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Burst弹性限流 若Pod中容器设置了CPU Limit值,则该容器CPU使用将会被限制在Limit值以内,形成对CPU的限流。频繁的CPU限流会影响业务性能,增大业务长尾响应时延,对于时延敏感型业务的影响尤为明显。 CPU Burst提供了一种可以短暂突破CPU Limit值的弹性限流机制,以
/tmp/test01.txt 回显内容如下,说明Pod对自己创建的对象具有读写权限。 test 步骤四:清理资源 完成该示例的学习后,您可以清理相关资源以避免产生结算费用。如果您打算学习其他示例,请等到完成这些示例后再进行清理。 利用以下命令删除工作负载。 kubectl delete -f o
集群级别:集群下所有节点的IP+访问端口均可以访问到此服务关联的负载,服务访问会因路由跳转导致一定性能损失,且无法获取到客户端源IP。 节点级别:只有通过负载所在节点的IP+访问端口才可以访问此服务关联的负载,服务访问没有因路由跳转导致的性能损失,且可以获取到客户端源IP。 端口配置: 协议:TCP。 服务端口:访问Service的端口。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TLS TLS协议适用于需要超高性能和大规模TLS卸载的场景。您可以为Service配置TLS协议,转发来自客户端加密的TCP协议请求。 Service配置TLS协议依赖ELB能力,使用该功能前请确认当前区域是否支持使用TLS协议,详情请参见添加TLS监听器(独享型)。
Server插件版本发布记录 CCE容器弹性引擎插件版本发布记录 CCE突发弹性引擎(对接CCI)插件版本发布记录 CCE AI套件(NVIDIA GPU)版本发布记录 CCE AI套件(Ascend NPU)版本发布记录 Volcano调度器版本发布记录 CCE密钥管理(对接 DEW)插件版本发布记录
增强高版本内核的OS异常掉电等重启场景的稳定性。 cadvisor GPU/NPU相关指标优化。 修复部分安全问题。 v1.23.5-r0 v1.23.11 容器存储支持对接SFS 3.0文件存储服务。 支持GPU节点的设备故障检测和隔离能力。 支持配置集群维度的自定义安全组。 CCE
如何批量修改集群node节点安全组? 约束与限制 一个安全组关联的实例数量建议不超过1000个,否则可能引起安全组性能下降。更多关于安全组的限制请参考安全组限制。 操作步骤 登录VPC控制台,并在左上角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左侧导航树选择“访问控制 > 安全组”。 在安全组界面,单击操作列的“管理实例”。
容器存储是为容器工作负载提供存储的组件,支持多种类型的存储,同一个工作负载(pod)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存储。 云容器引擎CCE的容器存储功能基于Kubernetes存储系统,并深度融合云存储服务,完全兼容Kubernetes原生的存储服务,例如EmptyDir、HostPath、Secret、ConfigMap等存储。
runc符号链接挂载与容器逃逸漏洞预警公告(CVE-2021-30465) Docker资源管理错误漏洞公告(CVE-2021-21285) NVIDIA GPU驱动漏洞公告(CVE-2021-1056) Sudo缓冲区错误漏洞公告(CVE-2021-3156) Kubernetes安全漏洞公告(CVE-2020-8554)
当有些应用程序需要额外的存储,但并不关心数据在重启后是否仍然可用。 例如,缓存服务经常受限于内存大小,而且可以将不常用的数据转移到比内存慢的存储中,对总体性能的影响并不大。另有些应用程序需要以文件形式注入的只读数据,比如配置数据或密钥。 Kubernetes中的临时卷(Ephemeral Vol
组网规模最大支持2000节点 云原生网络2.0:面向大规模和高性能的场景。 hostPort 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网络性能 VPC网络叠加容器网络,性能有一定损耗 VPC网络和容器网络融合,性能无损耗 VPC网络和容器网络融合,性能无损耗 容器网络隔离 容器隧道网络模式:集群内部网络隔
28 修复部分问题 1.4.2 v1.21 v1.23 v1.25 v1.27 v1.28 支持v1.28集群 支持本地集群日志采集 支持GPU事件上报AOM字段特殊处理 1.3.10 v1.17 v1.19 v1.21 v1.23 v1.25 v1.27 v1.28 修复fluent-bit内存崩溃漏洞
络安全策略。对于已创建的集群,支持修改集群默认的节点安全组。 约束与限制 一个安全组关联的实例数量建议不超过1000个,否则可能引起安全组性能下降。更多关于安全组的限制请参考安全组限制。 不支持指定Master节点的安全组,同时请谨慎修改集群Master节点的安全组规则,详情请参见集群安全组规则配置。
网络模型 云原生网络2.0:面向大规模和高性能的场景。 组网规模最大支持2000节点 云原生网络1.0:面向性能和规模要求不高的场景。 容器隧道网络模式 VPC网络模式 网络性能 VPC网络和容器网络融合,性能无损耗 VPC网络叠加容器网络,性能有一定损耗 容器网络隔离 Pod可直接
由控制面组件上报,改为由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上报,卸载插件后将不再上报事件到AOM。 约束与限制 仅支持1.17及以上版本集群。 插件性能规格 性能项 说明 备注 单条日志大小 单条日志不得超过512k,多行日志采集则每行日志单独计算长度。 不涉及 最大采集文件数 单个节点所有日志
0网络模式 云原生网络2.0是华为云自研的新一代容器网络模型,深度整合了华为云虚拟私有云VPC的原生弹性网卡(Elastic Network Interface,简称ENI)能力,采用VPC网段分配容器地址,支持ELB直通容器,享有高性能。 商用 详情请参见 9 网络隔离支持SecurityGroup
求创建按需节点,也可以选择成本效益更高的包年/包月节点。 多元的实例选择:您可以基于业务需求,通过CPU和内存等参数筛选多种实例规格(如GPU实例),从而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要。 高级的弹性伸缩:节点池支持开启弹性伸缩功能,您可以配置多种伸缩策略来应对不同的业务场景,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表2 工作队列指标说明 指标名称 单位 说明 工作队列增加速率 操作次数/秒 APIServer每秒工作队列增加的次数 工作队列深度 个 工作队列深度 工作队列时延(P99) 毫秒 APIServer请求P99在工作队列中停留时间 图3 资源指标 表3 资源指标说明 指标名称 单位
数据共享:服务器、嵌入式设备、IOT设备等所有调用相同路径,均可访问共享的对象存储数据。 公共/私有网络:对象存储数据允许在公网访问,满足互联网应用需求。 容量与性能:容量无限制,性能较高(IO读写时延10ms级)。 应用场景:适用于(基于OBS界面、OBS工具、OBS SDK等)的一次上传共享多读(ReadOn
私有网络:数据访问必须在数据中心内部网络中。 容量与性能:单文件系统容量较高(PB级),性能极佳(IO读写时延ms级)。 应用场景:适用于多读多写(ReadWriteMany)场景下的各种工作负载(Deployment/StatefulSet)和普通任务(Job)使用,主要面向高性能计算、媒体处理、内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