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什么是区域和可用区 KooMap用区域和可用区来描述数据中心的位置,用户可以在特定的区域、可用区创建资源。 区域(Region):从地理位置和网络时延维度划分,同一个Region内共享弹性计算、块存储、对象存储、VPC网络、弹性公网IP、镜像等公共服务。Region分为通用Region和专属Region,面向不同类型的租户和业务。 通用Region:指面向公共租户提供通用云服务的Region。 专属Region:指只承载同一类业务或只面向特定租户提供业务服务的专用Region。 可用区(AZ,Availability Zone):一个AZ是一个或多个物理数据中心的集合,有独立的风火水电,AZ内逻辑上再将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划分成多个集群。一个Region中的多个AZ间通过高速光纤相连,以满足用户跨AZ构建高可用性系统的需求。 父主题: 服务咨询
  • 什么是KooMap 云地图服务 云地图 服务( KooMap )是提供空间处理、计算、可视、虚实交互等一站式开箱即用的云服务,赋能客户虚实融合互动的应用创新。 当前KooMap推出了AR地图生产服务和AR地图运行服务。 AR地图生产服务:对外业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生成AR地图成果数据,供AR地图运行服务使用。 AR地图运行服务:基于高精度AR地图,提供在物理世界的厘米级高精度的视觉定位和AR导航,支持用户在物理空间中进行AR内容的展示,提供虚实交互应用体验。 父主题: 服务咨询
  • AR地图服务适用的场地条件有哪些 AR地图服务通过AR地图生产和AR地图运行来实现基于视觉定位(VPS)的AR内容展示和AR导航。应用到具体项目时,应妥善选取场景。若场景选取不合适,可能导致视觉定位效果不佳,影响最终的AR内容展示和AR导航。 场景选取总体原则: VPS定位能力与人的视觉定位能力类似,需要捕捉环境中的特征点作为定位依据。如果面对某特定场景,人能够仅靠视觉信息完成定位,则VPS基本也可完成定位。因此应尽量选择特征点丰富(例如门窗、桌椅等形状特征,或者贴图、装饰等纹理特征)的场景环境。场景中的视觉特征点越丰富,VPS定位效果越精准,AR内容展示和AR导航效果越好。 场景选择时应避免以下因素的影响: 弱纹理场景。例如特征点稀少的白墙、镜面、地面。 重复纹理场景。例如茂密的树林、各楼层重复的洗手间。 动态场景。例如场地中存在来往的行人、车辆,变化频繁的广告牌。 AR地图服务应用成功的典型场地有: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广场、上海的南京东路街道。 父主题: 服务咨询
  • SDK列表 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您安装的是最新版本的SDK。使用过时的版本可能会导致兼容性问题或无法使用最新功能。您可以在 SDK中心 查询版本信息。 表1提供了各个CCE服务支持的SDK列表,您可以在GitHub仓库查看SDK更新历史、获取安装包以及查看指导文档。 表1 SDK列表 编程语言 Github地址 参考文档 Java huaweicloud-sdk-java-v3 Java SDK使用指导 Python huaweicloud-sdk-python-v3 Python SDK使用指导 Go huaweicloud-sdk-go-v3 Go SDK使用指导 Node.js huaweicloud-sdk-nodejs-v3 Node.js SDK使用指导 .NET huaweicloud-sdk-net-v3 .NET SDK使用指导
  • SDK列表 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您安装的是最新版本的SDK。使用过时的版本可能会导致兼容性问题或无法使用最新功能。您可以在SDK中心查询版本信息。 表1提供了WAF服务支持的SDK列表,您可以在GitHub仓库查看SDK更新历史、获取安装包以及查看指导文档。 表1 SDK列表 编程语言 Github地址 参考文档 Java huaweicloud-sdk-java-v3 Java SDK使用指导 Python huaweicloud-sdk-python-v3 Python SDK使用指导 Go huaweicloud-sdk-go-v3 Go SDK使用指导 NodeJs huaweicloud-sdk-nodejs-v3 NodeJs SDK使用指导 PHP huaweicloud-sdk-php-v3 PHP SDK使用指导
