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性能测试 benchmark工具也可用于性能测试,其主要的测试指标为模型单次前向推理的耗时。在性能测试任务中,与精度测试不同,并不需要用户指定对应的输入(inDataFile)和输出的标杆数据(benchmarkDataFile),benchmark工具会随机生成一个输入进行推理,并统计推理时间。执行的示例命令行如下。 #shell benchmark --modelFile=resnet50.mindir --device=Ascend 为了简化用户使用,ModelArts提供了Tailor工具便于用户进行Benchmark性能测试,具体使用方式参考Tailor指导文档。 在某些推理场景中,模型输入的shape可能是不固定的,因此需要支持用户指定模型的动态shape,并能够在推理中接收多种shape的输入。在CPU上进行模型转换时无需考虑动态shape问题,因为CPU算子支持动态shape;而在昇腾场景上,算子需要指定具体的shape信息,并且在模型转换的编译阶段完成对应shape的编译任务,从而能够在推理时支持多种shape的输入。 绝大多数情况下,昇腾芯片推理性能相比于CPU会好很多,但是也可能会遇到和CPU推理性能并无太大差别甚至出现劣化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种: 模型中存在大量的类似于Pad或者Strided_Slice等算子,其在CPU和Ascend上的实现方法存在差异(硬件结构不同),后者在运算此类算子时涉及到数组的重排,性能较差; 模型的部分算子在昇腾上不支持,或者存在Transpose操作,会导致模型切分为多个子图,整体的推理耗时随着子图数量的增多而增长; 模型没有真正的调用昇腾后端,而是自动切换到了CPU上执行,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输出日志来进行判断。
  • 自助性能调优三板斧 基于上一步完成的性能测试,为了最大化模型推理性能,首先确保当前使用的CANN版本是最新版本(最新版本请见此处),每个迭代的CANN版本都有一定的性能收益。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三板斧自助工具式性能调优。这些调优过程由大量的项目交付经验总结,帮助您获得模型最佳推理性能,重复性能测试章节可以验证对应的收益情况。 自助性能调优三板斧分别为:通过固定shape获取更好的常量折叠、AOE性能自动调优、自动高性能算子生成工具。 通过固定shape获取更好的常量折叠 在MindIR格式转换时(即执行converter_lite命令时),通过指定具体的静态shape,并且打开--optimize参数指定“ascend_oriented”能够获得更好的常量折叠优化效果。inputShape查看方法请见转换关键参数准备。 Ascend Optimization Engine converter_lite --modelFile=resnet50.onnx --fmk=ONNX --outputFile=resnet50 --saveType=MINDIR --inputShape="input.1:1,3,224,224" --optimize=ascend_oriented 常量折叠是编译器优化中的通用技术之一,在编译节点简化常量表达。通过多数的现代编译器不会真的产生两个乘法的指令再将结果存储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会识别出语句的结构,并在编译时期将数值计算出来而不是运行时去计算(在本例子,结果为2,048,000)。 i = 320 * 200 * 32; AI编译器中,常量折叠是将计算图中预先可以确定输出值的节点替换成常量,并对计算图进行一些结构简化的操作,例如ADDN操作,以及在推理过程中的batch normalization操作等。 以BN折叠为例,如下表示折叠后获得的性能收益。 图1 BN折叠下前向运算性能收益 AOE性能自动调优 自动性能调优工具AOE(Ascend Optimization Engine),可以对于模型的图和算子运行通过内置的知识库进行自动优化,以提升模型的运行效率。开启AOE调优后,模型转换时会自动进行性能调优操作,该过程耗时较长,可能需要数小时。 AOE性能自动优化在模型转换阶段进行配置(即执行converter_lite命令时),通过--configFile参数指定配置文件aoe_config.ini,配置文件通过aoe_mode参数指定调优模式。可选值有: “subgraph tuning”:子图调优。 “operator tuning”:算子调优。 “subgraph tuning, operator tuning”:先进行子图调优,再进行算子调优。 推荐先进行子图调优,再进行算子调优,因为先进行子图调优会生成图的切分方式,子图调优后算子已经被切分成最终的shape了,再进行算子调优时,会基于这个最终shape去做算子调优。如果优先算子调优,这时调优的算子shape不是最终切分后的算子shape,不符合实际使用场景。 本例同时指定了子图调优和算子调优,工具会先进行子图调优,再进行算子调优。 # aoe_config.ini [ascend_context] aoe_mode="subgraph tuning, operator tuning" 指定--configFile=aoe_config.ini即可自动进行性能优化。 #shell converter_lite --modelFile=resnet50.onnx --fmk=ONNX --device=Ascend --outputFile=resnet50_aoe --saveType=MINDIR --configFile=aoe_config.ini 命令执行成功后,性能自动优化前后的性能对比会打印到控制台上,同时会生成更为详细的json格式调优报告。 图2 自动调优输出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模型使用性能自动调优都是有收益的,在本例中,ResNet50模型自动调优收益甚微(模型转换时已经做了部分针对性优化),在有些比较复杂的模型场景下可能会有较好的收益。比如VAE_ENCODER模型使用算子调优收益为11.15%。 图3 VAE_ENCODER模型使用AOE自动调优在屏幕上显示日志 图4 AOE自动调优的输出样例 其中: model_baseline_performance表示调优前模型执行时间,单位为ms。 model_performance_improvement表示调优后模型执行时间减少百分比。 model_result_performance表示调优后模型执行时间。 repo_summary中的信息表示调优过程中使用到的知识库算子个数或者追加到知识库的算子个数。 AOE自动调优更多介绍可参考Ascend转换工具功能说明。 自动高性能算子生成工具 自动高性能算子生成工具AKG(Auto Kernel Generator),可以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中的算子进行优化,并提供特定模式下的算子自动融合功能,可提升在昇腾硬件后端上运行模型的性能。 AKG的配置也是在模型转换阶段进行配置(即执行converter_lite命令时),通过指定对应的配置文件akg.cfg,设置对应的akg优化级别,并且在模型转换时参考样例进行对应的配置。 # akg.cfg [graph_kernel_param] opt_level=2 执行命令: # shell converter_lite --fmk=ONNX --modelFile=model.onnx --outputFile=model --configFile=akg.cfg --optimize=ascend_oriented 自动高性能算子生成工具AKG更多介绍可参考图算融合配置说明和MindSpore AKG。
  • 精度测试 benchmark工具用于精度验证,主要工作原理是:固定模型的输入,通过benchmark工具进行推理,并将推理得到的输出与标杆数据进行相似度度量(余弦相似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得到模型转换后的精度偏差信息。使用benchmark进行精度比对的基本流程如下: 将模型输入保存二进制文件。 # 数据读取,预处理 image = img_preprocess(image_path) image = np.array(image, dtype=np.float32) image = np.frombuffer(image.tobytes(), np.float32) # 保存网络输入为二进制文件 image.tofile("input_data.bin") 将基准模型的输出保存到文本文件。 本例中输出节点名称为output_node_name,输出节点的shape为“(1, 1000)”,因此一共有两维,对应的输出文件为“output_node_name 2 1 1000”,再加上输出的值即可。 # 基于原始pth模型前向推理 output = model_inference(input_data) # 保存网络输出节点名称、维度、shape及输出到本地文件 with open("output_data.txt", "w") as f: f.write("output_node_name 2 1 1000\n") f.write(" ".join([str(i) for i in output])) 使用benchmark工具进行精度对比。 #shell benchmark --modelFile=model.mindir --inputShapes=1,3,224,224 --inDataFile=input_data.bin --device=Ascend --benchmarkDataFile=output_data.txt --accuracyThreshold=5 --cosineDistanceThreshold=0.99 其中,--accuracyThreshold=5表示平均绝对误差的容忍度最大为5%,--cosineDistanceThreshold =0.99表示余弦相似度至少为99%,--inputShapes可将模型放入到netron官网中查看。 图1 benchmark对接结果输出示例图 为了简化用户使用,ModelArts提供了Tailor工具便于用户进行Benchmark精度测试,具体使用方式参考Tailor指导文档。
