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文档数据库服务支持使用已有的自动备份或手动备份恢复实例数据到当前实例,恢复后的数据与该备份生成时的实例数据一致。 选择通过备份文件恢复到实例上,会从OBS备份空间中将该备份文件下载到实例上进行全量恢复,恢复时长和实例的数据量有关,平均恢复速率为40MB/s。 使用须知 恢复到当前实例会导致实
239023 Invalid auditlog ID. 审计日志ID非法 请检查审计日志ID是否合法。 400 DBS.239024 The auditlog does not exist. 审计日志不存在 请检查审计日志是否存在。 400 DBS.239025 Invalid auditlog
介绍节点脱节原理和规避方法。 避免hideIndex导致游标失效 介绍避免hideIndex导致游标失效的场景和方法。 使用DDS存储和分析日志数据 介绍如何使用DDS存储和分析应用日志数据。
以自然小时为单位整点计费,不足一小时按实际使用时长计费。 适用计费项 实例规格(vCPU和内存)、存储空间、备份空间、弹性公网IP、秒级监控 实例规格(vCPU和内存)、存储空间、备份空间、弹性公网IP、秒级监控 变更计费模式 支持变更为按需计费模式。 转按需成功后,自动续费将会被关闭,请谨慎操作。包年/包月转按需。
IDENTITY_FILE为存储根证书的文件目录,该文件目录权限为600。 REMOTE_USER为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用户。 REMOTE_ADDRESS为弹性云服务器的主机地址。 REMOTE_DIR为将根证书上传到弹性云服务器的文件目录。 Windows操作系统下,请使用远程连接工具上传根证书。
backup_id String 否 用于恢复的备份ID。当使用备份文件恢复时需要指定该参数。 说明: 当“type”字段为非必选时,“backup_id”必选。 restore_time Integer 否 恢复数据的时间点,格式为UNIX时间戳,单位是毫秒,时区为UTC。 说明: 当“typ
境和测试步骤。 以下测试过程以集群和副本集实例类型为例。 测试环境 区域:华北-北京四 可用区:可用区一 弹性云服务器(Elastic Cloud Server,简称ECS): 通用型规格选择通用计算型s3.2xlarge.2,8U16GB,操作系统镜像使用CentOS 7.5 64位版本。
IDENTITY_FILE为存储根证书的文件目录,该文件目录权限为600。 REMOTE_USER为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用户。 REMOTE_ADDRESS为弹性云服务器的主机地址。 REMOTE_DIR为将根证书上传到弹性云服务器的文件目录。 Windows操作系统下,请使用远程连接工具上传根证书。
API v3(即将下线) 查询所有实例规格信息 查询数据库慢日志 查询数据库错误日志
IoT的高并发写入的场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智能终端往往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数据采集,且需要存储设备日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多维度分析。IoT业务增长快,数据量大,访问量增长迅速,对数据存储要求具备水平扩展能力。 DDS提供二级索引功能满足
图1 相同安全组 ECS与DDS实例在不同安全组时,需要为DDS和ECS分别设置安全组规则。 图2 不同安全组 设置DDS安全组规则:为DDS所在安全组配置相应的“入方向”规则。 设置ECS安全组规则:安全组默认规则为出方向上数据报文全部放行,此时,无需对ECS配置安全组规则。当
dds:instance:modifyParameter √ √ 表5 获取日志信息 权限 对应API接口 授权项(Action) IAM项目(Project) 企业项目(Enterprise Project) 查询数据库慢日志 GET /v3/{project_id}/instances/
图1 相同安全组 ECS与DDS实例在不同安全组时,需要为DDS和ECS分别设置安全组规则。 图2 不同安全组 设置DDS安全组规则:为DDS所在安全组配置相应的“入方向”规则。 设置ECS安全组规则:安全组默认规则为出方向上数据报文全部放行,此时,无需对ECS配置安全组规则。当
为什么我的数据会丢失或被删除 文档数据库服务不会删除和操作用户的任何数据。出现这种情况,请检查是否为误操作,必要时可利用已有备份恢复文件。 目前可采取如下方式: 使用文档数据库服务的恢复功能,请参见备份与恢复。 将备份数据导入文档数据库服务,请参见数据迁移。 父主题: 创建与删除
图1 相同安全组 ECS与DDS实例在不同安全组时,需要为DDS和ECS分别设置安全组规则。 图2 不同安全组 设置DDS安全组规则:为DDS所在安全组配置相应的“入方向”规则。 设置ECS安全组规则:安全组默认规则为出方向上数据报文全部放行,此时,无需对ECS配置安全组规则。当
图1 相同安全组 ECS与DDS实例在不同安全组时,需要为DDS和ECS分别设置安全组规则。 图2 不同安全组 设置DDS安全组规则:为DDS所在安全组配置相应的“入方向”规则。 设置ECS安全组规则:安全组默认规则为出方向上数据报文全部放行,此时,无需对ECS配置安全组规则。当
图1 相同安全组 ECS与DDS实例在不同安全组时,需要为DDS和ECS分别设置安全组规则。 图2 不同安全组 设置DDS安全组规则:为DDS所在安全组配置相应的“入方向”规则。 设置ECS安全组规则:安全组默认规则为出方向上数据报文全部放行,此时,无需对ECS配置安全组规则。当
图1 相同安全组 ECS与DDS实例在不同安全组时,需要为DDS和ECS分别设置安全组规则。 图2 不同安全组 设置DDS安全组规则:为DDS所在安全组配置相应的“入方向”规则。 设置ECS安全组规则:安全组默认规则为出方向上数据报文全部放行,此时,无需对ECS配置安全组规则。当
IDENTITY_FILE为存储根证书的文件目录,该文件目录权限为600。 REMOTE_USER为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用户。 REMOTE_ADDRESS为弹性云服务器的主机地址。 REMOTE_DIR为将根证书上传到弹性云服务器的文件目录。 Windows操作系统下,请使用远程连接工具上传根证书。
IDENTITY_FILE为存储根证书的文件目录,该文件目录权限为600。 REMOTE_USER为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用户。 REMOTE_ADDRESS为弹性云服务器的主机地址。 REMOTE_DIR为将根证书上传到弹性云服务器的文件目录。 Windows操作系统下,请使用远程连接工具上传根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