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创建产品 为了方便体验,我们提供了一个烟感的产品模型,烟感会上报烟雾值、温度、湿度、烟雾报警、还支持响铃报警命令。以烟感例,体验消息上报、属性上报等功能。 访问 设备接入服务 ,单击“管理控制台”进入设备接入控制台,选择您的实例,单击实例卡片进入。查看MQ TTS 设备接入 域名 ,保存该地址。 单击左侧导航栏“产品”,单击页面左侧的“创建产品”。 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参数,然后单击“确定”完成产品的创建。 基本信息 所属资源空间 平台自动将新创建的产品归属在默认资源空间下。如需归属在其他资源空间下,下拉选择所属的资源空间。如无对应的资源空间,请先创建资源空间。 产品名称 自定义。支持字母、数字、下划线(_)、连字符(-)的字符组合。 协议类型 选择“MQTT”。 数据格式 选择“JSON”。 设备类型选择 选择”自定义类型” 设备类型 填写“smokeDetector” 高级配置 产品ID 不填写 产品描述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 版本说明 表1 Python版本说明 版本 变更类型 说明 1.2.0 新增功能 增加规则引擎、设备发放功能、自定义断线重连功能、升级组件版本。 1.1.4 新增功能 OTA升级支持网关模式 1.1.3 功能增强 更新服务端ca证书 1.1.2 新增功能 增加micropython支持和对应demo,从OBS下载OTA,以及说明文档。 1.1.1 新增功能 提供对接华为云IoT 物联网平台 能力,方便用户实现安全接入、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命令下发等业务场景。
  • 使用说明 已安装Python 3.11.4 已安装第三方类库paho-mqtt:2.0.0 (必需) 已安装第三方类库schedule: 1.2.2 (必需) 已安装第三方类库apscheduler: 3.10.4 (必需) 已安装第三方类库requests: 2.32.2 (可选,在网关与子设备管理demo演示中使用) 已安装第三方类库tornado: 6.3.3 (可选,在网关与子设备管理demo演示中使用)
  • 版本更新说明 表1 C#语言SDK版本更新说明 版本号 变更类型 功能描述说明 1.3.4 功能增强 优化日志打印; oc开头SubscribeTopic返回topic; demo优化; 网关接口bug修复; 升级目标框架; 其它优化。 1.3.3 新增功能 OTA升级支持网关模式 1.3.2 功能增强 更新服务器ca证书 1.3.1 修复 修复空指针异常,MQTT对象未释放等问题。 1.3.0 新功能 支持通过OBS升级软固件包 1.2.0 新功能 增加泛协议功能 1.1.1 功能增强 添加网关删除子设备功能,完善中英文描述。 1.1.0 新功能 新增网关与物模型功能 1.0.0 第一次发布 提供基础的设备接入能力,sdk预置了设备接入地址及华为IoTDA平台配套的CA证书。
  • 查询、修改、删除设备影子 查询设备影子 方法1:应用服务器调用查询设备影子数据接口。 方法2: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您的实例,单击实例卡片进入。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设备”,单击具体的设备进入到设备的详情页面,在“设备影子”页签中,可以查看当前设备属性数据,包括“上报值”和“期望值”。 如果当前界面中看到“上报值”与“期望值”不一致,原因可能是设备未在线,暂时存储在设备影子中,待同步给设备,期望值会存在深色底纹。 如果当前界面看到的“上报值”与“期望值”一致,则表示设备最近一次上报的属性值与用户期望下发的属性值一致,期望值为白色底纹。 图1 设备影子-查看 修改设备影子 方法1:应用服务器调用配置设备影子预期数据接口。 方法2: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您的实例,单击实例卡片进入。在左侧导航栏选择“设备-所有设备”,在设备列表中单击具体的设备进入到设备的详情页面,在“设备影子”页面,单击“属性配置”,在弹出窗口中输入服务属性对应的期望值,单击"确定"完成设备影子的修改。 图2 设备影子-属性配置 删除设备影子 用户删除设备影子,平台将会将设备影子中的所有数据(包含上报值和期望值)清空。 图3 删除设备影子
  • 业务流程 修改设备属性值 修改desired区属性值,如果设备在线,则设备影子直接同步设备属性值到设备,否则等待设备上线或上报数据时,再同步设备属性值到设备。 用户通过控制台或应用服务器修改设备属性值。消息样例如下: PUT https://{Endpoint}/v5/iot/{project_id}/devices/{device_id}/shadow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X-Auth-Token: ******** Instance-Id: ******** { "shadow" : [ { "desired" : { "temperature" : "60" }, "service_id" : "WaterMeter", "version" : 1 } ] } 物联网平台修改desired区属性值。 物联网平台返回响应消息。 物联网平台判断设备上线或上报数据。 物联网平台将设备属性同步到设备。