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云商店商家合作管理规范 商家在参与华为云云商店时,必须始终遵守云商店商家合作管理规范,如商家未遵守相关条款或条件,华为云有权采取下架商家产品、终止与商家合作等措施,对华为云造成损失的,华为云有权要求商家赔偿所有损失。 具体的规定和政策见《云商店商家合作管理规范》。 父主题: 规范
系统识别码由系统自动生成,不需要用户手动填写,具备唯一性;硬件识别码需由用户提供并手动填写,用户提交时需确保准确性。 服务监管过程中,商家可执行“申诉”操作,详情请参见《服务监管申诉说明》。 用户服务监管操作说明,请参考《License类商品服务监管(用户)》。
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提升云商店的商品安全性以及伙伴在上架过程中安全测试的效率,云商店发布了《云商店商品安全审核标准3.0》,并且在商品上架过程中提供了自动化安全测试和安全自检能力。自2024年10月11日起,在云商店平台上架的产品需要符合《云商店商品安全审核标准3.0》的要求。
审核结果将以邮件及短信的形式通知到入驻信息中填写的客服邮箱及联系人手机中,请耐心等待并注意查收。 父主题: 商家管理
SaaS 1.0接口生命周期管理 商家完成上架SaaS商品后,为监控接口服务的可用性和保障客户下单交易,云商店平台每天上午和下午,会对该商品接口地址的调测用例进行自动化拨测。
在服务监管详情页面,点击“发起申诉”。 填写申诉原因后,点击确认即可。 如因用户始终未确认验收而发起申诉,需点击“上传附件”,提交交付证明。平台运营在收到申诉请求后三个工作日内会处理您提交的申诉。 父主题: 服务监管相关问题
通知规则:针对服务监管超过180天未完成交付订单,系统自动发送预警。 通知频率:每周一次(每周一上午9:00) 通知对象:(1)用户所属BD :发送手机短信和应用号;(2)商品所属商家:发送邮件和手机短信至商家在服务商信息中预留的联系方式。
当资源包剩余使用量达到预警阀值时,系统会给用户发送短信、邮件提醒。系统支持电话语音通知提醒,该开关默认关闭,如用户需要该提醒方式,请点击页面右上角,在“消息中心”选择“消息接收管理 > 语音接收设置”,勾选“资源包使用量预警提醒”。
申请开票后为什么一直没有收到发票 部分商家默认开具电子发票,用户可以在手机短信或邮箱中查收电子发票,如未收到,可联系商品详情页面提供的商家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父主题: 发票管理
服务监管总体流程 图1 通用商品服务监管流程 图2 联营商品、华为商品服务监管流程 服务监管流程中,用户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购买服务后,在“我的云商店 > 服务监管”查看服务状态。 商家线下交付License类商品订单,用户无需线上提交需求,商家与用户线下确认好需求即可。
提交入驻审核后,审核SLA默认为3个工作日,运营经理会将审核结果通过入驻信息中所提交的客服邮箱及联系人手机短信反馈给合作伙伴。 父主题: 商家入驻相关问题
License授权码接口生命周期管理 商家完成上架License授权码商品后,为监控接口服务的可用性和保障客户下单交易,云商店平台每天上午和下午,会对该商品接口地址的调测用例进行自动化拨测。
商品试用转商用流程 在商品到期前的15、7、3、1天上午10:00系统会发送站内信、邮件、短信提醒您试用商品即将到期,如需继续使用该商品,可以订购该商品正式版,购买方式如下。
云商店会在第四季度的每月(即10月、11月、12月)第一天通过短信、站内信及邮件形式,通知联营商品商家补充提交下一年的商业规划。
客户服务商应以服务费的形式按税法规定的税率开具发票,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对应的服务费税率会有所不同,请客户服务商按税法规定匹配正确的服务费税率。 父主题: 客户服务商常见问题
商品属性分为平台预置属性和自定义属性,其中 : 平台预置属性为系统使用,不支持修改,服务商自定义商品时也无法使用;自定义属性是由服务商根据商品规格特点,在发布商品前自定义的,支持修改; 自定义属性的名称,不能与平台预置属性名称重复,请您在定义属性时注意,当前平台预置的属性名称有:应用名称
开通复购时,需建立mkp_admin_trust委托并授权给云商店平台,用于复购套餐包,如未授权或授权后删除该委托,会导致复购失败。 开通复购配置后,云商店将会通过账号绑定的邮箱、手机短信及站内信反馈给用户,为避免多次配置系统频繁发送消息,每天仅对第一次配置发送通知。
信控设置 全量用户设置 自定义用户设置 父主题: 商品配置
发布ModelArts类商品 上架流程 前提条件 发布AI资产类商品前,您需要先前往EI平台创建对应资产。
License商品线上服务监管 服务监管总体流程 用户在“我的云商店 > 服务监管”页面根据商品需求上传关联的硬件识别码或系统识别码。硬件识别码需由用户提供并手动填写,用户提交时需确保准确性;系统识别码由系统自动生成,不需要用户手动填写,具备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