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数组长度:1 - 8 表3 RSISource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rsi_source_type 是 String 参数说明:来源的具体类型描述。
商用 审计 3 新增设备类型配置 若要注册路侧RSU,必须预先配置设备类型。 商用 设备类型配置 4 新增购买服务 购买路网数字化服务专业版,提供可选择的叠加包和购买时长,可以享受更好的资源隔离和管控策略。
最小值:0 最大值:65535 event_source 否 String 参数说明:来源的具体类型描述。
表5 V2XEdgeListResponseDTO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v2x_edge_id String 参数说明:Edge ID,用于唯一标识一个Edge。
最小值:-90 最大值:90 表6 ModelFlow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vehicle_class 否 Integer 参数说明:车辆类型。参考“API参考 > 附录 > 参数说明列表 > 车辆基本类型”。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0 表3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platform_type String 参数说明:平台类型。
表2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offset 否 Integer 参数说明:分页查询时的页码。 limit 否 Integer 参数说明:每页记录数。
如果路段上有分段信息且需要绑定分段信息则在单击地图弹出“创建断面信息”对话框,填写正确的道路方向和道路类型。 如果路段没有分段信息,则不需要绑定分段信息,group_id不需要填值,填写正确的道路方向和道路类型后直接单击“确定”,如下面的红色框起来的断面。
port Integer ITS800,ATLAS 端口号 hardware_type String 参数说明:硬件类型。 取值范围:ITS800 或者 ATLAS。 server_protocol_type String 参数说明:v2xedge作为服务端的协议类型。
表2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edge_app_id 否 String 参数说明:应用唯一ID。 取值范围:长度不大于32,只允许字母、数字、下划线(_)、连接符(-)、美元符号($)的组合。
取值范围: DRAFT:草稿 PUBLISHED:发布 OFF_SHELF:下线 请求参数 表3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Instance-Id 否 String 参数说明:实例ID。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eventType 否 Integer 参数说明:GB/T 29100-2012定义的事件类型。 最小值:0 最大值:65535 eventSource 否 String 参数说明:来源的具体类型。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63 表3 SPATSource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spat_source_type 是 String 参数说明:来源的具体类型。
请求参数 表2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Instance-Id 否 String 参数说明:实例ID。DRIS物理实例的唯一标识,获取方法请参见“API参考 > 附录 > 获取Instance-Id”。
表1 注册RSU请求参数 字段名 必选/可选 类型 参数描述 type 必选 Int RSU消息类型。此处填写为1,表示RSU注册消息类型。 ver 必选 String 版本号。用于区分不同版本的消息,调测无需关注,按样例填写即可。 rsuID 必选 Int RSU设备ID。
表5 ForwardingConfig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forwarding_type String 参数说明:转发配置的类型。 取值范围:当前仅支持“kafka、mrskafka”。
hardware_type 否 String 参数说明:硬件类型。 取值范围:ITS800 或者 ATLAS server_protocol_type 否 String 参数说明:v2xedge作为服务端的协议类型。
表3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event_source_type 否 String 参数说明:事件来源类型列表,支持事件来源。
响应参数 状态码: 201 表3 响应Body参数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cmd String 参数说明:生成的安装命令。
请求参数 表2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Instance-Id 否 String 参数说明:实例ID。DRIS物理实例的唯一标识,获取方法请参见“API参考 > 附录 > 获取Instance-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