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间网络互通。 负载中最小的资源单位就是Pod,访问负载就是访问负载中的Pod。负载中的Pod能够动态地创建和销毁,例如,扩缩容或者执行滚动升级,这时Pod的地址会发生变化,这为访问Pod带来了不便。 为解决该问题,云容器实例提供了coredns(内部域名解析)插件,Pod的变化由负载管理,外部无需感知。
在/dev/shm中写数据相当于申请内存,此种场景下需评估进程内存使用量,当容器内的进程申请内存与EmptyDir中数据量之和超过容器请求的限制内存时,会出现内存溢出异常。 当需要修改/dev/shm容量时,容量大小通常设定为Pod内存申请量的50%。 通过memory类型EmptyDir修改/dev/shm容量
表示挂载OBS需要创建obssidecar容器。 挂载obs并行文件系统时,obssidecar容器需预留一定内存以保障业务可靠性,防止容器因资源不足异常退出。当业务容器挂载单个obs并行文件系统时,CPU和内存规格建议配置如下: "obssidecar-injector-webhook/cpu":
T4 x 1,CPU 8核,内存32GiB NVIDIA Tesla T4 x 2,CPU 16核,内存64GiB NVIDIA Tesla T4 x 4,CPU 32核,内存128GiB NVIDIA Tesla T4 x 8,CPU 64核,内存256GiB 华北-北京四 NVIDIA
tal 容器内存分配失败的累积计数 container_memory_failcnt 容器内存使用达到限制的次数 container_memory_cache 容器总页缓存内存(单位:字节) container_memory_mapped_file 容器内存映射文件的大小(单位:字节)
存活探针 Kubernetes提供了自愈的能力,具体就是能感知到容器崩溃,然后能够重启这个容器。但是有时候例如Java程序内存泄漏了,程序无法正常工作,但是JVM进程却是一直运行的,对于这种应用本身业务出了问题的情况,kubernetes提供了liveness probe机制,通过检
1,CPU 4核,内存32GB NVIDIA TeslaV100 32G x 2,CPU 8核,内存64GB NVIDIA TeslaV100 32G x 4,CPU 16核,内存128GB NVIDIA TeslaV100 32G x 8,CPU 32核,内存256GB NVIDIA
云容器实例支持导入已有的SFS 3.0文件存储。 登录云容器实例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的“存储管理 > 文件存储卷”。 如果您在弹性文件存储中创建了SFS 3.0文件存储,可以这里导入后使用,请执行2。 如果您还没创建文件存储,可以直接在这里创建,请执行3。 单击“导入”,进入“导入文件存储”页面,选择需要导入的文件存储,然后单击“导入”。
memCapacity 物理内存总量 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限制的物理内存总量。 ≥0 兆字节(Megabytes) memUsage 物理内存使用率 该指标用于统计测量对象已使用内存占限制物理内存总量的百分比。 0~100% 百分比(Percent) memUsed 物理内存使用量 该指标用
bernetes(k8s)最重要的组件之一,负责管理镜像和容器的生命周期。使用Docker,无需配置运行环境,镜像中会包含一整套环境,同时进程间是隔离的,不会相互影响。 Docker容器都是由docker镜像创建,Docker利用容器来运行应用,Docker容器包含了应用运行所需要的所有环境。
损。 原因二:用户业务容器内存在对rootfs磁盘的高IO读写的场景。 详情说明:CCI服务会对rootfs的盘进行IO限流,如果业务进程运行中会执行较高的磁盘IO(带宽>6MB/s,iops>1000)或者对磁盘IO性能比较敏感,请不要将大IO的文件操作放在rootfs,例如往
shell登录容器,要求容器支持sh shell。 只有状态为“运行中”的容器可终端登录。 退出时,请在web-terminal中输入“exit”,否则会导致sh进程残留。 通过远程终端连接容器 登录云容器实例管理控制台,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工作负载 > 无状态(Deployment)”,在右侧页面单击要访问的工作负载。
资源配额 简介 对于CCE集群中弹性到CCI的pod,bursting插件会根据用户提供的CPU、内存规格,对pod的资源规格做出规整,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并满足CCI资源规格的目的。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资源规格的规整。 约束与限制 弹性到CCI的pod需要至少有一个容器有CPU的limit或者request限制。
容器启动命令 启动容器就是启动主进程,但有些时候,启动主进程前,需要一些准备工作。比如MySQL类的数据库,可能需要一些数据库配置、初始化的工作,这些工作要在最终的MySQL服务器运行之前解决。这些操作,可以在制作镜像时通过在Dockerfile文件中设置ENTRYPOINT或C
通过Pod容器环境变量配置采集文件 $containerName为容器名变量。 支持配置多条路径,每个路径配置都要是以“/”开头的绝对路径,各路径配置以“;”分隔。 只支持完整日志文件路径或者使用带“*”通配符的文件名。如果配置带“*”通配符的文件名,则文件所在目录需要在容器启动时就存在。 文件名的最大长度为190。
删除pod时,Kubernetes终止Pod中所有容器。 Kubernetes向进程发送SIGTERM信号并等待一定的秒数(默认为30)让容器正常关闭。 如果它没有在这个时间内关闭,Kubernetes会发送一个SIGKILL信号杀死该进程。 Pod的停止与删除有多种方法,比如按名称删除,如下所示。
升级负载 负载创建成功后,可以对负载更新和升级。当前支持“滚动升级”和“替换升级”两种方式。 滚动升级:将逐步用新版本的实例替换旧版本的实例,升级的过程中,业务流量会同时负载均衡分布到新老的实例上,因此业务不会中断。 替换升级:将先把您工作负载的老版本实例删除,再安装指定的新版本,升级过程中业务会中断。
启动命令 启动容器就是启动主进程,但有些时候,启动主进程前,需要一些准备工作。比如MySQL类的数据库,可能需要一些数据库配置、初始化的工作,这些工作要在最终的MySQL服务器运行之前解决。您可以在制作镜像时通过在Dockerfile文件中设置ENTRYPOINT或CMD来完成。
和高峰压力的工作量,帮助您节约资源和人力成本。当前支持三种弹性伸缩策略: 告警策略:支持根据CPU/内存的使用率,进行工作负载的自动伸缩。工作负载创建完成后即可设置,在CPU/内存超过或少于一定值时,自动增减实例。 定时策略:支持在特定时间点进行工作负载的自动伸缩。适用于秒杀周年
某用户于2023/03/18 15:30:00购买了一台按需计费的云容器实例,规格配置Pod规格:CPU 2核,内存 4GB 用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发现云容器实例当前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于2023/03/20 9:00:00扩容Pod规格为CPU 4核,内存 8GB。那么在3月份,该云容器实例总共产生多少费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