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源规划说明 迁移过程中,除了创建企业路由器,还需要创建一些迁移所需要的临时资源,迁移完成可以释放资源,VPC对等连接迁移资源规划总体说明请参见表4。 以下资源规划详情仅为示例,供您参考,您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规划资源。 表4 VPC对等连接迁移资源规划总体说明 资源 说明 虚拟私有云VPC VPC的资源规划详情如表5所示。 迁移前,原有3个VPC,每个VPC各有一个子网,关联至VPC默认路由表。 迁移中,在原有VPC下,各新增一个迁移验证子网,该子网网络不能被业务占用。迁移验证子网无法通过对等连接通信,用来验证VPC和ER之间的网络通信情况。 迁移完成后,删除迁移验证子网,释放资源。 VPC对等连接 VPC对等连接的资源规划详情如表6所示。 迁移完成后,删除VPC对等连接,释放资源。 弹性 云服务器ECS E CS 的资源规划详情如表7所示。 迁移前,原有3个云服务器,运行实际业务。 迁移中,在VPC迁移验证子网内,各创建一个云服务器,因此用来验证VPC和ER之间的网络通信情况。 迁移完成后,删除迁移验证子网内的ECS,释放资源。 企业路由器ER ER和待迁移的VPC对等连接位于同一个区域,资源规划详情如表8所示。 迁移中,创建ER,并添加3个“虚拟私有云(VPC)”连接,连接的资源规划详情如表9所示。 创建ER时,开启“默认路由表关联”和“默认路由表传播”功能,可以免去手动添加路由。 注意: 如果VPC对等连接两端的VPC网段存在重叠,则不能开启企业路由器的“默认路由表传播”功能。由于该功能是将整个VPC网段学习到ER路由表中用作目的地址,那么VPC网段重叠时,会导致ER路由表内路由冲突。此时,您需要手动在ER路由表中添加指向VPC连接的路由。 在ER中添加3个“虚拟私有云(VPC)”连接,不开启“配置连接侧路由”功能。 开启该功能后,会在VPC路由表中自动添加指向ER的路由,目的地址固定为10.0.0.0/8,172.16.0.0/12,192.168.0.0/16。迁移时,需要手动在VPC路由表中添加规划的大网段路由,不能使用自动添加的路由。 表5 VPC资源规划详情 VPC名称 VPC网段 子网名称 子网网段 关联路由表 子网作用 存在阶段 vpc-A 172.16.0.0/16 subnet-A01 172.16.0.0/24 默认路由表 业务子网 迁移前/迁移完成 subnet-A02 172.16.253.0/29 默认路由表 迁移验证子网,验证VPC和ER之间的网络通信 迁移中 vpc-B 172.17.0.0/16 subnet-B01 172.17.0.0/24 默认路由表 业务子网 迁移前/迁移完成 subnet-B02 172.17.253.0/29 默认路由表 迁移验证子网,验证VPC和ER之间的网络通信 迁移中 vpc-C 172.18.0.0/16 subnet-C01 172.18.0.0/24 默认路由表 业务子网 迁移前/迁移完成 subnet-C02 172.18.253.0/29 默认路由表 迁移验证子网,验证VPC和ER之间的网络通信 迁移中 表6 VPC对等连接资源规划详情 VPC对等连接名称 本端VPC 对端VPC 对等连接作用 存在阶段 peer-AB vpc-A vpc-B 连通vpc-A的子网subnet-A01和vpc-B的子网subnet-B01网络 迁移前/迁移中 peer-AC vpc-A vpc-C 连通vpc-A的子网subnet-A01和vpc-C的子网subnet-C01网络 迁移前/迁移中 peer-BC vpc-B vpc-C 连通vpc-B的子网subnet-B01和vpc-C的子网subnet-C01网络 迁移前/迁移中 表7 ECS资源规划详情 ECS名称 VPC名称 子网名称 私有IP地址 镜像 安全组 ECS作用 存在阶段 ecs-A01 vpc-A subnet-A01 172.16.0.139 公共镜像: CentOS 8.2 64bit sg-demo: 通用Web服务器 运行业务的云服务器 迁移前/迁移中/迁移完成 ecs-A02 vpc-A subnet-A02 172.16.253.3 迁移验证子网内的ECS,验证VPC和ER之间网络通信 迁移中 ecs-B01 vpc-B subnet-B01 172.17.0.93 运行业务的云服务器 迁移前/迁移中/迁移完成 ecs-B02 vpc-B subnet-B02 172.17.253.4 迁移验证子网内的ECS,验证VPC和ER之间网络通信 迁移中 ecs-C01 vpc-C subnet-C01 172.18.0.220 运行业务的云服务器 迁移前/迁移中/迁移完成 ecs-C02 vpc-C subnet-C02 172.18.253.5 迁移验证子网内的ECS,验证VPC和ER之间网络通信 迁移中 表8 ER资源规划详情 ER名称 AS号 默认路由表关联 默认路由表传播 自动接受共享连接 关联/传播路由表 连接 存在阶段 er-ABC 64512 开启 本示例选择“开启”。 如果您的VPC网段存在重叠,则不能开启。 本示例不“开启”。 如果您要将不同账号下的VPC接入ER构建组网,则您可以开启该功能,具体请参见企业路由器的共享功能。 默认路由表 er-attach-A 迁移中/迁移完成 er-attach-B er-attach-C 表9 “虚拟私有云(VPC)”连接资源规划详情 连接名称 连接类型 虚拟私有云 子网 配置连接侧路由 存在阶段 er-attach-A 虚拟私有云(VPC) vpc-A subnet-A01 不开启 迁移中/迁移完成 er-attach-B vpc-B subnet-B01 er-attach-C vpc-C subnet-C01
  • 网络规划说明 迁移过程中,除了添加ER和VPC之间通信的路由,还需要添加一些迁移过程中的验证路由和临时通信路由,迁移完成可以删掉不需要的路由,VPC对等连接迁移组网规划总体说明请参见表1。 不同迁移过程中组网示意图如下所示: 迁移前组网示意图 迁移中组网示意图 迁移完成后组网示意图 以下路由规划详情仅为示例,供您参考,您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规划路由。 图1 迁移前组网示意图 图2 迁移中组网示意图 图3 迁移完成后组网示意图 表1 VPC对等连接迁移组网规划总体说明 路由表 说明 VPC路由表 VPC路由表的规划详情如表2所示。 迁移前,在VPC的路由表中,指向对等连接的路由目的地址为VPC的子网网段,未覆盖整个VPC网段,因此该对等连接不是连通整个VPC网段,而是连通VPC的子网。 迁移中,需要在VPC路由表中,添加指向VPC对等连接的临时通信路由、指向ER的大网段路由和验证路由。 指向VPC对等连接的临时通信路由,确保迁移过程中,删除原有VPC对等连接路由时流量不中断。 