  • SDK列表 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您安装的是最新版本的SDK。使用过时的版本可能会导致兼容性问题或无法使用最新功能。您可以在SDK中心查询版本信息。 表1提供了全球加速服务支持的SDK列表,您可以在GitHub仓库查看SDK更新历史、获取安装包以及查看指导文档。 表1 SDK列表 编程语言 Github地址 参考文档 Java huaweicloud-sdk-java-v3 Java SDK使用指导 Python huaweicloud-sdk-python-v3 Python SDK使用指导 Go huaweicloud-sdk-go-v3 Go SDK使用指导 NodeJs huaweicloud-sdk-nodejs-v3 NodeJs SDK使用指导 PHP huaweicloud-sdk-php-v3 PHP SDK使用指导
  • SDK列表 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您安装的是最新版本的SDK。使用过时的版本可能会导致兼容性问题或无法使用最新功能。您可以在SDK中心查询版本信息。 表1提供了云专线服务支持的SDK列表,您可以在GitHub仓库查看SDK更新历史、获取安装包以及查看指导文档。 表1 SDK列表 编程语言 Github地址 参考文档 Java huaweicloud-sdk-java-v3 Java SDK使用指导 Python huaweicloud-sdk-python-v3 Python SDK使用指导 Go huaweicloud-sdk-go-v3 Go SDK使用指导
  • 与IEC有功能依赖的云服务 IEC和其他周边云服务的功能依赖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与IEC有功能依赖的云服务 相关服务 功能依赖关系 参考内容 镜像服务 边缘私有镜像需要首先在镜像服务中创建,然后在IEC控制台界面上进行注册,注册完成后可以选择使用。 边缘镜像概述 通过镜像服务创建边缘私有镜像 统一身份认证 服务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给IEC的其他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以达到不同用户之间的权限隔离。 权限管理 创建 IAM 用户并授权使用IEC
  • 与IEC有区别对比的产品 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多种云化产品(智能边缘云(Intelligent EdgeCloud,IEC)和智能边缘小站(CloudPond)、智能边缘平台(Intelligent EdgeFabric,IEF)、IoT边缘(IoT Edge)、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之间的区别,请参见IEC与相关产品区别。 IEC范畴下的实例、镜像和网络与弹性云服务器,镜像服务,虚拟私有云等云服务的区别,请参见边缘实例,边缘镜像,边缘网络。
  • 什么是智能边缘云 智能边缘云(IEC)部署在距离企业和热点用户区域更近的位置,具有与中心云一致的体验,为时延敏感型业务如互动娱乐、在线教育、媒体创作等提供低于10ms的时延体验,支持全局智能管理及调度。 您可以通过IEC和华为云的关系是什么?了解更多详情。 IEC产品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IEC产品架构 IEC控制台和API部署在华为云中,提供边缘业务管理,支持跨边缘站点的统一算力、网络、存储、镜像配置及管理。 IEC使用华为云统一身份认证(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IAM)服务提供账号鉴权功能,使用华为云镜像服务(Image Management Service,IMS)提供创建实例需要的私有镜像。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IAM和IMS之外,其余架构图中提到的虚拟私有云(Virtual Private Cloud,VPC),弹性公网IP(Elastic IP,EIP),实例、子网、磁盘、安全组、网络ACL(Access Control Lists,访问控制列表)等组件均属于IEC范畴,与华为云上的云服务,包括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E CS ),云硬盘(Elastic Volume Service,EVS)服务, 虚拟私有云VPC 虽然功能类似,但没有关联关系,各自承载不同的业务。