消息样例如下: Topic: $oc/devices/{device_id}/sys/properties/set/request_id={request_id} 数据格式: { "object_device_id": "{object_device_id} ", "services": [ { "service_id": "Temperature", "properties": { "value": 57, "value2": 60 } }, { "service_id": "Battery", "properties": { "level": 80, "level2": 90 } } ] } 设备返回响应消息。设备影子desired区的属性值发送给设备后,需要设备回响应表示已收到请求。消息样例如下: Topic:$oc/devices/{device_id}/sys/properties/set/response/request_id={request_id} 数据格式: { "result_code": 0, "result_desc": "success" } 7.设备上报数据,当设备进行属性上报时,平台会存储设备最新上报的设备属性值。 设备上报属性时,物联网平台修改设备影子reported区属性值为设备上报的设备属性值。消息样例如下: Topic: $oc/devices/{device_id}/sys/properties/report 数据格式: { "services": [ { "service_id": "Temperature", "properties": { "value": 57, "value2": 60 }, "event_time": "20151212T121212Z" }, { "service_id": "Battery", "properties": { "level": 80, "level2": 90 }, "event_time": "20151212T121212Z" } ] } 设备主动删除设备影子的reported区 设备主动删除reported区service下的单个属性 设备上报属性时,将属性设置为null,平台会将该属性从设备影子reported区删除,消息样例如下: Topic: $oc/devices/{device_id}/sys/properties/report { "services": [ { "service_id": "Temperature", "properties": { "value": null, "value2": 60 }, "event_time": "20151212T121212Z" } ] } 设备主动删除影子reported区的service下的全部的属性 设备上报属性时,将service对应的properties设置为{}时,平台会将reported区该service模块下所有属性从设备影子reported区删除,消息样例如下: Topic: $oc/devices/{device_id}/sys/properties/report { "services": [ { "service_id": "Temperature", "properties": {}, "event_time": "20151212T121212Z" } ] } 查询设备属性值 设备影子保存的是设备最新的设备属性值,一旦设备属性值产生变化,设备会将设备属性值同步到设备影子。用户便可以及时获取查询结果,无需关注设备是否在线。 用户通过控制台或应用服务器查询设备属性值。消息样例如下: GET https://{Endpoint}/v5/iot/{project_id}/devices/{device_id}/shadow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X-Auth-Token: ******** Instance-Id: ******** 物联网平台返回desired属性值和report属性值,即期望值和上报值。消息样例如下: Status Code: 200 OK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evice_id" : "********", "shadow" : [ { "desired" : { "properties" : { "temperature" : "60" }, "event_time" : "20151212T121212Z" }, "service_id" : "WaterMeter", "reported" : { "properties" : { "temperature" : "60" }, "event_time" : "20151212T121212Z" }, "version" : 1 } ] }
  • 约束与限制 使用自定义鉴权功能,要求设备必须使用TLS同时支持SNI(Server Name Indication),SNI中需要携带平台分配的域名。 每个用户默认最多支持10个自定义鉴权的配置。 自定义鉴权的函数最大处理时间为5秒,5秒内函数没返回结果,则认为鉴权失败。 每个用户总鉴权请求的TPS限制参考产品规格说明,自定义鉴权为总鉴权TPS的50%(不包含设备自注册)。 若用户开启了缓存FunctionGraph的鉴权结果,则在相同参数下,函数服务的修改生效时间需在缓存超期后才能生效。 在所有的设备接入鉴权方式中,当满足自定义鉴权条件时(匹配到设备携带的自定义鉴权器名称或用户配置了默认自定义鉴权器),优先采用自定义鉴权方式进行设备接入。
  • 概述 自定义鉴权是指用户可以通过函数服务自定义实现鉴权逻辑,以对接入平台的设备进行身份认证。 在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前,用户可以通过应用服务调用控制台配置自定义鉴权信息,然后通过调用函数服务(FunctionGraph)配置自定义鉴权函数。在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时,物联网平台会获取设备ID和自定义鉴权函数名称等参数,并向FunctionGraph发起发起鉴权请求,由用户实现鉴权逻辑以完成设备的接入鉴权。
