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规则2:部门A 自定义分配规则 条件:产品类型是人脸识别服务 FRS 规则3:共同成本 自定义分配规则 条件:产品类型是云硬盘 EVS 未分配 - 未匹配以上规则的成本。 图1 创建规则示例 假设当前成本分配如表2所示。 表2 部门成本分配 成本归类 当月摊销成本(元) 部门A 100 部门B
资源包覆盖的用量,即资源包的已使用用量。 资源总用量,即按需资源的总用量。 场景示例:用户购买了一个云容器实例的资源包,总用量为3600秒。运行一个规格匹配的按需资源36000秒,按需资源的费率为0.00006元/秒。 则: 平均覆盖率即为3600/36000*100%=10% 按需总成本即为(36000-3600)*0
每个预算报告中的最大报告接收人数量 50 成本分组 每个账户成本分组的最大数量 10 每个成本分组下规则的最大数量 20 每个自定义规则可匹配条件的最大数量 5 导出 完全相同任务的同时导出数量限制 1个 导出条件不同,任务类型相同的同时导出数量限制 不能超过5个 24小时内同类型导出任务数限制
企业完成组织资源的规划,确保成本可追溯之后,可以通过成本分配与可视化的方式,让各责任组织及时了解各自的成本情况。 成本分配的原则 成本分配需匹配业务实质,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则: 按实际使用者进行分配。即谁使用产生的成本分配给谁,而不是谁购买分配给谁。 基于实际消耗进行分配。比如客户1
定义条件规则,将名下的成本按照实际需求归集到有意义的分类。企业通常对业务有多种查看视角,比如部门、项目、应用等,客户可以创建多个成本分组来匹配这些视角。 客户还可以使用成本分组来拆分公共成本,比如多个部门共享的网络、存储或资源包带来的云成本,或无法直接通过企业项目、成本标签分配的
lt和未归集)占当月至今总成本的占比。 成本分组:未应用到对应成本分组规则中的成本(未分配和未归集)占当月至今总成本的占比。 成本标签:未匹配到对应成本标签中的成本(未归集)占当月至今总成本的占比。 环比上月:(当月至今未分配成本占比-上月未分配成本占比)/上月未分配成本占比。 如何按照成本助手提升成本分配占比
接各项云服务之间的协作,主要涉及创建订阅任务,下发DLI汇聚任务等。 云数据库RDS,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稳定可靠、弹性伸缩、便捷管理的在线云数据库服务。用于存储计算结果数据,给看板提供存储功能。 虚拟私有云,为云服务器、云容器、云数据库等云上资源构建隔离、私密的虚拟网络环境。
本分组下的各个规则,即公共成本的拆分来源。 分类成本信息 企业通常对业务有多种查看视角,比如部门、项目、应用等,用户可以创建多个成本分组来匹配这些视角。开通了财务托管的企业主账号,还可以使用成本分组归集整个企业组织的成本。 用户创建成本分组后,可以基于成本分组进行成本分析、成本监
行分摊(功能还在公测中)。 标签归属:从2021.06.01起,包年/包月资源每日摊销成本归属的成本标签,按照分摊计算时资源归属的标签进行匹配;历史已摊销成本归属的成本标签不会随资源归属标签的变化而改变。 按需资源: 根据按需资源结算时归属的企业项目和成本标签进行分摊,按需资源结
t和未归集)占当月至今总成本的占比。 成本分组:未应用到对应的成本分组规则中的成本(未分配和未归集)占当月至今总成本的占比。 成本标签:未匹配到对应的成本标签中的成本(未归集)占当月至今总成本的占比。 环比上月:(当月至今未分配成本占比-上月未分配成本占比)/上月未分配成本占比。
支出: 预计月度用量A=近N天内按需用量/N/24*730 预计月度支出B=近N天内按需成本/N/24*730 根据预计月度用量,查找规格匹配的资源包商品(可能存在多个),预估购买资源包后的月度摊销成本C,分别计算每个商品的预计月度节省成本。 资源包的月度节省成本=预计月度支出B-月度摊销成本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