举例说明,通过IEC控制台或者API创建的实例仅归属于华为云服务IEC业务范畴,与通过华为云服务ECS创建的实例没有关联关系。IEC上创建的实例不能通过ECS管理,ECS上创建的实例也不能通过IEC管理。 IEC在中国大陆建立了多个边缘站点,提供物理隔离的资源池,提供多元算力、存储和网络的能力。 边缘站点之间物理隔离,所以归属于不同边缘站点的子网之间不连通;VPC之间逻辑隔离,所以归属于不同VPC的子网之间不连通。如图3,四个子网彼此互不连通。 用户在IEC控制台或者通过API创建边缘业务后,系统自动将用户业务就近接入边缘站点。通过动态调度,实现降低网络时延等优势。 详细的各组件介绍内容和配置操作请参见《智能边缘云用户指南》。
  • 边缘计算 迈入5G和AI时代,新型业务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互动直播、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应运而生。以上这些业务场景对时延和网络带宽有着强烈诉求,而在传统的集中式云计算场景中,所有数据都集中存储在大型数据中心。由于地理位置和网络传输的限制,无法满足新型业务的低时延、高带宽等要求。 网络高时延:传统云计算无法即时处理和分析新型业务产生的数据,导致应用终端获得的响应慢,体验差。 带宽高成本:新型业务的应用终端产生的数据传回云端将消耗更高的网络带宽,导致服务厂商需要支付高昂的网络成本。 数据合规性:新型业务数据存储在云端,无法满足企业对敏感数据本地化存储的要求,直接影响企业数据上云的策略。 面对传统集中式云计算的固有局限性,边缘计算成为应对新型业务和数据合规业务的较好选择。边缘计算通过在靠近终端应用的位置建立站点,最大限度的将集中式云计算的能力延伸到边缘侧,有效解决以上的时延和带宽问题。 您可以参考图1了解更多关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区别。 图1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 从广义上讲,云计算囊括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扩展,二者为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只有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互协同(简称边云协同),才能更好的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 通过图2进一步了解边缘计算的范畴。 图2 边缘计算的范畴 按照从用户/终端到中心云的距离,可以划分3个“圈”: 第一个“圈”是现场边缘,覆盖1~5ms时延范围,算力以AI推理为主,主要面向自动驾驶, 工业互联网 等实时性业务。 第二个“圈”是近场边缘,覆盖5~20ms时延范围,算力以渲染为主,同时还有一部分推理,主要面向视频场景。 第三个“圈”是传统的公有云(也称为中心云),覆盖20~100ms时延范围,用于承载未下沉到边缘的业务,例如海量的数据存储,挖掘,训练等。 面向近场边缘和现场边缘场景,华为云分别推出了智能边缘云(Intelligent EdgeCloud,IEC)和智能边缘小站(CloudPond)两款产品。 智能边缘云IEC :提供广域覆盖的分布式边缘云,用于客户就近灵活部署业务。 智能边缘小站CloudPond:提供部署在用户数据中心的软硬件一体的边缘解决方案。 除了上述两款产品,华为云还推出了面向客户业务现场场景的智能边缘平台(Intelligent EdgeFabric,IEF)产品。作为基于云原生技术构建的边云协同操作系统,IEF可运行在多种边缘设备上,将丰富的AI、IoT(Internet of Things)及数据分析等智能应用以轻量化的方式从云端部署到边缘,满足用户对智能应用边云协同的业务诉求。
  • IEC与相关产品区别 华为提供多种云化产品,您可以通过表1了解智能边缘云(IEC)和智能边缘小站(CloudPond)、智能边缘平台(Intelligent EdgeFabric,IEF)、IoT边缘(IoT Edge)、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的区别,以便根据使用场景综合选择。 