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该任务指导用户怎样将Linux弹性云服务器转化为私有镜像,包括管理控制台方式和基于HTTPS请求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方式。 前提条件 已确保Linux云服务器网卡设置为DHCP的方式动态获取网络地址。
Platform 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在ECS上安装和使用Platform MPI应用(以版本platform_mpi-09.01.04.03r-ce为例)。 前提条件 已配置弹性云服务器免密登录。 操作步骤 安装Platform MPI。
Intel 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在ECS上安装和使用Intel MPI应用(以版本l_mpi_2018.0.128为例)。 前提条件 已配置弹性云服务器免密登录。 操作步骤 安装Intel MPI。 下载Intel MPI。
安装和使用MPI 弹性云服务器场景支持使用的MPI IB驱动自带的OpenMPI 社区OpenMPI Spectrum MPI Intel MPI Platform MPI 父主题: 弹性云服务器场景典型应用
$ ssh 用户名@SERVER_IP 父主题: 裸金属服务器场景典型应用
假设本主机的主机名为hostname1,则命令行如下: $ ssh localhost $ ssh hostname1 父主题: 弹性云服务器场景典型应用
Spectrum 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安装和使用IBM Spectrum MPI(以IBM Spectrum MPI v10.1为例)。 其中,IBM Spectrum MPI v10.1版本当前支持的操作系统列表如下: IBM Spectrum MPI 10.1.0.1
假设集群中有2个弹性云服务器,另一个云服务器的主机名为hostname2,则命令行为: $ ssh 用户名@SERVER_IP $ ssh hostname2 父主题: 弹性云服务器场景典型应用
安装和使用MPI(X86 BMS场景) 该任务指导以CentOS7.3的OS为例在单节点上运行MPI应用。
安装和使用MPICH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在鲲鹏BMS集群上安装和使用MPICH应用(以版本mpich-3.3.2为例)。 对于集群中的每台BMS,都需要执行该操作。 前提条件 已配置BMS集群间互相免密登录。 操作步骤 安装MPICH。 下载MPICH。
社区Open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安装和使用社区OpenMPI(以3.1.1版本的OpenMPI为例)。 前提条件 已配置弹性云服务器免密登录。 操作步骤 安装HPC-X工具套件。 下载需要的HPC-X工具套件以及OpenMPI。 使用社区OpenMPI时,需要同时使用Mellanox
父主题: 裸金属服务器场景典型应用
安装和使用Intel 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在BMS集群上安装和使用Intel MPI应用(以版本l_mpi_2018.0.128为例)。 对于集群中的每台BMS,都需要执行该操作。 前提条件 已配置BMS集群间互相免密登录。 操作步骤 安装Intel MPI。
IB驱动自带的Open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安装和使用IB驱动自带的OpenMPI(以版本3.0.0rc6为例)。 前提条件 已配置弹性云服务器免密登录。 操作步骤 检查是否已安装IB驱动。 使用“PuTTY”,采用密钥对方式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执行以下命令,切换为root
包含操作系统、预装的公共应用以及用户的私有应用。选择私有镜像创建弹性云服务器,可以节省您重复配置弹性云服务器的时间。 选择“私有镜像”,并展开下拉框,选择所需的私有镜像。您可以选择使用加密镜像,更多关于加密镜像的信息,请参见《镜像服务用户指南》。
安装和使用Spectrum 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在BMS集群上安装和使用Spectrum MPI应用(以版本10.01.01为例)。 对于集群中的每台BMS,都需要执行该操作。
安装和使用Platform 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在BMS集群上安装和使用Platform MPI应用(以版本platform_mpi- 09.01.04.03r-ce.bin为例)。 对于集群中的每台BMS,都需要执行该操作。
安装和使用社区OpenMPI 操作场景 本节指导用户在BMS上安装和使用社区OpenMPI(以4.0.2版本为例)。 对于集群中的每台BMS,都需要执行该操作。 前提条件 已配置BMS集群间互相免密登录。 操作步骤 安装OpenMPI。 下载社区OpenMPI,版本号为“openmpi
RDMA优势 零复制:零复制网络技术使网卡可以直接与应用内存相互传输数据,从而消除了在应用内存与内核之间复制数据的需要。因此,传输延迟会显著减小。 内核旁路:内核协议栈旁路技术使应用程序无需执行内核内存调用就可向网卡发送命令。
应用复杂,资源预测困难,灵活性差,亟待提升效率。 效率低下导致决策缓慢,失去市场、以及开发研究成果的良机。 应用计算量快速膨胀,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公有云上应用HPC场景,能充分利用云服务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