  • 计费说明 文档数据库服务(Document Database Service,简称DDS)的计费项由实例规格费用、存储空间费用、备份空间费用组成。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标 * 的计费项为必选计费项。 表1 文档数据库服务DDS计费项 计费项 计费项说明 适用的计费模式 计费公式 * 实例规格 计费因子:vCPU、内存和节点数量,不同规格的实例类型提供不同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包年/包月、按需计费 实例规格单价 * 购买时长 实例规格单价请参见DDS价格详情中的“规格费用”。 * 存储空间 计费因子:存储空间,按统一标准进行计费。 包年/包月、按需计费 存储空间单价 * 存储容量 * 购买时长 存储空间单价请参见DDS价格详情中的“磁盘空间计费信息”。 * 备份空间 计费因子:备份空间,按统一标准进行计费。 按需计费 备份空间单价 * 备份收费容量 * 计费时长 存储空间单价请参见DDS价格详情中的“备份空间计费信息”。 说明: 计费时长:备份超过免费空间大小的使用时长。 跨区域备份(可选) 计费因子:存储空间,按统一标准进行计费。 按需计费 存储空间单价 x 存储容量 x 购买时长 存储空间单价:0.0009 元/GB/小时 计费因子:跨Region备份流量,按统一标准进行计费。 按存储容量计费 跨Region备份流量单价 x 存储容量 跨Region备份流量单价:0.5 元/GB 公网带宽 如有互联网访问需求,您需要购买弹性公网IP。 计费因子:带宽费、流量费和IP保有费。 包年/包月计费模式支持按带宽计费方式,收取带宽费。 按需计费模式支持按带宽计费、按流量计费和加入共享带宽三种计费方式,分别收取带宽费+IP保有费、流量费+IP保有费、带宽费+IP保有费。 包年/包月、按需计费 带宽费支持使用带宽加油包抵扣,流量费支持使用共享流量包抵扣。 按固定带宽值采用阶梯计费 0Mbit/s~5Mbit/s(含):均为一个统一的单价 大于5Mbit/s:按每Mbit/s计费 公网带宽单价请参见弹性 云服务器价格 详情中的“带宽价格”,或者弹性公网IP价格详情。 审计日志 计费因子:审计日志存储空间,按统一标准进行计费。 按需计费 审计日志存储空间单价 * 存储容量 * 计费时长 实例规格单价请参见DDS价格详情中的“审计日志空间计费信息”。
  • 计费示例 假设您在2023/03/08 15:50:04购买了一个包年/包月DDS副本集实例(规格:2 vCPUs 4GB,节点数量:3个,存储:40GB,备份存储:50GB(赠送40GB,后续收费空间10GB)),计费资源包括实例规格(vCPU、内存、节点数量)、存储空间、备份空间、公网带宽。购买时长为一个月,并在到期前手动续费1个月,则: 第一个计费周期为:2023/03/08 15:50:04 ~ 2023/04/08 23:59:59 第二个计费周期为:2023/04/08 23:59:59 ~ 2023/05/08 23:59:59 2023/04/08 23:59:59~2023/05/01 23:59:59期间,使用免费空间20GB。 2023/05/01 23:59:59~2023/05/08 23:59:59期间,使用计费空间10GB,计费时长168小时。 图1给出了上述示例配置的费用计算过程。 图中价格仅供参考,实际计算请以DDS价格详情中的价格为准。 图1 包年/包月DDS费用计算示例 按需计费模式下,各计费项的计费示例请参见计费示例。
  • PostGIS概述 PostGIS Extension依赖的第三方软件需要用户进行单独安装,用户如需使用PostGIS功能,请提交工单或联系技术支持人员提交申请。 如果用户在使用中出现“ERROR:EXTENSION is not yet supported.”这种报错,则表示没有安装PostGIS软件包,请联系技术支持进行获取。 GaussDB (DWS)提供PostGIS Extension(版本为PostGIS-2.4.2和PostGIS-3.2.2)。PostGIS Extension是PostgreSQL的空间数据库扩展,提供如下空间信息服务功能:空间对象、空间索引、空间操作函数和空间操作符。PostGIS Extension完全遵循OpenGIS规范。 GaussDB(DWS)中PostGIS Extension依赖第三方开源软件如下。 PostGIS 2.4.2依赖第三方开源软件: Geos 3.6.2 Proj 4.9.2 Json 0.12.1 Libxml2 2.7.1 Gdal 1.11.0 PostGIS 3.2.2依赖第三方开源软件: Geos-3.11.0 Proj-6.0.0 Json 0.12.1 Libxml2 2.7.1 Sqlite3 父主题: 使用PostGIS Extension
  • GaussDB(DWS) PL/pgSQL语言函数 PL/pgSQL类似于Oracle的PL/SQL,是一种可载入的过程语言。 用PL/pgSQL创建的函数可以被用在任何可以使用内建函数的地方。例如,可以创建复杂条件的计算函数并且后面用它们来定义操作符或把它们用于索引表达式。 SQL被大多数数据库用作查询语言。它是可移植的并且容易学习。但是每一个SQL语句必须由数据库服务器单独执行。 这意味着客户端应用必须发送每一个查询到数据库服务器、等待它被处理、接收并处理结果、做一些计算,然后发送更多查询给服务器。如果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不在同一台机器上,所有这些会引起进程间通信并且将带来网络负担。 通过PL/pgSQL,可以将一整块计算和一系列查询分组在数据库服务器内部,这样就有了一种过程语言的能力并且使SQL更易用,同时能节省的客户端/服务器通信开销。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额外往返通信被消除。 客户端不需要的中间结果不必被整理或者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传送。 多轮的查询解析可以被避免。 PL/pgSQL可以使用SQL中所有的数据类型、操作符和函数。 应用PL/pgSQL创建函数的语法为CREATE FUNCTION。正如前面所说,PL/pgSQL类似于Oracle的PL/SQL,是一种可载入的过程语言。其应用方法与GaussDB(DWS)存储过程相似,只是存储过程无返回值,函数有返回值。 父主题: GaussDB(DWS)用户自定义函数
