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选择合适网络服务资源 选择合适的网络服务资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以下提供了一些主要因素: 评估合适网络云服务,主要考虑如下性能指标: 网络流量:评估工作负载的预期网络流量,了解数据传输需求和网络请求的频率。 带宽要求:确定工作负载的带宽要求,考虑通过网络传输和接收的数据量。 网络延迟:评估工作负载所需的延迟,使用专用虚拟网络和主干网络,而不是遍历公共Internet。此方法可降低工作负载的延迟。 吞吐量:请考虑工作负载所需的吞吐量。配置网络路由选项以利用网络吞吐量优势。 PERF03-04 选择合适类型的网络云服务 父主题: PERF03 性能建模
  • Spark性能优化 概述 Spark是基于内存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在迭代计算的场景下,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可以存储在内存中,提供了比MapReduce高10到100倍的计算能力。Spark可以使用HDFS作为底层存储,使用户能够快速地从MapReduce切换到Spark计算平台上去。Spark提供一站式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小批量流式处理、离线批处理、SQL查询、数据挖掘等,用户可以在同一个应用中无缝结合使用这些能力。 Spark的特点如下: 通过分布式内存计算和DAG(无回路有向图)执行引擎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比MapReduce性能高10倍到100倍。 提供多种语言开发接口(Scala/Java/Python),并且提供几十种高度抽象算子,可以很方便构建分布式的数据处理应用。 结合SQL、Streaming、MLlib、GraphX等形成数据处理栈,提供一站式数据处理能力。 完美契合Hadoop生态环境,Spark应用可以运行在Standalone、Mesos或者YARN上,能够接入HDFS、HBase、Hive等多种数据源,支持MapReduce程序平滑转接。 集群服务部署规划 服务规模与业务容量参数配置对照表 Spark作为内存计算引擎,需要更多的内存和CPU。用户在规划规格时,应根据当前的业务容量和增长速度,规划合理的内存和CPU资源,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当程序运行在yarn-client模式下时,需要关注在driver端汇聚的数据量大小,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为driver设置合理的内存。 根据自己的业务目标,规划CPU资源和内存资源。规划时,需要结合当前的数据分布情况,业务复杂度,设置“executor-memory”,“executor-cores”,“Executor-num”,并在此基础上,规划需要的CPU核数和内存大小。 在规划内存时,要预留一定量的内存空间作为操作系统的buffer cache,一般预留20%。 从HDFS中读入数据时,要考虑block解压缩后的数据膨胀。 规划一定的磁盘作为缓存空间,包括缓存数据、日志、Shuffle数据。 调优原则 提高cpu使用率同时减少额外性能开销。 提高内存使用率。 优化业务逻辑,减少计算量和IO操作。 典型业务的调优 优化代码逻辑:在进行Spark参数调优之前,要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优化代码逻辑。 Spark任务跑的比较慢,cpu利用率低:检测室executor线程不能全部吃满,此时应减少每个executor的core数量,增加executor个数,同事增加partition个数。 任务容易出现内存溢出:部分数据分片较大,单个task处理数据过大,或者executor中并行度不足,单个task内存不足导致。此时应减少executor数量,增大数据分片。 数据量少,但小文件数量多:减少数据分片,在reduce算子后执行coalesce算子,以减少task数量,减少cpu负载。 使用spark sql查找一个大表,表列数较多,但是查找的列较少:尽量使用rcfile或parquet格式,减少文件读取成本,同时选择合适的压缩格式,减少内存负载。 指标观测方法 性能衡量指标包括吞吐量、资源利用率、伸缩性。 吞吐量:在相同资源环境下,执行相同计算任务,查看任务的完成速度 资源利用率:执行计算任务,查看在不同负载情况下,cpu、内存、网络的使用率。 伸缩性: − 横向扩容带来的性能提升曲线:增加资源,执行相同计算任务,查看性能提升比率。 − 增加系统负担带来的性能下降曲线:在相同资源环境下,增加计算负载,查看性能下降比率 父主题: 大数据性能优化
  • 设计原则 以下是常用的性能优化指导原则: 中心化原则:识别支配性工作量负载功能,并使其处理过程最小化,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性能影响最大的部分进行提升。 本地化原则:选择靠近的活动、功能和结果的资源;避免通过间接的方式去达到目的,导致通信量或者处理量大辐增加,性能大辐下降。 共享资源: 采取共享资源的设计,通过协作减少争用延时从而改善整体性能;如多个进程可以从一个数据库的同一部分读取。 并行处理:当并行处理过程的增速能抵消通信开销和资源争用延迟时,执行并行处理。 分散负载原则:通过在不同时间或者不同位置处理冲突负载,从而分散负载:将资源划分为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小资源组,不同进程/线程可以独立访问,是“资源”分散的常见方案;将同一时间点的多个请求分散到一个时间区段,是“时间”分散的方案。 父主题: 性能效率支柱
  • 成本优化支柱简介 成本优化支柱专注于帮助企业高效地使用云服务来构建工作负载,面向工作负载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断完善和改进,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提升运营效率,让云上应用始终最具成本效益。 成本优化实践不意味着只有降本,它是安全合规、韧性等维度的平衡,也是达成业务目标的最优投入。 华为公司结合云业务成本运营经验和业界最佳实践总结并提炼出体系化实践与建议,包括:提升成本管理效率、合理选择与分配云资源、建立预算管理机制、持续成本治理、提升资源效率及架构优化等。 父主题: 成本优化支柱