该路由的下一跳可以选择VPC关联的任意对等连接,目的地址不能被其他业务占用,可以选择不常用的任意路由地址。本示例中的地址为1.1.1.1/32、1.1.1.2/32、1.1.1.3/32。 指向ER的大网段路由,用作VPC和ER的通信。 该路由的目的地址即需要覆盖待迁移的所有VPC网段,又不能被其他业务占用。本示例中大网段的地址为172.16.0.0/14,覆盖172.16.0.0/16、172.17.0.0/16和172.18.0.0/16三个VPC网段。 指向ER的验证路由,用于验证VPC和ER的通信。 验证路由网段不能被VPC对等连接覆盖,无法通过对等连接通信,用来验证VPC和ER之间的网络通信情况。本示例中验证路由的地址为172.16.253.0/29、172.17.253.0/29、172.18.253.0/29。 须知: 请务必添加指向VPC对等连接的临时通信路由,由于VPC对等连接功能的限制,此路由可以确保迁移过程中,删除VPC对等连接路由时流量不中断。此处流量不中断仅针对本文的方案,您的实际迁移过程中可能会中断流量,请务必联系华为云客服评估迁移方案。 指向ER的大网段路由需要覆盖业务范围内的所有VPC网段,如果一个大网段路由不够,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多个大网段路由。 迁移完成后,需要在VPC路由表中删除验证路由和临时通信路由。 须知: 迁移完成后,您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选择继续使用大网段路由,或者添加和原有路由目的地址一致的路由后,再删除大网段路由。 ER路由表 ER路由表的规划详情如表3所示。 迁移中,在ER路由表中,增加指向VPC网段的路由,用于ER和VPC的通信。 开启ER的“默认路由表关联”和“默认路由表传播”功能,那么在ER中添加“虚拟私有云(VPC)”连接,系统会自动添加ER指向VPC的路由,无需手动添加。 注意: 如果VPC对等连接两端的VPC网段存在重叠,则不能开启企业路由器的“默认路由表传播”功能。由于该功能是将整个VPC网段学习到ER路由表中用作目的地址,那么VPC网段重叠时,会导致ER路由表内路由冲突。此时,您需要手动在ER路由表中添加指向VPC连接的路由。 表2 VPC路由表规划 VPC名称 VPC路由表名称 目的地址 下一跳类型 下一跳 路由类型 路由作用 存在阶段 vpc-A rtb-vpc-A 172.17.0.0/24 对等连接 peer-AB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B的子网subnet-B01 连通子网subnet-A01和subnet-B01 迁移前/迁移中 172.18.0.0/24 对等连接 peer-A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C的子网subnet-C01 连通子网subnet-A01和subnet-C01 迁移前/迁移中 1.1.1.1/32 对等连接 peer-AB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任意未被业务占用的IP地址 确保迁移时,VPC对等连接流量不中断 迁移中 172.16.0.0/14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覆盖3个VPC的大网段 连通vpc-A和er-ABC 迁移中/迁移完成 172.17.253.0/29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B的子网subnet-B02 连通subnet-B02和er-ABC 迁移中 172.18.253.0/29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C的子网subnet-C02 连通subnet-C02和er-ABC 迁移中 vpc-B rtb-vpc-B 172.16.0.0/24 对等连接 peer-AB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A的子网subnet-A01 连通子网subnet-A01和subnet-B01 迁移前/迁移中 172.18.0.0/24 对等连接 peer-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C的子网subnet-C01 连通子网subnet-B01和subnet-C01 迁移前/迁移中 1.1.1.2/32 对等连接 peer-AB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任意未被业务占用的IP地址 确保迁移时,VPC对等连接流量不中断 迁移中 172.16.0.0/14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覆盖3个VPC的大网段 连通vpc-B和er-ABC 迁移中/迁移完成 172.16.253.0/29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A的子网subnet-A02 连通subnet-A02和er-ABC 迁移中 172.18.253.0/29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C的子网subnet-C02 连通subnet-C02和er-ABC 迁移中 vpc-C rtb-vpc-C 172.16.0.0/24 对等连接 peer-A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A的子网subnet-A01 连通子网subnet-A01和subnet-C01 迁移前/迁移中 172.17.0.0/24 对等连接 peer-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B的子网subnet-B01 连通子网subnet-B01和subnet-C01 迁移前/迁移中 1.1.1.3/32 对等连接 peer-A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任意未被业务占用的IP地址 确保迁移时,VPC对等连接流量不中断 迁移中 172.16.0.0/14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覆盖3个VPC的大网段 连通vpc-C和er-ABC 迁移中/迁移完成 172.16.253.0/29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A的子网subnet-A02 连通subnet-A02和er-ABC 迁移中 172.17.253.0/29 企业路由器 er-ABC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vpc-B的子网subnet-B02 连通subnet-B02和er-ABC 迁移中 表3 ER路由表规划 ER名称 ER路由表名称 目的地址 下一跳 连接资源 路由类型 路由作用 存在阶段 er-ABC defaultRouteTable 172.16.0.0/16 er-attach-A vpc-A 传播路由 目的地址指向vpc-A 连通vpc-A和er-ABC 迁移中/迁移完成 172.17.0.0/16 er-attach-B vpc-B 传播路由 目的地址指向vpc-B 连通vpc-B和er-ABC 迁移中/迁移完成 172.18.0.0/16 er-attach-C vpc-C 传播路由 目的地址指向vpc-C 连通vpc-C和er-ABC 迁移中/迁移完成