  • 动态batch 在模型转换阶段通过--configFile参数指定配置文件,并且在配置文件中配置input_shape及dynamic_dims动态参数。其中input_shape的-1表示动态shape所在的维度,dynamic_dims指定动态维度的取值范围,比如“[1~4],[8],[16]”表示该动态维度支持1、2、3、4、8、6共六种大小。 # config.ini [ascend_context] input_shape=input.1:[-1,3,224,224] dynamic_dims=[1~4],[8],[16] 在执行convert_lite命令时,指定--configFile=config.ini即可自动编译指定的动态shape。 #shell converter_lite --modelFile=resnet50.onnx --fmk=ONNX --device=Ascend --outputFile=resnet50_dynamic --saveType=MINDIR --configFile=config.ini 注意:推理应用开发时,需要使用模型的Resize功能,改变输入的shape。而且Resize操作需要在数据从host端复制到device端之前执行,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在推理应用时使用动态Shape。 import mindspore_lite as mslite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IL import Image # 设置目标设备上下文为Ascend,指定device_id为0 context = mslite.Context() context.target = ["ascend"] context.ascend.device_id = 0 # 构建模型 model = mslite.Model() model.build_from_file("./resnet50_dynamic.mindir", mslite.ModelType.MINDIR, context) data = np.random.rand(8, 3, 224, 224).astype(np.float32) inputs = model.get_inputs() model.resize(inputs, [list(data.shape)]) inputs[0].set_data_from_numpy(data) # 前向推理,并将结果从device侧传到host侧 outputs = model.predict(inputs)[0].get_data_to_numpy() print(outputs.shape) # (8, 1000)
  • 转换关键参数准备 对应的模型转换成MindIR格式,通过后端绑定的编译形式来运行以达到更好的性能(类似静态图的运行模式),所以需要提前准备以下几个重点参数。 输入的inputShape,包含batch信息。 MSLite涉及到编译优化的过程,不支持完全动态的权重模式,需要在转换时确定对应的inputShape,用于模型的格式的编译与转换,可以在netron官网进行查看,或者对于模型结构中的输入进行shape的打印,并明确输入的batch。 一般来说,推理时指定的inputShape是和用户的业务及推理场景是紧密相关的,可以通过原始模型推理脚本或者网络模型进行判断。需要把Notebook中的模型下载到本地后,再放入netron官网中,查看其inputShape。 如果netron中没有显示inputShape,可能由于使用了动态shape模型导致,请确保使用的是静态shape模型,静态shape模型文件导出方法请参考模型准备。 图1 netron中查看inputShape 精度选择。 精度选择需要在模型转换阶段进行配置,执行converter_lite命令时通过--configFile参数指定配置文件路径,配置文件通过precision_mode参数指定精度模式。可选的参数有“enforce_fp32”,“preferred_fp32”,“enforce_fp16”,“enforce_origin”或者“preferred_optimal”,默认为“enforce_fp16”。 [ascend_context] precision_mode= preferred_fp32
  • 推理应用适配 MindSpore Lite提供了JAVA/C++/Python API,进行推理业务的适配,并且在构建模型时,通过上下文的参数来确定运行时的具体配置,例如运行后端的配置等。下文以Python接口为例。 使用MindSpore Lite推理框架执行推理并使用昇腾后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运行上下文:创建Context,保存需要的一些基本配置参数,用于指导模型编译和模型执行,在昇腾迁移时需要特别指定target为“Ascend”,以及对应的device_id。 context = mslite.Context() context.target = ["ascend"] context.ascend.device_id = 0 模型加载与编译:执行推理之前,需要调用Model的build_from_file接口进行模型加载和模型编译。模型加载阶段将文件缓存解析成运行时的模型。模型编译阶段会耗费较多时间所以建议Model创建一次,编译一次,多次推理。 model = mslite.Model() model.build_from_file("./resnet50.mindir", mslite.ModelType.MINDIR, context) 输入数据:编译后的模型提供了predict接口用户执行模型推理任务,Inputs输入为List Tensor,这里的Tensor是MSLite的概念,具体的列表长度和tensor类型由转换时的InputShape来确定,由于后端指定了ascend,这些tensor都是在昇腾设备的显存中,用户需要在对应的tensor中填入数据,这些数据也会被搬移到显存中,进一步对于Inputs输入的内容进行处理。 data = convert_img(input_image) in_data = [np.array(data)] inputs = model.get_inputs() for i, _input in enumerate(inputs): _input.set_data_from_numpy(in_data[i]) 执行推理:使用Model的predict进行模型推理,返回值为Outputs,也是List Tensor类型,具体的长度和类别由模型定义,对应的Tensor数据由于指定了ascend后端,Output的内容在显存中,通过tensor的get_data_to_numpy方法来获取,并将数据读取到内存中使用。 outputs = model.predict(inputs) outputs = [output.get_data_to_numpy() for output in outputs] 更多Python接口的高级用法与示例,请参考Python API。
  • 模型转换 在ModelArts开发环境中,通过对应的转换预置镜像,直接执行对应的转换过程,对应的转换和评估工具都已经预置了最新版本,详细介绍请见使用说明。inputShape查看方法请见转换关键参数准备。 !converter_lite --modelFile=resnet50.onnx --fmk=ONNX --outputFile=resnet50 --saveType=MINDIR --inputShape="input.1:1,3,224,224" --device=Ascend
  • 模型准备 MindSpore Lite提供的模型convertor工具可以支持主流的模型格式到MindIR的格式转换,用户需要导出对应的模型文件,推荐导出为ONNX格式。 如何导出ONNX模型 PyTorch转ONNX,操作指导请见此处。 PyTorch导出ONNX模型样例如下: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vision model = torchvision.models.resnet50(pretrained=True) # 保存模型为ONNX格式 torch.onnx.export(model, torch.randn(1, 3, 224, 224), "resnet50.onnx") TensorFlow导出ONNX模型,操作指导请见此处。 如何导出PTH模型 PyTorch模型导出时需要包含模型的结构信息,需要利用jit.trace方式完成模型的导出与保存。 # If you are instantiating the model with *from_pretrained* you can also easily set the TorchScript flag model = BertModel.from_pretrained("bert-base-uncased", torchscript=True) # Creating the trace traced_model = torch.jit.trace(model, [tokens_tensor, segments_tensors]) torch.jit.save(traced_model, "traced_bert.pt")