  • WITH中的数据修改语句 在WITH子句中使用数据修改命令INSERT、UPDATE、DELETE。这允许用户在同一个查询中执行多个不同操作。示例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WITH moved_tree AS ( DELETE FROM tree WHERE parentid = 4 RETURNING * ) INSERT INTO tree_log SELECT * FROM moved_tree; 上述查询示例实际上从tree把行移动到tree_log。WITH中的DELETE删除来自tree的指定行,以它的RETURNING子句返回它们的内容,并且接着主查询读该输出并将它插入到tree_log。 WITH子句中的数据修改语句必须有RETURNING子句,用来返回RETURNING子句的输出,而不是数据修改语句的目标表,RETURNING子句形成了可以被查询的其余部分引用的临时表。如果一个WITH中的数据修改语句缺少一个RETURNING子句,则它形不成临时表并且不能在剩余的查询中被引用。 如果声明了RECURSIVE关键字,则不允许在数据修改语句中进行递归自引用。在某些情况中可以通过引用递归WITH的输出来绕过这个限制,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WITH RECURSIVE included_parts(sub_part, part) AS ( SELECT sub_part, part FROM parts WHERE part = 'our_product' UNION ALL SELECT p.sub_part, p.part FROM included_parts pr, parts p WHERE p.part = pr.sub_part ) DELETE FROM parts WHERE part IN (SELECT part FROM included_parts); 这个查询将会移除一个产品的所有直接或间接子部件。 WITH子句中的子语句与主查询同时执行。因此,在使用WITH中的数据修改语句时,指定更新的顺序实际是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的。所有的语句都使用同一个快照中执行,语句的效果在目标表上不可见。这减轻了行更新的实际顺序的不可预见性的影响,并且意味着RETURNING数据是在不同WITH子语句和主查询之间传达改变的唯一方法。 本示例中外层SELECT可以返回更新之前的数据: 1 2 3 4 WITH t AS ( UPDATE tree SET id = id + 1 RETURNING * ) SELECT * FROM tree; 本示例中外部SELECT将返回更新过的数据: 1 2 3 4 WITH t AS ( UPDATE tree SET id = id + 1 RETURNING * ) SELECT * FROM t; 不支持在单个语句中更新同一行两次。这种语句的效果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只有一个修改发生了,但却不容易(有时也不可能)预测哪一个发生了修改。
  • WITH递归查询 通过声明RECURSIVE关键字,一个WITH查询可以引用它自己的输出。 递归WITH查询的通常形式如下: 1 non_recursive_term UNION [ALL] recursive_term 其中:UNION在合并集合时会执行去重操作,而UNION ALLL则直接将结果集合并、不执行去重;只有递归项能够包含对于查询自身输出的引用。 使用递归WITH时,必须确保查询的递归项最终不会返回元组,否则查询将无限循环。 使用表tree来存储下图中的所有节点信息: 表定义语句如下: 1 CREATE TABLE tree(id INT, parentid INT); 表中数据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INSERT INTO tree VALUES(1,0),(2,1),(3,1),(4,2),(5,2),(6,3),(7,3),(8,4),(9,4),(10,6),(11,6),(12,10); SELECT * FROM tree; id | parentid ----+---------- 1 | 0 2 | 1 3 | 1 4 | 2 5 | 2 6 | 3 7 | 3 8 | 4 9 | 4 10 | 6 11 | 6 12 | 10 (12 rows) 通过以下WITH RECURSIVE语句,我们可以返回从顶层1号节点开始,整个树的节点,以及层次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WITH RECURSIVE nodeset AS ( -- recursive initializing query SELECT id, parentid, 1 AS level FROM tree WHERE id = 1 UNION ALL -- recursive join query SELECT tree.id, tree.parentid, level + 1 FROM tree, nodeset WHERE tree.parentid = nodeset.id ) SELECT * FROM nodeset ORDER BY id; 上述查询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典型的WITH RECURSIVE表达式包含至少一个递归查询的CTE,该CTE中的定义为一个UNION ALL集合操作,第一个分支为递归起始查询,第二个分支为递归关联查询,需要自引用第一部分进行不断递归关联。