  • 资源规划说明 迁移过程中,您需要创建企业路由器,虚拟网关以及虚拟接口,迁移完成后可以释放原有的资源,DC直连VPC组网迁移资源规划总体说明请参见表4。 以下资源规划详情仅为示例,供您参考,您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规划资源。 表4 DC直连VPC组网迁移资源规划总体说明 资源类型 资源数量 说明 存在阶段 虚拟私有云VPC 1 业务VPC,实际运行客户业务的VPC,以实际情况为准。 VPC名称:本示例为vpc-X。 IPv4网段:VPC网段与客户IDC侧网段不能重复,本示例为192.168.0.0/16。 子网名称:本示例为subnet-X01。 子网IPv4网段:VPC子网网段与客户IDC侧子网网段不能重复,本示例为192.168.0.0/24。 迁移前 迁移中 迁移完成 云专线DC 1 物理连接:请根据实际需求创建。 迁移前 迁移中 迁移完成 2 以下是迁移前的虚拟网关示例,实际请以客户的资源为准。 名称:本示例为vgw-A。 关联模式:原虚拟网关直接连接虚拟私有云,此处是“虚拟私有云”。 虚拟私有云:选择您的业务VPC,本示例为vpc-X。 BGP ASN:本示例AS号为64512。 迁移前 迁移中 以下是迁移后的虚拟网关,用来取代vgw-A,本示例如下: 名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为vgw-B。 关联模式:请选择“企业路由器”。 企业路由器:选择您的企业路由器,本示例为er-X。 BGP ASN号:请根据实际规划情况填写,此处AS号为64512。 迁移中 迁移完成 4 以下是迁移前的虚拟接口,共2个,实际请以客户的资源为准,本示例如下: 名称:本示例两个虚拟接口分别为vif-A01和vif-A02。 虚拟网关:本示例两个虚拟接口关联的虚拟网关为vgw-A。 本端网关:本示例vif-A01为10.0.0.1/30,vif-A02为10.1.0.1/30。 远端网关:本示例vif-A01为10.0.0.2/30,vif-A02为10.1.0.2/30。 远端子网:此处为IDC侧子网网段,本示例为172.16.0.0/16。 路由模式:请选择“BGP”。 BGP邻居AS号:此处为线下IDC侧的AS号,不能和云上虚拟网关的AS号一样,本示例为65525。 迁移前 迁移中 以下是迁移后的虚拟接口,vif-B01用来取代vif-A01,vif-B02用来取代vif-A02,本示例如下: 名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两个虚拟接口分别为vif-B01和vif-B02。 虚拟网关: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两个虚拟接口关联的虚拟网关为vgw-B。 本端网关:此处需要和迁移前的虚拟接口配置保持一致,本示例vif-B01为10.0.0.1/30,vif-B02为10.1.0.1/30。 远端网关:此处需要和迁移前的虚拟接口配置保持一致,本示例vif-B01为10.0.0.2/30,vif-B02为10.1.0.2/30。 远端子网:此处为IDC侧子网网段,本示例为172.16.0.0/16。 路由模式:请选择“BGP”。 BGP邻居AS号:此处为线下IDC侧的AS号,不能和云上虚拟网关的AS号一样,本示例为65525。 迁移中 迁移完成 企业路由器ER 1 ER和VPC位于同一个区域,本示例详情如下: 名称: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为er-X。 ASN:此处AS号不能和线下IDC的AS号一样,本示例为64512。 默认路由表关联:开启 默认路由表传播:开启 自动接受共享连接: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示例选择“开启”。 连接,本示例需要在企业路由器中添加2个连接: VPC连接:er-attach-VPC-X VGW连接:er-attach-VGW-B 须知: 在ER中添加“虚拟私有云(VPC)”连接时,不开启“配置连接侧路由”功能。 开启该功能后,会在VPC路由表中自动添加指向ER的路由,目的地址固定为10.0.0.0/8,172.16.0.0/12,192.168.0.0/16。迁移时,需要手动在VPC路由表中添加规划的大网段路由,不能使用自动添加的路由。 迁移中 迁移完成 弹性云服务器ECS 1 ECS主要用来验证网络通信情况,本示例如下: 名称: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本示例为ecs-X。 镜像: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示例为公共镜像(CentOS 8.2 64bit)。 网络: 虚拟私有云:选择业务VPC,本示例为vpc-X。 子网:选择和线下IDC通信的子网,本示例为subnet-X01。 安全组: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示例安全组模板选择“通用Web服务器”,名称为sg-demo。 私有IP地址:192.168.0.137 迁移前 迁移中 迁移完成