  • RES07-05 端到端跟踪请求消息 端到端跟踪请求消息的处理流程,便于分析和调试问题,并提高处理性能。 风险等级 低 关键策略 消息跟踪需要包含消息处理流程中所有组件,以便跟踪结果完整,从而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应用性能管理 APM :支持调用链追踪,能够针对应用的调用情况,对调用进行全方面的监控,可视化地还原业务的执行路线和状态,协助性能及故障快速定位。 在查询后的调用链列表中,单击待查看的调用链的链接,查看该调用链基本信息。 调用链详情页面可以查看调用链的完整链路信息,包含本地方法堆栈和相关远程调用的调用关系。 调用链与日志关联,提高用户体验。用户可以从调用链直接跳转LTS查看日志。 父主题: RES07 监控告警
  • PERF05-03 WEB场景资源优化 风险等级 中 关键策略 对于已经配置好的资源,可以通过优化来提高性能。例如,优化操作系统的设置、调整网络带宽、优化数据库查询等。 云服务资源性能优化步骤包括: 识别性能瓶颈: 通过监控和分析云服务资源使用情况,找出性能瓶颈。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性能瓶颈,调整云服务资源的配置,如 CPU 、内存、网络等。 使用缓存: 使用缓存技术,如 CDN 、 Redis 等,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代码优化: 对云服务资源使用的代码进行优化,提高代码执行效率。 数据库优化: 对云服务资源使用的数据库进行优化,如索引优化、查询优化等。 负载均衡: 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将请求分发到多个云服务资源,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监控和调整: 持续监控云服务资源的性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持最佳性能。 父主题: 资源优化
  • RES11-01 混沌测试 混沌工程(Chaos Engineering)是通过故障注入的方式,触发或模拟实际故障,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保护能力。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在真实环境中测试。 作为CI/CD管道的一部分例行执行。 主动注入故障,以便在问题发生前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 以可控方式注入故障,减少对客户的影响。 混沌工程度量指标: 故障场景的覆盖率:分析故障场景的覆盖率,例如容灾场景覆盖 80%,过载场景覆盖 60%。 故障场景的命中率:分析故障场景中,真实发生的比率。 应急预案的质量:用于度量应急预案有效性和执行效率。 风险发现个数与等级:定期评估分析(季度或年度)主动发现的风险数量和级别。 风险消减个数、等级与类型:风险降级的数量,风险消减的数量,增加预案的数量,改进监控项的数量。 故障恢复时长提升率:对应故障场景经过混沌工程演练,平均恢复速度提升的比率。 故障数量相比上年减少数量:本年度故障数量相比上年度减少多少。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MAS-CAST故障注入服务:针对云应用提供测试工具和注入手段,支持故障和业务流程编排的可靠性评估测试、压力负荷测试、CHAOS随机故障注入、生产环境故障演练等能力。 云运维中心 COC:支持混沌演练,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自动化演练能力,覆盖从风险识别、应急预案管理、故障注入到复盘改进的端到端的演练流程。 父主题: RES11 可靠性测试
  • 云堡垒机 (CBH) 云 堡垒机 (Cloud Bastion Host,CBH)是华为云的一款统一安全管控平台,为企业提供集中的账号(Account)、授权(Authorization)、认证(Authentication)和审计(Audit)管理服务。 云堡垒机提供云计算安全管控的系统和组件,包含部门、用户、资源、策略、运维、审计等功能模块,集单点登录、统一资产管理、多终端访问协议、文件传输、会话协同等功能于一体。通过统一运维登录入口,基于协议正向代理技术和远程访问隔离技术,实现对服务器、云主机、数据库、应用系统等云上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运维审计。 父主题: 卓越运营云服务介绍
  • 操作场景 本文以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CentOS 7.4 64位”为例,采用Parted分区工具为数据盘设置分区。 MBR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您初始化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时,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fdisk分区工具只适用于MBR分区,parted工具适用于MBR分区和GPT分区。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您可以通过配置fstab文件,设置弹性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已有数据的弹性云服务器也可以进行设置,该操作不会影响现有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在fstab文件中使用UUID来设置自动挂载磁盘分区。不建议采用在“/etc/fstab”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弹性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弹性云服务器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1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记录下回显中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方便后续步骤使用。