该语句执行时,递归起始查询执行一次,关联查询执行若干次并将结果叠加到起始查询结果集中,直到某一些关联查询结果为空,则返回。 上述查询的执行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id | parentid | level ----+----------+------- 1 | 0 | 1 2 | 1 | 2 3 | 1 | 2 4 | 2 | 3 5 | 2 | 3 6 | 3 | 3 7 | 3 | 3 8 | 4 | 4 9 | 4 | 4 10 | 6 | 4 11 | 6 | 4 12 | 10 | 5 (12 rows) 从返回结果可以看出,起始查询结果包含level=1的结果集,关联查询执行了五次,前四次分别输出level=2,3,4,5的结果集,在第五次执行时,由于没有parentid和输出结果集id相等的记录,也就是再没有多余的孩子节点,因此查询结束。 对于WITH RECURSIVE表达式,GaussDB(DWS)支持其分布式执行。由于WITH RECURSIVE涉及到循环运算,GaussDB(DWS)引入了参数max_recursive_times,用于控制WITH RECURSIVE的最大循环次数,默认值为200,超过该次数则报错。
  • 操作步骤 查询所有用户的资源限额和资源实时使用情况。 1 SELECT * FROM PG_TOTAL_USER_RESOURCE_INFO; 得到的结果视图如下: username | used_memory | total_memory | used_cpu | total_cpu | used_space | total_space | used_temp_space | total_temp_space | used_spill_space | total_spill_space | read_kbytes | write_kbytes | read_counts | write_counts | read_speed | write_speed | send_speed | recv_speed -----------------------+-------------+--------------+----------+-----------+------------+-------------+-----------------+------------------+------------------+-------------------+-------------+--------------+-------------+--------------+------------+-------------+------------+------------ perfadm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usern | 0 | 17250 | 0 | 48 | 0 | -1 |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2 rows) 其中,IO资源监控字段(read_kbytes、write_kbytes、read_counts、write_counts、read_speed和write_speed)需要在GUC参数enable_user_metric_persistent开启时才有监控数据。 所查各字段说明详见PG_TOTAL_USER_RESOURCE_INFO 。 查询具体某个用户的资源限额和资源实时使用情况。 1 SELECT * FROM GS_WLM_USER_RESOURCE_INFO('username'); 查询结果如下: userid | used_memory | total_memory | used_cpu | total_cpu | used_space | total_space | used_temp_space | total_temp_space | used_spill_space | total_spill_space | read_kbytes | write_kbytes | read_counts | write_counts | read_speed | write_speed | send_speed | recv_speed --------+-------------+--------------+----------+-----------+------------+-------------+-----------------+------------------+------------------+-------------------+-------------+--------------+-------------+--------------+------------+-------------+------------+------------ 16407 | 18 | 1655 | 6 | 19 | 13787176 | -1 |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1 row) 查询所有用户的资源限额和资源历史使用情况。 