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min_instances": 1,//最小实例数,表示扩容最小限制 "cooldown_time": 60 //冷却时间,应用的策略执行完后必须冷却该时间后才能继续执行下条策略 } 响应消息 响应参数 响应参数如表4所示。 表4 响应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类型 描述 errorCode
进行批量管理与监控。 您还可查看当前应用包含的组件列表、主机列表和告警分析。 在“应用详情”页面右上角可设置查询时间范围,查询该应用的组件、主机或告警信息。如果该时间范围内不存在相关数据,AOM会自动跳转到“应用监控”的主操作界面。 在日常运维中,您可在“监控视图”页签中监控应用的各种指标。
单个指标单次查询最大返回1440个数据点。 自定义指标 无限制。 上报自定义指标 单次请求数据最大不能超过40KB,上报指标所带时间戳不能超前于标准UTC时间10分钟,不接收乱序指标,即有新指标上报后,旧指标上报将会失败。 应用指标 JOB指标 每个主机的容器个数超过1000个时,I
日志重复 当采集器被重启后,重启时间点附近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数据重复。 历史日志 日志数据存储时长与您选择的版本有关,且收费不同,详见价格详情。 告警列表 查询告警时间范围 可查询最近一年内,时间跨度不超过31天的告警。 查询事件时间范围 可查询最近一年内,时间跨度不超过31天的事件。 应用发现
事件或者告警产生的时间,CST毫秒级时间戳。 ends_at Long 事件或者告警清除的时间,CST毫秒级时间戳,为0时表示未删除。 arrives_at Long 事件或者告警到达AOM的时间,CST毫秒级时间戳。 timeout Long 告警自动清除时间。毫秒数,例如一分
Long 流程实例创建时间,格式:UTC时间戳 最小值:0 最大值:9999999999999 end_time Long 流程实例结束时间,格式:UTC时间戳 最小值:0 最大值:9999999999999 last_update_time Long 流程实例上次更新时间,格式:yyy
单个指标单次查询最大返回1440个数据点。 自定义指标 无限制。 上报自定义指标 单次请求数据最大不能超过40KB,上报指标所带时间戳不能超前于标准UTC时间10分钟,不接收乱序指标,即有新指标上报后,旧指标上报将会失败。 应用指标 JOB指标 每个主机的容器个数超过1000个时,I
每小时:每小时检查一次查询和分析结果。 每天:在每天的某个固定时间点检查一次查询和分析结果。 每周:在周几的某个固定时间点检查一次查询和分析结果。 固定间隔:按照固定间隔检查查询和分析结果。 CRON:通过Cron表达式指定时间间隔,按照指定的时间间隔检查查询和分析结果。 Cron表达式的最小精度为分钟,24小时制,例如设置为0/5
Boolean 是否收藏 true:收藏 false:不收藏 枚举值: true false created Long 仪表盘创建时间。 updated Long 仪表盘更新时间。 created_by String 创建仪表盘的账号名称。 updated_by String 更新仪表盘的账号名称。
通过用户会话追踪,定位使用过程中影响用户体验的慢请求、慢加载、慢交互等问题,实时了解用户使用情况。 通过页面加载性能分析,提供多维度页面的首屏时间、白屏时间、可交互时间等页面加载指标数据,全面还原用户的体验感受,定位访问慢的原因。 定位应用性能瓶颈 业务痛点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业务逻辑日益复杂,
通过图表右上角的“操作”下拉列表框,可对图表进行编辑、复制、删除、放大(仅可放大曲线图)等操作。其中“时间选择”按钮仅在曲线图中存在,通过该按钮您可以设置临时的时间范围和统计周期,方便您查看某一时间范围的资源数据。 图11 图表操作 说明: 当主机、组件等资源被删除后,在仪表盘中针对这些资
统计周期与统计时段相关联,选择的时段不同,统计周期的显示也会相应变化。 统计时段 指标数据按照所设置的时间范围进行聚合。设置时间范围的方式包括:近30分钟、近一小时、近6小时、近一天、近一周、自定义时间段。 刷新频率 指标数据按照所设置的频率进行刷新。包括:手动刷新、30秒、1分钟、5分钟。
应用资源管理 表1 应用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术语 说明 应用资源管理 简称CMDB,在AOM2.0中管理应用与云资源的关系,并为AOM的监控、自动化运维、APM服务提供统一、及时的资源环境管理服务。 应用TOPO结构 资源与应用关系的层次结构。CMDB遵循“应用 + 子应用(可选)+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集任务的超时时间,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超时时间必须小于等于采集周期。 执行用户:执行采集任务的用户,即所选主机的用户,默认为root,并且当前只支持root账号采集。
ntTimeLag 数据的事件时间与数据离开 Source 时的间隔 毫秒(ms) flink_taskmanager_job_task_operator_currentFetchEventTimeLag 数据的事件时间与数据进入Source的时间间隔 毫秒(ms) flink_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集任务的超时时间,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超时时间必须小于等于采集周期。 执行用户:执行采集任务的用户,即所选主机的用户,默认为root,并且当前只支持root账号采集。
采集周期(秒):采集数据的周期,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 超时时间(秒):执行采集任务的超时时间,单位为秒(s),默认为60s,可选择10s、30s和60s。超时时间必须小于等于采集周期。 执行用户:执行采集任务的用户,即所选主机的用户,默认为root,并且当前只支持root账号采集。
通知。通常设置为秒级别的时间,便于告警合并后再发送,避免告警风暴。 取值范围:0s-10min,推荐设置为 15s。 变化等待 合并集合内的告警数据发生变化后,等待多久发送告警通知。通常设置为分钟级别的时间。如果您需要尽快收到告警通知,也可设置为秒级时间。 此处的变化是指新增告警或告警状态改变。
当选择通知组时,请选择已有通知组。 当选择主题订阅时,请选择已有的通知主题。 通知周期:选择告警通知的时间周期。 生效时间:该告警仅在生效时间段发送通知消息,非生效时段则在隔日生效时段发送通知消息。如生效时间为08:00-20:00,则该告警规则仅在08:00-20:00发送通知消息。 接收渠道
触发的告警规则的ID。 ${id} 告警行动规则(通知规则) 发送告警通知的告警行动规则(通知规则)名称。 ${action_rule} 触发时间 触发此告警或事件的时间。 ${starts_at} 触发级别 创建告警规则时选择告警或事件级别:紧急、重要、次要、提示。 ${event_seve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