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DirectMemory是直接调用操作系统接口申请内存,不受JVM的控制,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操作系统内存不足,因此编解码插件代码中禁止使用DirectMemory。 错误示例:使用UNSAFE.allocateMemory申请直接内存 if ((maybeDirectBufferConstructor
图1 广播通信场景样例 使用场景 群组通信场景给指定群组内的设备下发广播消息。 地震预警场景给特定区域的所有在线设备发送广播消息。 使用限制 设备订阅的广播Topic前缀必须为“$oc/broadcast/”。 设备订阅的广播Topic的字节长度不超过128字节。 设备订阅的广播Topic的“/”分隔符不超过7个。
产品介绍 使用前必读 设备安全认证 使用场景 设备发放业务流程 使用限制 和其他服务的关系 父主题: 设备发放
最大积压(缓存)时间为24小时,超过最大积压(缓存)大小或积压(缓存)时间时,最早未被处理的流转数据会被丢弃直至满足积压(缓存)大小和时间限制。 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场景以及转发目标(如第三方应用服务器等)的性能等情况,在IoT物联网平台上创建合适的积压策略,控制流转数据在IoT物联网平台的积压情况。
HTTPS协议接入 概述 HTTPS是基于HTTP协议,通过SSL加密的一种安全通信协议。物联网平台支持HTTPS协议通信。 使用限制 描述 限制 支持的HTTP协议版本 支持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HTTP/1.0 协议 支持 Hypertext
从而实现设备间的消息通信。 设备间通信详细请参考设备间通信。 数据转发方式 适用场景 优点 限制 HTTP/HTTPS订阅推送 应用作为服务端被动接收IoT云服务的消息。 - 流控限制800TPS,不建议大流量推送使用HTTP/HTTPS方式。 AMQP订阅推送 应用作为客户端
maximum rate limit. 请求已经达到限制速率 IOTDA.021102 The request rate has reached the upper limit of the tenant, limit %s. 请求已经达到租户的限制速率 IOTDA.021105 The content
义配置设备的鉴权逻辑,以实现设备鉴权方式免改动的能力。 原生场景:用户有自定义实现鉴权逻辑的需求,而无需依赖于平台默认的鉴权方式。 约束与限制 使用自定义鉴权功能,要求设备必须使用TLS同时支持SNI(Server Name Indication),SNI中需要携带平台分配的域名。
maximum rate limit. 请求已经达到限制速率 IOTDA.021102 The request rate has reached the upper limit of the tenant, limit %s. 请求已经达到租户的限制速率 父主题: 设备鉴权
212的终端设备的交互,转换为IoTDA产品中定义的属性、命令等,用户可通过IoTDA应用侧接口与HJ212协议的终端设备进行交互。 使用限制 遵循的协议版本:HJ 212-2017,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修改升级版)。 支持的消息类型:心跳包(9015)、上传测量数据(2061)。
设备接入服务如何获取设备数据? 物联网平台的资源空间和设备可以无限创建吗? 物联网平台支持批量注册设备吗? 物联网平台对应用侧和设备侧在开发或使用时有限制吗? 物联网平台支持的DTLS加密算法有哪些? 物联网平台支持二进制大小端模式切换吗? 什么是NB-IoT? 物联网平台支持的硬件架构和使用的相关组件有哪些?
maximum rate limit. 请求已经达到限制速率 IOTDA.021102 The request rate has reached the upper limit of the tenant, limit %s. 请求已经达到租户的限制速率 IOTDA.021103 The request
使用https协议接入 概述 HTTPS是基于HTTP协议,通过SSL加密的一种安全通信协议。物联网平台支持HTTPS协议通信。 使用限制 描述 限制 支持的HTTP协议版本 支持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HTTP/1.0 协议 支持 Hypertext
平台注册设备,获取设备ID。在设备接入物联网平台时携带设备侧X.509证书(一种用于通信实体鉴别的数字证书),完成设备的接入鉴权。 约束与限制 当前物联网平台只支持基于MQTT协议接入的设备使用X.509证书进行设备身份认证。 每个用户最多上传100个设备CA证书。 使用MQTT(S)协议-证书接入的鉴权流程
将SL651协议消息转换为IoTDA物模型中定义的属性、命令等,用户可通过IoTDA应用侧接口与SL651协议的终端设备进行交互。 使用限制 遵循的协议版本: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支持的SL651功能码类型:链路维持报(2FH)、遥测站定时报(32H)、遥测站加报报(33H)、遥测站小时报
自己管理服务器证书的根证书颁发机构 (CA)、签名算法、以及证书的生命周期等。 出于品牌推广目的向客户公开公司自己的域名。 迁移场景继承自己原有的域名和服务器证书。 使用限制 仅标准版和企业版支持该功能。 仅支持使用MQTT协议接入的8883端口生效。 使用自定义域名功能,要求设备必须使用TLS同时支持SNI(Server
设备只支持某种类型协议,而平台目前不支持该协议。 设备与其接入服务器之间已有通信网络,您希望在不修改设备和协议的情况下,将设备接入IoT平台。 由于设备硬件资源或者网络限制,设备无法直接接入IoT平台。 方案架构 方案总体架构框图如下: 图1 总体架构图 各种不同协议类型的设备,通过泛协议插件,最终以MQTT
“0X00”允许升级 “0X01”设备使用中 “0X02”信号质量差 “0X03”已经是最新版本 “0X04”电量不足 “0X05”剩余空间不足 “0X09”内存不足 “0X7F”内部异常 将设备给物联网平台的应答消息流组合起来得到:FFFE 01 14 0000 0001 00。前面说了,还要将消
包年/包月转按需,支持两种方式: 即时转按需:按需的计费模式立即生效。 到期转按需:包年/包月计费模式到期后,按需的计费模式才会生效。 约束与限制 当前只有设备接入标准版实例支持包年/包月转按需。 只有通过实名认证的客户,才可以执行包年/包月转按需操作。 在续费管理页面,订单状态是“
设备已集成物联网平台官方SDK(IoT Device SDK C v1.1.1及以后版本),请参考(IoT Device SDK(C)使用指南); 设备已在线。 使用限制 远程连接基于SSH技术实现,物联网平台仅为设备建立SSH服务通道,远程控制台具体支持的管理能力,需您自己在设备端开发。 仅标准版和企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