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步骤,验证自动挂载功能。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umount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命令示例: mount | grep /mnt/s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c /dev/vdb1 on /mnt/sdc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初始化新挂载的磁盘 登录云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获取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 wget https://ecs-instance-driver.obs.cn-north-1.myhuaweicloud.com/datadisk/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如果回显异常,请检查云服务器是否绑定弹性公网IP。除华北-北京一外的区域,绑定弹性公网IP后才能获取脚本。 修改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权限 chmod +x 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执行初始化脚本自动检测待初始化的数据盘。 ./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脚本将自动检测当前在服务器上除系统盘之外的盘符并显示出来,如/dev/vdb,然后需要输入要执行的盘符,例如 /dev/vdb。 图1 自动检测磁盘 输入盘符并回车后,脚本将自动执行硬盘的创建分区与格式化。 图2 输入盘符 根据提示输入磁盘需要挂载的路径,比如/data-test。 图3 输入磁盘挂载的路径 等待脚本自动挂载并设置为开机自动挂载后,就完成了磁盘创建分区格式化和挂载磁盘的工作。 图4 完成磁盘分区格式化
  • 初始化已使用的磁盘 登录云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获取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 wget https://ecs-instance-driver.obs.cn-north-1.myhuaweicloud.com/datadisk/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修改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权限 chmod -x 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执行初始化脚本自动检测待初始化的数据盘。 sh 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脚本会自动检测出您选择的磁盘已经被挂载并显示出挂载的位置,根据提示选择是否卸载磁盘,输入“y ”为确定卸载,输入“n”则退出脚本。此处选择“y”继续后续的初始化操作。 图5 卸载磁盘 成功卸载磁盘后根据提示选择是否开始格式化磁盘,输入“y”为确定格式化,输入“n”则退出脚本。 图6 开始格式化磁盘 成功格式化磁盘后将会自动执行磁盘的创建分区与格式化,根据提示输入这个磁盘需要挂载的位置,比如/data-test。 图7 输入磁盘挂载路径 等待脚本自动挂载并设置为开机自动挂载后,就完成了磁盘创建分区格式化和挂载磁盘的工作。 图8 完成磁盘分区格式化与磁盘挂载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您可以通过配置fstab文件,设置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已有数据的云服务器也可以进行设置,该操作不会影响现有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在fstab文件中使用UUID来设置自动挂载磁盘分区。不建议采用在“/etc/fstab”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云服务器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1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记录下回显中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方便后续步骤使用。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步骤,验证自动挂载功能。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umount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命令示例: mount | grep /mnt/s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c /dev/vdb1 on /mnt/sdc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操作场景 本文以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CentOS 7.4 64位”为例,采用fdisk分区工具为数据盘设置分区。 MBR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您初始化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时,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fdisk分区工具只适用于MBR分区,parted工具适用于MBR分区和GPT分区。