一一家上榜的医疗科技企业。目前,承建区域平台超过150个,其中省级区域平台15个;医共体全国承建了57个,占有率全国第一;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涵盖了上海1/2以上,北京11个区县,陕西省1/2以上,浙江省1/3,江苏省1/3,其他区域21个;同时拥有业界第一个全国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IDC报告显示,2021年在中国医院核心管理系统主要厂商的市场份额中,卫宁健康占比为12.2%市场份额第一。 技术侧竞争力 卫宁健康拥有业内完整、成熟的产品体系,包括智慧医院全系产品180余个,基层一体化产品80余个,医共体平台及应用50余个;解决方案覆盖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一体化应用,技术架构先进:云化架构,自由组装、灵活性高;使用“平台+应用”的设计理念,采用新型互联网微服务架构等技术及华为云资源技术支持,满足医疗健康业务长远发展诉求 虚拟化:可实现跨系统的资源动态调度,将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IT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供用户使用,从而最终实现应用、数据和IT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弹性的模式完成任务。 Web Services:通过标准化的XML消息传递机制,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些操作,它隐藏了服务实现的细节,允许独立于硬件或软件平台、独立于编写服务所用的编程语言方式使用该服务。使得基于Web Services的应用程序具备松散耦合、面向组件和跨技术实现的特点。 分布式服务治理:平台可通过高性能的 RPC 实现服务的输出和输入功能,提供了三大核心能力:面向接口的远程方法调用,智能容错和负载均衡,以及服务自动注册和发现。可实现数据采集交换系统分布式服务治理以及服务监控 云服务竞争力 云灾备:采用华为云容灾能力,保障医共体业务实时在线。 一站式等保服务:依托华为云自身安全能力与安全合规生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低成本完成安全整改,轻松满足等保合规要求
  • 应用背景 县域医共体作为医联体四大模式之一,对推动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有着重大作用。《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机制。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实施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县域医共体的愿景: 以患者为中心,以全民健康为目标,推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县域医共体的定位: 解决广大基层地区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补齐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短板 加强县域内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机制 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区域数据集中和信息共享 实现医共体内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
  • 首页功能介绍 医共体平台首页主要展示医共体成员单位信息,医共体建设指标完成情况,医共体人财物共管情况,医共体业务协同情况,该页面为数据展示页面,无具体操作,页面内容具体包括: 区域行政规划地图; 机构总数、县级医院总数、乡镇卫生院总数、卫生室总数,上述内容可展开列表查看; 医疗人员总数、县级医疗人员总数、乡镇卫生院人员总数、村医总数,上述内容可展开列表查看机构名称; 常驻人口数; 建档率; 图1 首页 同时也可针对医共体的关键指标进行展示,同时提供按时间段查询指标; 图2 新共体建设关键指标分析 父主题: 操作描述
  • 新增机构系统配置 在“医共体平台”系统中找到左侧菜单为“机构配置”单击“机构系统配置”进行操作,单击“新增”按钮开始编辑。 图1 架构图 系统名称和图标可自定义修改,系统接口地址是用于拉取云健康用户的地址,一般默认为http://comm-xxx.msunhis.com。 远程会诊接口地址是用于分级诊疗中远程会诊系统用于发起会诊时调取的第三方地址,具体地址路径可参考(云)远程会诊部署手册。 平台地址指的是当前域名下的云健康地址路径。 是否区域代表着当前域名是否为区域地址。 图2 机构系统配置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