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单击“提交申请”。 返回私有镜像界面,查看创建的ISO镜像的状态。 当镜像的状态为“正常”时,表示创建成功。 父主题: 创建Linux虚拟机
单击“提交申请”。 返回私有镜像界面,查看创建的ISO镜像的状态。 当镜像的状态为“正常”时,表示创建成功。 父主题: 创建Windows虚拟机
安装。而在默认情况下这个功能是需要手动配置的。 操作步骤 此处仅为参考,具体操作请以Windows官方提供的方式为准。 登录Windows虚拟机操作系统。 单击左下角的图标,选择“服务器管理”,进入“服务器管理”页面。 在左侧导航中选择“本地服务器”,在右侧区域找到“Windows
务器操作,此时“安装服务器”按钮灰化。 根据界面提示完成云服务器的配置,并单击“确定”。 图1 安装弹性云服务器 父主题: 创建Linux虚拟机
x86_64 linux-locc:/home/fsp/Desktop # rpm -e wicked-0.6.28-1.1.x86_64 父主题: 虚拟机环境配置
驱动的安装。 驱动安装完成后,进入“设备管理器”,检查红框标注的驱动是否均安装成功。 图15 查看设备管理器 父主题: 创建Windows虚拟机
步骤4:释放裸金属服务器 操作场景 如果您已完成业务测试或体验,不再需要裸金属服务器,请释放该服务器,避免继续产生费用。 包年/包月购买的裸金属服务器,只能通过“退订”来释放。 退订规则请参见“裸金属服务器退订时怎么扣费?”。 操作步骤 登录云服务器控制台https://console
关闭虚拟机并获取镜像 关闭虚拟机 可以在虚拟机操作系统中执行sudo poweroff进行关机。如果无效则在virt-manager中关闭虚拟机,单击“Virtual Machine Manager”,选中正在运行的虚拟机,右键单击“Shut Down”即可关闭虚拟机。 如果不能正常关闭,建议单击“Force
成root分卷的创建。 确认分区和分卷信息: 至此,分区和分卷划分完成。单击“Next”,继续按照提示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父主题: 安装虚拟机
关闭防火墙 操作场景 关闭虚拟机防火墙。防火墙会阻止远程SSH登录等连接,需要关闭。 操作步骤 对于Red Hat 7.0/Red Hat 7.2/Red Hat 7.3/Red Hat 7.4/Oracle Linux 7系列/EulerOS/CentOS 7系列/CentOS
出现如下信息表示登录成功。 [root@bms-7676-nginx ~]# 如果忘记了登录密码,请重置裸金属服务器的密码。 父主题: 快速购买和使用裸金属服务器(旧)
'Please do not run poweroff here. Go to the console to stop the VM.'" 父主题: 虚拟机环境配置
boot_efi-根分区: 如果需要使用扩展分区,则使用如下分区方式。 boot_efi-扩展分区(可组lvm)-根分区: 父主题: 安装虚拟机
SP4安装过程要求创建本地用户,在安装完成后,如果不需要该用户,可参考“虚拟机环境配置”章节进行删除。 选择“Us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单击“Next”。 单击“Finish”完成安装。 父主题: 安装虚拟机
按“i”进入编辑模式,将配置项的取值修改为“managed”。 按“Esc”退出编辑模式。 输入:wq命令,按“Enter”保存配置并退出。 父主题: 虚拟机环境配置
账号设置”页面进行设置: 邮箱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 虚拟MFA认证 如果用户未绑定以上任意一种认证方式,那么操作保护将无法生效,默认直接认证通过。 操作保护验证 当您已经开启操作保护,在进行敏感操作时,系统会先进行操作保护验证: 若您绑定了邮箱,需输入邮箱验证码。 若您绑定了手机,需输入手机验证码。 若您
以下为需要删除的配置项: allow-hotplug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输入:wq!保存文件。 父主题: 虚拟机环境配置
ISO,请勿使用ubuntu-xx.xx.x-live-server-amd64.iso格式的。 Ubuntu 18.04、Ubuntu 16.04 for ARM虚拟机内安装系统时,进入ISO后,按照下图选择 “Boot and Install with the HWE kernel”,然后再选择“Install
DefaultLimitNOFILE=65535 DefaultLimitNPROC=65535 按照以上步骤修改后,需要重启后登录重新查询,否则句柄数不会生效。 父主题: 虚拟机环境配置
/etc/systemd/system.conf 去掉“DefaultTimeoutStartSec”和“DefaultTimeoutStopSec”前的#号注释,将时间修改为300s,修改后的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TimeSlackNSec= #DefaultTimerAccuracySec=1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