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需要卸载该版本时,先标记为 non-serving storage: false # 再将 storage 设置到可用的版本 - name: v1 served: true storage: true # 基于 openAPIV3Schema 的校验规则
架。上架后的服务可被其他租户(服务使用者)所使用。而私有包可以由任何一个租户发布,发布后仅由租户自己使用。 商品服务生命周期 服务提供商将服务包上传到华为云云市场,发布成为云市场的商品服务。 服务使用者在云市场购买商品服务,该商品服务变成该用户的已订阅服务。 服务使用者通过已订阅服务创建服务实例。
datadog-operator.package.yaml 生成的服务包如果需要配置OSC平台运维功能,请参考对接运维能力(可选);如果不需要配置OSC平台运维功能,请直接查看《OSC服务使用者指南》了解如何上传服务包进行使用。 父主题: 服务接入
创建服务 使用ISV账号登录OSC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服务发布”,查看右侧服务发布流程。 单击“创建服务”按钮,在“创建服务”弹框页面填写“名称”、“描述”,并选择模板仓库和镜像仓库的后端地址。 名称:填写需要上传的服务包中的名称。 描述:用于描述此服务的相关功能描述等。 模
上架服务新版本 服务发布上架后,将会对外提供服务。当用户的服务需要上线新特性时,则需要上架新的版本服务包,服务新版本上架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使用ISV账号登录OSC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服务发布"进入服务发布页面。 重复执行新增版本到注册资产步骤,执行完成后,服务将会自动发布成功。
名称,符合正则表达式 ^[a-z][a-z0-9\-]*[a-z0-9]$,如果服务名称为业界具有特殊含义的字符串,为了避免被转义,可使用引号引起来。 example-operator 是 version 版本。建议使用引号,否则YAML会将类似2.0的版本号识别为浮点数。 1.0.0 是
clusterserviceversion.yaml中的配置,如果不满足,请参见排查和编辑镜像地址排查和整改。 如果服务需要支持多CPU架构部署场景,请确保提供的不同架构镜像都能够使用同一部署包资源描述文件进行部署。 父主题: 服务包制作
自定义服务CSD 在不同业务环境下,服务对平台有着不同的诉求,Kubernetes提供自定义资源CRD的轻量化机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对于服务能力如服务依赖、服务访问、服务部署、监控日志等公共能力欠缺。 因此围绕CRD自研CSD,通过声明式配置CRD的能力引用,增强服务治理能力。
注册资产 前置条件 用户已经将对应服务包提交验证申请,并有管理员审批通过。 操作步骤 使用ISV账号登录OSC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服务发布”。 选择需要注册资产的服务版本。 单击对应服务版本的“注册资产”按钮,弹框查看对应的服务和默认资产信息,检查无误后,单击“确认”后进行资产注册。
yaml,该文件以下划线命名,由工具生成,无需改动。参见HelmRelease CRD示例。 新增自定义服务文件helmrelease_csd.yaml,可按需配置相关服务能力。 特别说明 Helm类型包转成OSC服务包与Operator类型不相同。转换过程中会根据Helm Chart name自动创建对应的CRD,版本试用版v1。
提交验证 前置条件 用户已经在“我的服务”-“私有服务”中进行部署验证通过。 操作步骤 使用ISV账号登录OSC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服务发布”。 选择需要提交验证的服务,单击下拉按钮,查看待发布的服务版本,单击右侧操作栏中的“验证”按钮,进入提交验证材料页面。 用户可以从验证
参数示例 必选 source 包来源,取值范围:{ISV, OpenSource, HuaweiProvided},分别表示独立服务供应商、开源服务、华为自有服务,仅支持配置一个值。默认值为OpenSource OpenSource 否 architecture 支持架构列表,取值范围:{x86_64
requests: storage: 10Gi storageClassName: csi-disk storageClassName:存储卷动态供应关联的k8s storage class名称;v1.15集群使用的csi关联的storage class名称是csi-disk。
接入规范说明 开源OLM服务(operator-framework)服务支持自定义配置服务场景、支持架构等配置,其描述说明定义在clusterserviceversion.yaml中,具体样例如下: apiVersion: operators.coreos.com/v1alpha1
如何配置监控 使用前提 对接监控,需要在csd.yaml文件中配置能力插件依赖功能声明,具体参考服务包扩展目录 capabilityRequirements示例 对接原理 开源的Prometheus是目前业界广泛应用的监控指标采集系统,其服务端可作为时间序列数据库,采集客户端应用
新应用实例状态,实现的过程中,可以参考: 查询资源:控制器使用controller-runtime库中的Client实现对Kubernetes资源的增查改删,示例代码参见:example_test.go。 创建资源:使用Go语言调用Kubernetes API创建资源,可参考Kubernetes
以避免因操作系统类型、系统架构输入错误导致 # kubebuilder二进制文件因操作系统和系统架构导致错误导致的无法使用。同时,通过git操作避免 # 在使用curl过程中需要对开发环境进行证书配置等操作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kuber
64之一即可,如果是多CPU架构,则x86_64和aarch64都需配置,osc服务会将两个服务制作成共架构服务包并将最终镜像地址回填到部署文件中。以下分别通过一个Helm服务和Operator服务举例说明,以镜像swr.cn-east-3.myhuaweicloud.com/o
一键部署。 在服务包中,您可以配置服务目录中已有的公共服务的依赖和引用关系: 部署实例时,可展示被依赖服务的拓扑关系,首先创建被依赖服务实例,然后再创建当前服务实例; 删除实例时,可以级联删除被依赖服务的实例。 在服务详情页面的“服务依赖”标签页中,可展示实例的拓扑依赖关系,以及
生成服务包 最终的服务目录结构如下: $ tree hwfka-operator-package hwfka-operator-package ├── lifecycle.yaml ├── manifests │ ├─ hwfka_crd.yaml │ └─ hwfka_c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