表1 IEC与相关产品区别 产品名称 IEC CloudPond IEF IoT Edge CDN 定位 构建广域覆盖的分布式边缘云 构建部署在用户数据中心的边缘小站 基于云原生技术构建的边云协同操作系统 物联网边缘“小脑” 构建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层智能虚拟网络 能力 提供多元算力,满足多种业务需求,用户通过就近部署业务,有效降低网络时延 将华为云可用区拉远,在用户数据中心提供公有云服务,满足数据本地化需求,降低业务延迟 从云端下发应用到边缘,帮助用户在云端对边缘应用进行管理,解决应用“推送/简化部署”到边缘的问题 聚焦边缘设备管理,就近提供计算和智能服务,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等方面的需求 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与网站的可用性,解决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问题 适用场景 直播、边缘渲染加速、云游戏等 创新业务部署、传统业务上云、数据本地留存 园区视频分析、工业视觉、工业预测性维护等 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 网站加速、文件下载加速等内容加速 部署位置 运营商机房 用户数据中心 任意位置 任意位置 运营商机房
  • 访问控制 虚拟私有云 虚拟私有云(Virtual Private Cloud,以下简称VPC)为边缘服务构建了一个逻辑上完全隔离的专有区域,您可以在自己的逻辑隔离区域中定义虚拟网络,为边缘业务构建一个逻辑上完全隔离的专有区域。您还可以在VPC中定义安全组、VPN、IP地址段、带宽等网络特性,方便管理、配置内部网络,进行安全、快捷的网络变更。同时,您可以自定义安全组内与组间边缘业务的访问规则,加强边缘业务的安全保护。 安全组 安全组是一个逻辑上的分组,为具有相同安全保护需求并相互信任的边缘业务提供访问策略。安全组创建后,用户可以在安全组中定义各种访问规则,当边缘业务加入该安全组后,即受到这些访问规则的保护。 如何设置虚拟私有云和安全组,请参见边缘网络。
  • 监控安全风险 云监控服务 ,为用户提供一个针对边缘实例、带宽等资源的立体化监控平台。使用户全面了解IEC上的资源使用情况、业务的运行状况,并及时收到异常告警做出反应,保证业务顺畅运行。 用户开通 云监控 后, CES 可以查看带宽、弹性公网IP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创建和设置告警规则,自定义监控目标与通知策略,及时了解虚拟私有云的状况,从而起到预警作用。 CES的详细介绍,请参见CES功能介绍。 IEC支持的监控指标,请参见支持的监控指标。 查看监控指标步骤,请参见查看监控指标。 父主题: 安全
  • 云硬盘的磁盘模式 云硬盘的磁盘模式分为VBD (虚拟块存储设备,Virtual Block Device) 类型和SCSI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类型。 VBD类型: 当您通过管理控制台创建云硬盘时,云硬盘的磁盘模式默认为VBD类型。VBD类型的云硬盘只支持简单的SCSI读写命令。 SCSI类型: 您可以通过管理控制台创建SCSI类型的云硬盘,该类型的云硬盘支持SCSI指令透传,允许智能边缘云操作系统直接访问底层存储介质。除了简单的SCSI读写命令,SCSI类型的云硬盘还可以支持更高级的SCSI命令。 更多关于SCSI类型云硬盘的使用(如驱动安装),请参见“使用SCSI类型云硬盘需要安装驱动吗”。
  • 责任共担 华为云秉承“将公司对网络和业务安全性保障的责任置于公司的商业利益之上”。针对层出不穷的 云安全 挑战和无孔不入的云安全威胁与攻击,华为云在遵从法律法规业界标准的基础上,以安全生态圈为护城河,依托华为独有的软硬件优势,构建面向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完善云服务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性是华为云与您的共同责任,如图1所示。 华为云:负责云服务自身的安全,提供安全的云。华为云的安全责任在于保障其所提供的IaaS、PaaS和SaaS类云服务自身的安全,涵盖华为云数据中心的物理环境设施和运行其上的基础服务、平台服务、应用服务等。这不仅包括华为云基础设施和各项云服务技术的安全功能和性能本身,也包括运维运营安全,以及更广义的安全合规遵从。 租户:负责云服务内部的安全,安全地使用云。华为云租户的安全责任在于对使用的IaaS、PaaS和SaaS类云服务内部的安全以及对租户定制配置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虚拟网络、 虚拟主机 和访客虚拟机的操作系统,虚拟防火墙、API网关和高级安全服务,各项云服务,租户数据,以及身份账号和密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配置。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详细介绍华为云安全性的构建思路与措施,包括云安全战略、责任共担模型、合规与隐私、安全组织与人员、基础设施安全、租户服务与租户安全、工程安全、运维运营安全、生态安全。 图1 华为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 父主题: 安全