  • 迁移环境简介 ModelArts开发环境针对推理昇腾迁移的场景提供了云上可以直接访问的开发环境,具有如下优点: 利用云服务的资源使用便利性,可以直接使用到不同规格的昇腾设备。 通过指定对应的运行镜像,可以直接使用预置的、在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工具集,且已经适配到最新的版本可以直接使用。 开发者可以通过浏览器入口以Notebook方式访问,也可以通过VSCode远程开发的模式直接接入到云上环境中完成迁移开发与调测,最终生成适配昇腾的推理应用。 当前支持以下两种迁移环境搭建方式: ModelArts Standard:在Notebook中,使用预置镜像进行。 ModelArts Lite DevServer:在裸金属服务器中 ,自助配置好存储、安装固件、驱动、配置网络等。
  • 核心概念 推理业务昇腾迁移整体流程及工具链 图1 推理业务昇腾迁移整体路径 推理业务昇腾迁移整体分为七个大的步骤,并以完整工具链覆盖全链路: 迁移评估:针对迁移可行性、工作量,以及可能的性能收益进行大致的预估。 环境准备:利用ModelArts提供的开发环境一键式准备好迁移、调测需要的运行环境与工具链。 模型适配:针对昇腾迁移模型必要的转换和改造。 模型准备,导出和保存确定格式的模型。 转换参数准备,准备模型业务相关的关键参数。 模型转换,包含模型转换、优化和量化等。 应用集成。 针对转换的模型运行时应用层适配。 数据预处理。 模型编排。 模型裁剪。 精度校验。 精度对比误差统计工具。 自动化精度对比工具。 网络结构可视化工具。 性能调优。 性能测试。 性能调优三板斧。 性能分析与诊断。 迁移测试报告。 推理迁移验收表。 ModelArts开发环境 ModelArts作为华为云上的 AI开发平台 ,提供交互式云上开发环境,包含标准化昇腾算力资源和完整的迁移工具链,帮助用户完成昇腾迁移的调测过程,进一步可在平台上将迁移的模型一键部署成为在线服务向外提供推理服务,或者运行到自己的运行环境中。 MindSpore Lite 华为自研的AI推理引擎,后端对于昇腾有充分的适配,模型转换后可以在昇腾上获得更好的性能,配合丰富的适配工具链,降低迁移成本,该工具在推理迁移工作的预置镜像已安装,可在镜像中直接使用(见环境准备)。关于MindSpore Lite详细介绍可参考MindSpore Lite文档。在使用MindSpore Lite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参考MindSpore Lite官网提供的问题定位指南进行问题定位。
  • 迁移路线介绍 当前推理迁移时,不同的模型类型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迁移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CV类小模型例如yolov5,以及部分AIGC场景的模型迁移,目前推荐使用MindSpore-Lite推理路线,可以利用MindSpore提供的图编译和自动调优能力,达到更好的模型性能。 2. LLM大语言模型场景,在GPU下通常会使用vLLM等大模型推理框架,因此迁移到昇腾时,推荐使用PyTorch + ascend-vllm技术路线进行迁移。 如果您使用的模型在上述案例文档中已包含,建议您直接使用案例中迁移好的模型,如果您的模型不在已提供的范围内,或者您因业务要求需要自行完成端到端的迁移,可以参考本迁移指导书介绍的步骤进行操作。 本文的迁移指导及快速入门案例均针对路线1也即MindSpore-Lite迁移路线进行介绍。使用ascend-vllm路线的迁移指导会在后续提供,您可以从上面的案例中下载相关代码并直接参考实现源码。
  • 网卡名称错误 当训练开始时提示网卡名称错误。或者通信超时。可以使用ifconfig命令检查网卡名称配置是否正确。 比如,ifconfig看到当前机器IP对应的网卡名称为enp67s0f5,则可以设置环境变量指定该值。 图1 网卡名称错误 export GLOO_SOCKET_IFNAME=enp67s0f5 # 多机之间使用gloo通信时需要指定网口名称, export TP_SOCKET_IFNAME=enp67s0f5 # 多机之间使用TP通信时需要指定网口名称 export HCCL_SOCKET_IFNAME=enp67s0f5 # 多机之间使用HCCL通信时需要指定网口名称 关于环境变量的解释可以参考: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package - torch.distributed — PyTorch 2.3 documentation 父主题: 常见错误原因和解决方法
  • 附录:大模型推理standard常见问题 问题1:在推理预测过程中遇到NPU out of memory。 解决方法:调整推理服务启动时的显存利用率,将--gpu-memory-utilization的值调小。 问题2:在推理预测过程中遇到ValueError:User-specified max_model_len is greater than the drived max_model_len。 解决方法:修改config.json文件中的"seq_length"的值,"seq_length"需要大于等于 --max-model-len的值。 config.json存在模型对应的路径下,例如:/data/nfs/benchmark/tokenizer/chatglm3-6b/config.json 问题3:使用离线推理时,性能较差或精度异常。 解决方法:将block_size大小设置为128。 from vllm import LLM, SamplingParams llm = LLM(model="facebook/opt-125m", block_size=128) 问题4:使用llama3.1系模型进行推理时,报错:ValueError: 'rope_scaling' must be a dictionary with two fields, 'type' and 'factor', got {'factor': 8.0, 'low_freq_factor': 1.0, 'high_freq_factor': 4.0, 'original_max_position_embeddings': 8192, 'rope_type': 'llama3'} 解决方法:升级transformers版本到4.43.1:pip install transformers --upgrade 问题5:使用SmoothQuant进行W8A8进行模型量化时,报错:AttributeError: type object 'LlamaAttention' has no attribute '_init_rope' 解决方法:降低transformers版本到4.42:pip install transformers==4.42 --upgrade 问题6:部署在线服务报错starting container process caused "exec: \"/home/mind/model/run_vllm.sh\": permission denied" 解决方法:修改AscendCloud-6.3.907-xxx.zip压缩包中llm_inference/ascend_vllm/build_image.sh内容,将'ENTRYPOINT ["/home/mind/model/run_vllm.sh"]'修改为'ENTRYPOINT sh /home/mind/model/run_vllm.sh',并重新构建镜像。 见如下示例: 图1 修改build_images.sh 父主题: 主流开源大模型基于Standard适配PyTorch NPU推理指导(6.3.907)
  • 附录:基于vLLM不同模型推理支持最小卡数和最大序列说明 基于vLLM(v0.5.0)部署推理服务时,不同模型推理支持的最小昇腾卡数和对应卡数下的max-model-len长度说明,如下面的表格所示。 以下值是在gpu-memory-utilization为0.9时测试得出,为服务部署所需的最小昇腾卡数及该卡数下推荐的最大max-model-len长度,不代表最佳性能。 以llama2-13b为例,NPU卡显存为32GB时,至少需要2张卡运行推理业务,2张卡运行的情况下,推荐的最大序列max-model-len长度最大是16K,此处的单位K是1024,即16*1024。 测试方法:gpu-memory-utilization为0.9下,以4k、8k、16k递增max-model-len,直至达到能执行静态benchmark下的最大max-model-len。 表1 基于vLLM不同模型推理支持最小卡数和最大序列说明 序号 模型名 32GB显存 64GB显存 最小卡数 最大序列(K) max-model-len 最小卡数 最大序列(K) max-model-len 1 llama-7b 1 16 1 32 2 llama-13b 2 16 1 16 3 llama-65b 8 16 4 16 4 llama2-7b 1 16 1 32 5 llama2-13b 2 16 1 16 6 llama2-70b 8 32 4 64 7 llama3-8b 1 32 1 128 8 llama3-70b 8 32 4 64 9 qwen-7b 1 8 1 32 10 qwen-14b 2 16 1 16 11 qwen-72b 8 8 4 16 12 qwen1.5-0.5b 1 128 1 256 13 qwen1.5-7b 1 8 1 32 14 qwen1.5-1.8b 1 64 1 128 15 qwen1.5-14b 2 16 1 16 16 qwen1.5-32b 4 32 2 64 17 qwen1.5-72b 8 8 4 16 18 qwen1.5-110b -- 8 128 19 qwen2-0.5b 1 128 1 256 20 qwen2-1.5b 1 64 1 128 21 qwen2-7b 1 8 1 32 22 qwen2-72b 8 32 4 64 23 chatglm2-6b 1 64 1 128 24 chatglm3-6b 1 64 1 128 25 glm-4-9b 1 32 1 128 26 baichuan2-7b 1 8 1 32 27 baichuan2-13b 2 4 1 4 28 yi-6b 1 64 1 128 29 yi-9b 1 32 1 64 30 yi-34b 4 32 2 64 31 deepseek-llm-7b 1 16 1 32 32 deepseek-coder-instruct-33b 4 32 2 64 33 deepseek-llm-67b 8 32 4 64 34 mistral-7b 1 32 1 128 35 mixtral-8x7b 4 8 2 32 36 gemma-2b 1 64 1 128 37 gemma-7b 1 8 1 32 38 falcon-11b 1 8 1 64 父主题: 主流开源大模型基于Standard适配PyTorch NPU推理指导(6.3.907)
