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URI GET /v1/clustergroups 表1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limit 否 Integer 分页获取列表时,页的大小,默认为-1 offset 否 Integer 分页获取列表时,起始偏移量,默认为0 order_by 否 String 分页获取列表时,排序参数,支持 create_at 和 update_at order 否 String 分页获取列表时,排序方向,支持 desc 和 asc
  • 错误码 如果操作请求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未被处理,则会返回一条错误信息。错误信息中包括错误码和具体错误描述,表1列出了错误信息中的常见错误码及错误信息,您可根据描述处理相应的异常。 表1 错误码说明 错误码 状态码 错误信息 描述 U CS .00000001 400 Failed to obtain the user information. 未能获取用户信息 UCS.00000003 400 Failed to obtain the federation information. 获取联邦信息失败 UCS.00000004 403 Request forbidden. 禁止请求 UCS.00000005 500 Database operation failed. 数据库操作失败 UCS.00000006 500 Server internal error. 服务器内部错误 UCS.00000007 500 Data transform error. 数据转换失败 UCS.00000008 500 Error add event. 添加事件失败 UCS.00000009 500 Data unmarshal error. 数据反序列化失败 UCS.00000010 500 Data marshal error. 数据序列化失败 UCS.00000011 400 Bad query parameter value. 请求参数非法 UCS.00000012 400 Invalid request body. 请求体非法 UCS.00000013 404 No requested resources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 UCS.00000014 500 Failed to encrypt data. 加密数据失败 UCS.00000015 500 Failed to decrypt data. 解密数据失败 UCS.00000016 400 Invalid header value. 请求头非法 UCS.00000017 400 Insufficient quota 配额不足 UCS.00000018 401 Authorization failed. 授权失败 UCS.00010001 500 Failed to get iam connection. 获取 IAM 连接失败 UCS.00010002 403 Sub-user has no authority to create agency. 子用户无权创建委托 UCS.00010003 400 Failed to create agency. 创建委托失败 UCS.00010004 500 Failed to get role id for te_admin. 获取te_admin role失败 UCS.00010005 500 Failed to get admin token from iam. 获取admin token失败 UCS.00010006 500 Failed to get agency list from iam. 获取委托列表失败 UCS.00010007 500 Failed to get agency grants from iam. 获取委托grants失败 UCS.00010008 500 Failed to update agency role. 更新委托role失败 UCS.00010009 400 Failed to get project token by agency 通过委托获取项目token失败 UCS.00010010 400 Failed to get op_svc account domain token 获取op账号token失败 UCS.00010011 400 Failed to get project id by project name. 获取项目id失败 UCS.00010012 400 IAM agency quota insufficient, please expand agency quota 超出IAM委托配额 UCS.00010013 400 fail to get iam pdp authorize result 获取PDP鉴权结果失败 UCS.00010014 403 iam pdp authentication denied PDP鉴权拒绝 UCS.00010015 403 iam rbac authentication denied RBAC鉴权拒绝 UCS.00020001 500 Failed to get aeskey. 获取aeskey失败 UCS.00020002 500 Failed to get certs. 获取证书失败 UCS.00020003 500 Failed to create certs. 创建证书失败 UCS.00020003 500 Failed to delete certs. 删除证书失败 UCS.00030001 404 Cluster Not Found. 集群不存在 UCS.00030002 400 Failed to obtain the cluster information. 获取集群信息失败 UCS.00030003 400 Failed to get resourceJob info with cluster status 获取resource job失败 UCS.00040001 400 Failed to obtain the mesh information. 获取网格信息失败 UCS.00090001 500 Failed to create DNSRecord 记录集创建失败 UCS.00100001 400 Failed to publish message to smn. 