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备份和快照的区别是什么? 备份和快照为存储在云硬盘中的数据提供冗余备份,确保高可靠性,两者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备份和快照的区别 指标 存储方案 数据同步 容灾范围 业务恢复 备份 与云硬盘数据分开存储,存储在对象存储(OBS)中,可以实现在云硬盘存储损坏情况下的数据恢复
磁盘级备份支持选择磁盘的某个分区进行备份吗? 不支持。云服务器备份的最小粒度为磁盘级备份,即对整个磁盘进行备份。 父主题: 备份类
包年包月的资源包可以叠加吗? 只支持容量叠加,不支持时间叠加。 在购买新的资源包时,即使之前购买的资源包未过期,本次购买的时长也是从购买当日起计算,不会在之前的基础上累加。而在这段存在时间交集的范围内,两个资源包的容量会进行叠加。 比如,某租户同一时间购买了两次有效期为1个月的100
备份和恢复服务器需要多长时间? 云服务器备份首次为全量备份,后续均为增量备份。因此第一次备份时间较长,后续备份时间较短。例如:备份一个已有数据为100GB的云服务器,首次全量备份需要30分钟左右;假设下次备份前新产生或变化数据量为15GB时,增量备份需要6分钟左右。 CSBS支持
以一个虚构的应用appexample为例,在备份过程中,会先调用appexample_freeze.sh脚本来冻结IO。 appexample_freeze.sh示例如下: #!/bin/sh AGENT_ROOT_PATH=$1 #Agent程序调用脚本时,传入的的根目录,日志函数等会使用此变量,请不要改名
在Linux下,如果有其它应用需要一致性备份,可以编写自己的冻结、解冻脚本,来实现应用的保护。自定义脚本需放置在/home/rdadmin/Agent/bin/thirdparty/ebk_user目录中,供Agent在备份过程中调用。 下面以一个虚构的应用appexample为例,来进行说明。 appexa
hana_freeze.sh ,打开HANA示例冻结脚本。 将下图所示的HANA_USER HANA_PASSWORD INSTANCE_NUMBER DB_SID修改为实际值,其中HANA_PASSWORD 为步骤1的屏幕输出。 也可以使用sed命令来直接进行修改: sed -i 's/^HANA_USER=
其中XXX为步骤1中打印出的密码。 此操作会同时修改冻结解冻脚本,所以无需再执行步骤3。 执行vi mysql_unfreeze.sh,打开MySQL示例解冻脚本,修改此脚本中的用户名和密码。 mysql_unfreeze.sh与mysql_freeze.sh脚本实现了基本的数据库冻
v3的授权认证密码和数据加密密码设置为相同密码时,存在安全风险,为了确保系统安全,建议将客户端SNMP v3的授权认证密码和数据加密密码设置为不同的密码。 初始的授权认证密码为“BCM@DataProtect6”,初始的数据加密密码为“BCM@DataProtect8”。 密码必须符合密码复杂度要求,复杂度要求如下:
2.0单机版为例,介绍如何通过自定义脚本来冻结、解冻HANA数据库,以实现对HANA数据库的应用一致性备份。 场景介绍 某企业购买了云服务器,并在上面安装了HANA 2.0单机版数据库,用于存放业务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之前的崩溃一致性保护已经满足不了RTO、RPO的要求,决定采用应用一致性备份,减小RTO与RPO。
删除备份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除无用的备份以节省空间和成本。 背景信息 云服务器备份支持两种方式删除备份:手动删除和过期自动删除。过期自动删除备份可以通过设置备份策略中的保留规则来实现,详情请参见创建备份策略。 前提条件 至少存在一个备份。 备份的状态为“可用”或者“错误”。 操作步骤
功能包和存储包分别是什么? 功能包:需要备份的云服务器的磁盘空间。 存储包:备份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例如:某用户拥有一个分配空间为100GB的云服务器,初始数据容量20GB,后续每日新写入1GB数据。该用户购买了一个月的100GB云服务器功能包和100GB的存储包,配置自动备份策略,每日进
安全组是一个逻辑上的分组,为同一个虚拟私有云VPC内具有相同安全保护需求并相互信任的弹性云服务器提供访问策略。安全组创建后,用户可以在安全组中定义各种访问规则,当弹性云服务器加入该安全组后,即受到这些访问规则的保护。安全组的默认规则是在出方向上的数据报文全部放行,安全组内的弹性云服务器
5单机版为例,介绍如何通过自定义脚本来冻结、解冻MySQL数据库,以实现对于MySQL数据库的应用一致性备份。 场景介绍 某企业购买了云服务器,并在云服务器中安装了MySQL 5.5数据库用于存放业务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之前的崩溃一致性保护已经满足不了RTO、RPO的要求,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