  • Step1使用tensorRT量化工具进行模型量化 使用tensorRT 0.9.0版本工具进行模型量化,工具下载使用指导请参见https://github.com/NVIDIA/TensorRT-LLM/tree/v0.9.0。 执行如下脚本进行权重转换生成量化系数,详细参数解释请参见https://github.com/NVIDIA/TensorRT-LLM/tree/main/examples/llama#int8-kv-cache) python convert_checkpoint.py \ --model_dir ./llama-models/llama-7b-hf \ --output_dir ./llama-models/llama-7b-hf/int8_kv_cache/ \ --dtype float16 \ --int8_kv_cache 运行完成后,会在output_dir下生成量化后的权重。量化后的权重包括原始权重和kvcache的scale系数。
  • Step3 启动kv-cache-int8量化服务 参考Step3 启动推理服务,启动推理服务时添加如下命令。 --kv-cache-dtype int8 #只支持int8,表示kvint8量化 --quantization-param-path kv_cache_scales.json #输入Step2 抽取kv-cache量化系数生成的json文件路径; 如果只测试推理功能和性能,不需要此json文件,此时scale系数默认为1,但是可能会造成精度下降。
  • 使用SmoothQuant量化工具转换权重 SmoothQuant(W8A8)量化方案能降低模型显存以及需要部署的卡数。也能同时降低首token时延和增量推理时延。支持SmoothQuant(W8A8)量化的模型列表请参见支持的模型列表和权重文件。 本章节介绍如何在Notebook使用SmoothQuant量化工具实现推理量化。 SmoothQuant量化工具使用到的脚本存放在代码包AscendCloud-LLM-x.x.x.zip的llm_tools目录下。 代码目录如下: AutoSmoothQuant #量化工具 ├── ascend_autosmoothquant_adapter # 昇腾量化使用的算子模块 ├── autosmoothquant # 量化代码 ├── build.sh # 安装量化模块的脚本 ... 具体操作如下: 配置需要使用的NPU卡,例如:实际使用的是第1张和第2张卡,此处填写为“0,1”,以此类推。 export ASCEND_RT_VISIBLE_DEVI CES =0,1 NPU卡编号可以通过命令npu-smi info查询。 执行权重转换。 cd autosmoothquant/examples/ python smoothquant_model.py --model-path /home/ma-user/llama-2-7b/ --quantize-model --generate-scale --dataset-path /data/nfs/user/val.jsonl --scale-output scales/llama2-7b.pt --model-output quantized_model/llama2-7b --per-token --per-channel 参数说明: --model-path:原始模型权重路径。 --quantize-model:体现此参数表示会生成量化模型权重。不需要生成量化模型权重时,不体现此参数 --generate-scale:体现此参数表示会生成量化系数,生成后的系数保存在--scale-output参数指定的路径下。如果有指定的量化系数,则不需此参数,直接读取--scale-input参数指定的量化系数输入路径即可。 --dataset-path:数据集路径,推荐使用: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mit-han-lab/pile-val-backup/resolve/main/val.jsonl.zst。 --scale-output:量化系数保存路径。 --scale-input:量化系数输入路径,若之前已生成过量化系数,则可指定该参数,跳过生成scale的过程。 --model-output:量化模型权重保存路径。 --smooth-strength:平滑系数,推荐先指定为0.5,后续可以根据推理效果进行调整。 --per-token:激活值量化方法,若指定则为per-token粒度量化,否则为per-tensor粒度量化。 --per-channel:权重量化方法,若指定则为per-channel粒度量化,否则为per-tensor粒度量化。 启动smoothQuant量化服务。 参考Step3 启动推理服务,启动推理服务时添加如下命令。 -q smoothquant 或者 --quantization smoothquant 父主题: 推理模型量化
  • Step2 权重格式转换 AutoAWQ量化完成后,使用int32对int4的权重进行打包。昇腾上使用int8对权重进行打包,需要进行权重转换。 进入llm_tools/AutoAWQ代码目录下执行以下脚本: 执行时间预计10分钟。执行完成后会将权重路径下的原始权重替换成转换后的权重。如需保留之前权重格式,请在转换前备份。 python convert_awq_to_npu.py --model /home/ma-user/Qwen1.5-72B-Chat-AWQ 参数说明: model:模型路径。
  • benchmark方法介绍 性能benchmark包括两部分。 静态性能测试:评估在固定输入、固定输出和固定并发下,模型的吞吐与首token延迟。该方式实现简单,能比较清楚的看出模型的性能和输入输出长度、以及并发的关系。 动态性能测试:评估在请求并发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输入输出长度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模型的延迟和吞吐。该场景能模拟实际业务下动态的发送不同长度请求,能评估推理框架在实际业务中能支持的并发数。 性能benchmark验证使用到的脚本存放在代码包AscendCloud-LLM-x.x.x.zip的llm_evaluation目录下。 代码目录如下: benchmark_tools ├── benchmark_parallel.py # 评测静态性能脚本 ├── benchmark_serving.py # 评测动态性能脚本 ├── generate_dataset.py # 生成自定义数据集的脚本 ├── benchmark_utils.py # 工具函数集 ├── benchmark.py # 执行静态、动态性能评测脚本 ├── requirements.txt # 第三方依赖 执行性能测试脚本前,需先安装相关依赖。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静态benchmark 运行静态benchmark验证脚本benchmark_parallel.py,具体操作命令如下,可以根据参数说明修改参数。 Notebook中进行测试: conda activate python-3.9.10 cd benchmark_tools python benchmark_parallel.py --backend vllm --host 127.0.0.1 --port 8080 --tokenizer /path/to/tokenizer --epochs 10 --parallel-num 1 2 4 8 --output-tokens 256 256 --prompt-tokens 1024 2048 --benchmark-csv benchmark_parallel.csv 生产环境中进行测试: python benchmark_parallel.py --backend vllm --url xxx --app-code xxx --tokenizer /path/to/tokenizer --epochs 10 --parallel-num 1 2 4 8 --output-tokens 256 256 --prompt-tokens 1024 2048 --benchmark-csv benchmark_parallel.csv 参数说明: --backend:服务类型,支持tgi、vllm、mindspore、openai等。本文档使用的推理接口是vllm。 --host:服务IP地址,如127.0.0.1。 --port:服务端口,和推理服务端口8080。 --url:若以vllm接口方式启动服务,API接口公网地址与"/generate"拼接而成;若以openai接口方式启动服务,API接口公网地址与"/v1/completions"拼接而成。部署成功后的在线服务详情页中可查看API接口公网地址。 图1 API接口公网地址 --app-code:获取方式见访问在线服务(APP认证)。 --tokenizer:tokenizer路径,HuggingFace的权重路径。若服务部署在Notebook中,该参数为Notebook中权重路径;若服务部署在生产环境中,该参数为本地模型权重路径。 --served-model-name:仅在以openai接口启动服务时需要该参数。若服务部署在Notebook中,该参数为Notebook中权重路径;若服务部署在生产环境中,该参数为服务启动脚本run_vllm.sh中的${model_path}。 --epochs:测试轮数,默认取值为5。 --parallel-num:每轮并发数,支持多个,如 1 4 8 16 32。 --prompt-tokens:输入长度,支持多个,如 128 128 2048 2048,数量需和--output-tokens的数量对应。 --output-tokens:输出长度,支持多个,如 128 2048 128 2048,数量需和--prompt-tokens的数量对应。 脚本运行完成后,测试结果保存在benchmark_parallel.csv中,示例如下图所示。 图2 静态benchmark测试结果(示意图)