  • AI加速型 表4 Ai1型边缘实例的规格 规格名称 vCPU 内存 (GiB) 最大带宽/基准带宽 (Gbps) 最大收发包能力 (万PPS) Ascend 310 Ascend RAM (GiB) 网卡多队列数 网卡个数上限 虚拟化类型 ai1.large.4 2 8 4/1.3 20 1 8 2 2 KVM ai1.xlarge.4 4 16 6/2 35 2 16 2 3 KVM ai1.2xlarge.4 8 32 10/4 50 4 32 4 4 KVM ai1.4xlarge.4 16 64 15/8 100 8 64 8 8 KVM
  • 通用计算增强型 表1 C6型边缘实例的规格 规格名称 vCPU 内存 (GiB) 最大带宽/基准带宽 (Gbps) 最大收发包能力 (万PPS) 网卡多队列数 网卡个数上限 虚拟化类型 c6.large.2 2 4 4/1.2 40 2 2 KVM c6.large.4 2 8 4/1.2 40 2 2 KVM c6.xlarge.2 4 8 8/2.4 80 2 3 KVM c6.xlarge.4 4 16 8/2.4 80 2 3 KVM c6.2xlarge.2 8 16 15/4.5 150 4 4 KVM c6.2xlarge.4 8 32 15/4.5 150 4 4 KVM c6.3xlarge.2 12 24 17/7 200 4 6 KVM c6.3xlarge.4 12 48 17/7 200 4 6 KVM c6.4xlarge.2 16 32 20/9 280 8 8 KVM c6.4xlarge.4 16 64 20/9 280 8 8 KVM c6.6xlarge.2 24 48 25/14 400 8 8 KVM c6.6xlarge.4 24 96 25/14 400 8 8 KVM c6.8xlarge.2 32 64 30/18 550 16 8 KVM c6.8xlarge.4 32 128 30/18 550 16 8 KVM c6.16xlarge.2 64 128 40/36 1000 32 8 KVM c6.16xlarge.4 64 256 40/36 1000 32 8 KVM 表2 C6s型边缘实例的规格 规格名称 vCPU 内存 (GiB) 最大带宽/基准带宽 (Gbps) 最大收发包能力 (万PPS) 网卡多队列数 网卡个数上限 虚拟化类型 c6s.large.2 2 4 1/1 30 2 2 KVM c6s.large.4 2 8 1/1 30 2 2 KVM c6s.xlarge.2 4 8 2/2 60 2 3 KVM c6s.xlarge.4 4 16 2/2 60 2 3 KVM c6s.2xlarge.2 8 16 4/4 120 4 4 KVM c6s.2xlarge.4 8 32 4/4 120 4 4 KVM c6s.3xlarge.2 12 24 5.5/5.5 180 4 6 KVM c6s.3xlarge.4 12 48 5.5/5.5 180 4 6 KVM c6s.4xlarge.2 16 32 7.5/7.5 240 8 8 KVM c6s.4xlarge.4 16 64 7.5/7.5 240 8 8 KVM c6s.6xlarge.2 24 48 11/11 350 8 8 KVM c6s.6xlarge.4 24 96 11/11 350 8 8 KVM c6s.8xlarge.2 32 64 15/15 450 16 8 KVM c6s.8xlarge.4 32 128 15/15 450 16 8 KVM c6s.12xlarge.2 48 96 22/22 650 16 8 KVM c6s.12xlarge.4 48 192 22/22 650 16 8 KVM c6s.16xlarge.2 64 128 30/30 850 32 8 KVM c6s.16xlarge.4 64 256 30/30 850 32 8 KVM ct6conn.12xlarge.4 48 192 35/27 750 32 4 KVM 表3 C3型边缘实例的规格 规格名称 vCPU 内存 (GiB) 最大带宽/基准带宽 (Gbps) 最大收发包能力 (万PPS) 网卡多队列数 云硬盘基础带宽 (Gbps) 虚拟化类型 c3.large.2 2 4 1.5/0.6 30 2 1 KVM c3.xlarge.2 