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全等管理。支持Istio1.6版本和Istio1.8版本,只能够对一个集群进行管理。 图1 专有网格 托管网格 托管网格将网格的控制面组件从用户集群中分离,部署到一个独立的控制面集群中,简化了用户运维负担和资源消耗,用户只需要基于网格进行服务管理。托管网格还能够对 N ( N>=
恢复istio资源,选择如下任意一个方案执行。 方案一:重新手动创建网关,并添加路由。 方案二:将准备工作中备份的该集群资源上传到集群节点,执行如下命令恢复,其中xx为备份的文件名。 kubectl create -f xx.yaml (可选)执行解除业务跨集群访问方案二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1-7,直至所有集群迁移完毕。
单击“确定”完成修改。 验证故障注入 在CCE集群中部署容器服务tomcat,具体操作请参见部署容器服务。 在kubectl节点执行以下命令,获取tomcat工作负载的Pod名称。 kubectl get pod -n <vmns>|grep tomcat 回显示例: tomcat-75cbb4b948-nzrfs
Load Balance,ELB)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云服务器,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应用容错。 您可以通过弹性负载均衡从外部访问应用服务网格。 创建共享型负载均衡器 应用性能管理 APM 应用性能管理(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
状况。 灵活的服务运行管理:在拓扑图上通过服务的访问数据,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服务的健康状况,服务间的依赖情况。并且可以对关心的服务进行下钻,从服务级别下钻到服务版本级别,还可以进一步下钻到服务实例级别。通过实例级别的拓扑可以观察到配置了熔断规则后,网格如何隔离故障实例,使其逐渐接收
lt”命名空间,选择重启已有服务。 图1 命名空间注入配置 设置完成后单击“提交”。 创建时间预计需要5~10分钟,请耐心等待。当网格状态从“安装中”变为“运行中”,表示网格创建成功。 父主题: 为集群开通Istio(ASM 2.0)
y 实例个数最大值的两倍。 istiod、istio-ingressgateway、istio-egressgateway pod反亲和性从【必须满足】改为【尽量满足】。 升级前插件检查(1.8及以上的版本不涉及)。 1.3和1.6网格支持的如下插件在1.8及以上版本不再支持,升级前请确保将如下插件卸载。
Zipkin服务的负载均衡公网 IP:Zipkin服务的访问端口/zipkin/ 。 Zipkin 客户端登录的IP地址和端口可从如下路径获取: IP地址:进入安装Zipkin集群详情页面,“服务-服务”页面中Zipkin服务的负载均衡公网 IP。 端口:“服务-服务”页面中Zipkin服务的访问端口。
费周期。计费的起点以网格实例创建成功的时间点为准,终点以网格实例删除时间为准。 按需计费的企业版网格购买成功后即开始计费。应用服务网格实例从创建到启动需要一定时长,计费的起点是创建成功的时间点,而非创建时间。 按需计费的企业版网格治理不足20实例时,按20实例数收取费用,超过20实例时,按实际实例数收取费用。
io资源管理”页签。 选择“istio资源:gateways”,命名空间选择“istio-system”,查看Gateway资源的YAML文件中server的port.number值。 <ELB_IP>为ELB实例的弹性IP 单击“确定”完成创建。 创建Gateway资源 登录应
生效。 性能调优配置:根据网格下服务负载运行信息,调整参数,实现最优性能。 使用kubectl操作集群 您需要先下载kubectl以及配置文件,拷贝到您的客户端机器,完成配置后,即可以使用访问kubernetes集群。 登录应用服务网格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网格管理”。 单击托管网格名称进入网格管理详情。
添加网关的服务,直接在下拉框中选择。 服务访问端口 仅显示匹配对外协议的端口。 配置完成后,单击“创建”。 网关添加完成后,在左侧导航栏中单击“服务列表”,获取服务外网访问地址。 图1 访问服务 父主题: 用户指南(旧版)
称,8080为服务端口,<NS>为3中填写的命名空间。 示例: 单击“确定”完成创建。 访问虚拟机服务 在kubectl节点执行以下命令,获取tomcat工作负载的Pod名称。 kubectl get pods -n <vmns>|grep tomcat 回显示例: tomcat-75cbb4b948-nzrfs
下面以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在接收和发送请求时,通过修改代码来传递调用链相关Header信息。 Python代码示例 服务接收端在处理请求时,从请求端解析相关Header。在调用后端请求时,传递Trace相关的header。 def getForwardHeaders(request):
kubectl get servicerolebindings-A 检查业务pod是否仅监听在了loopback interface(lo),从Istio 1.10版本开始,Sidecar不再重定向流量到 loopback interface(lo),而是将流量重定向到应用的eth0
下面以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在接收和发送请求时,通过修改代码来传递调用链相关Header信息。 Python代码示例 服务接收端在处理请求时,从请求端解析相关Header。在调用后端请求时,传递Trace相关的header。 def getForwardHeaders(request):
收到的Body体大小 收到的数据包大小 \ 0 - %BYTES_SENT% 发送的Body体大小 发送的数据包大小 \ 135 - %DURATION% 从开始到发送最后1个Bytes的时间(毫秒) 整个TCP连接的时间(毫秒) \ 4 - %RESP(X-ENVOY-UPSTREAM-SERVICE-TIME)%
mode: DISABLE 在CCE集群中部署容器服务tomcat,具体操作请参见部署容器服务。 在kubectl节点执行以下命令,获取tomcat工作负载的Pod名称。 kubectl get pods -n <vmns>|grep tomcat 回显示例: tomcat-75cbb4b948-nzrfs
(仅金丝雀发布涉及)单击“配置流量策略”,进行流量策略配置。 策略类型:分为“基于流量比例”和“基于请求内容”两种类型,通过页签选择确定。 基于流量比例 根据流量比例配置规则,从默认版本中切分指定比例的流量到灰度版本。例如75%的流量走默认版本,25%的流量走灰度版本。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求将灰度版本的流量配比逐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