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操作场景 本文以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CentOS 7.4 64位”、磁盘容量为3 TiB举例,采用Parted分区工具为容量大于2 TiB的数据盘设置分区。 MBR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您初始化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时,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fdisk分区工具只适用于MBR分区,parted工具适用于MBR分区和GPT分区。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您可以通过配置fstab文件,设置弹性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已有数据的弹性云服务器也可以进行设置,该操作不会影响现有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在fstab文件中使用UUID来设置自动挂载磁盘分区。不建议采用在“/etc/fstab”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弹性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弹性云服务器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1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记录下回显中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方便后续步骤使用。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步骤,验证自动挂载功能。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umount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命令示例: mount | grep /mnt/s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c /dev/vdb1 on /mnt/sdc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操作场景 本文以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 R2 Standard 64bit”、磁盘容量为3 TiB举例,提供容量大于2 TiB的Windows数据盘的初始化操作指导。 MBR格式分区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分区表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为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分区时,请采用GPT分区方式。具体操作请参见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 操作指导 在云服务器桌面,单击“开始”。 弹出开始窗口。 在“计算机”栏目,右键单击菜单列表中的“管理”。 弹出“服务器管理器”窗口,如图1所示。 图1 服务器管理器(Windows 2008) 在页面右侧可以查看磁盘列表,如果新增磁盘处于脱机状态,需要先进行联机,再进行初始化。 在磁盘1区域,右键单击菜单列表中的“联机”。 如图2所示,当磁盘1由“脱机”状态变为“没有初始化”,表示联机成功。 图2 联机成功(Windows 2008) 在磁盘1区域,右键单击菜单列表中的“初始化磁盘”。 弹出“初始化磁盘”窗口,如图3所示。 图3 初始化磁盘(Windows 2008) 在“初始化磁盘”对话框中显示需要初始化的磁盘,对于大于2 TiB的磁盘,此处请选择“GPT(GUID分区表)”,单击“确定”。 返回“服务器管理器”窗口,如图4所示。 图4 服务器管理器窗口(Windows 2008) MBR支持的云硬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最大支持的云硬盘容量为18 EiB,当前数据盘支持的最大容量为32 TiB,如果您需要使用大于2 TiB的云硬盘容量,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当云硬盘已经投入使用后,此时切换云硬盘分区形式时,云硬盘上的原有数据将会清除,因此请在云硬盘初始化时谨慎选择云硬盘分区形式。切换GPT分区形式前,请对云硬盘数据备份后,再格式化硬盘。 在磁盘1右侧的未分配的区域,右键单击选择“新建简单卷”。 弹出“新建简单卷向导”窗口,如图5所示。 图5 新建简单卷向导(Windows 2008) 根据界面提示,单击“下一步”。 进入“指定卷大小”页面,如图6所示。 图6 指定卷大小(Windows 2008) 指定卷大小,系统默认卷大小为最大值,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指定卷大小,此处以保持系统默认配置为例,单击“下一步”。 进入“分配驱动器号和路径”页面,如图7所示。 图7 分配驱动器号和路径(Windows 2008) 分配到驱动器号和路径,系统默认为磁盘分配驱动器号,驱动器号默认为“D”,此处以保持系统默认配置为例,单击“下一步”。 进入“格式化分区”页面,如图8所示。 图8 格式化分区(Windows 2008) 格式化分区,系统默认的文件系统为NTFS,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参数,此处以保持系统默认设置为例,单击“下一步”。 进入“完成新建卷”页面,如图9所示。 图9 完成新建卷 不同文件系统支持的分区大小不同,请根据您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 单击“完成”。 需要等待片刻让系统完成初始化操作,当卷状态为“状态良好”时,表示初始化磁盘成功,如图10所示。 图10 初始化磁盘成功(Windows 2008) 新建卷完成后,单击,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查看是否有新建卷,此处以“新建卷(D:)”为例。 如果如图11所示,可以看到“新建卷(D:)”,表示磁盘初始化成功,任务结束。 图11 文件资源管理器(Windows 2008)