  • 动态benchmark 获取测试数据集。 动态benchmark需要使用数据集进行测试,可以使用公开数据集,例如Alpaca、ShareGPT。也可以根据业务实际情况,使用generate_datasets.py脚本生成和业务数据分布接近的数据集。 公开数据集下载地址: ShareGPT: 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anon8231489123/ShareGPT_Vicuna_unfiltered/resolve/main/ShareGPT_V3_unfiltered_cleaned_split.json Alpaca: https://github.com/tatsu-lab/stanford_alpaca/blob/main/alpaca_data.json 使用generate_dataset.py脚本生成数据集方法: generate_datasets.py脚本通过指定输入输出长度的均值和标准差,生成一定数量的正态分布的数据。具体操作命令如下,可以根据参数说明修改参数。 cd benchmark_tools python generate_dataset.py --dataset custom_datasets.json --tokenizer /path/to/tokenizer \ --min-input 100 --max-input 3600 --avg-input 1800 --std-input 500 \ --min-output 40 --max-output 256 --avg-output 160 --std-output 30 --num-requests 1000 generate_dataset.py脚本执行参数说明如下: --dataset:数据集保存路径,如custom_datasets.json。 --tokenizer:tokenizer路径,可以是HuggingFace的权重路径。 --min-input:输入tokens最小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max-input:输入tokens最大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avg-input:输入tokens长度平均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std-input:输入tokens长度方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min-output:最小输出tokens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max-output:最大输出tokens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avg-output:输出tokens长度平均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std-output:输出tokens长度标准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num-requests:输出数据集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执行脚本benchmark_serving.py测试动态benchmark。具体操作命令如下,可以根据参数说明修改参数。 Notebook中进行测试: conda activate python-3.9.10 cd benchmark_tools python benchmark_serving.py --backend vllm --host 127.0.0.1 --port 8080 --dataset custom_dataset.json --dataset-type custom --tokenizer /path/to/tokenizer --request-rate 0.01 1 2 4 8 10 20 --num-prompts 1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max-tokens 4096 --max-prompt-tokens 3768 --benchmark-csv benchmark_serving.csv 生产环境中进行测试: python benchmark_serving.py --backend vllm --url xxx --app-code xxx --dataset custom_dataset.json --dataset-type custom --tokenizer /path/to/tokenizer --request-rate 0.01 1 2 4 8 10 20 --num-prompts 1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max-tokens 4096 --max-prompt-tokens 3768 --benchmark-csv benchmark_serving.csv --backend:服务类型,支持tgi、vllm、mindspore、openai等。本文档使用的推理接口是vllm。 --host:服务IP地址,如127.0.0.1。 --port:服务端口。 --url:若以vllm接口方式启动服务,API接口公网地址与"/generate"拼接而成;若以openai接口方式启动服务,API接口公网地址与"/v1/completions"拼接而成。部署成功后的在线服务详情页中可查看API接口公网地址。 图3 API接口公网地址 --app-code:获取方式见访问在线服务(APP认证)。 --dataset:数据集路径。 --dataset-type:支持三种 "alpaca","sharegpt","custom"。custom为自定义数据集。 --tokenizer:tokenizer路径,可以是huggingface的权重路径。若服务部署在Notebook中,该参数为Notebook中权重路径;若服务部署在生产环境中,该参数为本地模型权重路径。 --served-model-name:仅在以openai接口启动服务时需要该参数。若服务部署在Notebook中,该参数为Notebook中权重路径;若服务部署在生产环境中,该参数为服务启动脚本run_vllm.sh中的${model_path}。 --request-rate:请求频率,支持多个,如 0.1 1 2。实际测试时,会根据request-rate为均值的指数分布来发送请求以模拟真实业务场景。 --num-prompts:某个频率下请求数,支持多个,如 10 100 100,数量需和--request-rate的数量对应。 --max-tokens:输入+输出限制的最大长度,模型启动参数--max-input-length值需要大于该值。 --max-prompt-tokens:输入限制的最大长度,推理时最大输入tokens数量,模型启动参数--max-total-tokens值需要大于该值,tokenizer建议带tokenizer.json的FastTokenizer。 --benchmark-csv:结果保存路径,如benchmark_serving.csv。 脚本运行完后,测试结果保存在benchmark_serving.csv中,示例如下图所示。 图4 动态benchmark测试结果(示意图)
  • 约束限制 创建在线服务时,每秒服务流量限制默认为100次,若静态benchmark的并发数(parallel-num参数)或动态benchmark的请求频率(request-rate参数)较高,会触发推理平台的流控,请在ModelArts Standard“在线服务”详情页修改服务流量限制。 同步请求时,平台每次请求预测的时间不能超过60秒。例如输出数据比较大的调用请求(例如输出大于1k),请求预测会超过60秒导致调用失败,可提交工单设置请求超时时间。
  • Step2 查看精度测试结果 默认情况下,评测结果会按照result/{model_name}/的目录结果保存到对应的测试工程。执行多少次,则会在{model_name}下生成多少次结果。benchmark_eval下生成的log中记录了客户端产生结果。数据集的打分结果在result/{model_name}/...目录下,查找到summmary目录,有txt和csv两种保存格式。总体打分结果参考txt和csv文件的最后一行,举例如下: npu: mmlu:46.6 gpu: mmlu:47 NPU打分结果(mmlu取值46.6)和GPU打分结果(mmlu取值47)进行对比,误差在1%以内(计算公式:(47-46.6)/47*100=0.85%)认为NPU精度和GPU对齐。