发布消息到 SMN 失败 UCS.00100002 400 smn topic error. SMN主题错误 UCS.00100003 400 smn subscription error. SMN订阅错误 UCS.00110001 400 SDR failed to get billing raw data 获取计费数据失败 UCS.00110002 400 Formatting raw billing data to SDR format error 格式化计费数据失败 UCS.00120001 400 CBC failed to update resources status 更新CBC资源状态失败 UCS.00130001 400 Get UCS Agency info error 获取UCS委托错误 UCS.00140001 400 Create ClusterRole failed ClusterRole创建失败 UCS.00140002 400 Delete ClusterRole failed ClusterRole删除失败 UCS.00140003 400 Update ClusterRole failed ClusterRole更新失败 UCS.00140004 400 Get ClusterRole failed ClusterRole信息获取失败 UCS.00140005 400 Create ClusterRoleBinding failed ClusterRoleBinding创建失败 UCS.00140006 400 Delete ClusterRoleBinding failed ClusterRoleBinding删除失败 UCS.00140007 400 Update ClusterRoleBinding failed ClusterRoleBinding更新失败 UCS.00140008 400 Get ClusterRoleBinding failed ClusterRoleBinding信息获取失败 UCS.00140009 400 Create Role failed Role创建失败 UCS.00140010 400 Delete Role failed Role删除失败 UCS.00140011 400 Update Role failed Role更新失败 UCS.00140012 400 Get Role failed Role信息获取失败 UCS.00140013 400 Create RoleBinding failed RoleBinding创建失败 UCS.00140014 400 Delete RoleBinding failed RoleBinding删除失败 UCS.00140015 400 Update RoleBinding failed RoleBinding更新失败 UCS.00140016 400 Get RoleBinding failed RoleBinding信息获取失败 UCS.00150001 400 Cluster policy validate failed. 集群策略验证失败 UCS.00150002 400 ClusterGroup policy validate failed. 集群组策略验证失败 UCS.00150003 400 Cluster has enable policy. 集群已启用策略 UCS.00150004 400 ClusterGroup has enable policy. 集群组已启用策略 UCS.00150005 400 Cluster not enable policy. 集群未启用策略 UCS.00150006 400 ClusterGroup not enable policy. 集群组未启用策略 UCS.00150007 500 Get policy job failed. 获取策略任务失败 UCS.01000001 400 Failed to obtain the user information. 获取用户信息失败 UCS.01000002 429 The throttling threshold has been reached. 达到流控阈值 UCS.01000003 401 Authorization failed. 授权失败 UCS.01000004 403 Request forbidden. 禁止请求 UCS.01000005 500 Database operation failed. 数据库操作失败 UCS.01000006 500 Server internal error. 服务器内部错误 UCS.01000007 500 Data transform error. 数据转换失败 UCS.01000008 500 Error add event. 添加事件失败 UCS.01000009 500 Data unmarshal error. 数据反序列化失败 UCS.01000010 500 Data marshal error. 数据序列化失败 UCS.01000011 400 Bad query parameter value. 请求参数非法 UCS.01000012 400 Invalid request body. 请求体非法 UCS.01000013 404 No requested resources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 UCS.01000014 500 Failed to encrypt data. 加密数据失败 UCS.01000015 500 Failed to decrypt data. 解密数据失败 UCS.01000016 400 Invalid header value. 请求头非法 UCS.01000017 400 Insufficient quota 配额不足 UCS.01000018 400 Quota info validate failed 配额参数校验失败 UCS.01000019 500 Quota update failed 配额更新失败 UCS.01010001 500 Failed to get iam connection. 获取IAM连接失败 UCS.01010002 500 Failed to get project token by agency 通过委托获取项目token失败 UCS.01010003 403 No access permission. Please contact the administrator. 无访问权限 UCS.01010004 400 get deployment region's projectID error 获取项目ID失败 UCS.01010005 400 get IAM agency's token error 获取委托token失败 UCS.01010006 400 fail to get iam pdp authorize result 获取PDP鉴权结果失败 UCS.01010007 403 iam pdp authentication denied PDP鉴权拒绝 UCS.01010008 403 iam rbac authentication denied RBAC鉴权拒绝 UCS.01020001 500 Failed to get aeskey. 获取aeskey失败 UCS.01020002 500 Failed to get certs. 获取证书失败 UCS.01020003 500 Failed to create certs. 创建证书失败 UCS.01020004 500 Failed to delete certs. 删除证书失败 UCS.01030001 404 Cluster Not Found. 集群不存在 UCS.01030002 400 Failed to obtain the cluster information. 获取集群信息失败 UCS.01030003 409 The same cluster already exists. 存在同名集群 UCS.01030004 400 Cluster status is unavailable, please fix cluster first. 集群状态不可用 UCS.01030005 403 No authorization for cluster 集群授权失败 UCS.01030006 400 Create resource job for cluster error 集群创建resource job失败 UCS.01030007 400 Create on-demand order for cluster error 创建按需订单失败 UCS.01030008 400 Cluster kubeconfig format error. 