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查询流水线可用的系统参数 功能介绍 查询流水线可用的系统参数 调用方法 请参见如何调用API。
制品源 SWR:使用华为云容器镜像作为流水线源运行流水线,并生成制品名称、制品下载地址和制品版本号系统参数,供需要的任务插件使用。 说明: GitCode流水线源当前仅支持“北京四”和“广州”局点白名单用户。如果您需要开通此功能,请新建工单或拨打客服热线进行咨询。
代码检查、构建任务执行成功后,系统自动进入“合并主干”阶段,并弹出“手动确认”对话框。 图3 执行流水线 单击“继续执行”,“合并主干”阶段执行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完成以下事项。 将本次发布的变更状态更新为“已发布”。 将本次发布的变更关联的工作项状态更新为“已关闭”。
新建流水线时如果设置了别名,可基于别名生成仓库对应的系统参数,未设置别名则以仓库名作为别名,生成系统参数,如:“别名_TAG”,表示仓库标签名称。 当同一条流水线关联多个参数组,且多个参数组存在同名参数时,以后关联的参数组参数取值为准。
API Explorer在线调试请参见:启动流水线。
配置微服务变更流水线 微服务是一种软件治理架构,一个大型的复杂软件项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组成,系统中各个微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各微服务并行独立开发、构建、验证及部署上线。
任务结果:查看任务基本信息,包括工单名称、工单ID、触发人等。 单击工单ID或“查看详情”可进入发布管理工单详情页面,工单详情页介绍请参见查看发布管理发布结果。 父主题: 发布管理(CodeArts Release)使用指南
流水线源 选择“Repo”:即CodeArts Repo,提供企业代码托管的全方位服务,为软件开发者提供基于Git的在线代码托管服务。 说明: YAML化流水线仅支持使用CodeArts Repo代码仓。
除了使用系统策略,租户还可以通过创建自定义策略的方式进行授权。 项目级权限 CodeArts支持在项目下统一配置项目各角色对当前项目下流水线资源的默认操作权限。 登录华为云控制台页面。
pipeline.pipeline_id string 当前流水线ID,同现有流水线系统预定义参数PIPELINE_ID。 pipeline.run_number string 流水线执行编号,同现有流水线系统预定义参数PIPELINE_NUMBER。
日志 出于分析或审计等目的,用户开启了云审计服务后,系统开始记录流水线资源的操作。云审计服务管理控制台保存最近7天的操作记录。 父主题: 安全
API Explorer在线调试请参见: 停止流水线。 请求示例 https://cloudpipeline-ext.cn-north-1.myhuaweicloud.com/v3/pipelines/stop?
DEVCP.00014031 权限不足 无创建流水线权限 检查是否有创建流水线权限 200 DEVCP.00012002 数据库中不存在相关记录 instanceId在数据库中不存在 检查请求参数instanceId是否正确 500 DEVCP.00010000 未知服务异常 系统内部异常
API Explorer在线调试请参见: 获取流水线状态。
单击“部署历史”页签,切换至“部署历史”页面,页面展示该环境的所有工单历史。 单击工单名称,可以进入工单的详情页面,详情页面展示本次发布的发布流信息、基本信息以及各原子插件发布单信息。
开通云审计服务后,系统开始记录CodeArts Pipeline资源的操作。云审计服务管理控制台保存最近7天的操作记录。
图5 配置Webhook触发 表2 配置Webhook触发 参数项 说明 Webhook触发源 将该地址复制到第三方系统触发器,使用Post方法调用,即可运行流水线。
默认变量:系统默认提供的参数,无需定义,不能删除,不能修改。 表1 发布管理环境默认变量 参数信息 说明 ARTIFACT 产物地址。在部署YAML中,使用{{ARTIFACT}}引用构建产物。 TIMESTAMP 插件执行时间戳。如:20230401095436。
系统预定义参数:系统默认提供的参数,无需定义、不能删除、不能修改。 自定义参数:根据需要自定义添加,参数类型包括字符串类型、枚举类型、自增长类型。 通用参数组:项目下通用流水线参数,所有流水线都可以关联并使用通用参数组。
String 范围标识: tenant -- 租户,其他 -- 非租户 is_valid Boolean 是否生效,true-生效,false-不生效 version String 规则模板版本 operator String 最近操作人员 is_public Boolean 是否为系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