  • 网络规划说明 迁移过程中,您需要在VPC和ER路由表中添加通信所需的路由,迁移组网规划总体说明请参见表1。 不同迁移过程中组网示意图如下所示: 迁移前组网示意图 迁移中组网示意图 迁移完成后组网示意图 以下路由规划详情仅为示例,供您参考,您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规划路由。 图1 迁移前组网示意图 图2 迁移中组网示意图 图3 迁移完成后组网示意图 表1 DC直连VPC组网迁移规划总体说明 路由表 说明 VPC路由表 VPC路由表的规划详情如表2所示。 迁移前,在VPC的路由表中,存在指向线下IDC侧子网网段以及虚拟接口网关的路由,用作VPC和线下IDC通信。 本示例为172.16.0.0/16、10.0.0.0/30、10.1.0.0/30。 迁移中,为了避免路由冲突无法添加,需要在VPC路由表中,添加指向ER的大网段的路由以及验证路由 指向ER的大网段路由,用作VPC和ER的通信。 该路由的目的地址即需要覆盖线下IDC侧网段,又不能被其他业务占用。本示例中大网段的地址为172.16.0.0/15,覆盖172.16.0.0/16网段。 须知: 指向ER的大网段路由需要覆盖业务范围内的所有IDC侧子网网段,如果一个大网段路由不够,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多个大网段路由。 指向ER的验证路由,用于验证VPC是否可以通过ER和线下IDC通信,验证完成后即可删除。 该路由的目的地址使用线下任意一台服务器的地址,本示例为172.16.0.12/32。 迁移中及迁移完成后,删除原有虚拟接口和虚拟网关资源时,会同步删除云专线网关相关的路由。 本示例将会删除172.16.0.0/16、10.0.0.0/30、10.1.0.0/30三条路由。 须知: 迁移完成后,您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要,选择继续使用大网段路由,或者添加和原有路由目的地址一致的路由后,再删除大网段路由。 ER路由表 ER路由表的规划详情如表3所示。 迁移中,在ER路由表中,添加指向VPC网段和虚拟网关的路由,通过ER转发VPC和云专线之间的流量。 开启ER的“默认路由表关联”和“默认路由表传播”功能,那么在ER中添加连接时,系统会自动添加ER指向连接的路由,无需手动添加。 本示例中添加“虚拟私有云(VPC)”连接时,传播路由为192.168.0.0/16。 本示例中添加“虚拟网关(VGW)”连接,并创建对应的虚拟接口时,传播路由为172.16.0.0/16、10.0.0.0/30、10.1.0.0/30。 表2 VPC路由表规划 VPC名称 VPC路由表名称 目的地址 下一跳类型 下一跳 路由类型 路由说明 存在阶段 vpc-X rtb-vpc-X 172.16.0.0/16 云专线网关 vgw-A 系统 目的地址指向远端子网,即线下IDC侧子网网段 迁移前 迁移中 10.0.0.0/30 云专线网关 vgw-A 系统 目的地址指向vif-A01的本端网关和远端网关 迁移前 迁移中 10.1.0.0/30 云专线网关 vgw-A 系统 目的地址指向vif-A02的本端网关和远端网关 迁移前 迁移中 172.16.0.0/15 企业路由器 er-X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线下IDC侧子网网段,此处采用大网段 迁移中 迁移完成 172.16.0.12/32 企业路由器 er-X 自定义 目的地址指向线下IDC侧任意一台服务器,用来验证通信 迁移中 表3 ER路由表规划 ER名称 ER路由表名称 目的地址 下一跳 连接资源 路由类型 路由说明 存在阶段 er-X defaultRouteTable 192.168.0.0/16 er-attach-VPC-X vpc-X 传播路由 目的地址指向vpc-X 迁移中 迁移完成 172.16.0.0/16 er-attach-VGW-B vgw-B 传播路由 目的地址指向远端子网,即线下IDC侧子网网段 迁移中 迁移完成 10.0.0.0/30 er-attach-VGW-B vgw-B 传播路由 目的地址指向vif-B01的本端网关和远端网关 迁移中 迁移完成 10.1.0.0/30 er-attach-VGW-B vgw-B 传播路由 目的地址指向vif-B02的本端网关和远端网关 迁移中 迁移完成
  • 步骤二:创建实例 进入购买实例页面。 根据下表配置实例信息。 表2 配置实例信息 参数 配置说明 计费模式 实例的收费方式,此处选择“按需计费”。 区域 选择实例所属区域,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此处选择“华东-上海一”。 可用区 选择实例的可用区,此处选择“可用区1,可用区2,可用区3”。 实例名称 填写实例的名称,此处填写“apig-test”。 实例规格 选择实例的规格,此处选择“基础版”。 可维护时间窗 指定可对实例进行维护的时间段,此处默认。 企业项目 选择实例所属的企业项目,此处选择“default”。 网络 选择已准备的VPC和子网。 公网入口 允许外部服务通过弹性IP地址,调用实例创建的API。此处开启公网入口。 安全组 选择已准备的安全组。 单击“立即购买”。 确认实例信息无误后,勾选服务协议,单击“去支付”,完成实例创建。
  • 相关文档 了解更多创建API详情,请参考创建API。 了解更多调用API详情请参考调用API。 调用API失败时,查看错误信息请参考错误码。 共享VPC是基于 资源访问管理 (Resource Access Manager,简称 RAM )服务的机制,VPC的所有者可以将VPC内的子网共享给一个或者多个账号使用。通过共享VPC功能,可以简化网络配置,帮助您统一配置和运维多个账号下的资源,有助于提升资源的管控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有关VPC子网共享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共享VPC。
  • 步骤一:准备工作 注册华为云并实名认证。 如果您已有一个华为账号,请跳过此步骤。如果您还没有华为账户,请参考 注册华为账号 并开通华为云和实名认证介绍,完成华为云的注册和实名认证。 在创建APIG实例前,确保账户有足够金额。 如果您需要为账户充值,请参考账户充值。 在创建APIG实例前,确保账户已拥有APIG实例的操作权限。 如果您使用系统角色相关权限,需要同时拥有“APIG Administrator”和“VPC Administrator”权限才能创建实例。 如果您使用系统策略,则拥有“APIG FullAccess”即可。 如果您需要对云上的资源进行精细管理,请使用 IAM 服务创建IAM用户及用户组,并授权,以使得IAM用户获得具体的操作权限。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用户并授权使用APIG。 在创建APIG实例前,确保已存在可用的VPC和子网。 APIG实例可以使用当前账号下已创建的VPC和子网,也可以使用新创建的VPC和子网,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创建VPC和子网的操作指导,请参考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请注意:创建的VPC与APIG实例必须在相同的区域。 