集群kubeconfig格式错误 UCS.01030009 400 This cluster does not support unregister 集群不支持注销 UCS.01030010 400 Failed to obtain cce cluster information. 获取cce集群信息失败 UCS.01030011 400 Cluster category not supported 不支持该集群类别 UCS.01030012 400 Register cce cluster error 注册cce集群失败 UCS.01030013 400 Register attached cluster error 注册附着集群失败 UCS.01030014 400 Register on-premise cluster error 注册本地集群失败 UCS.01030015 100 Register multi cloud cluster error 注册多云集群失败 UCS.01030016 400 Cluster has been frozen 集群已被冻结 UCS.01050001 400 RecordSet create failed. 记录集创建失败 UCS.01080001 400 Failed to obtain the federation information. 获取联邦信息失败 UCS.01080002 400 Cluster group has federalized. 舰队已开启联邦 UCS.01080003 500 Cluster group federation failed. 舰队联邦操作失败 UCS.01080004 400 Cluster group federation validate failed. 开启联邦校验失败 UCS.01080005 400 Retry join all clusters to federation failed. 重试所有集群加入联邦失败 UCS.01080006 400 Cluster group has not been federalized. 舰队未开启联邦 UCS.01080007 400 Retry join cluster to federation failed. 重试集群加入联邦失败 UCS.01090001 400 Failed to obtain the mesh information. 获取网格信息失败 UCS.01100001 403 No authorization for cluster group 舰队未授权 UCS.01100002 400 associate cluster with clustergroup error 集群加入舰队失败 UCS.01100003 400 associate cluster with rule error 舰队关联权限策略失败 UCS.01100004 409 The same clustergroup already exists. 同名舰队已存在 UCS.01100005 404 ClusterGroup Not Found. 舰队不存在 UCS.01100006 400 Cluster number in fleet exceed limit. 舰队内集群数量超过限制 UCS.01100007 400 Update associated clusters validate failed 更新关联集群校验失败 UCS.01110001 400 resource notification to SMN error 通知SMN失败 UCS.01120001 400 Create ClusterRole failed ClusterRole创建失败 UCS.01120002 400 Delete ClusterRole failed ClusterRole删除失败 UCS.01120003 400 Update ClusterRole failed ClusterRole更新失败 UCS.01120004 400 Get ClusterRole failed ClusterRole信息获取失败 UCS.01120005 400 Create ClusterRoleBinding failed ClusterRoleBinding创建失败 UCS.01120006 400 Delete ClusterRoleBinding failed ClusterRoleBinding删除失败 UCS.01120007 400 Update ClusterRoleBinding failed ClusterRoleBinding更新失败 UCS.01120008 400 Get ClusterRoleBinding failed ClusterRoleBinding信息获取失败 UCS.01120009 400 Create Role failed Role创建失败 UCS.01120010 400 Delete Role failed Role删除失败 UCS.01120011 400 Update Role failed Role更新失败 UCS.01120012 400 Get Role failed Role信息获取失败 UCS.01120013 400 Create RoleBinding failed RoleBinding创建失败 UCS.01120014 400 Delete RoleBinding failed RoleBinding删除失败 UCS.01120015 400 Update RoleBinding failed RoleBinding更新失败 UCS.01120016 400 Get RoleBinding failed RoleBinding信息获取失败 UCS.01130001 400 policy management create reconcile job failed 策略管理创建协调作业失败 UCS.01130002 400 policy management create disable job failed 策略管理创建禁用作业失败 UCS.01130003 400 cluster policy validate failed. 集群策略验证失败 UCS.01130004 400 clusterGroup policy validate failed. 集群组策略验证失败 UCS.01130005 400 cluster policy management is in installing or closing status 集群策略管理处于安装或关闭状态 UCS.01130006 400 cluster group policy management is in installing or closing status 集群组策略管理处于安装或关闭状态 父主题: 附录