1 SELECT * FROM GS_WLM_USER_RESOURCE_HISTORY; 查询结果如下: username | timestamp | used_memory | total_memory | used_cpu | total_cpu | used_space | total_space | used_temp_space | total_temp_space | used_spill_space | total_spill_space | read_kbytes | write_kbytes | read_counts | write_counts | read_speed | write_speed | send_speed | recv_speed -----------------------+-------------------------------+-------------+--------------+----------+-----------+------------+-------------+-----------------+------------------+------------------+-------------------+-------------+--------------+-------------+--------------+-------------+-------------+------------+------------ usern | 2020-01-08 22:56:06.456855+08 | 0 | 17250 | 0 | 48 | 0 | -1 | 0 | -1 | 88349078 | -1 | 45680 | 34 | 5710 | 8 | 320 | 0 | 0 | 0 userg | 2020-01-08 22:56:06.458659+08 | 0 | 15525 | 33.48 | 48 | 0 | -1 | 0 | -1 | 110169581 | -1 | 17648 | 23 | 2206 | 5 | 123 | 0 | 0 | 0 userg1 | 2020-01-08 22:56:06.460252+08 | 0 | 13972 | 33.48 | 48 | 0 | -1 | 0 | -1 | 136106277 | -1 | 17648 | 23 | 2206 | 5 | 123 | 0 | 0 | 0 对于系统表GS_WLM_USER_RESOURCE_HISTORY,仅当GUC参数enable_user_metric_persistent开启时,才会定期将视图PG_TOTAL_USER_RESOURCE_INFO中的数据保存到历史表中。 所查各字段说明详见GS_WLM_USER_RESOURCE_HISTORY。
  • 注意事项 用户监控可以同时监控快慢车道(快车道管控简单作业,慢车道管控复杂作业)所有作业的CPU、IO和内存使用情况,不再受限于仅监控慢车道作业。 当前快车道作业内存和CPU不受控,在快车道运行作业占用资源较多情况下,可能出现已用资源大于资源限制的情况。 DN监控视图中,IO、内存和CPU显示的是本DN上资源池资源使用和资源限制信息。 CN监控视图中,IO、内存和CPU显示的是集群内所有DN资源池资源使用和资源限制的累积和。 DN每隔5s更新一次监控信息,CN每隔5s从DN收集一次用户监控信息,因为各实例单独更新/收集用户监控信息,因此各实例监控信息更新时间可能不一致。 辅助线程中每隔30s自动调用持久化函数,持久化用户监控数据,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用户单独调用持久化函数持久化用户监控数据。 当用户数量较多,集群规模较大时,查询此类实时视图,因CN/DN间实时通信开销,会有一定的网络延时。 初始管理用户不进行资源监控。
  • 空间索引 GaussDB(DWS)数据库的PostGIS Extension支持GIST (Generalized Search Tree) 空间索引(分区表除外)。相比于B-tree索引,GIST索引适应于任意类型的非常规数据结构,可有效提高几何和地理数据信息的检索效率。 使用如下命令创建GIST索引: 1 CREATE INDEX indexname ON tablename USING GIST ( geometryfield );
  • 匿名块 匿名块(Anonymous Block)一般用于不频繁执行的脚本或不重复进行的活动。它们在一个会话中执行,并不被存储。 语法 匿名块的语法参见图1。 图1 anonymous_block::= 对以上语法图的解释如下: 匿名块程序实施部分,以BEGIN语句开始,以END语句停顿,以一个分号结束。输入“/”按回车执行它。 最后的结束符“/”必须独占一行,不能直接跟在END后面。 声明部分包括变量定义、类型、游标定义等。 最简单的匿名块不执行任何命令。但一定要在任意实施块里至少有一个语句,甚至是一个NULL语句。 示例 下面列举了基本的匿名块程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空语句块 BEGIN NULL; END; / --将信息打印到控制台: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hello world!'); END; / --将变量内容打印到控制台: DECLARE my_var VARCHAR2(30); BEGIN my_var :='world'; dbms_output.put_line('hello'||my_var); END; /
  • 基本结构 PL/SQL块中可以包含子块,子块可以位于PL/SQL中任何部分。PL/SQL块的结构如下: 声明部分:声明PL/SQL用到的变量,类型及游标,以及局部的存储过程和函数。 DECLARE 不涉及变量声明时声明部分可以没有。 对匿名块来说,没有变量声明部分时,可以省去DECLARE关键字。 对存储过程来说,没有DECLARE, AS相当于DECLARE。即便没有变量声明的部分,关键字AS也必须保留。 执行部分:过程及SQL语句,程序的主要部分。必选。 BEGIN 执行异常部分:错误处理。可选。 EXCEPTION 结束 END; / 禁止在PL/SQL块中使用连续的Tab,连续的Tab可能会造成在使用gsql工具带“-r”参数执行PL/SQL块时出现异常。