在创建APIG实例前,确保已存在可用的安全组。 APIG实例可以使用当前账号下已创建的安全组,也可以使用新创建的安全组,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创建安全组的操作步骤,请参考创建安全组。 请添加表1所示安全组规则,其他规则请根据实际需要添加。 表1 安全组规则 方向 协议 端口 源地址 说明 入方向 TCP 80/443 0.0.0.0/0 使用内网时可通过同一个VPC访问APIG实例。 安全组创建后,系统默认添加入方向“允许安全组内的弹性云服务器彼此通信”规则和出方向“放通全部流量”规则。此时使用内网通过同一个VPC访问APIG实例,无需添加表1的规则。 除墨西哥城一、北京一区域外,在其他区域创建实例后默认开启ELB负载。开启ELB负载的实例的安全组不生效,如需禁用部分IP请使用访问控制策略 开启ELB负载:ELB作为网关入口的负载均衡器,入口支持跨VPC访问。但在开启公网入口时,弹性IP地址由网关随机分配,不支持选择已有弹性IP地址。
  • 入门实践 您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使用APIG提供的一系列常用实践。 表1 常用最佳实践 实践 描述 使用函数服务开发自定义认证 在API的安全认证方面,API网关提供IAM认证、APP认证等方式,帮助用户快速开放API,同时API网关也支持用户使用自己的认证方式(以下简称自定义认证),以便更好地兼容已有业务能力。 API网关支持的自定义认证需要借助 函数工作流 服务实现,用户在函数工作流中创建自定义认证函数,API网关调用该函数,实现自定义认证。 API网关流量控制2.0策略 当在公网中调用APIG上公开的业务API时,如果不限制API调用的次数,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会引起后端性能的下降,甚至会因为恶意用户发送的大量请求导致网站或程序崩溃。APIG提供了传统策略——流量控制,从API、用户、凭据、源IP等多个维度进行流控。 然而,随着用户多样性以及需求多样性的增加,传统流控策略无法满足更加精细的流量控制场景。比如针对某一请求参数的流控或者某一租户的流控,APIG在传统流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供了插件策略——流量控制2.0,通过制定更加精细的方案来进行流控。
  • 新空间导入资源 请您登录控制台首页,选择并进入新工作空间的“管理中心”模块,然后执行如下操作进行资源导入。 在管理中心页面,单击“资源迁移”,进入资源迁移页面。 图6 资源迁移 单击“新建导入”,选择导入方式后,配置待导入资源的OBS或本地路径。待导入的资源应为通过导出获取的zip文件。 图7 配置待导入的资源存储路径 单击“新建导入”,上传待导入资源。待导入的资源应为通过导出获取的zip文件 单击“下一步”,勾选导入的资源类型。 图8 勾选导入的资源类型 如果选择导入数据源,则单击“下一步”需要配置数据连接。 图9 配置数据连接 单击“下一步”,等待导入任务下发,导入任务成功下发后系统提示“导入开始”。 图10 导入开始 系统提示“导入开始”后,单击“确定”,可在资源迁移任务列表中查看导入结果。 其中存在子任务失败时,可单击红色子任务名,查看失败原因。 图11 查看导入结果
  • Notebook 自定义镜像 约束 制作自定义镜像时,Base镜像需满足如下规范: 可以基于开发环境提供的预置镜像为Base镜像制作自定义镜像。 基于昇腾、Dockerhub官网等官方开源的镜像制作,开源镜像需要满足如下操作系统约束: x86:Ubuntu18.04、Ubuntu20.04 ARM:Euler2.8.3、Euler2.10.7 Ubuntu20.04.6可能有兼容性问题,请优先使用低于该版本的操作系统。 不满足以上镜像规范,所制作的镜像使用可能会出现故障,请用户检查镜像规范,并参考Notebook自定义镜像故障基础排查自行排查,如未解决请联系华为技术工程师协助解决。 父主题: Notebook中使用自定义镜像
  • 定义超参 使用预置框架创建算法时,ModelArts支持用户自定义超参,方便用户查阅或修改。定义超参后会体现在启动命令中,以命令行参数的形式传入您的启动文件中。 导入超参 您可以单击“增加超参”手动添加超参。 图1 添加超参 编辑超参 超参的参数说明参见表4。 表4 超参编辑参数 参数 说明 名称 填入超参名称。 超参名称支持64个以内字符,仅支持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和中划线。 类型 填入超参的数据类型。支持String、Integer、Float和Boolean。 默认值 填入超参的默认值。创建训练作业时,默认使用该值进行训练。 约束 单击“约束”。在弹出对话框中,支持用户设置默认值的取值范围或者枚举值范围。 必需 选择是或否。 选择否,则在使用该算法创建训练作业时,支持在创建训练作业页面删除该超参。 选择是,则在使用该算法创建训练作业时,不支持在创建训练作业页面删除该超参。 描述 填入超参的描述说明。 超参描述支持大小写字母、中文、数字、空格、中划线、下划线、中英文逗号和中英文句号。
  • 输入输出管道设置 训练过程中,基于预置框架的算法需要从OBS桶或者数据集中获取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训练产生的输出结果也需要存储至OBS桶中。用户的算法代码中需解析输入输出参数实现ModelArts后台与OBS的数据交互,用户可以参考开发自定义脚本完成适配ModelArts训练的代码开发。 创建基于预置框架的算法时,用户需要配置算法代码中定义的输入输出参数。 输入配置 表2 输入配置 参数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根据实际代码中的输入数据参数定义此处的名称。此处设置的代码路径参数必须与算法代码中解析的训练输入数据参数保持一致,否则您的算法代码无法获取正确的输入数据。 例如,算法代码中使用argparse解析的data_url作为输入数据的参数,那么创建算法时就需要配置输入数据的参数名称为“data_url”。 描述 输入参数的说明,用户可以自定义描述。 获取方式 输入参数的获取方式,默认使用“超参”,也可以选择“环境变量”。 输入约束 开启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限制数据输入来源。输入来源可以选择“数据存储位置”或者“ModelArts数据集”。 如果用户选择数据来源为ModelArts数据集,还可以约束以下三种: 标注类型。数据类型请参考标注数据。 数据格式。可选“Default”和“CarbonData”,支持多选。其中“Default”代表Manifest格式。 