  •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身份认证信息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16384 表2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metadata 是 CreateRuleObjectMeta object 基本信息,为集合类的元素类型,包含一组由不同名称定义的属性。 spec 是 RuleSpec object spec是集合类的元素类型,您对需要管理的对象进行详细描述的主体部分都在spec中给出。UCS通过spec的描述来创建或更新对象。 表3 CreateRuleObjectMeta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name 是 String 权限策略名称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63 表4 RuleSpec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iamuserids 否 Array of strings 权限策略关联的IAM用户信息 type 否 String 权限策略类型,只允许四种类型:readonly/develop/admin/custom contents 否 Array of Content objects 权限策略内容 description 否 String 权限策略描述信息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255 表5 Content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verbs 否 Array of strings 动作列表 resources 否 Array of strings 资源列表
  • 请求示例 创建联邦网络连接 POST https://ucs.myhuaweicloud.com/v1/clustergroups/{clustergroupid}/connection { "projectID" : "08d44be1ef00d22e2f6fc0061f54a2f1", "vpcID" : "11c9fe72-5a90-4295-bcfe-774726fb9066", "subnetID" : "0de91d89-1e06-4e24-b371-35d5d3d3779b" }
  • 请求参数 表2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身份认证信息 表3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projectID 是 String 项目id vpcID 是 String VPC id,必须属于上述项目 subnetID 是 String 子网id,必须属于上述vpc duration 是 Integer kubeconfg证书有效期,单位为天 最小值:1 最大值:10950
  • 请求示例 创建联邦网络连接并下载联邦kubeconfig POST https://ucs.myhuaweicloud.com/v1/clustergroups/{clustergroupid}/cert { "projectID" : "08d44be1ef00d22e2f6fc0061f54a2f1", "vpcID" : "11c9fe72-5a90-4295-bcfe-774726fb9066", "subnetID" : "0de91d89-1e06-4e24-b371-35d5d3d3779b", "duration" : 30 }
  • 安全组 修改ECS的安全组规则(管理控制台) 本节介绍登录管理控制台后修改ECS安全组规则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本章节以ECS为例介绍如何修改DNS和添加安全组,BMS操作步骤类似。 在ECS详情页,单击安全组页签。 进入安全组列表页。 单击具体的安全组名。 单击“更改安全组规则”。 进入安全组详情页。 BMS的操作步骤: 请单击表格中左上角的安全组ID。 在对应安全组“操作”列单击“配置规则”。 在“出方向规则”页签下单击“添加规则”。 按表1所示添加规则。 表1 安全组规则 协议 端口 类型 目的地址 说明 TCP 80 IPv4 100.125.0.0/16 用于从OBS桶下载Agent包到ECS或BMS中、获取ECS或BMS的元数据信息与鉴权信息。 TCP 53 IPv4 100.125.0.0/16 用于DNS解析 域名 ,下载Agent时解析OBS地址、发送监控数据时解析 云监控服务 Endpoint地址。 UDP 53 IPv4 100.125.0.0/16 用于DNS解析域名,下载Agent时解析OBS地址、发送监控数据时解析 云监控 服务Endpoint地址。 TCP 443 IPv4 100.125.0.0/16 采集监控数据到云监控服务端。
  • 解决方式 使用root账号登录机器。 执行以下命令修改配置文件,并在{}中输入配置内容:"telescope.instance.namespace": "AGT.ECS"。 cd /usr/local/uniagent/extension/install/telescope/conf && vi custom_conf.json 执行以下命令重启agent: cd /usr/local/uniagent/extension/install/telescope && ./telescoped restart
  • 解决方案 执行以下命令,卸载已安装的Agent: bash /usr/local/uniagent/script/uninstall.sh 修改 CES Cosole提供的Agent安装命令中的-u和-t参数,可修改-u参数为0.2.1,修改-t参数2.7.5进行安装。 以华东二安装命令为例: 修改前的命令 cd /usr/local && curl -k -O https://uniagent-cn-east-4.obs.cn-east-4.myhuaweicloud.com/package/agent_install.sh && bash agent_install.sh -r cn-east-4 -u 0.1.5 -t 2.5.6 -o myhuaweicloud.com 修改后的命令 cd /usr/local && curl -k -O https://uniagent-cn-east-4.obs.cn-east-4.myhuaweicloud.com/package/agent_install.sh && bash agent_install.sh -r cn-east-4 -u 0.2.1 -t 2.7.5 -o myhuaweicloud.com
  • 操作系统监控GPU页面显示无记录该如何处理? 在查看主机监控的监控指标时,如果出现操作系统监控GPU页面显示无记录的问题,请先确认您的机器是否支持GPU。若您的机器支持GPU且驱动运行正常,请参考以下操作步骤升级插件为增强版: 卸载当前基础版Agent: Linux平台:登录机器执行命令 bash /usr/local/uniagent/script/uninstall.sh; Windows平台:在Agent安装包存放目录(“C:\Program Files\uniagent\script”)下,双击执行uninstall.bat脚本,卸载Agent。 安装增强版Agent:修改前端提示安装命令中-t参数,将-t指定版本号增加".1",例如由 -t a.b.c 修改为 -t a.b.c.1。 表1 CES Agent基础版和增强版区别说明 版本 版本说明 基础版 提供基础操作系统监控指标,例如CPU、内存、磁盘、网卡等指标,并为您带来性能及体验提升。 版本号一般为三位,例如2.7.5。 增强版 除提供基础版能力外,还将提供:GPU监控能力、NPU监控能力、BMS硬件故障监控能力。 版本号一般为四位,例如2.7.5.1。 注意: 增强版由于采集指标更多,可能会占用更多的主机资源,请合理选择插件版本。 父主题: 主机监控