  • Step1 配置精度测试环境 获取精度测试代码。精度测试代码存放在代码包AscendCloud-LLM的llm_tools/llm_evaluation目录中,代码目录结构如下。 benchmark_eval ├──opencompass.sh #运行opencompass脚本 ├──install.sh #安装opencompass脚本 ├──vllm_api.py #启动vllm api服务器 ├──vllm.py #构造vllm评测配置脚本名字 精度评测切换conda环境,确保之前启动服务为vllm接口,进入到benchmark_eval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 conda activate python-3.9.10 (可选)如果需要在humaneval数据集上评估模型代码能力,请执行此步骤,否则忽略这一步。原因是通过opencompass使用humaneval数据集时,需要执行模型生成的代码。请仔细阅读human_eval/execution.py文件第48-57行的注释,内容参考如下。了解执行模型生成代码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接受这些风险,请取消第58行的注释,执行下面步骤4进行评测。 # WARNING # This program exists to execute untrusted model-generated code. Although # it is highly unlikely that model-generated code will do something overtly # malicious in response to this test suite, model-generated code may act # destructively due to a lack of model capability or alignment. # User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sandbox this evaluation suite so that it # does not perform destructive actions on their host or network. For more # information on how OpenAI sandboxes its code, see the accompanying paper. # Once you have read this disclaimer and taken appropriate precautions, #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line and proceed at your own risk: # exec(check_program, exec_globals) #第58行 执行精度测试启动脚本opencompass.sh,具体操作命令如下,可以根据参数说明修改参数。请确保${work_dir} 已经通过export设置。 vllm_path=${vllm_path} \ service_port=${service_port} \ max_out_len=${max_out_len} \ batch_size=${batch_size} \ eval_datasets=${eval_datasets} \ model_name=${model_name} \ benchmark_type=${benchmark_type} \ bash -x opencompass.sh 参数说明: vllm_path:构造vllm评测配置脚本名字,默认为vllm。 service_port:服务端口,与启动服务时的端口保持,比如8080。 max_out_len:在运行类似mmlu、ceval等判别式回答时,max_out_len建议设置小一些,比如16。在运行human_eval等生成式回答(生成式回答是对整体进行评测,少一个字符就可能会导致判断错误)时,max_out_len设置建议长一些,比如512,至少包含第一个回答的全部字段。 batch_size:输入的batch_size大小,不影响精度,只影响得到结果速度。 eval_datasets:评测数据集和评测方法,比如ceval_gen、mmlu_gen,不同数据集可以详见opencompass下面data目录。 model_name:评测模型名称,不需要与启动服务时的模型参数保持一致。 benchmark_type:作为一个保存log结果中的一个变量名,默认选eval。 参考命令: vllm_path=vllm service_port=8080 max_out_len=16 batch_size=2 eval_datasets=mmlu_gen model_name=llama_7b benchmark_type=eval bash -x opencompass.sh (可选)如果同时运行多个数据集,需要将不同数据集通过空格分开,加入到eval_datasets中,比如eval_datasets=ceval_gen mmlu_gen。运行命令如下所示。 cd opencompass python run.py --models vllm --datasets mmlu_gen ceval_gen -w ${output_path} output_path: 要保存的结果路径。 (可选)创建新conda环境,安装vllm和opencompass。执行完之后,在 opencompass/configs/models/vllm/vllm_ppl.py 里是ppl的配置项。由于离线执行推理,消耗的显存相当庞大。其中以下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来调整。 batch_size, 推理时传入的 prompts 数量,可配合后面的参数适当减少 offline,是否启动离线模型,使用 ppl 时必须为 True tp_size,使用推理的卡数 max_seq_len,推理的上下文长度,和消耗的显存直接相关,建议稍微高于prompts。其中,mmlu和ceval 建议 3200 另外,在 opencompass/opencompass/models/vllm_api.py 中,可以适当调整 gpu_memory_utilization。如果还是 oom,建议适当往下调整。 最后,如果执行报错提示oom,建议修改数据集的shot配置。例如mmlu,可以修改文件 opencompass/configs/datasets/mmlu/mmlu_ppl_ac766d.py 中的 fix_id_list, 将最大值适当调低。 ppl困惑度评测一般用于base权重测评,会将n个选项上拼接上下文,形成n个序列,再计算这n个序列的困惑度(perplexity)。其中,perplexity最小的序列所对应的选项即为这道题的推理结果。运行时间比较长,例如llama3_8b 跑完mmlu要2~3小时。 在npu卡上,使用多卡进行推理时,需要预置变量 export PYTORCH_NPU_ALLOC_CONF=expandable_segments:False 执行脚本如下: python run.py --models vllm_ppl --datasets mmlu_ppl -w ${output_path} output_path 指定保存结果的路径。 参考模型llama3系列模型,数据集 mmlu 为例,配置如下: 表1 参数配置 模型 max_seq_len batch_size shot数 llama3_8b 3200 8 采用默认值 llama3_70b 3200 4 [0, 1, 2] (可选) opencompass也支持通过本地权重来进行ppl精度测试。本质上使用transformers进行推理,因为没有框架的优化,执行时间最长。另一方面,由于是使用transformers推理,结果也是最稳定的。对单卡运行的模型比较友好,算力利用率比较高。对多卡运行的推理,缺少负载均衡,利用率低。 在昇腾卡上执行时,需要在 opencompass/opencompass/runners/local.py 中添加如下代码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_npu from torch_npu.contrib import transfer_to_npu 执行脚本如下 # for llama3_8b python run.py --datasets mmlu_ppl \ --hf-type base --hf-path {hf-path} \ --max-seq-len 3200 --max-out-len 16 --hf-num-gpus 1 --batch-size 4 \ -w {output_path} --debug 参数说明如下: --datasets, 评测的数据集及评测方法,其中 mmlu 是数据集,ppl 是评测方法 --hf-type, HuggingFace模型权重类型(base,chat), 默认为chat, 依据实际的模型选择 --hf-path, 本地 HuggingFace 权重的路径,比如/home/ma-user/nfs/model/Meta-Llama-3-8B --max-seq-len, 模型的最大序列长度 --max-out-len, 模型的最大输出长度 --hf-num-gpus, 需要使用的卡数 --batch-size, 推理每次处理的输入数目 -w 存放输出结果的目录