  • 定义变量 介绍PL/SQL中变量的声明,以及该变量在代码中的作用域。 变量声明 变量声明语法请参见图1。 图1 declare_variable::= 对以上语法格式的解释如下: variable_name,为变量名。 type,为变量类型。 value,是该变量的初始值(如果不给定初始值,则初始为NULL)。value也可以是表达式。 示例 1 2 3 4 5 6 DECLARE emp_id INTEGER := 7788; --定义变量并赋值 BEGIN emp_id := 5*7784; --变量赋值 END; / 变量类型除了支持基本类型,还可使用%TYPE和%ROWTYPE去声明一些与其他表字段或表结构本身相关的变量。 %TYPE属性 %TYPE主要用于声明某个与其他变量类型(例如,表中某列的类型)相同的变量。假如想定义一个my_name变量,它的变量类型与employee的firstname类型相同,可使用如下定义: my_name employee.firstname%TYPE 这样定义可以带来两个好处,首先,不用预先知道employee 表的firstname类型具体是什么。其次,即使之后firstname类型有了变化,也不需要再次修改my_name的类型。 %ROWTYPE属性 %ROWTYPE属性主要用于对一组数据的类型声明,用于存储表中的一行数据,或从游标匹配的结果。假如需要一组数据,该组数据的字段名称与字段类型都与employee表相同。可以通过如下定义: my_employee employee%ROWTYPE 多个CN的环境下,存储过程中无法声明临时表的%ROWTYPE及%TYPE属性。因为临时表仅在当前session有效,在编译阶段其他CN无法看到当前CN的临时表。故多个CN的环境下,会提示该临时表不存在。 变量作用域 变量的作用域表示变量在代码块中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只有在它的作用域内,变量才有效。 变量必须在declare部分声明,即必须建立BEGIN-END块。块结构也强制变量必须先声明后使用,即变量在过程内有不同作用域、不同的生存期。 同一变量可以在不同的作用域内定义多次,内层的定义会覆盖外层的定义。 在外部块定义的变量,可以在嵌套块中使用。但外部块不能访问嵌套块中的变量。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ECLARE emp_id INTEGER :=7788; --定义变量并赋值 outer_var INTEGER :=6688; --定义变量并赋值 BEGIN DECLARE emp_id INTEGER :=7799; --定义变量并赋值 inner_var INTEGER :=6688; --定义变量并赋值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 emp_id ='||emp_id); --显示值为7799 dbms_output.put_line('outer_var ='||outer_var); --引用外部块的变量 END; dbms_output.put_line('outer emp_id ='||emp_id); --显示值为7788 END; /
  • 赋值语句 语法 给变量赋值的语法请参见图2。 图2 assignment_value::= 对以上语法格式的解释如下: variable_name,为变量名。 value,可以是值或表达式。值value的类型需要和变量variable_name的类型兼容才能正确赋值。 示例 1 2 3 4 5 6 7 DECLARE emp_id INTEGER := 7788;--赋值 BEGIN emp_id := 5;--赋值 emp_id := 5*7784; END; /
  • 调用语句 语法 调用一个语句的语法请参见图3。 图3 call_clause::= 对以上语法格式的解释如下: procedure_name,为存储过程名。 parameter,为存储过程的参数,可以没有或者有多个参数。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创建存储过程proc_staffs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_staffs ( section NUMBER(6), salary_sum out NUMBER(8,2), staffs_count out INTEGER ) IS BEGIN SELECT sum(salary), count(*) INTO salary_sum, staffs_count FROM staffs where section_id = section; END; / --创建存储过程proc_return.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_return AS v_num NUMBER(8,2); v_sum INTEGER; BEGIN proc_staffs(30, v_sum, v_num); --调用语句 dbms_output.put_line(v_sum||'#'||v_num); RETURN; --返回语句 END; / --调用存储过程proc_return. CALL proc_return(); --清除存储过程 DROP PROCEDURE proc_staffs; DROP PROCEDURE proc_return; --创建函数func_return.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unc_return returns void language plpgsql AS $$ DECLARE v_num INTEGER := 1;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v_num); RETURN; --返回语句 END $$; -- 调用函数func_return CALL func_return(); 1 -- 清除函数 DROP FUNCTION func_return;