  • 广域网质量监控中探测点的分布有哪些? 目前,广域网质量监控中支持的探测点如表1所示。 表1 探测点 区域 城市 运营商 探测点名称 宁夏 中卫 中国电信 宁夏-中卫-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宁夏-中卫-中国移动 银川 中国联通 宁夏-银川-中国联通 上海 上海 中国电信 上海-上海-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上海-上海-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上海-上海-中国移动 天津 天津 中国电信 天津-天津-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天津-天津-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天津-天津-中国移动 重庆 重庆 中国电信 重庆-重庆-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重庆-重庆-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重庆-重庆-中国移动 广东 广州 中国电信 广东-广州-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广东-广州-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广东-广州-中国移动 深圳 中国电信 广东-深圳-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广东-深圳-中国联通 东莞 中国电信 广东-东莞-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广东-东莞-中国移动 佛山 中国电信 广东-佛山-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广东-佛山-中国联通 福建 福州 中国电信 福建-福州-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福建-福州-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福建-福州-中国移动 厦门 中国电信 福建-厦门-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福建-厦门-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福建-厦门-中国移动 泉州 中国联通 福建-泉州-中国联通 广西 南宁 中国电信 广西-南宁-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广西-南宁-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广西-南宁-中国移动 云南 昆明 中国电信 云南-昆明-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云南-昆明-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云南-昆明-中国移动 江西 南昌 中国电信 江西-南昌-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江西-南昌-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江西-南昌-中国移动 湖南 长沙 中国电信 湖南-长沙-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湖南-长沙-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湖南-长沙-中国移动 贵州 贵阳 中国电信 贵州-贵阳-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贵州-贵阳-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贵州-贵阳-中国移动 四川 成都 中国电信 四川-成都-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四川-成都-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四川-成都-中国移动 西藏 拉萨 中国电信 西藏-拉萨-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西藏-拉萨-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西藏-拉萨-中国移动 湖北 武汉 中国电信 湖北-武汉-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湖北-武汉-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湖北-武汉-中国移动 襄阳 中国移动 湖北-襄阳-中国移动 安徽 合肥 中国电信 安徽-合肥-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安徽-合肥-中国联通 淮南 中国移动 安徽-淮南-中国移动 浙江 杭州 中国电信 浙江-杭州-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浙江-杭州-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浙江-杭州-中国移动 宁波 中国电信 浙江-宁波-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浙江-宁波-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浙江-宁波-中国移动 江苏 南京 中国电信 江苏-南京-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江苏-南京-中国联通 无锡 中国电信 江苏-无锡-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江苏-无锡-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江苏-无锡-中国移动 苏州 中国电信 江苏-苏州-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江苏-苏州-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江苏-苏州-中国移动 扬州 中国电信 江苏-扬州-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江苏-扬州-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江苏-扬州-中国移动 山西 太原 中国电信 山西-太原-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山西-太原-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山西-太原-中国移动 河南 郑州 