  • Step1 准备模型文件和权重文件 在OBS桶中,创建文件夹,准备模型权重文件、推理启动脚本run_vllm.sh及SSL证书。此处以chatglm3-6b为例。 模型权重文件获取地址请参见支持的模型列表和权重文件。 若需要部署量化模型,请参考推理模型量化在Notebook中进行权重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权重上传至OBS中。 权重文件夹不要以"model"命名,若以"model"命名会导致后续创建AI应用报错。 推理启动脚本run_vllm.sh制作请参见下文创建推理脚本文件run_vllm.sh的介绍。 SSL证书制作包含cert.pem和key.pem,需自行生成。生成方式请参见•通过openssl创建SSLpem证书。 图1 准备模型文件和权重文件 创建推理脚本文件run_vllm.sh run_vllm.sh脚本示例如下。 通过vLLM服务API接口启动服务 source /home/ma-user/.bashrc export ASCEND_RT_VISIBLE_DEVICES=${ASCEND_RT_VISIBLE_DEVICES} python -m vllm.entrypoints.api_server --model ${model_path} \ --ssl-keyfile="/home/mind/model/key.pem" \ --ssl-certfile="/home/mind/model/cert.pem" \ --max-num-seqs=256 \ --max-model-len=4096 \ --max-num-batched-tokens=4096 \ --dtype=float16 \ --tensor-parallel-size=1 \ --block-size=128 \ --host=0.0.0.0 \ --port=8080 \ --gpu-memory-utilization=0.9 \ --trust-remote-code 通过OpenAI服务API接口启动服务 source /home/ma-user/.bashrc export ASCEND_RT_VISIBLE_DEVICES=${ASCEND_RT_VISIBLE_DEVICES} python -m vllm.entrypoints.openai.api_server --model ${model_path} \ --ssl-keyfile="/home/mind/model/key.pem" \ --ssl-certfile="/home/mind/model/cert.pem" \ --max-num-seqs=256 \ --max-model-len=4096 \ --max-num-batched-tokens=4096 \ --dtype=float16 \ --tensor-parallel-size=1 \ --block-size=128 \ --host=0.0.0.0 \ --port=8080 \ --gpu-memory-utilization=0.9 \ --trust-remote-code 参数说明: ${ASCEND_RT_VISIBLE_DEVICES}:使用的NPU卡,单卡设为0即可,4卡可设为0,1,2,3。 ${model_path}:模型路径,填写为/home/mind/model/权重文件夹名称,如:home/mind/model/chatglm3-6b。 /home/mind/model路径为推理平台固定路径,部署服务时会将Step1 准备模型文件和权重文件OBS路径下的文件传输至/home/mind/model路径下。--tensor-parallel-size:并行卡数。 --hostname:服务部署的IP,使用本机IP 0.0.0.0。 --port:服务部署的端口8080。 --max-model-len:最大数据输入+输出长度,不能超过模型配置文件config.json里面定义的“max_position_embeddings”和“seq_length”;如果设置过大,会占用过多显存,影响kvcache的空间。不同模型推理支持的max-model-len长度不同,具体差异请参见附录:基于vLLM(v0.3.2)不同模型推理支持的max-model-len长度说明。 --gpu-memory-utilization:NPU使用的显存比例,复用原vLLM的入参名称,默认为0.9。 --trust-remote-code:是否相信远程代码。 --dtype:模型推理的数据类型。仅支持FP16和BF16数据类型推理。float16表示FP16,bfloat16表示BF16。如果不指定,则根据输入数据自动匹配数据类型。 --distributed-executor-backend:多卡推理启动后端,可选值为"ray"或者"mp",其中"ray"表示使用ray进行启动多卡推理,"mp"表示使用python多进程进行启动多卡推理。默认使用"mp"后端启动多卡推理。 推理启动脚本必须名为run_vllm.sh,不可修改其他名称。 hostname和port也必须分别是0.0.0.0和8080不可更改。 高阶参数说明: --enable-prefix-caching:如果prompt的公共前缀较长或者多轮对话场景下推荐使用prefix-caching特性。在推理服务启动脚本中添加此参数表示使用,不添加表示不使用。 --quantization:推理量化参数。当使用量化功能,则在推理服务启动脚本中增加该参数,若未使用量化功能,则无需配置。根据使用的量化方式配置,可选择awq或smoothquant方式。 --speculative-model ${container_draft_model_path}:投机草稿模型地址,模型格式是HuggingFace的目录格式。即Step2 准备权重文件上传的HuggingFace权重文件存放目录。投机草稿模型为与--model入参同系列,但是权重参数远小于--model指定的模型。若未使用投机推理功能,则无需配置。 --num-speculative-tokens:投机推理小模型每次推理的token数。若未使用投机推理功能,则无需配置。参数--num-speculative-tokens需要和--speculative-model ${container_draft_model_path}同时使用。 可在run_vllm.sh增加如下环境变量开启高阶配置: export DEFER_DECODE=1 # 是否使用推理与Token解码并行;默认值为1表示开启并行,取值为0表示关闭并行。开启该功能会略微增加首Token时间,但可以提升推理吞吐量。 export DEFER_MS=10 # 延迟解码时间,默认值为10,单位为ms。将Token解码延迟进行的毫秒数,使得当次Token解码能与下一次模型推理并行计算,从而减少总推理时延。该参数需要设置环境变量DEFER_DECODE=1才能生效。 export USE_VOCAB_PARALLEL=1 # 是否使用词表并行;默认值为1表示开启并行,取值为0表示关闭并行。对于词表较小的模型(如llama2系模型),关闭并行可以减少推理时延,对于词表较大的模型(如qwen系模型),开启并行可以减少显存占用,以提升推理吞吐量。
  • Step4 调用在线服务 进入在线服务详情页面,选择“预测”。 若以vllm接口启动服务,设置请求路径:“/generate”,输入预测代码“{"prompt": "你好", "temperature":0, "max_tokens":20}”,单击“预测”即可看到预测结果。 图4 预测-vllm 若以openai接口启动服务,设置请求路径:“/v1/completions”,输入预测代码“{"prompt": "你是谁","model": "${model_path}","max_tokens": 50,"temperature":0}”,单击“预测”即可看到预测结果。 图5 预测-openai 在线服务的更多内容介绍请参见文档查看服务详情。
  • Step3 启动推理服务 配置需要使用的NPU卡为容器中的第几张卡。例如:实际使用的是容器中第1张卡,此处填写“0”。 export ASCEND_RT_VISIBLE_DEVICES=0 如果启动服务需要使用多张卡,则按容器中的卡号依次编排。例如:实际使用的是容器中第1张和第2张卡,此处填写为“0,1”,以此类推。 export ASCEND_RT_VISIBLE_DEVICES=0,1 通过命令npu-smi info查询NPU卡为容器中的第几张卡。例如下图查询出两张卡,如果希望使用第一和第二张卡,则“export ASCEND_RT_VISIBLE_DEVICES=0,1”,注意编号不是填4、5。 图2 查询结果 配置环境变量。 export DEFER_DECODE=1 # 是否使用推理与Token解码并行;默认值为1表示开启并行,取值为0表示关闭并行。开启该功能会略微增加首Token时间,但可以提升推理吞吐量。 export DEFER_MS=10 # 延迟解码时间,默认值为10,单位为ms。将Token解码延迟进行的毫秒数,使得当次Token解码能与下一次模型推理并行计算,从而减少总推理时延。该参数需要设置环境变量DEFER_DECODE=1才能生效。 export USE_VOCAB_PARALLEL=1 # 是否使用词表并行;默认值为1表示开启并行,取值为0表示关闭并行。对于词表较小的模型(如llama2系模型),关闭并行可以减少推理时延,对于词表较大的模型(如qwen系模型),开启并行可以减少显存占用,以提升推理吞吐量。 export USE_PFA_HIGH_PRECISION_MODE=1 # PFA算子是否使用高精度模式;默认值为0表示不开启。针对Qwen2-7B模型,必须开启此配置,否则精度会异常;其他模型不建议开启,因为性能会有损失。 如果需要增加模型量化功能,启动推理服务前,先参考推理模型量化章节对模型做量化处理。 启动服务与请求。此处提供vLLM服务API接口启动和OpenAI服务API接口启动2种方式。详细启动服务与请求方式参考:https://docs.vllm.ai/en/latest/getting_started/quickstart.html。 