数据切分。仅“图像分类”、“物体检测”、“文本分类”和“声音分类”类型数据集支持进行数据切分功能。 可选“仅支持切分的数据集”、“仅支持未切分数据集”和“无限制”。数据切分详细内容可参考发布数据版本。 添加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算法添加多个输入数据来源。 输出配置 表3 输出配置 参数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根据实际代码中的训练输出参数定义此处的名称。此处设置的代码路径参数必须与算法代码中解析的训练输出参数保持一致,否则您的算法代码无法获取正确的输出路径。 例如,算法代码中使用argparse解析的train_url作为训练输出数据的参数,那么创建算法时就需要配置输出数据的参数名称为“train_url”。 描述 输出参数的说明,用户可以自定义描述。 获取方式 输出参数的获取方式,默认使用“超参”,也可以选择“环境变量”。 添加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算法添加多个输出数据路径。
  • 同步到 GaussDB (DWS)的方案选型 同步性能是搭建同步链路时重点关注因素之一,同步性能涉及数据模型、源库负载、目标库负载、带宽延迟、DRS能力上限等,各局点的情况无法统一。 表1是DRS常见规格的性能上限参考,创建链路时需要结合客户数据模型和场景选择合适的DRS规格。 表1 规格性能上限 规格名称 增量性能上限(行/秒)参考 极小 300 小 3000 中 7500 大 10000 超大 20000 极大 大于20000 GaussDB(DWS)的规格说明可参考这里。 父主题: 实时同步
  • 我的Gallery介绍 登录AI Gallery,单击右上角“我的Gallery”进入我的Gallery页面,在“我的Gallery”页面可以查看个人资产、个人收藏、个人信息等内容。 表1 我的Gallery 分类 子类 功能说明 我的资产 模型 展示个人创建的模型,可以查看模型的发布时间、订阅量、收藏量等信息。 数据集 “我创建的数据集”:展示个人创建的数据集,可以查看数据集的发布时间、订阅量、收藏量等信息。 “我的下载”:可以查看个人下载的数据集信息(只有ModelArts发布的数据集支持下载)。单击下拉三角,可以查看数据集ID、目标区域等信息。 “我的订阅”:可以查看个人订阅的盘古数据集信息。 AI应用 展示个人创建的AI应用,可以查看AI应用的发布状态、发布时间、收藏量等信息。 镜像 展示个人创建的镜像,可以查看镜像的发布状态、发布时间等信息。 项目 展示个人创建的Notebook项目,可以查看项目的发布时间、收藏量等信息。 AI说 展示个人发布的技术文章,可以查看文章浏览量、收藏量等信息。 删除AI说:鼠标悬浮在文章页签上,单击出现的删除按钮即可删除已发布的技术文章。 说明: 删除操作无法恢复,请谨慎操作。 我的收藏 模型 查看收藏的AI资产,单击资产页签可以跳转到资产详情页。 数据集 AI应用 项目 镜像 AI说 我的活动 - 展示个人参与的活动信息,可以查看活动名称、参与状态、活动状态等信息。 我的资源 云服务器 展示通过预申请算力创建的服务器列表。 鉴权管理 - 展示创建的AppCode列表。一个地域最多可创建5个AppCode。删除后,AppCode将无法使用且无法找回。请注意,如果该区域没有其他可用的AppCode,所有需要安全认证的API将无法使用。 注意: AppCode是您的重要资产,请务必妥善保管。 申请管理 资产申请审核 展示了模型可用范围的申请单,模型所有者可以管理模型使用者的权限申请单。 我的算力预申请 展示了ModelArts Lite的算力预购申请列表。 我的问题 - 展示了个人提出的问题,可查看问题单类别、问题概述、状态等信息。 个人信息 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帐号”、“头像”、“昵称”、“用户ID”、“邮箱”、“简介”等信息。 单击“头像”下方的“上传图片”,可以选择图片编辑新头像。 单击“昵称”后的按钮,可以编辑昵称。 单击“用户ID”后的按钮,可以快速复制ID。 单击“邮箱”后的按钮,可以修改邮箱地址。 单击“开启邮箱通知”的开关,可以选择是否启用邮箱通知。 单击“公开邮箱地址”的开关,可以选择是否公开邮箱地址。 单击“简介”处的按钮,可以编辑个人简介,最多支持500个字符。 单击“相关链接”处的按钮,可以关联个人或公司网站。 说明: 请勿在个人资料中输入涉政、迷信、违禁等相关敏感词,否则修改无法生效。 父主题: AI Gallery(新版)
  • 管理数据集文件 预览文件 在数据集详情页,选择“数据集文件”页签。单击文件名称即可在线预览文件内容。 仅支持预览大小不超过10MB、格式为文本类或图片类的文件。 下载文件 在数据集详情页,选择“数据集文件”页签。单击操作列的“下载”,选择保存路径单击“确认”,即可下载文件到本地。 删除文件 在数据集详情页,选择“数据集文件”页签。单击操作列的“删除”,确认后即可将已经托管的文件从AI Gallery仓库中删除。 文件删除后不可恢复,请谨慎操作。
  • 管理镜像文件 预览文件 在镜像详情页,选择“镜像文件”页签。单击文件名称即可在线预览文件内容。 仅支持预览大小不超过10MB、格式为文本类或图片类的文件。 下载文件 在镜像详情页,选择“镜像文件”页签。单击操作列的“下载”,选择保存路径单击“确认”,即可下载文件到本地。 删除文件 在镜像详情页,选择“镜像文件”页签。单击操作列的“删除”,确认后即可将已经托管的文件从AI Gallery仓库中删除。 文件删除后不可恢复,请谨慎操作。
  • 创建镜像资产 登录AI Gallery,单击右上角“我的Gallery”进入我的Gallery页面。 单击左上方“创建资产”,选择“镜像”。 在“创建镜像”弹窗中配置参数,单击“创建”。 表1 创建镜像 参数名称 说明 英文名称 必填项,镜像的英文名称。 如果没有填写“中文名称”,则资产发布后,在镜像页签上会显示该“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镜像的中文名称。 如果填写了“中文名称”,则资产发布后,在镜像页签上会显示该“中文名称”。 描述 填写资产简介,镜像发布后将作为副标题显示在镜像页签上,方便用户快速了解资产。 支持0~90个字符,请勿在描述中输入涉政、迷信、违禁等相关敏感词,否则发布审核无法通过。 创建完成后,跳转至镜像详情页。
  • 编辑镜像介绍 资产发布上架后,准确、完整的资产介绍有助于提升资产的排序位置和访问量,能更好的支撑用户使用该资产。 在镜像详情页,选择“镜像介绍”页签,单击右侧“编辑介绍”。 编辑镜像基础设置和镜像描述。 表2 镜像介绍的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基础设置 中文名称 显示镜像的名称,不可编辑。 README.md - 资产的README内容,支持添加资产的简介、使用场景、使用方法等信息。 编辑完成后,单击“确认”保存修改。