  • 磁盘分区操作指导 使用脚本初始化数据盘: 使用脚本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 使用脚本初始化Linux数据盘 磁盘容量小于2 TiB的场景: 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 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19) 初始化Linux数据盘(fdisk) 初始化Linux数据盘(parted) 磁盘容量大于2 TiB的场景: 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 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12) 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Linux数据盘(parted)
  • 操作场景 磁盘挂载至云服务器后,需要登录云服务器初始化磁盘,即格式化磁盘,之后磁盘才可以正常使用。 系统盘 系统盘不需要初始化,创建云服务器时会自带系统盘并且自动初始化,默认磁盘分区形式为主启动记录分区(MBR, Master boot record)。 数据盘 创建云服务器时直接创建数据盘,数据盘会自动挂载至云服务器。 单独创建数据盘,然后将该数据盘挂载至云服务器。 以上两种情况创建的数据盘挂载至云服务器后,均需要初始化后才可以使用,请您根据业务的实际规划选择合适的分区方式。
  • 磁盘分区形式 常用的磁盘分区形式如表1所示,并且针对Linux操作系统,不同的磁盘分区形式需要选择不同的分区工具。 表1 磁盘分区形式 磁盘分区形式 支持最大磁盘容量 支持分区数量 Linux分区工具 主启动记录分区(MBR) 2 TiB 4个主分区 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 MBR分区包含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里面可以包含若干个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分区才可以使用。以创建6个分区为例,以下两种分区情况供参考: 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中包含3个逻辑分区。 1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中包含5个逻辑分区。 以下两种工具均可以使用: fdisk工具 parted工具 全局分区表 (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18 EiB 1 EiB = 1048576 TiB 不限制分区数量 GPT格式下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以及逻辑分区之分。 parted工具 MBR支持的云硬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最大支持的云硬盘容量为18 EiB,当前数据盘支持的最大容量为32 TiB,如果您需要使用大于2 TiB的云硬盘容量,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当云硬盘已经投入使用后,此时切换云硬盘分区形式时,云硬盘上的原有数据将会清除,因此请在云硬盘初始化时谨慎选择云硬盘分区形式。切换GPT分区形式前,请对云硬盘数据备份后,再格式化硬盘。
  • 操作场景 本文以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19 Standard 64bit”为例,提供磁盘的初始化操作指导。 MBR格式分区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分区表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为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分区时,请采用GPT分区方式。具体操作请参见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手动执行脚本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 登录云服务器,访问https://ecs-instance-driver.obs.cn-north-1.myhuaweicloud.com/datadisk/WinVMDataDiskAutoInitialize.ps1获取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并将其保存在C:\Windows\System32路径下。 在云服务器桌面,单击“开始”,选中“Windows PowerShell”后右键单击“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图1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Windows PowerShell 在对话框中输入以下命令,设置脚本执行策略。 Set-ExecutionPolicy -ExecutionPolicy Bypass -Force 在对话框中输入以下命令,执行自动化脚本。 C:\Windows\System32\WinVMDataDiskAutoInitialize.ps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如果回显PowerShell无法加载文件,原因是通过网络下载的PowerShell脚本在未签名的情况下,Windows系统策略会禁止执行。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首先执行命令set-ExecutionPolicy RemoteSigned,然后重启PowerShell即可。 (可选)在“磁盘管理”页面,可以查看初始化结果。 图2 磁盘管理
