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column can't be updated in current version 原因分析 GaussDB(DWS)分布键不允许被更新。 处理方法 方法一:分布键目前暂不支持更新,直接跳过该报错。 方法二:将分布列修改为一个不会更新的列(8.1.0版本后,支持调整分布列,以下为示例)。
k_mem来设置,可以设置较大的值来使用更大的内存进行排序。 排序的数据量是通过表的存储参数PARTIAL_CLUSTER_ROWS来设置,降低这个数值,可减少一次排序的数据量。这个参数通常与存储参数MAX_BATCHROW配置使用。PARTIAL_CLUSTER_ROWS设置值
支持的功能 表1 支持的功能 功能 说明 生成配置文件 生成双集群容灾配置文件和主备集群倒换配置文件的初始化设置,用户可自行修改,配置文件如何配置,请参见生成配置文件命令。 设置GUC参数 设置细粒度容灾启动容灾前的GUC参数。 创建发布 创建细粒度容灾发布。 修改发布 修改细粒度容灾发布。
默认值:200 vacuum_cost_page_hit 参数说明:清理一个在共享缓存里找到的缓冲区的预计开销。它表示锁住缓冲池、查找共享的Hash表、扫描页面内容的开销。 参数类型:USERSET 取值范围:整型,0~10000,单位为毫秒(ms)。 默认值:1 vacuum_cost_page_miss
ation(默认值为180秒),用于过滤存储过程中执行时间小于该参数的子语句,仅归档执行时间大于该参数的子语句。且从8.2.1版本开始,GUC参数enable_track_record_subsql默认值由off变更为on,默认将会记录存储过程中的子语句。如果一条子语句被记录,那么它必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通过外表查询到数据后,用户可以将数据插入数据库的普通表。 导入数据后查询数据 在GaussDB(DWS)数据库中,创建导入数据的目标表,用于存储导入的数据。 该表的表结构必须与创建外表中创建的外表的表结构保持一致,即字段个数、字段类型要完全一致。 例如,创建一个名为product_info的表,示例如下:
local_read bigint disk cache访问本地磁盘的总次数。 remote_read bigint disk cache访问远端存储的总次数。 hit_rate numeric(5,2) disk cache的命中率。 cache_size bigint disk ca
aussdb数据库。 【建议】一个集群内,用户自定义的Database数量建议不超过3个。 【建议】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求,使数据库编码能够存储与表示绝大多数的字符,建议创建Database的时候使用UTF-8编码。 【关注】创建Database时,需要重点关注字符集编码(ENCO
计划中用到了,但是这些列没有统计信息。 在CN的pg_log日志中也有会有类似的Warning信息。同时,E-rows会比实际值小很多。 处理方法 周期性地运行ANALYZE,或者在对表的大部分内容执行更改操作后立即执行ANALYZE。 父主题: 集群性能
除数据库失败。需要查看数据库中的session,检查是否仍有session在连接,如果有,排查连接数据库的机器,停止连接后再删除数据库。 处理方法 使用SQL客户端工具连接数据库。 执行如下命令查看当前会话。 1 SELECT * FROM pg_stat_activity; 查询结果中的关键字段,说明如下:
relation with OID xxxx.”。 原因分析 通过执行pg_table_size这个查询接口,对于不存在的表会返回NULL或者报错。 处理方法 通过Function的exception方式屏蔽该报错,将大小统一到一个值,对于不存在的表,可以用大小为-1来表示,函数如下: 1
user does not have privilege to role tom 原因分析 根据报错内容,jerry需要角色tom的权限。 处理方法 把角色tom的权限赋予jerry后,建表执行成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btest=#
obj_description差不多,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用于共享对象。一些系统表是通用于集群中所有数据库的全局表,因此这些表的注释也是全局存储的。 父主题: 系统信息函数
返回类型:boolean 内部事务ID类型(xid)是32位,每40亿事务一次循环。这些函数使用的数据类型txid_snapshot,存储在特定时刻事务ID可见性的信息。其组件描述在表1。 表1 快照组件 名字 描述 xmin 最早的事务ID(txid)仍然活动。所有较早事务将是已经提交可见的,或者是直接回滚。
能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shobj_description用于共享对象。一些系统表是通用于集群中所有数据库的全局表,因此这些表的注释也是全局存储的。 父主题: 系统信息函数
返回类型:boolean 内部事务ID类型(xid)是32位,每40亿事务一次循环。这些函数使用的数据类型txid_snapshot,存储在特定时刻事务ID可见性的信息。其组件描述在表1。 表1 快照组件 名字 描述 xmin 最早的事务ID(txid)仍然活动。所有较早事务将是已经提交可见的,或者是直接回滚。
buffers_clean bigint 后端写进程写的缓冲区数量。 maxwritten_clean bigint 由于写入缓冲区太多,后端写进程停止清理扫描的次数。 buffers_backend bigint 后端直接写入的缓冲区数量。 buffers_backend_fsync bigint
rocess total time是DSC完成整个流程所用的总时间(以毫秒为单位)。在控制台上还显示已迁移文件的总数、用户配置的处理器总数、已使用的处理器数量以及日志文件和错误日志文件的路径。 设置perl-migration.properties文件中的--add-timing
是否使用加密(encrypt),默认为“off”。 字段分隔符(delimiter)为“|”。 根据以上信息,创建的外表如下所示: 认证用的AK和SK硬编码到代码中或者明文存储都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buffers_clean bigint 后端写进程写的缓冲区数量。 maxwritten_clean bigint 由于写入缓冲区太多,后端写进程停止清理扫描的次数。 buffers_backend bigint 后端直接写入的缓冲区数量。 buffers_backend_fsync big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