4 8 3/1 50 2 1.5 KVM c3.2xlarge.2 8 16 5/2 90 4 2 KVM c3.3xlarge.2 12 24 7/3 110 4 2.5 KVM c3.4xlarge.2 16 32 10/4 130 4 3 KVM c3.6xlarge.2 24 48 12/6 200 8 3.5 KVM c3.8xlarge.2 32 64 15/8 260 8 4 KVM c3.15xlarge.2 60 128 16/16 500 16 8 KVM c3.large.4 2 8 1.5/0.6 30 2 1 KVM c3.xlarge.4 4 16 3/1 50 2 1.5 KVM c3.2xlarge.4 8 32 5/2 90 4 2 KVM c3.3xlarge.4 12 48 7/3 110 4 2.5 KVM c3.4xlarge.4 16 64 10/4 130 4 3 KVM c3.6xlarge.4 24 96 12/6 200 8 3.5 KVM c3.8xlarge.4 32 128 15/8 260 8 4 KVM c3.15xlarge.4 60 256 16/16 500 16 8 KVM
  • IEC权限 IEC的控制台部署时不区分物理区域,为全局性的。访问IEC控制台时,不需要切换区域。存在如下一个特殊情况:在使用Tenant Administrator和Tenant Guest两个系统权限时需要选择一些仅为IEC使用的特殊华为云区域,详见表1。以上提到的区域是指华为云整体上按照物理位置划分的区域,和IEC服务业务上的边缘区域是有差别的,详见华为云的区域和IEC的区域有什么区别?。 默认情况下,管理员创建的IAM用户没有任何权限,需要将其加入用户组,并给用户组授予策略和角色,才能使得用户组中的用户获得策略定义的权限,这一过程称为授权。授权后,用户就可以基于被授予的权限对云服务进行操作。 根据授权精细程度分为角色和策略。 角色:IAM最初提供的一种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能定义权限的粗粒度授权机制。该机制以服务为粒度,提供有限的服务相关角色用于授权。由于华为云各服务之间存在业务依赖关系,因此给用户授予角色时,可能需要一并授予依赖的其他角色,才能正确完成业务。角色并不能满足用户对精细化授权的要求,无法完全达到企业对权限最小化的安全管控要求。 策略:IAM最新提供的一种细粒度授权的能力,可以精确到具体服务的操作、资源以及请求条件等。基于策略的授权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授权方式,能够满足企业对权限最小化的安全管控要求。例如:针对IEC服务,管理员能够控制IAM用户仅能查询网络ACL列表,而不能创建网络ACL。多数细粒度策略以API接口为粒度进行权限拆分,IEC支持的API授权项请参见权限和授权项说明。 表1列出了IEC的所有系统权限。 表1 IEC系统权限 权限名称 描述 作用范围 类别 依赖关系 IEC FullAccess 拥有该权限的用户可以对IEC资源执行任意操作。 仅选择“全局服务” 系统策略 无 IEC ReadOnlyAccess 拥有该权限的用户可以查询IEC资源的利用情况,即仅拥有IEC读权限。 仅选择“全局服务” 系统策略 无 Tenant Administrator 拥有该权限的用户拥有除IAM外,其他所有服务的所有执行权限。 选择“全局服务”和“区域级项目”, 区域级项目为: cn-north-900 [华北-北京边缘二] 系统角色 无 Tenant Guest 拥有该权限的用户拥有除IAM外,其他所有服务的只读权限。 选择“全局服务”和“区域级项目”, 区域级项目为: cn-north-900 [华北-北京边缘二] 系统角色 无 表2列出了IEC常用操作与系统策略的关系。 表2 IEC常用操作与系统策略的关系 操作 IEC ReadOnlyAccess IEC FullAccess 查询带宽列表 √ √ 查询指定带宽 √ √ 修改带宽信息 x √ 删除带宽信息 x √ 删除子网 x √ 查询指定子网 √ √ 更新子网 x √ 查询子网列表 √ √ 创建子网 x √ 删除虚拟私有云 x √ 查询虚拟私有云列表 √ √ 更新虚拟私有云 x √ 查询指定虚拟私有云 √ √ 创建虚拟私有云 x √ 查询网络配额 √ √ 创建路由表 x √ 查询路由表列表 √ √ 查询路由表详情 √ √ 更新路由表 x √ 删除路由表 x √ 查询路由列表 √ √ 添加路由 x √ 更新路由 x √ 删除路由 x √ 路由表关联子网 x √ 路由表解关联子网 x √ 查询子网关联的路由表 √ √ 查询网络ACL列表 √ √ 创建网络ACL x √ 更新网络ACL x √ 更新网络ACL规则 x √ 删除网络ACL x √ 查询指定网络ACL √ √ 删除弹性公网IP x √ 查询指定弹性公网IP √ √ 更新弹性公网IP x √ 查询弹性公网IP列表 √ √ 创建弹性公网IP x √ 删除安全组 x √ 查询指定安全组 √ √ 查询安全组列表 √ √ 创建安全组 x √ 删除安全组规则 x √ 查询指定安全组规则 √ √ 查询安全组规则列表 √ √ 创建安全组规则 x √ 删除边缘业务 x √ 查询指定边缘业务 √ √ 查询边缘业务列表 √ √ 查询边缘业务配额 √ √ 查询实例列表 √ √ 操作实例(启动、关闭、重启) x √ 批量删除实例 x √ 修改实例 x √ 查询指定实例 √ √ 创建实例 x √ 切换操作系统 x √ 更新实例网卡配置 x √ 删除实例网卡 x √ 添加实例网卡 x √ 查询实例规格列表 √ √ 查询指定的任务 √ √ 查询站点列表 √ √ 查询指定云硬盘 √ √ 查询云硬盘类型列表 √ √ 查询云硬盘列表 √ √ 查询边缘镜像列表 √ √ 创建边缘镜像 x √ 查询指定边缘镜像 √ √ 删除边缘镜像 x √ 查询边缘镜像支持的区域列表 √ √ 查询边缘镜像的配额信息 √ √ 查询特定华为云区域的镜像列表 √ √ 从边缘实例创建镜像 x √ 查询边缘实例的统计数据 √ √ 查询带宽的统计数据 √ √ 查询资源使用率 √ √ 创建IAM用户并授权的具体操作请参见示例流程。
  • 边缘镜像 当前IEC仅支持在华北-北京四[cn-north-4]的华为云区域通过镜像服务创建边缘私有镜像。 对于IAM用户通过镜像服务创建边缘私有镜像,需要账号为该IAM用户同时赋予IEC FullAccess权限和华北-北京四[cn-north-4]区域的IAM ReadOnlyAccess权限。 系统默认一个华为云账号最多创建50个边缘私有镜像(从边缘实例和从镜像服务创建合计)。如果您需要创建更多个边缘私有镜像,请申请扩大配额。 IEC场景下不支持windows公共镜像;windows私有镜像仅支持创建虚拟机,但不支持对虚拟机进行激活。
  • 边缘网络ACL 每个网络ACL都包含一组默认规则,如下所示: 默认放通同一站点下同一子网内的流量。 默认放通目的IP地址为255.255.255.255/32的广播报文。用于配置主机的启动信息。 默认放通目的网段为224.0.0.0/24的组播报文。供路由协议使用。 默认放通目的IP地址为169.254.169.254/32,TCP端口为80的metadata报文。用于获取元数据。 默认放通公共服务预留网段资源的报文,例如目的网段为100.125.0.0/16的报文。 除上述默认放通的流量外,其余出入子网的流量全部拒绝,如表1所示。该规则不能修改和删除。 表1 网络ACL默认规则 方向 优先级 动作 协议 源地址 目的地址 说明 入方向 * 拒绝 全部 0.0.0.0/0 0.0.0.0/0 拒绝所有入站流量 出方向 * 拒绝 全部 0.0.0.0/0 0.0.0.0/0 拒绝所有出站流量 网络连通性: 由于归属于不同虚拟私有云的多个子网网络不连通,则为同一个网络ACL下归属于不同的虚拟私有云的多个子网配置网络连通的访问规则是不生效的。 由于归属于不同边缘站点的多个子网之间网络不连通,则为网络ACL配置跨站点多个子网连通的访问规则是不生效的。 规则优先级: 网络ACL规则的优先级使用“优先级”值来表示,优先级的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最先应用。优先级的值为“*”的是默认规则,优先级最低。 多个网络ACL规则冲突,优先级高的规则优先生效。如果某个规则需要优先或落后生效,可在对应规则(需要优先或落后于某个规则生效的规则)前面或后面插入此规则。
  • 审计与日志 云审计 服务(Cloud Trace Service, CTS ),是华为云安全解决方案中专业的日志审计服务,提供对各种云资源操作记录的收集、存储和查询功能,可用于支撑安全分析、合规审计、资源跟踪和问题定位等常见应用场景。 用户开通云审计服务后,CTS可记录CloudPond的操作事件用于审计。 CTS的详细介绍和开通配置方法,请参见CTS快速入门。 IEC支持审计的操作事件,请参见支持审计的关键操作。 查看审计日志,请参见查看IEC审计事件。 父主题: 安全
  • 边缘安全组 系统默认一个华为云账号最多创建200个安全组。如果您需要创建更多个安全组,请申请扩大配额。 由于归属于不同虚拟私有云的多个实例网络不连通,则为同一个安全组下归属于不同的虚拟私有云的多个实例配置网络连通的访问规则是不生效的。 由于归属于不同边缘站点的多个子网之间网络不连通,则为安全组配置跨站点多个子网连通的访问规则是不生效的。 系统默认一个华为云账号最多创建10000个安全组规则。如果您需要创建更多个安全组规则,请申请扩大配额。