  • 操作场景 本文以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 64bit”、磁盘容量为3 TiB举例,提供容量大于2 TiB的Windows数据盘的初始化操作指导。 MBR格式分区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分区表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为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分区时,请采用GPT分区方式。具体操作请参见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操作场景 本文以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 R2 Enterprise 64bit”为例,提供磁盘的初始化操作指导。 MBR格式分区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分区表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为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分区时,请采用GPT分区方式。具体操作请参见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步骤2:检查UVP VMTools版本 变更规格前请先检查UVP VMTools版本。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下载驱动检查脚本 下载驱动检查脚本,用管理员权限执行脚本,等待检查结果。 请根据云服务器所在区域选择脚本的下载地址: 华东-上海二:https://cn-east-2-server-resize.obs.cn-east-2.myhuaweicloud.com/windows/server_resize/check_kvm_drivers.vbs 华北-北京一:https://cn-north-1-server-resize.obs.cn-north-1.myhuaweicloud.com/windows/server_resize/check_kvm_drivers.vbs 华南-广州:https://cn-south-1-server-resize.obs.cn-south-1.myhuaweicloud.com/windows/server_resize/check_kvm_drivers.vbs 驱动检查脚本在确认驱动安装成功后会自动为云服务器设置标签,标记驱动安装成功,没有设置标签的云服务器无法执行变更规格的操作。 检查结果为“Check version success!”说明驱动版本符合要求,且为云服务器设置标签标记驱动安装成功。您可以执行步骤4:变更规格。 检查结果为“Check version success but set metadata failed! Please run this script again later.”说明驱动版本符合要求,但为云服务器设置标签失败,请稍后重试。 检查结果为“Check version failed! Please install drivers at first. ”说明驱动版本不符合要求,请参见步骤3:安装或升级UVP VMTools安装或升级UVP VMTools。
  • 操作场景 XEN实例变更为KVM实例前,需要确保Windows弹性云服务器已安装了PV driver和UVP VMTools。 本节指导您安装PV driver和UVP VMTools,将XEN实例变更为KVM实例。 弹性云服务器的实例包括: XEN实例:S1、C1、C2、M1型弹性云服务器。 KVM实例:参考规格清单,查询对应规格的虚拟化类型。 QingTian实例:C7型弹性云服务器、M7型弹性云服务器、C6(支持KVM和QingTian虚拟化类型)型弹性云服务器。 不同弹性云服务器实例的变更原则: 支持将“KVM实例”变更为“QingTian实例”。 不支持将“QingTian实例”变更为“KVM实例”。 不支持将“XEN实例”变更为“QingTian实例”。 “XEN实例”变更为“KVM实例”必须先安装对应的驱动,然后再变更规格。否则,规格变更后的弹性云服务器不可用(如操作系统无法启动等问题)。 Linux操作系统的“XEN实例”变更为“KVM实例”时,优先推荐使用XEN实例变更为KVM实例(Linux-自动配置)。
  • 步骤2:检查S CS I驱动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regedit”进入注册表编辑器。 在注册表中找到以下路径:Computer\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vioscsi 查看该目录下是否存在“StartOverride”项。 若注册表该路径下只有“Enum”和“Parameters”项,则无需修改。 图2 注册表 若注册表该路径下存在“StartOverride”项,请执行步骤4。 修改“StartOverride”项中类型为“REG_DWORD”,数据为“3”的字段修改为“0”。 图3 “StartOverride”项 图4 修改“REG_DWORD”数据 将弹性云服务器关机。
  • 步骤3:检查 云服务器配置 是否成功 根据步骤2:安装驱动修改grub文件、安装所需驱动后,需检查修改是否生效、驱动是否安装成功。 手动方式配置弹性云服务器时请务必执行以下操作检查云服务器配置是否成功。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执行以下命令,检查root分区是否以UUID的形式表示。 cat /boot/grub/grub.cfg 是,表示已修改grub文件的磁盘标识方式为UUID。 否,修改失败,请参见步骤2:安装驱动重新修改。 ……menuentry 'Ubuntu Linux, with Linux 3.13.0-24-generic' --class ubuntu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unrestricted $menuentry_id_option 'gnulinux-3.13.0-24-generic-advanced-ec51d860-34bf-4374-ad46-a0c3e337fd34' { recordfail load_video gfxmode $linux_gfx_mode insmod gzio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if [ x$feature_platform_search_hint = xy ]; then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ec51d860-34bf-4374-ad46-a0c3e337fd34 else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ec51d860-34bf-4374-ad46-a0c3e337fd34 fi echo ‘Loading Linux 3.13.0-24-generic ...’ linux /boot/vmlinuz-3.13.0-24-generic root=UUID=ec51d860-34bf-4374-ad46-a0c3e337fd34 ro echo ‘Loading initial ramdisk ...’ initrd /boot/initrd.img-3.13.0-24-generic } 对于不同操作系统,grub文件的具体路径存在差异,请以具体的操作系统为准。例如:“/boot/grub/menu.lst”、“/boot/grub/grub.cfg”、“/boot/grub2/grub.cfg、“/boot/grub/grub.conf”。 执行以下命令,检查磁盘的标识方式是否为UUID。 cat /etc/fstab 是,表示已修改fstab文件的磁盘标识方式为UUID。 否,修改失败,请参见步骤2:安装驱动重新修改。 [root@****** ~]# cat /etc/fstab UUID=4eb40294-4c6f-4384-bbb6-b8795bbb1130 / xfs defaults 0 0 UUID=2de37c6b-2648-43b4-a4f5-40162154e135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检查是否已安装原生的XEN和KVM驱动。 如果引导的虚拟文件系统是initramfs,执行以下命令: lsinitrd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 grep ` uname -r ` | grep xen lsinitrd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 grep ` uname -r ` |grep virtio 如果引导的虚拟文件系统是initrd ,执行如下命令: lsinitrd /boot/initrd-`uname -r` | grep ` uname -r ` | grep xen lsinitrd /boot/initrd-`uname -r` | grep ` uname -r ` | grep virtio 如果安装成功,回显将显示已安装的原生XEN和KVM驱动名称。 [root@CTU10000xxxxx home]# lsinitrd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 grep ` uname -r`| grep xen -rwxr--r-- 1 root root 54888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block/xen-blkfront.ko -rwxr--r-- 1 root root 45664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xen-netfront.ko [root@CTU10000xxxxx home]# lsinitrd /boot/initramfs-`uname -r`.img | grep ` uname -r`| grep virtio -rwxr--r-- 1 root root 23448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block/virtio_blk.ko -rwxr--r-- 1 root root 50704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virtio_net.ko -rwxr--r-- 1 root root 28424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scsi/virtio_scsi.ko drwxr-xr-x 2 root root 0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virtio -rwxr--r-- 1 root root 14544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virtio/virtio.ko -rwxr--r-- 1 root root 21040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virtio/virtio_pci.ko -rwxr--r-- 1 root root 18016 Jul 16 17:53 lib/modules/2.6.32-573.8.1.el6.x86_64/kernel/drivers/virtio/virtio_ring.ko 执行以下命令更新云服务器的系统标签。 curl 'http://169.254.169.254/openstack/latest/support_hypervisor' -X POST -H "Accept: application/json" -d '{"support_hypervisor":["all"]}' -w %{http_code} 回显显示200说明云服务器的系统标签已添加成功。 图2 设置云服务器的系统标签 请务必确保云服务器配置成功,否则,可能会导致变更规格后的弹性云服务器不可用。
  • 步骤2:安装驱动 对于不支持使用脚本方式配置的弹性云服务器,请参见本部分内容,手动配置云服务器。 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卸载云服务器中已安装的Tools。 卸载操作请参见在Linux系统中卸载Tools。 修改grub的UUID。 具体操作请参见修改grub文件磁盘标识方式为UUID。 修改fstab的UUID。 具体操作请参见修改fstab文件磁盘标识方式为UUID。 安装原生的XEN和KVM驱动。 安装方法请参见安装原生的XEN和KVM驱动。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