  • analyze_stats_mode 参数说明:设置analyze计算统计信息的模式。 参数类型:USERSET 取值范围:枚举类型 memory表示强制使用内存计算统计信息,不计算多列统计信息。 sample_table表示强制使用临时采样表计算统计信息,临时表不支持使用该模式。 dynamic表示按内存maintenance_work_mem大小自适应选择统计信息计算模式,若maintenance_work_mem可放下样本,则使用内存方式,否则使用临时采样表方式。 默认值: 若当前集群为低版本升级到8.2.0.100及以上集群版本,为保持和前向兼容,默认值为memory。 若当前集群为新装的8.2.0.100及以上集群版本,默认值为dynamic。
  • autovacuum_analyze_scale_factor 参数说明:设置触发一个ANALYZE时增加到autovacuum_analyze_threshold的表大小的缩放系数。 参数类型:SIGHUP 取值范围:浮点型,0.0~100.0 默认值: 若当前集群为低版本升级到8.1.3及以上集群版本,为保持和前向兼容,默认值为0.25。 若当前集群为新装的8.1.3及以上集群版本,默认值为0.1。
  • autovacuum_analyze_threshold 参数说明:设置触发ANALYZE操作的阈值。当表上被删除、插入或更新的记录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才会对这个表执行ANALYZE操作。 参数类型:SIGHUP 取值范围:整型,0~INT_MAX 默认值: 若当前集群为低版本升级到8.1.3及以上集群版本,为保持和前向兼容,默认值为10000。 若当前集群为新装的8.1.3及以上集群版本,默认值为50。
  • enable_col_index_vacuum 参数说明:控制是否允许autovacuum清理列存索引脏数据。列存索引脏数据的清理能避免索引空间持续膨胀,优化带索引表的入库性能。该参数仅8.2.1.100及以上集群版本支持。 参数类型:SIGHUP 取值范围:布尔型 on表示开启autovacuum清理列存索引脏数据功能。 off表示关闭autovacuum清理列存索引脏数据功能。 默认值:on 新安装集群默认开启,老集群升级后默认关闭。
  • autoanalyze_mode 参数说明:设置autoanalyze的模式。该参数仅8.2.0及以上集群版本支持。 参数类型:USERSET 取值范围:枚举类型 normal表示普通的autoanalyze。 light表示轻量化的autoanalyze。 默认值: 若当前集群为低版本升级到8.2.0及以上集群版本,为保持和前向兼容,默认值为normal。 若当前集群为新装的8.2.0及以上集群版本,默认值为light。
  • autovacuum_freeze_max_age 参数说明:设置事务内的最大时间,使得表的pg_class.relfrozenxid字段在VACUUM操作执行之前被写入。 VACUUM也可以删除pg_clog/子目录中的旧文件;即使自动清理进程被禁止,系统也会调用自动清理进程来防止循环重复。 参数类型:SIGHUP 取值范围:整型,100 000~576 460 752 303 423 487 默认值:4000000000
  • autovacuum 参数说明:控制是否启动数据库自动清理进程(autovacuum)。自动清理进程运行的前提是将track_counts设置为on。 参数类型:SIGHUP 取值范围:布尔型 on表示开启数据库自动清理进程。 off表示关闭数据库自动清理进程。 默认值:on 如系统在故障恢复后,需具备自动清理两阶段事务的功能,请将autovacuum设置为on。 当设置autovacuum为on,autovacuum_max_workers为0时,表示系统不会自动进行autovacuum,只会在故障恢复后,自动清理两阶段事务。 当设置autovacuum为on,autovacuum_max_workers大于0时,表示系统不仅在故障恢复后,自动清理两阶段事务,并且还可以自动清理进程。 即使此参数设置为off,数据库也会在需要防止事务ID回卷时发起清理进程。对于CREATE/DROP DATABASE发生异常时,可能有的节点提交或回滚,有的节点未提交(prepared状态),此时系统不能自动修复,需要手动修复,修复步骤: 使用gs_clean工具(-N参数)查询出异常两阶段事务的xid以及处于prepared的节点。 登录事务处于prepared状态的节点,系统管理员连接一个可用的数据库(如gaussdb),执行语句SET xc_maintenance_mode = on。 根据事务全局状态提交或者回滚此两阶段事务(如提交语句、回滚语句)。
  • autovacuum_mode 参数说明:该参数仅在autovacuum设置为on的场景下生效,它控制autoanalyze或autovacuum的打开情况。 参数类型:SIGHUP 取值范围:枚举类型 analyze表示只执行autoanalyze。 vacuum表示只执行autovacuum。 mix表示autoanalyze和autovacuum都执行。 none表示二者都不执行。 默认值:mix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