中国电信 河南-郑州-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河南-郑州-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河南-郑州-中国移动 山东 青岛 中国电信 山东-青岛-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山东-青岛-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山东-青岛-中国移动 河北 石家庄 中国电信 河北-石家庄-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河北-石家庄-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河北-石家庄-中国移动 甘肃 兰州 中国电信 甘肃-兰州-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甘肃-兰州-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甘肃-兰州-中国移动 青海 西宁 中国电信 青海-西宁-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青海-西宁-中国联通 海东 中国移动 青海-海东-中国移动 新疆 乌鲁木齐 中国电信 新疆-乌鲁木齐-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新疆-乌鲁木齐-中国联通 昌吉 中国移动 新疆-昌吉-中国移动 内蒙古 呼和浩特 中国电信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国移动 黑龙江 哈尔滨 中国电信 黑龙江-哈尔滨-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黑龙江-哈尔滨-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黑龙江-哈尔滨-中国移动 山东 济南 中国电信 山东-济南-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山东-济南-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山东-济南-中国移动 辽宁 沈阳 中国电信 辽宁-沈阳-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辽宁-沈阳-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辽宁-沈阳-中国移动 大连 中国电信 辽宁-大连-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辽宁-大连-中国联通 海南 海口 中国电信 海南-海口-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海南-海口-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海南-海口-中国移动 北京 北京 中国电信 北京-北京-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北京-北京-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北京-北京-中国移动 吉林 长春 中国联通 吉林-长春-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吉林-长春-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吉林-长春-中国电信 父主题: 网络性能监控
  • 支持GPU监控的环境约束 仅支持Linux操作系统,且仅部分Linux公共镜像版本支持GPU监控,详情见:Agent支持的系统有哪些? 支持的规格:G6v、G6、P2s、P2v、P2vs、G5、Pi2、Pi1、P1系列的ECS,P、Pi、G、KP系列的BMS。 已安装lspci工具,未安装lspci工具的云服务器不支持采集GPU指标数据及上报事件。 安装lspci工具的方法如下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更新镜像源,获取安装依赖。 wget http://mirrors.myhuaweicloud.com/repo/mirrors_source.sh && bash mirrors_source.sh 更多内容,请参见如何使用自动化工具配置华为云镜像源(x86_64和ARM)?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lspci工具。 CentOS系统: yum install pciutils Ubuntu系统: apt install pciutils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安装结果。 lspci -d 10de: 图1 安装结果 GPU指标采集需要依赖以下驱动文件,请检查环境中对应的驱动文件是否存在。如果驱动未安装,可参见(推荐)GPU加速型实例自动安装GPU驱动(Linux)。 Linux驱动文件 nvmlUbuntuNvidiaLibraryPath = "/usr/lib/x86_64-linux-gnu/libnvidia-ml.so.1" nvmlCentosNvidiaLibraryPath = "/usr/lib64/libnvidia-ml.so.1" nvmlCceNvidiaLibraryPath = "/opt/cloud/cce/nvidia/lib64/libnvidia-ml.so.1" Windows驱动文件 DefaultNvmlDLLPath = "C:\\Program Files\\NVIDIA Corporation\\NVSMI\\nvml.dll" WHQLNvmlDLLPath = "C:\\Windows\\System32\\nvml.dll" 父主题: 主机监控
  • Agent各种状态说明及异常状态处理方法 插件有以下四种状态: 运行中:插件正常运行,监控数据上报正常。 未安装: Agent未安装,安装方法参考《云监控服务用户指南》中的“Agent安装说明”章节。 Agent已经安装,委托未配置,委托配置方法参考如何配置委托?。 Agent已经安装,网络配置异常,修复方法参考修改DNS与添加安全组。 已停止: Agent被手动停止,启动插件方法参考管理Agent。 故障:监控插件每1分钟发送1次心跳;当服务端3分钟收不到插件心跳时,“插件状态”显示为“故障”。 Agent域名无法解析,修复方法参考修改DNS与添加安全组。 账号欠费。 Agent进程故障,先尝试重启Agent,重启Agent方法参考管理Agent。如果重启后状态还是故障,可能Agent相关文件被破坏,请尝试重新安装Agent,安装方法参考Agent安装说明。 服务器内部时间和本地标准时间不一致。 使用的DNS非华为云DNS,请通过执行dig+目标域名获取到agent.ces.myhuaweicloud.com在华为云内网DNS下解析到的IP后再添加对应的hosts。华为云提供的内网 DNS地址 请参见华为云提供的内网DNS地址是多少?。 请将Agent升级为最新版本,详情请参考升级Agent。 父主题: 主机监控
