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模型等因素影响。推荐您在正式迁移前,可先用小数据量实测进行速度摸底。 环境信息 CDM集群为xlarge规格,2.9.1 200版本。 性能测试中,表数据规格为5000W行100列,HDFS二进制文件数据规格分别为3597W行100列、6667W行100列和10000W行100列。
使用大规格CDM集群 不同规格的CDM集群网卡带宽、集群最大抽取并发数等有所差异。如果您有较高的迁移速度需求,或当前CDM集群的CPU使用率、磁盘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指标经常在较高区间运行,建议您选用大规格的CDM集群规格进行数据迁移。 使用多个CDM集群 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时,建议您使用多个
创建Oracle数据连接测试连通性成功,连接管理界面中测试连接失败。是什么原因? 问题描述 创建Oracle数据连接,创建连接时测试连通性成功。 在连接管理界面中,测试Oracle数据连接失败。提示如下信息: “无法连接服务器,请检查IP、主机名、端口填写是否正确,检查网络安全组
作业管理页面访问不了,提示“网络或服务器异常,请重试”的报错。 解决方案 F12看下接口返回都正常。 查看CDM集群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磁盘、内存、CPU。 如果CDM集群以上指标都正常,用户侧清理浏览器缓存之后重新单击作业管理即可。 父主题: 故障处理类
CDM迁移性能如何? 单个cdm.large规格实例理论上可以支持1TB~8TB/天的数据迁移,实际传输速率受公网带宽、集群规格、文件读写速度、作业并发数设置、磁盘读写性能等因素影响。更多详情请参见性能白皮书。 父主题: 通用类
迁移作业原理 数据迁移模型 CDM数据迁移时,简化的迁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CDM数据迁移模型 CDM通过数据迁移作业,将源端数据迁移到目的端数据源中。其中,主要运行逻辑如下: 数据迁移作业提交运行后,CDM会根据作业配置中的“抽取并发数”参数,将每个作业拆分为多个Task,即作业分片。
开yarn的schedule,查看队列资源,关注以下几个参数: Used Resources: 已使用的内存与CPU核数 Max Resources:队列中最大可供使用的内存与CPU核数 Used Application Master Resources: 已使用的AM资源 Max
发数已到达集群上限。 集群内存使用达到阈值 联系SRE查看cdm后台日志:/var/log/cdm/local/framework.log,搜索关键字:memory usage exceeds threshold,如果此时集群在不断打此日志,则说明堆内存使用已经超过75%,集群可能有oom的风险。
CPU使用率 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的CPU使用率。 单位:%。 0%~100% CDM集群实例 1分钟 mem_usage 内存使用率 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的内存使用率。 单位:%。 0%~100% CDM集群实例 1分钟 pg_pending_job 排队作业数 该指标用于统计该
执行Analyze语句可能会对Hive造成压力。 是 内部写队列内存最大值 当出现内存不足场景时,请酌情修改该参数,当参数过小时,会影响迁移速率。 取值范围是1-128,默认为空,不做限制,单位为MB,超出范围会设置为不限制。 16 内部转换队列内存最大值 当出现内存不足场景时,请酌情修改该参数,当参数过小时,会影响迁移速率。
用户监控账号下的CDM集群,执行自动实时监控、告警和通知操作。用户可以实时掌握集群运行中所产生的网络流入速率、网络流出速率、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利用率、失败作业率等信息。 关于CDM支持的监控指标,以及如何创建监控告警规则等内容,请参见查看监控指标。 父主题: 安全
信息,并修改集群的配置。 查看集群基本信息: 集群信息:集群版本、创建时间、项目ID、实例ID和集群ID等。 节点配置:集群规格、CPU和内存配置等信息。 网络信息:网络配置。 支持修改集群的以下配置: 消息通知:CDM的迁移作业(目前仅支持表/文件迁移的作业)失败时,或者EIP
集群最大抽取并发数的设置与CDM集群规格有关,并发数上限建议配置为vCPU核数*2,如表1所示。 表1 集群最大抽取并发数配置建议 规格名称 vCPUs/内存 集群并发数上限参考 cdm.large 8核 16GB 16 cdm.xlarge 16核 32GB 32 cdm.4xlarge 64核
datasource.write.partitionpath.field配置的列在源端数据中是否存在空值。 可能数据倾斜导致executor使用内存超出限制,具体原因需要联系MRS定位。Yarn Application ID可以从日志中获取,日志搜索“Yarn Application
xlarge),综合考虑迁移时间、成本、性能等,这里使用2个CDM超大规格集群并行迁移。CDM集群规格如表1所示。 表1 CDM集群规格 实例类型 核数/内存 最大带宽/基准带宽 并发作业数 适用场景 cdm.large 8核/16G 3/0.8 Gbps 16 单表规模≥1000万条。 cdm
集群最大抽取并发数的设置与CDM集群规格有关,并发数上限建议配置为vCPU核数*2,如表1所示。 表1 集群最大抽取并发数配置建议 规格名称 vCPUs/内存 集群并发数上限参考 cdm.large 8核 16GB 16 cdm.xlarge 16核 32GB 32 cdm.4xlarge 64核
bytes/s CDM集群实例 CPU使用率 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的CPU使用率。 单位:%。 0%~100% CDM集群实例 内存使用率 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的内存使用率。 单位:%。 0%~100% CDM集群实例 云审计服务 CDM使用云审计服务(Cloud Trace Serv
参考:作业分片维度 CDM在进行作业分片时,根据源端数据源的差异,分片维度有所不同。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源端数据源的作业分片维度 数据源分类 源端数据源 作业分片原理 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服务(DWS) 支持按表字段分片。 不支持按表分区分片。 数据湖探索(DLI) 支持分区表的分区信息分片。
实例类型:用户按实际业务数据量选择实例规格。 cdm.large:大规格,8核CPU、16G内存的虚拟机,最大带宽/基准带宽为3/0.8 Gbps,集群作业并发数上限为16。 cdm.xlarge:超大规格,16核CPU、32G内存的虚拟机,最大带宽/基准带宽为10/4 Gbps,集群作业并发数上限为
目前CDM支持以下规格供用户选择: cdm.large:大规格,8核CPU、16G内存的虚拟机,最大带宽/基准带宽为3/0.8 Gbps,集群作业并发数上限为16。 cdm.xlarge:超大规格,16核CPU、32G内存的虚拟机,最大带宽/基准带宽为10/4 Gbps,集群作业并发数上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