以下服务启动介绍的是在线推理方式,离线推理请参见https://docs.vllm.ai/en/latest/getting_started/quickstart.html#offline-batched-inference。 通过vLLM服务API接口启动服务 在ascend_vllm目录下通过vLLM服务API接口启动服务,具体操作命令如下,API Server的命令相关参数说明如下,可以根据参数说明修改配置。 python -m vllm.entrypoints.api_server --model ${model_path} \ --max-num-seqs=256 \ --max-model-len=4096 \ --max-num-batched-tokens=4096 \ --dtype=float16 \ --tensor-parallel-size=1 \ --block-size=128 \ --host=${docker_ip} \ --port=8080 \ --gpu-memory-utilization=0.9 \ --trust-remote-code 通过OpenAI服务API接口启动服务 在ascend_vllm目录下通OpenAI服务API接口启动服务,具体操作命令如下,可以根据参数说明修改配置。 python -m vllm.entrypoints.openai.api_server --model ${model_path} \ --max-num-seqs=256 \ --max-model-len=4096 \ --max-num-batched-tokens=4096 \ --dtype=float16 \ --tensor-parallel-size=1 \ --block-size=128 \ --host=${docker_ip} \ --port=8080 \ --gpu-memory-utilization=0.9 \ --trust-remote-code 具体参数说明如下: --model ${model_path}:模型地址,模型格式是HuggingFace的目录格式。即Step2 准备权重文件上传的HuggingFace权重文件存放目录。如果使用了量化功能,则使用推理模型量化章节转换后的权重。 --max-num-seqs:最大同时处理的请求数,超过后拒绝访问。 --max-model-len:推理时最大输入+最大输出tokens数量,输入超过该数量会直接返回。max-model-len的值必须小于config.json文件中的"seq_length"的值,否则推理预测会报错。config.json存在模型对应的路径下,例如:/home/ma-user/work/chatglm3-6b/config.json。 --max-num-batched-tokens:prefill阶段,最多会使用多少token,必须大于或等于--max-model-len,推荐使用4096或8192。 --dtype:模型推理的数据类型。支持FP16和BF16数据类型推理。float16表示FP16,bfloat16表示BF16。 --tensor-parallel-size:模型并行数。取值需要和启动的NPU卡数保持一致,可以参考1。此处举例为1,表示使用单卡启动服务。 --block-size:PagedAttention的block大小,推荐设置为128。 --host=${docker_ip}:服务部署的IP,${docker_ip}替换为宿主机实际的IP地址。 --port:服务部署的端口。 --gpu-memory-utilization:NPU使用的显存比例,复用原vLLM的入参名称,默认为0.9。 --trust-remote-code:是否相信远程代码。 --distributed-executor-backend:多卡推理启动后端,可选值为"ray"或者"mp",其中"ray"表示使用ray进行启动多卡推理,"mp"表示使用python多进程进行启动多卡推理。默认使用"mp"后端启动多卡推理。 高阶参数说明: --enable-prefix-caching:如果prompt的公共前缀较长或者多轮对话场景下推荐使用prefix-caching特性。在推理服务启动脚本中添加此参数表示使用,不添加表示不使用。 --quantization:推理量化参数。当使用量化功能,则在推理服务启动脚本中增加该参数,若未使用量化功能,则无需配置。根据使用的量化方式配置,可选择awq或smoothquant方式。 --speculative-model ${container_draft_model_path}:投机草稿模型地址,模型格式是HuggingFace的目录格式。即Step2 准备权重文件上传的HuggingFace权重文件存放目录。投机草稿模型为与--model入参同系列,但是权重参数远小于--model指定的模型。若未使用投机推理功能,则无需配置。 --num-speculative-tokens:投机推理小模型每次推理的token数。若未使用投机推理功能,则无需配置。参数--num-speculative-tokens需要和--speculative-model ${container_draft_model_path}同时使用。 服务启动后,会打印如下类似信息。 server launch time cost: 15.443044185638428 s INFO: Started server process [2878] INFO: Waiting for application startup. INFO: Application startup complete. INFO: Uvicorn running on http://0.0.0.0:8080 (Press CTRL+C to quit)
  • 附录:基于vLLM(v0.3.2)不同模型推理支持的max-model-len长度说明 基于vLLM(v0.5.0)部署推理服务时,不同模型推理支持的max-model-len长度说明如下面的表格所示。如需达到以下值,需要将--gpu-memory-utilization设为0.9。 表2 不同模型推理支持的max-model-len长度 模型名 280T 313T 最小卡数 最大序列(K) 最小卡数 最大序列(K) llama-7b 1 16 1 32 llama-13b 2 16 1 16 llama-65b 8 16 4 16 llama2-7b 1 16 1 32 llama2-13b 2 16 1 16 llama2-70b 8 32 4 64 llama3-8b 1 32 1 128 llama3-70b 8 32 4 64 qwen-7b 1 8 1 32 qwen-14b 2 16 1 16 qwen-72b 8 8 4 16 qwen1.5-0.5b 1 128 1 256 qwen1.5-7b 1 8 1 32 qwen1.5-1.8b 1 64 1 128 qwen1.5-14b 2 16 1 16 qwen1.5-32b 4 32 2 64 qwen1.5-72b 8 8 4 16 qwen1.5-110b oom 8 128 qwen2-0.5b 1 128 1 256 qwen2-1.5b 1 64 1 128 qwen2-7b 1 32 1 64 qwen2-72b 8 32 4 64 chatglm2-6b 1 64 1 128 chatglm3-6b 1 64 1 128 glm-4-9b 1 32 1 128 baichuan-7b 1 16 1 32 baichuan-13b 2 4 1 4 baichuan2-7b 1 8 1 32 baichuan2-13b 2 4 1 4 yi-6b 1 64 1 128 yi-9b 1 32 1 64 yi-34b 4 32 2 64 deepseek-llm-7b 1 16 1 32 deepseek-coder-instruct-33b 4 32 2 64 deepseek-llm-67b 8 32 4 64 mistral-7b 1 32 1 128 mixtral-8x7b 4 8 2 32 gemma-2b 1 64 1 128 gemma-7b 1 8 1 32 说明:机器型号规格以卡数*显存大小为单位,如4*64GB代表4张64GB显存的NPU卡。
  • Step2 准备权重文件 将OBS中的模型权重上传到Notebook的工作目录/home/ma-user/work/下。上传代码参考如下。 import moxing as mox obs_dir = "obs://${bucket_name}/${folder-name}" local_dir = "/home/ma-user/work/qwen-14b" mox.file.copy_parallel(obs_dir, local_dir) 实际操作如下图所示。 图1 上传OBS文件到Notebook的代码示例
  • 准备Notebook ModelArts Notebook云上云下,无缝协同,更多关于ModelArts Notebook的详细资料请查看Notebook使用场景介绍。本案例中使用ModelArts的开发环境Notebook部署推理服务进行调试,请按照以下步骤完成Notebook的创建。 登录ModelArts控制台,在贵阳一区域,进入开发环境的Notebook界面,单击右上角“创建”,创建一个开发环境。创建Notebook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创建Notebook实例,此处仅介绍关键步骤。 图1 创建Notebook 创建Notebook时,选择 自定义镜像 ,并选择Step8 注册镜像章中注册的镜像。 图2 选择自定义镜像 资源类型推荐使用专属资源池,规格选到Ascend snt9b,显存规格建议选择64G以上的规格,磁盘规格建议选择500GB及以上。 创建完Notebook后,待Notebook状态变为“运行中”时,打开Notebook,可参考后续章节在Notebook调试环境中部署推理服务。 父主题: 准备工作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