  • 上传镜像文件 在镜像详情页,选择“镜像文件”页签。 单击“添加文件”,进入上传文件页面,选择本地的数据文件单击“点击上传”或拖动文件,单击“确认上传”启动上传。 上传单个超过5GB的文件时,请使用Gallery CLI工具。CLI工具的获取和使用请参见Gallery CLI配置工具介绍。 文件合集大小不超过50GB。 文件上传完成前,请不要刷新或关闭上传页面,防止意外终止上传任务,导致数据缺失。 当文件状态变成“上传成功”表示数据文件成功上传至AI Gallery仓库进行托管。单击“完成”返回镜像文件页面。 图1 上传成功 文件上传过程中请耐心等待,不要关闭当前上传页面,关闭页面会中断上传进程。
  • 快照功能 快照是DWS集群在某一时间点的完整备份,记录了这一时刻指定集群的所有配置数据和业务数据,用于还原创建快照时的集群数据。快照存储在OBS或NFS中。 DWS提供了部分免费存储空间,用于存放您的快照数据。当快照数据存储空间超过免费空间大小时,超出部分按照OBS的计费规则进行计费。 免费空间大小是您的集群的总存储空间大小,即单节点存储空间大小 * 节点数。 快照管理功能依赖OBS、SFS-Tubor服务。 快照中包含集群上运行的数据库的数据以及集群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节点数量、节点规格和管理员用户名称等。如果您需要从快照恢复集群,DWS会使用这些集群信息创建新的集群,然后从快照数据中还原所有数据库。DWS从快照创建的新集群与制作快照的原始集群具有相同的配置(包括节点的数量和规格)。当您将快照恢复为新集群时,如果您没有指定其他值,则参数默认与快照中的备份信息保持一致。 快照有两种类型:手动快照和自动快照。
  • 自动快照的备份与恢复策略 自动快照采用差异增量备份,第一次创建自动快照为全量备份,并且以后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次全量备份,全量备份作为基础版本。两次全量备份之间都是做增量备份,增量备份记录基于前一次备份所发生的更改。在恢复快照时,DWS会将最近一次的全量备份到本次备份之间的所有备份一起用于恢复集群,因此不会产生数据丢失。为了保证每个增量快照都能够正常进行数据恢复,如果增量快照的保存时间超过了保留天数,DWS不会立即删除过期的增量快照,而是仍然会保留这部分快照,以便提供给后续其他增量快照恢复集群时使用。直到下一次做全量快照为止,DWS才会一并删除已过期的上一次的全量自动快照和相关的增量快照。如果对已有集群关闭自动快照功能,则会删除该集群所有的自动快照,但手动快照不会被删除。 图1 自动快照的备份与恢复策略
  • 端到端可追溯 产品研发过程越晚发现风险,修复成本就越高、影响越大,有些风险甚至对企业构成致命的打击,Req打通需求过程数据孤岛,将需求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文档、代码、用例、缺陷等有机串联,形成追溯关系网,让风险提前预警、拦截,问题实时可视,保障研发过程高质量。 支持将需求与设计文档、代码、测试用例、缺陷/BUG等有机串联,确保需求开发过程清晰明了,需求风险无处遁形。 端到端可追溯效果图如下: 图1 端到端可追溯 父主题: 功能特性
  • 缺陷流程灵活自定义 不同的产品、团队和研发场景,对缺陷的作业过程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适应不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CodeArts Defect提供了强大的自定义能力,通过可视化流程画布可灵活定制适合您团队的缺陷工作流,满足多项目、多团队的缺陷管理需求,提高缺陷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助力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目前系统中默认提供一些状态流,如分析、修复、测试、关闭等。您可以通过添加缺陷的自定义状态和流转线,来实现符合自己项目的缺陷流程状态。添加成功后,该状态会应用到缺陷的流程中。 支持自定义状态和流转线名称。 图1 为缺陷工作流添加状态 图2 自定义流转线名称 支持增删已有的状态和流转线。 支持查看状态和流转线的信息。 图3 状态配置 图4 流转线配置 父主题: 功能特性
  • 知识全生命周期管理 知识库是一个专业的云端知识库,是协同云文档理念下的一款创新产品。愿景成为每个人都爱不释手的知识书写工具,成为人们进行知识创作、沉淀和交流的平台。 提供在线文档创作和文件托管: 在线文档支持富文本和Markdown语法编辑。 文件托管支持如Office等文档的上传和预览。 在线文档支持多人协同编辑,提供一个简约强大的在线多人协同文档编辑器,单一文档可支持200人以上在线协同编辑。 支持多种类型的文件上传,也可以在线创作项目文档编写、富文本编辑、Markdown语言编辑、团队事务管理、企业规章制度流程、产品说明文档。项目成员可以随时访问和获取。 知识协同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 知识管理 能力,提供多种开箱即用的文档模板,支持多人在线协同编辑文档以及多种类型的文件上传,确保企业项目经验固化及传承。 图1 知识库首页 父主题: 功能特性
  • 缺陷趋势分析与质量度量 CodeArts Defect内置多种数据分析功能,提供华为特有的缺陷修复效率、遗留DI趋势、三曲线分析等专业的缺陷监控度量指标,可以对产品开发和交付过程中的缺陷趋势、严重程度和解决时间等各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缺陷处理情况清晰可见,帮助团队快速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风险,准确掌握缺陷修复进度,识别交付各环节短板,让整个产品质量360度清晰透明。 缺陷度量视图默认展示如下信息: 缺陷概览统计:统计当前时刻全部、处理中、已完成、已超期、严重及以上的缺陷数量。 图1 缺陷概览统计 遗留缺陷DI趋势:统计所选时间区间内的遗留缺陷DI趋势。 图2 遗留缺陷DI趋势 缺陷累计三曲线:统计累计发现缺陷、累计解决缺陷、累计遗留缺陷的趋势曲线。 图3 缺陷累计三曲线 缺陷每日吞吐:统计所选时间区间内,每日发现、解决的缺陷数。 图4 缺陷每日吞吐 缺陷按严重程度分布:统计当前时刻处于各严重程度(提示、一般、严重、致命)的缺陷数。 图5 缺陷按严重程度分布 缺陷按状态分布:统计当前时刻处于各状态(如提交、分析、修复、测试、关闭)的缺陷数。 图6 缺陷按状态分布 成员遗留缺陷 TOP8:统计当前时刻项目各责任人的遗留缺陷数,展示排名TOP8的成员。 图7 成员遗留缺陷 TOP8 父主题: 功能特性