  • 边缘路由和路由表 系统默认一个VPC下最多创建10个自定义路由表。如果您需要创建更多个自定义路由表,请申请扩大配额。 每个路由表最多添加200个路由。 一个子网一次只能关联一个路由表,但一个路由表可以关联多个子网。 系统路由不能修改和删除。 通过自定义路由访问Internet网络时,目的地址配置为默认0.0.0.0/0,不能配置为具体的公网网段,下一跳为本VPC内绑定了EIP的边缘实例、绑定了EIP的虚拟IP或互联网网关地址。
  • 计费模式 IEC提供按需计费模式,由边缘实例和边缘硬盘使用时长,以及边缘带宽流量叠加计费。具体计费模式说明如表2所示。 表2 计费模式说明 计费模式 计费项 计费周期 付费方式 说明 按需计费 边缘实例和边缘硬盘 秒级计费,按小时结算 后付费 按照边缘实例和边缘硬盘实际使用的时长进行计费。 边缘实例关机后仍正常计费,如果需要停止边缘实例和边缘硬盘计费,直接删除边缘实例即可。 边缘带宽 增强型95计费,按月结算 后付费 按照边缘带宽实际使用的流量进行计费。 为了防止突然爆发的流量产生较高的费用,您可以为边缘带宽设置合适的峰值。 IEC增强型95计费按照多次去峰值后的实际使用带宽付费。 计费公式:月峰值带宽 x 月峰值带宽价格 x 共享带宽存在天数 ÷ 自然月天数 详细计费规则请参见什么是IEC增强型95计费?。 如果需要停止边缘带宽计费,需要彻底删除带宽。
  • 边缘实例 IEC暂不支持通过VNC(Virtual Network Console,虚拟网络控制台)方式登录边缘实例,请使用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实例。 系统默认一个华为云账号最多创建300台边缘实例,如果您需要创建更多个边缘实例,请申请扩大配额。一次最多可以创建50台边缘实例。 系统默认一个华为云账号最多创建边缘实例的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容量为100GB,vCPU(Virtual Central Processing Unit,虚拟处理器)为100个。如果您需要更多配额,请申请扩大配额。
  • 产品优势 广域覆盖:基于覆盖中国大陆主要省市和主流运营商的优质节点资源进行部署,用户可以将时延敏感业务就近接入部署,保证确定性时延,提升业务体验。 多样算力:面向丰富的边缘业务场景,提供多样化的算力类型,用户可以根据业务要求选择合适的算力。 卓越性能:基于华为云擎天架构打造,提供软硬结合的卓越性能。单实例包转发性能最高可达千万级pps,基于昇腾AI卡的推理性能是业界主流处理卡性能的2倍。 边云协同:提供核心的计算、存储、网络服务能力,使用户可以更快的构建场景化的边缘解决方案。
  • 边缘实例 边缘实例为边缘云场景下专享的实例资源,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内存、操作系统、云硬盘组成的基础的计算组件。 IEC范畴下的边缘实例与华为云上弹性 云服务器ECS 完全独立,没有关联关系,各自承载不同的业务。但从两者的功能维度来看,又是相类似的。 举例说明,通过IEC控制台或者API创建的实例仅归属于华为云服务IEC的业务范畴,与通过华为云服务ECS创建的实例没有关联关系。IEC上创建的实例不能通过ECS管理,ECS上创建的实例也不能通过IEC管理。
  • 边缘网络 边缘网络为边缘云场景下专享的网络子服务。通过虚拟私有云,构建隔离的、用户自主配置和管理的虚拟网络环境,提升用户云上资源的安全性,简化用户的网络部署。同时,通过弹性公网IP,使得虚拟私有云内的实例与公网Internet互通。 IEC范畴下的边缘网络与华为云上其他网络相关的云服务,如虚拟私有云、弹性公网IP完全独立,没有关联关系,各自承载不同的业务。但从两者的功能维度来看,又是相类似的。 举例说明,通过IEC控制台或者API创建的虚拟私有云仅归属于华为云服务IEC的业务范畴,与通过华为云服务VPC创建的虚拟私有云没有关联关系。IEC上创建的虚拟私有云不能通过云服务VPC管理,云服务VPC上创建的虚拟私有云也不能通过IEC管理。
  • EDS最佳实践汇总 本文汇总了基于 交换数据空间 服务(EDS,Exchange Data Space)常见应用场景的操作实践,为每个实践提供详细的方案描述和操作指导,帮助用户轻松使用EDS业务。 表1 EDS最佳实践一览表 最佳实践 说明 用户建立EDS与第三方内网环境的数据库/FTP服务器的连接 很多企业会把关键数据源建设在内网,例如数据库、文件服务器等。由于EDS运行在云上,所以需要创建EDS与第三方内网数据源的连接,以便更加安全、可靠的交换和管理数据资源。 健康医疗数据通过EDS共享和安全管控实践 本实践以xx医疗集团和某慢病院交换“风湿病患者医疗数据”为例,指导用户在医疗场景中如何安全的进行数据交换。
共993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