  • 如何查看数据盘的磁盘使用率和创建告警通知? 磁盘使用率指标需要您安装主机监控Agent。安装Agent后,如果需要创建磁盘使用率的告警通知,请在创建主机监控的告警规则时,告警策略选择“(Agent)磁盘使用率(推荐)”,并选择磁盘挂载点。 安装Agent后,您可以在管理控制台查看数据盘的磁盘使用率。查看方法如下:在操作系统监控指标查看页面,选择“磁盘”页签,然后选择右侧的挂载点,如图1所示。 图1 在操作系统监控页面查看数据盘的磁盘使用率 父主题: 告警
  • 指标含义 表1 网络流入流出速率含义 带宽类别 描述 网络流入速率 每秒流入弹性云服务器的网络流量。 在弹性云服务器中下载外部网络资源或从外部网络、服务器、客户端上传文件到弹性云服务器,都是网络流入。 单位:Byte/s 网络流出速率 每秒流出弹性云服务器的网络流量。 弹性云服务器对外提供访问或弹性云服务器作为FTP服务器供外部网络下载ECS上的资源时,都是网络流出。 单位:Byte/s 表2 带外网络流入流出速率含义 带宽类别 描述 带外网络流入速率 虚拟化层统计的每秒流入弹性云服务器的网络流量。一般来讲,相对于直接统计的流入弹性云服务器的网络流量会略大。因为虚拟化层会判断消息类型,自动删除一些无用消息。 单位:Byte/s 带外网络流出速率 虚拟化层统计每秒流出弹性云服务器的网络流量。一般来讲,相对于直接统计的流出弹性云服务器的网络流量会略大。因为虚拟化层会判断消息类型,自动删除一些无用消息。 单位:Byte/s
  • 为什么云服务器看不到内存使用率、磁盘使用率、带内网络流入速率和带内网络流出速率四个监控指标? 当前创建的Linux云服务器,均不支持内存使用率、磁盘使用率、带内网络流入速率和带内网络流出速率四个监控指标。但Windows云服务器是支持这四个指标的。 不同操作系统支持的基础监控指标情况请参考弹性云服务器监控指标支持列表。 如需要监控内存使用率、磁盘使用率、带内网络流入速率和带内网络流出速率,请安装主机监控Agent。 父主题: 主机监控
  • 告警级别有哪些? 告警级别分为紧急,重要,次要,提示四种级别,其中告警规则的告警级别由用户设置,用户可根据自己业务及告警规则设置合理告警级别,四种级别简单说明如下: 紧急告警:告警规则对应资源发生紧急故障,影响业务视为紧急告警。 重要告警:告警规则对应资源存在影响业务的问题,此问题相对较严重,有可能会阻碍资源的正常使用。 次要告警:告警规则对应资源存在相对不太严重点问题,此问题不会阻碍资源的正常使用。 提示告警:告警规则对应资源存在潜在的错误可能影响到业务。 父主题: 告警
  • Agent不同插件状态说明及处理方式 Agent有以下五种状态: 未安装/未启动:指未在该ECS/BMS中安装Agent或手动停止了Agent。 运行中:Agent运行正常,可正常上报监控数据。 故障:监控插件每1分钟发送1次心跳;当服务端3分钟收不到插件心跳时,“插件状态”显示为“故障”。 Agent域名无法解析,请先确认修改DNS与添加安全组中DNS地址配置正确,然后参考《云监控服务用户指南》中“手动配置Agent”章节检查配置是否正确。 账号欠费。 Agent进程故障,请参照管理Agent重启,如果无法重启则说明相关文件被误删,请重新安装Agent。 配置异常: ECS/BMS主机没有配置委托。 当前委托权限异常。 当前委托已失效。 默认网卡安全组规则配置错误或DNS配置错误。 已停止:Agent被手动停止,可参考管理Agent章节启动Agent。 父主题: 主机监控
  • 原因 如果您在操作系统(Guest OS)中配置idle=poll,当操作系统内部空闲时,进入polling状态消耗计算资源,不主动让出CPU,导致CPU占用异常。 在SAP HANA云服务器中,操作系统(Guest OS)中内部idle=mwait,当操作系统内部空闲时,进入mwait状态,相比idle=poll消耗资源较少,但同样不主动让出CPU,导致CPU占用异常。 可通过执行cat /proc/cmdline命令查看您的操作系统(Guest OS)是否配置了idle=poll。 若想要查看操作系统(Guest OS)内部是否配置了idle=mwait,请联系技术支持。 SAP HANA(High-Performance Analytic Appliance)是基于内存计算技术的高性能实时数据计算平台。云平台提供了高性能的IaaS层服务,能够满足SAP HANA需求,帮助用户在云平台上快速申请SAP HANA所需的资源(HANA云服务器、公网IP地址等),并安装和配置SAP HANA,从而提升用户的效率,降低用户的成本,提升用户的体验。 HANA云服务器是指专门为SAP HANA提供的一种云服务器类型。如果您的云服务器上部署了SAP HANA,则可以选择购买HANA类型的弹性云服务器。 关于更多HANA云服务器的应用场景与购买方法,请参见《SAP HANA用户指南》。
  • 什么是插件修复配置? 安装Agent插件后,修复插件配置为用户提供了一键配置AK/SK、RegionID、ProjectId的功能,省去了繁琐的手动配置步骤,提升配置效率。 目前大部分区域已上线一键式授予该区域插件权限功能,即自动修复插件配置。您可以单击“主机监控 - 弹性云服务器”页面上方的“一键配置”开启该区域插件权限。配置完成后此区域所有服务器均默认修复插件配置,后续不再显示“一键配置”按钮。若提示租户权限不足,请参考主机监控界面单击一键配置时提示权限不足该如何处理?添加权限。该区域插件权限开启后,不需要再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在区域不支持一键配置,在“主机监控”页面,勾选需要修复插件配置的弹性云服务器,单击“修复插件配置”,进入“修复插件配置”页面,单击一键修复,即可修复插件配置。 父主题: 主机监控
  • 云监控服务支持的聚合方法有哪些? 云监控服务支持的聚合方法有以下五种: 平均值 聚合周期内指标数据的平均值。 最大值 聚合周期内指标数据的最大值。 最小值 聚合周期内指标数据的最小值。 求和值 聚合周期内指标数据的求和值。 方差 聚合周期内指标数据的方差。 聚合运算的过程是将一个聚合周期范围内的数据点根据相应的聚合算法聚合到周期起始边界上,以5分钟聚合周期为例:假设当前时间点为10:35,则10:30~10:35之间的原始数据会被聚合到10:30这个时间点。 父主题: 云服务监控
  • 如何导出监控数据? 云监控服务支持导出监控数据,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用户在云监控服务页面选择“云服务监控”或“主机监控”。 单击“导出监控数据”。 根据界面提示选择“时间区间”、“周期”、“资源类型”、“维度”、“监控对象”、“监控指标”。 单击 “导出”。 一次可选择多个监控指标导出。导出文件格式为“csv”。 导出监控报告中第一行分别展示用户名、Region名称、服务名称、实例名称、实例ID、指标名称、指标数据、时间、时间戳。方便用户查看历史监控数据。 如需要将Unix时间戳转换成时区时间,请按照如下步骤: 用Excel打开csv文件。 将时间戳利用如下公式进行换算。 计算公式为:目标时间=[时间戳/1000+(目标时区)*3600]/86400+70*365+19 设置单元格格式为日期。 例如,将时间戳1475918112000转化为上海时间,上海时间为+8时区,计算出的上海时间=[1475918112000/1000+(+8)*3600]/86400+70*365+19,将结果格式设置为日期,选择2016/3/14 13:30形式显示,转换成时间后为2016/10/8 17:15。 父主题: 云服务监控
