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2模型,且支持通过节点池配置管理参数(kube-reserved-mem和system-reserved-mem)动态调整,具体方法请参见修改节点池配置。 CCE节点内存v2模型的总预留值等于OS侧预留值与CCE管理Pod所需预留值之和。 其中OS侧预留包括基础预留和随节点内存规
指定Pod请求的其他自定义资源类型,例如nvidia.com/gpu。增大该权重值,优先提高指定资源的利用率。 - 图2 资源利用率优化调度 修改完成后,单击“确认配置”。 父主题: 资源利用率优化调度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kind String API类型,固定值“WorkFlowTask”,该值不可修改。 apiVersion String API版本,固定值“v3”,该值不可修改。 metadata Metadata object 升级流程的元数据信息 spec WorkFlowResponseSpec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kind String API类型,固定值“WorkFlowTask”,该值不可修改。 apiVersion String API版本,固定值“v3”,该值不可修改。 metadata Metadata object 升级流程的元数据信息 spec WorkFlowResponseSpec
new-balancerpolicytemplate.yaml 修改default-balancer对象内容,也可以按需进行新建balancer对象 kubectl edit balancer default-balancer 修改内容如下: apiVersion: autoscaling
STARTS_WITH status: loadBalancer: ingress: - ip: 192.168.1.138 修改该Ingress配置,添加annotation(kubernetes.io/elb.custom-eip-id)。 apiVersion:
约束限制: 配置为cceNodeName的节点, 其节点名称、K8S节点名称以及虚机名称相同。节点名称不支持修改, 并且在ECS侧修改了虚机名称,同步云服务器时,不会将修改后的虚机名称同步到节点。 配置为cceNodeName的节点,为了避免K8S节点名称冲突,系统会自动在节点名
按默认配置即可。 * IPv4 服务网段 同一集群下容器互相访问时使用的Service资源的网段。决定了Service资源的上限。 创建后不可修改。 按默认配置即可。 单击“下一步:插件选择”,选择创建集群时需要安装的插件。 单击“下一步:插件配置”,配置默认插件即可。 单击“下一步
参数类型 描述 login 是 Login object 节点的登录方式。密钥对和密码登录方式二者必选其一。 说明: 更新节点池时,不支持修改此参数 nodes 是 Array of NodeItem objects 待操作节点列表,当前最多支持同时移除200个节点。 表5 Login
orageClass与CCE中使用的不同,导致使用存储时需要修改大量YAML文件或Helm Chart包,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 在CCE集群中创建与原有应用YAML中相同名称的StorageClass,迁移后无需再修改应用YAML中的StorageClassName。 例如,迁移
约束限制: 配置为cceNodeName的节点, 其节点名称、K8S节点名称以及虚机名称相同。节点名称不支持修改, 并且在ECS侧修改了虚机名称,同步云服务器时,不会将修改后的虚机名称同步到节点。 配置为cceNodeName的节点,为了避免K8S节点名称冲突,系统会自动在节点名
约束限制: 配置为cceNodeName的节点, 其节点名称、K8S节点名称以及虚机名称相同。节点名称不支持修改, 并且在ECS侧修改了虚机名称,同步云服务器时,不会将修改后的虚机名称同步到节点。 配置为cceNodeName的节点,为了避免K8S节点名称冲突,系统会自动在节点名
tmp,表示容器中挂载路径下的数据会存储在存储卷的tmp文件夹中。不填写时默认为根路径。 权限 只读:只能读容器路径中的数据卷。 读写:可修改容器路径中的数据卷,容器迁移时新写入的数据不会随之迁移,会造成数据丢失。 本例中将该盘挂载到容器中/data路径下,在该路径下生成的容器数据会存储到磁盘中。
经写了很多应用的YAML文件,这些YAML文件中通过不同StorageClassName指定不同类型存储,迁移到CCE上时,使用存储就需要修改大量YAML文件或Helm Chart包,这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 部分用户希望能够设置默认的StorageClassName,所有应用都使
约束限制: 配置为cceNodeName的节点, 其节点名称、K8S节点名称以及虚机名称相同。节点名称不支持修改, 并且在ECS侧修改了虚机名称,同步云服务器时,不会将修改后的虚机名称同步到节点。 配置为cceNodeName的节点,为了避免K8S节点名称冲突,系统会自动在节点名
#服务端口号,可自定义 targetPort: 9090 #Prometheus的默认端口号,无需更改 selector: #标签选择器可根据Prometheus Server实例的标签进行调整 app
permanent:表示永久重定向,返回状态码301。 高级Rewrite配置 对于一些复杂高级的Rewrite需求,可以通过如下注解来实现,其本质也是修改Nginx的配置文件(nginx.conf),可以实现上面提到的“nginx.ingress.kubernetes.io/rewrite-
25 插件挂载节点时区 0.6.2 1.3.6 v1.19 v1.21 v1.23 v1.25 支持插件实例AZ反亲和配置 默认污点容忍时长修改为60s 0.6.2 1.3.3 v1.19 v1.21 v1.23 v1.25 适配CCE v1.25集群 CronHPA调整Deployment实例数,新增skip场景
2。 图4 自定义部门 分摊公共成本:将集群中的公共成本分摊到部门。默认集群中的管理成本和未被分配成本,在其关联的部门中进行平均分摊。支持修改分摊比例。 图5 分摊公共成本 基于部门进行成本管理:部门配置完成后,单击“提交配置”,便可以在部门管理界面看到配置的结果。部门配置结果如下: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kind String API类型,固定值“Addon”,该值不可修改。 apiVersion String API版本,固定值“v3”,该值不可修改。 metadata AddonMetadata object 基本信息,为集合类的元素类型,包含一组由不同名称定义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