  • 缺陷修复过程可追溯 缺陷的发现和修复过程涉及大量测试和开发工作,CodeArts Defect从源头覆盖缺陷作业流中的所有数据,提供缺陷与用例、代码的端到端追溯能力,让缺陷从产生到闭环的每一步都有据可查。 缺陷支持关联工作项、Wiki、测试计划、测试用例、代码提交记录、代码分支等,您可以通过关联信息查看缺陷的处理过程,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从而保证缺陷修复过程的可追溯性。 缺陷的关联信息效果图如下: 图1 缺陷关联项 父主题: 功能特性
  • 客户原始需求管理 成功产品的核心特征是满足客户需求,Req打破了传统需求管理工具仅在研发阶段发挥作用的限制,将客户与市场需求也同步覆盖,提供了完整的客户需求采集、价值需求决策、交付与验收流程,让需求进展和动态客户实时透明,市场需求流动提速70%。 RR客户原始需求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客户,以客户视角描述的原始问题或者原始诉求。客户需求属于原始需求的一种类别。此类需求需要RAT分析评审后作出决定。 IPD需求管理是华为集成产品管理开发的核心流程,系统已提供对应需求模板,并预置产品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针对系统设备类提供结构化的需求开发流程,主要流程分为:原始需求提交、分析、规划、实现、交付、验收和关闭。 通过IPD可以新建RR,根据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需求模板,例如模板的描述信息为:需求背景、需求价值和需求详情。 图1 新建RR 通过原始需求RR分解子需求。 图2 分解子需求 父主题: 功能特性
  • 内置多种IPD需求模型 源自华为IPD需求管理理念和实践,提供多种开箱即用的场景化需求模板,支持IPD研发、DevOps敏捷交付、精益看板等多种研发模式,用户可以根据企业规模、业务需求、使用场景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项目模板。 提供丰富项目模板,多路径跨越项目到产品的鸿沟: IPD-系统设备类:面向系统设备类产品开发场景的IPD需求管理方法,通过结构化流程、强大的跨项目协作能力来对大型产品开发进行高质高效的管理。 适用场景:嵌入式软件场景,其特点为软件持续迭代,硬件平台也在持续演进,比如通信设备、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涉及到软硬件复杂产品。 研发特点:涉及到软硬件配套开发,产品需求相对固定,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开发周期长,一般为6~9个月,对产品质量及稳定性要求高,决策点多,多采用瀑布模式。面向系统设备类产品开发场景的IPD需求管理方法,通过结构化流程、强大的跨项目协作能力来对大型产品开发进行高质高效的管理。 需求模型:IPD需求管理是华为集成产品管理开发的核心流程,本模板预置产品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针对系统设备类提供结构化研发流程,具备客户原始需求管理、产品特性树管理、研发需求分解分配、基线、变更、跨项目协作等关键特性。 图1 IPD-系统设备类需求模型 IPD-独立软件类:面向独立软件类开发场景的IPD需求管理方法,通过结构化流程、强大的跨项目协作能力来对大型软件开发进行高质高效的管理。 适用场景:IT应用及平台类软件,硬件标准化或不依赖专有硬件,软件频繁迭代,比如ERP软件、CRM、数据库、网管软件等。 研发特点:软件可独立部署销售,多采用敏捷开发,客户需求变化频繁、快速规划、敏捷发布,交付周期一般为2~3个月甚至更快。面向独立软件类开发场景的IPD需求管理方法,通过结构化流程、强大的跨项目协作能力来对大型软件开发进行高质高效的管理。 需求模型:IPD需求管理是华为集成产品管理开发的核心流程,本模板预置产品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针对独立软件类提供结构化研发流程,具备客户原始需求管理、产品特性树管理、研发需求分解分配、基线、变更、跨项目协作等关键特性。 图2 IPD-独立软件类需求模型 IPD-自运营软件/云服务类:面向云服务软件类开发场景的IPD需求管理方法,通过端到端客户价值需求管理、灵活轻便的敏捷规划、强大的跨项目协作能力来对云服务软件进行高质高效的管理。 适用场景:云服务开发,微服务架构,自运营软件场景居多,比如公有云、互联网应用软件。 研发特点:商业决策和需求决策分离,需求决策向下授权。以微服务为作战单元小步快跑,快速规划持续交付,发布频繁,交付周期2~3周左右甚至3~5天,多采用DevOps敏捷模式。面向云服务软件类开发场景的IPD需求管理方法,通过端到端客户价值需求管理、灵活轻便的敏捷规划、强大的跨项目协作能力来对云服务软件进行高质高效的管理。 需求模型:IPD需求管理是华为集成产品管理开发的核心流程,本模板预置产品需求管理的最佳实践,针对自运营软件/云服务类提供规划管理、客户需求管理、迭代管理、轻量化变更等关键能力。 图3 IPD-自运营软件/云服务类需求模型 父主题: 功能特性
  • 自定制仪表盘 研发过程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是软件项目透明可视化管理的基础,繁琐持续变动的线下数据统计也是很多项目经理的痛点,服务提供了线上的统计分析功能,不仅提供预置的推荐实践报表,同时支持自定义报表。 支持项目级、企业级自定制仪表盘和自定义报表,提供专业的敏捷精益数据报表,准确掌握项目进度和质量。 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支持 数据可视化 管理,对每次迭代开发进行回顾,总结出下个迭代可以改进的方向。 项目提供多种仪表盘报表卡片,覆盖进度、质量、效率、成员工作项分布等,方便实时了解项目进展。 图1 仪表盘 父主题: 功能特性
  • 缺陷跨组织高效协同 大型产品开发往往涉及到多个团队、多个模块,彼此互相依赖,其中一环存在的缺陷,可能导致整个产品的失败。基于大型企业跨部门协作开发理念与实践,CodeArts Defect提供跨项目、跨团队的缺陷提单与跟踪,实现精确高效协同,加速缺陷闭环。 支持将缺陷下发至其他项目,缺陷跨组织协同效果图如下: 图1 缺陷关联项 图2 缺陷协同下发弹框 图3 查看协同下游缺陷 缺陷下发后,您可以查看到该缺陷在“归属项目”中的处理情况。 父主题: 功能特性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