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CVE-2020-8557的漏洞公告 华为云CCI团队已经于7月22日识别Kubernetes安全漏洞CVE-2020-8557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论为:用户与CCI服务均不受本次漏洞的影响,无需进行处理。
比如MySQL类的数据库,可能需要一些数据库配置、初始化的工作,这些工作要在最终的MySQL服务器运行之前解决。
调用本服务API需要项目级别的Token,即调用获取用户Token接口时,请求body中auth.scope的取值需要选择project,如下所示。
还可以包含其他服务的授权项,可以包含的其他服务必须跟本服务同属性,即都是项目级服务或都是全局级服务。
极速文件存储卷 云容器实例支持创建弹性文件存储 SFS Turbo(极速文件存储)并挂载到容器的某一路径下,极速文件存储具有按需申请,快速供给,弹性扩展,方便灵活等特点,适用于DevOps、容器微服务、企业办公等应用场景。 使用限制 待挂载的极速文件存储必须是按需付费。
Pod内置系统agent,默认会以http服务的形式提供Pod和容器的监控指标。agent集成到Pod里面,会占用Pod内资源,建议您预留30MB的内存。 资源监控指标 资源基础监控包含CPU/内存/磁盘等类别,具体请参见资源监控指标。
CVE-2020-13401的漏洞公告 华为云CCI团队已经于7月22日识别 Kubernetes 安全漏洞CVE-2020-13401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论为:用户与CCI服务均不受本次漏洞的影响,无需进行处理。
ClusterFirst:使用命名空间安装的CoreDNS插件服务进行域名解析。任何与配置的集群域后缀(.cluster.local)不匹配的域名查询(例如,www.kubernetes.io)将转发到上游域名服务器(默认为内网DNS)。
容器镜像服务中的镜像需要使用镜像的“下载指令”,上传镜像后,您可以在容器镜像服务的镜像中获取,如下图所示。 图1 镜像地址 排查项三:IAM用户没有镜像下载权限 如果您开通了企业管理,您需要在账号下的容器镜像服务中给IAM用户添加权限,IAM用户才能使用账号下的私有镜像。
Ingress可以同时路由到多个服务,配置如下所示。
使用ELB(私网)访问:该方式适合云服务内部资源(云容器实例以外的资源,如ECS等)且与负载在同一个VPC内互相访问,另外在同一个VPC不同命名空间的负载也可以选择此种方式。通过内网域名或ELB的“IP:Port”为内网提供服务,支持HTTP/HTTPS和TCP/UDP协议。
通常所说的负载均衡一般指的是公网负载均衡,CCI对接负载均衡服务。 通过CCI创建工作负载时,在设置访问设置的页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内网访问和外网访问,然后配置负载均衡。 公网访问负载均衡,请参见公网访问。 内网访问负载均衡,请参见内网访问。 父主题: 网络管理类
使用场景 部署服务时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在运行服务的pod中使用一个init container,可以执行准备工作,完成后Init Container结束退出,再启动要部署的容器。
欠费 在使用云服务时,账户的可用额度小于待结算的账单,即被判定为账户欠费。欠费后,可能会影响云服务资源的正常运行,需要及时充值。详细介绍请参见欠费说明。 停止计费 当云服务资源不再使用时,可以将这些资源退订或删除,从而避免继续收费。详细介绍请参见停止计费。
比如MySQL类的数据库,可能需要一些数据库配置、初始化的工作,这些工作要在最终的MySQL服务器运行之前解决。您可以在制作镜像时通过在Dockerfile文件中设置ENTRYPOINT或CMD来完成。
本章节通过简单的命名空间授权方法,将CCI服务的委托账号授予操作不同命名空间资源的权限,从而使委托账号拥有命名空间的操作权限。 操作步骤 登录云容器实例管理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权限管理”,进入权限管理页面。 单击“添加授权”,进入添加授权页面。
CCI服务暂不支持Landingzone场景。 创建Namespace时,打开RBAC鉴权开关,则此Namespace下资源访问受RBAC鉴权控制;如果未打开RBAC鉴权开关,则RBAC鉴权不生效。
例如在Pod中添加了一个nginx镜像容器,启动了80端口,如果该Pod中另一个http服务的镜像也启动80端口,那么这个Pod就会出现端口冲突。 我的镜像:展示了您上传到容器镜像服务的镜像。 如您是IAM用户,您需要参考(可选)上传镜像进行权限设置后才可使用账号的私有镜像。
CCI服务暂不支持Landingzone场景。 创建Namespace时,打开RBAC鉴权开关,则此Namespace下资源访问受RBAC鉴权控制;如果未打开RBAC鉴权开关,则RBAC鉴权不生效。
单击展开“生命周期”,配置容器的“停止前处理”,保证容器在退出过程中能够对外提供服务。 图3 配置生命周期 该配置是保证业务容器在退出过程中能够对外提供服务。 单击“下一步:访问设置”,如图4。 图4 配置访问类型及端口 单击“下一步”完成工作负载的创建。 配置最短就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