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名称。 资源引用:用容器定义的资源申请值或限制值作为环境变量的值。例如图1中将容器container-1的CPU限制值导入为环境变量key4的值,导入后容器中将会存在一个名为key4的环境变量,其值为容器container-1的CPU限制值。 添加环境变量 登录CCE控制台。 单
过小的数据盘容量可能会频繁出现磁盘空间不足,导致镜像拉取失败的问题。如果节点上需要频繁拉取不同的镜像,不建议将数据盘容量调小。 集群升级预检查会检查数据盘使用量是否超过95%,磁盘压力较大时可能会影响集群升级。 Device Mapper类型比较容易出现空间不足的问题,建议使用OverlayFS类型操作系统,或者选择较大数据盘。
15版本集群停止维护公告 1.13版本集群停止维护公告 CCE不再支持1.13及之前版本集群的创建公告 Kubernetes 1.9的集群版本升级公告
方案一:发布服务使用域名发现,需要提前预置好主机名和命名空间,服务发现使用域名的方式,注册的服务的域名为:服务名.命名空间.svc.cluster.local 。这种使用有限制,注册中心部署必须容器化部署。 方案二:容器部署使用主机网络部署,然后亲和到集群的某一个节点,这样可以明确知道容器的服务地址(就是节点的地
如果返回中不存在gitRepo配置则不受漏洞影响。 漏洞修复方案 当前CCE团队已修复该漏洞,请您关注补丁版本发布记录,及时将集群升级至漏洞修复版本。已EOS集群版本请升级到在维版本进行修复。 已修复集群版本:v1.25.16-r4、v1.27.16-r4、v1.28.13-r0、v1.29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集群通过企业路由器连接对端VPC 容器网络相关实践 不同场景下容器内获取客户端源IP 容器网络带宽限制的配置建议 通过配置容器内核参数增大监听队列长度 服务路由相关实践 通过负载均衡配置实现会话保持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pass-through能力
如果没有使用主机网络并且容器内进程不以root用户(UID为0)运行,则不涉及该漏洞。 漏洞修复方案 建议使用最小权限运行容器,对于不信任的容器进行如下限制: 禁止使用主机网络; 禁止容器内的进程以root用户运行。 相关链接 containerd-shim API exposed to host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当前CCE团队已修复该漏洞,请您关注补丁版本发布记录,及时将集群升级至漏洞修复版本。已EOS集群版本请升级到在维版本进行修复。 已修复集群版本:v1.21.12-r4、v1.23.11-r4、v1.25.6-r4、v1.27.3-r4、v1.28.1-r4及以上版本。 集群升级至漏洞修复版本后,新启动的容器不存
128Mi和volcano.sh/gpu-core.percentage资源)共用一张GPU卡。同时,还需遵循GPU虚拟化的其他约束与限制。 约束与限制 使用GPU虚拟化兼容Kubernetes默认GPU调度模式,要求配套的CCE AI 套件 (NVIDIA GPU)插件版本为2.0
0)或SFS Turbo的操作步骤一样,两者区别点仅限于:SFS Turbo不支持动态创建,有状态应用在使用SFS Turbo时会限制“动态挂载”的扩容能力。 约束与限制 您需要提前将SFS 1.0中的数据迁移至通用文件系统(SFS 3.0)或SFS Turbo,操作步骤请参见SFS容量型
按需计费是一种后付费模式,即先使用再付费,按照实际使用时长计费。 在购买集群或集群内资源后,如果发现当前计费模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您还可以变更计费模式。详细介绍请参见变更计费模式概述。 计费项 云容器引擎的计费项由集群费用和其他云服务资源费用组成。了解每种计费项的计费因子、计费公式等信息,请参考计费项。
控制器访问kube-apiserver的QPS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kube-api-qps 大于等于0 默认值100;1000节点以上规格值为200 允许 CCE Standard/CCE Turbo 控制器访问kube-apiserver的QPS 配置建议: 无特殊需求建议保持默认配置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项目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账号的项目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cluster_id 是 String 参数解释: 集群ID,获取方式请参见如何获取接口URI中参数。 约束限制: 不涉及 取值范围: 集群ID 默认取值: 不涉及
sudoedit:”开头的错误作为响应。 如果对系统进行了修补,它将以“ usage:”开头的错误作为响应。 漏洞修复方案 受影响的用户请及时将sudo升级到安全版本,并在升级前做好自验: CentOS:更新到sudo 1.9.5p2及以上版本。 sudo版本下载请参见https://www.sudo.ws/download
企业应用容器化改造方式 应用容器化改造,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单体应用整体容器化,应用代码和架构不做任何改动。 方式二:将应用中升级频繁,或对弹性伸缩要求高的组件拆分出来,将这部分组件容器化。 方式三:将应用做全面的微服务架构改造,再单独容器化。 这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如表1。
配置超时时间后,如果您在CCE控制台删除超时时间配置或在YAML中删除对应的annotation,ELB侧的配置将会保留。 约束与限制 支持设置超时时间的场景如下: 超时时间类型 支持的ELB类型 使用限制 支持的集群版本 空闲超时时间 独享型 - v1.19集群:v1.19.16-r30及以上版本 v1.21集群: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