  • 指标数据保留多长时间? 指标数据分为原始指标数据和聚合指标数据。 原始指标数据是指原始采样指标数据,原始指标数据一般保留2天。 聚合指标数据是指将原始指标数据经过聚合处理后的指标数据,聚合指标数据保留时间根据聚合周期不同而不同,通过API获取的聚合指标数据保留时间如下: 表1 聚合指标数据保留时间 聚合周期 保留时间 5分钟 10天 20分钟 20天 1小时 155天 “亚太-曼谷”的指标数据最长保留周期为一年,聚合周期为24小时。 若需要将数据保存更长时间,可对数据进行转储保存。具体操作请参考数据转储。 如果某个资源实例被停用、关闭或者删除,相应的原始指标数据停止上报1小时后,实例相关的指标就被删除。停用或关闭的实例被重新启用后,指标会恢复上报,此时可查看该指标保留期内的历史数据。 父主题: 云服务监控
  • 什么是聚合? 聚合是指云监控服务在一定周期内对原始采样指标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平均、求和或方差值的计算,并把结果汇总的过程。这个计算周期又叫聚合周期。 聚合是一个平滑的计算过程,聚合周期越长、平滑处理越多,用户对趋势的预测越准确;聚合周期越短,聚合后的数据对告警越准确。 云监控服务的聚合周期目前最小是5分钟,同时还有20分钟、1小时、4小时、1天,共5种聚合周期。 聚合过程中对不同数据类型的处理是有差异的。 如果输入的数据类型是整数,系统会对数据进行取整处理。 如果输入的数据类型是小数(浮点数),系统会保留数据的小数点后两位。 例如,弹性伸缩中“实例数”的数据类型为整数。因此,如果聚合周期是5分钟,假设当前时间点为10:35,则10:30~10:35之间的原始数据会被聚合到10:30这个时间点。如果采样指标数据分别是1和4,则聚合后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平均值为[(1+4)/2] = 2,而不是2.5。 用户可以根据聚合的规律和特点,选择使用云监控服务的方式、以满足自己的业务需求。 父主题: 云服务监控
  • 云监控服务统计的弹性云服务器网络流量与云主机系统内工具检测不一致的问题 因为云监控服务与弹性云服务器系统内指标检测软件的采样周期不同。 云监控服务对弹性云服务器、云硬盘的采样周期是4分钟(云服务器类型为KVM的是5分钟),而系统内工具的采样周期一般为1秒,远远小于云监控服务的采样周期。 采样周期越大,短期内的数据失真越大。所以云监控服务更适合用于网站长期监测、长期监测运行在弹性云服务器内的应用趋势等。 同时,使用云监控服务用户可通过设置阈值对资源进行提前告警,保证资源稳定可靠。 父主题: 主机监控
  • 告警状态有哪些? 目前云监控服务支持六种告警状态: 告警中、已解决、数据不足、已触发、已失效、已解决(手动)。 告警中:监控指标数值达到告警配置阈值,资源正在告警中; 已解决:监控指标数值恢复至正常区间,资源的告警已解决; 数据不足:连续三个小时未有监控数据上报,通常是由于相应服务实例被删除或状态异常导致; 已触发:监控的资源触发了告警策略中配置的事件; 已失效:告警规则中监控的资源或告警策略有调整,原有的告警记录状态失效。 已解决(手动):告警状态为告警中、已触发或数据不足时,支持手动恢复告警记录。 父主题: 告警
  • 专属主机规格 表1 m3型专属主机规格说明 专属主机类型 CPU数量(Sockets) 物理内核 硬件规格 vCPUs m3 2 18 CPU:Intel® Xeon® SkyLake 6151 v5(主频3.00 GHz,睿频3.40 GHz) Memory:512 GB (=524288 MB) 64 表2 m6型专属主机规格说明 专属主机类型 CPU数量(Sockets) 物理内核 硬件规格 vCPUs m6 2 22 CPU:Cascade Lake 6266(主频3.00 GHz,睿频3.40 GHz) Memory:608 GB (=622592 MB) 76 专属主机规格中的vCPUs计算公式:vCPUs = (槽位数 * CPU核数 * 单核线程数 - CPU开销) * CPU超分比 m3型专属主机 vCPUs计算公式:vCPUs = (2 * 18 * 2 - 12) * 1.07 = 64 m6型专属主机 vCPUs计算公式:vCPUs = (2 * 22 * 2 - 12) * 1 = 76
  • 支持的云服务器规格 表3 m3型专属主机可部署的云服务器规格 规格名称 vCPU 内存(GiB) m3.large.8 2 16 m3.xlarge.8 4 32 m3.2xlarge.8 8 64 m3.3xlarge.8 12 96 m3.4xlarge.8 16 128 m3.6xlarge.8 24 192 m3.8xlarge.8 32 256 m3.15xlarge.8 60 512 m3.16xlarge.8 64 512 表4 m6型专属主机可部署的云服务器规格 规格名称 vCPU 内存(GiB) 单DeH可创建的最大ECS实例数量 m6.large.8 2 16 37 m6.xlarge.8 4 32 18 m6.2xlarge.8 8 64 8 m6.3xlarge.8 12 96 6 m6.4xlarge.8 16 128 4 m6.6xlarge.8 24 192 3 m6.8xlarge.8 32 256 2 m6.16xlarge.8 64 512 1
  • 概述 内存优化型类别的专属主机适合处理内存中的大型数据集,搭载Intel Xeon SkyLake全新一代CPU,同时搭载全新网络加速引擎,以及DPDK(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快速报文处理机制,提供更高的网络性能,提供最大512GB基于DDR4的内存实例,是高内存计算应用的合适选择。 内存优化型类别的专属主机分为两类:m3、m6。 m6型专属主机可用于部署M6型云服务器。
  • 关于密钥 加密所需的密钥依赖于 数据加密 服务(DEW,Data Encryption Workshop)。DEW通过数据加密密钥(Data Encryption Key,DEK),对具体资源进行加密,然后通过用户主密钥(Customer Master Key,CMK)对DEK进行加密,保护DEK,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加密过程 数据加密过程中涉及的几种密钥,如表1所示。 表1 密钥说明 名称 概念 功能 数据加密密钥 即DEK,是用户加密数据的加密密钥。 加密具体资源。 自定义密钥 是用户通过DEW创建的密钥,是一种密钥加密密钥,主要用于加密并保护DEK。 一个自定义密钥可以加密多个DEK。 支持禁用、计划删除等操作。 默认密钥 属于用户主密钥,是用户第一次通过对应云服务使用DEW加密时,系统自动生成的,其名称后缀为“/default”。 例如:evs/default 支持通过管理控制台DEW页面查询默认密钥详情。 不支持禁用、计划删除等操作。 如果加密云硬盘使用的CMK被执行禁用或计划删除操作,操作生效后,使用该CMK加密的云硬盘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当该云硬盘被卸载并重新挂载至弹性云服务器时,由于无法正常获取密钥,会导致挂载失败,云硬盘不可用。 关于密钥管理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数据加密服务用户指南》。
共100000条
提示

您即将访问非华为云网站,请注意账号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