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执行测试用例的最大虚拟用户数。 爬坡时间(秒) 虚拟用户数从起始并发数线性递增到最大并发数的时长。 建议爬坡时间小于持续时间。爬坡时间与持续时间相同且并发量较大的情况下,采样到的最大并发可能会略小于设置的最大并发数。 压测时长(分钟) 压测执行的时间。 摸高期望指标 响应时间:最大值为60000ms。
ctA_policy”,策略名称根据企业项目或授权范围自定义。策略内容依次选择“允许”,云服务选择“codeartsperftest”,在加载的可视化操作页面中,根据实际需求勾选用户权限策略。 图3 用户权限策略 继续单击“策略内容”的“请求条件(可选)”,单击“添加条件”,依照表1进行配置,单击“确定”。
执行测试用例的最大虚拟用户数。 爬坡时间(秒) 虚拟用户数从起始并发数线性递增到最大并发数的时长。 建议爬坡时间小于持续时间。爬坡时间与持续时间相同且并发量较大的情况下,采样到的最大并发可能会略小于设置的最大并发数。 压测时长(分钟) 压测执行的时间。 摸高期望指标 响应时间:最大值为60000ms。
勾选“统一到期日设置为”后生效,套餐包到期时间变更为统一到期日,可能产生额外的续费天数。默认为每月1日的 23:59:59 GMT+08:00到期,您可以单击进行修改。 不勾选“统一到期日设置为”,则套餐包到期时间为套餐包当前到期时间+续费时长。例如,套餐包当前到期时间为2023/07/09 23:59:59
频典型场景进行性能压测,提前甄别风险。 秒杀场景:秒杀场景模拟大量用户,在指定时间点集中进行商品相关的操作,用于检测电子商城的服务在访问压力几何倍数暴增下的可靠性。 电商场景:电商场景模拟了大量商家登录电商系统后,进行查看、维护商品信息等操作,检验相关操作无中断,服务运行正常。
报告明细显示的采样模式有等距抽样值和等距平均值。 等距抽样值:根据用例执行时长,对大于45min的用例的趋势图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抽样点展示。 等距平均值:根据用例执行时长,对大于45min的用例的趋势图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平均值展示。 单击“数据显示”下拉框,输入关键字搜索,可以显示您需要的用例或请求数据
数时,会将弹性IP随机绑定到节点上。 “高级配置(可选)”中的“K8S节点名称”选择“与节点私有IP保持一致”,默认即为此选项。选择“与云服务器名称保持一致”将导致节点无法纳管。 如果需要对CCE节点进行安全加固,请参照CCE节点安全配置建议。 单击“下一步:规格确认”,确认节点
键生成标签,每个用例限制10个标签。 删除标签:单击标签输入框,单击已生成标签后的删除该标签。 创建时间 测试用例的创建时间,用例保存后自动生成。 修改时间 测试用例的最新修改时间,用例保存后自动生成。 用例详情信息设置完成后,单击“保存”。 父主题: 配置测试用例(高性能测试工程)
企业项目ID:输入企业项目ID。 访问密钥ID:输入访问密钥ID(包含临时访问凭证和永久访问密钥)。 时间范围:可选择查询最近1小时、最近1天、最近1周的操作事件,也可以自定义最近7天内任意时间段的操作事件。 您可以参考云审计服务应用示例,来学习如何查询具体的事件。 在事件列表页面,您还
取值范围为0~100。 重试的请求在报告中不统计,例如响应时间、RPS、成功率等,报告中仅统计最后一次的数据。 重试间隔 请求失败后,下一次重试请求执行的时间间隔,单位毫秒(ms),取值范围为0~3600000,即最大时间间隔为1小时。 响应码 仅在“报文”页签中“协议类型”为“
使用各类吞吐量控制器时,性能测试服务的JMeter工程的调试功能,结果可能不符合预期。 其原因是性能测试服务的调试只执行脚本一次,此场景建议使用一定数量的并发,小规模短时间的执行替代调试。 父主题: JMeter工程使用
数时,会将弹性IP随机绑定到节点上。 “高级配置(可选)”中的“K8S节点名称”选择“与节点私有IP保持一致”,默认即为此选项。选择“与云服务器名称保持一致”将导致节点无法纳管。 如果需要对CCE节点进行安全加固,请参照CCE节点安全配置建议。 单击“下一步:规格确认”,确认节点
中,PerfTest测试用例的请求满足SLA规则时,停止压测或者在SLA报告中显示告警通知。 性能测试服务压测时,SLA采样时间周期为6秒一次,如果该时间周期内发送的请求未得到响应,则该请求指标不会被SLA统计。当压测过程中存在较多时延大的请求时,可能会影响SLA判断。 性能测试
、资源以及请求条件等。基于策略的授权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授权方式,能够满足企业对权限最小化的安全管控要求。例如:针对ECS服务,管理员能够控制IAM用户仅能对某一类云服务器资源进行指定的管理操作。多数细粒度策略以API接口为粒度进行权限拆分。 如表1所示,包括了性能测试服务的所有系统权限。
配置用例步骤 测试用例创建完成后可以对测试用例进行修改来满足自身业务需求。 创建用例步骤 登录性能测试服务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PerfTest测试工程”。 在待编辑PerfTest测试工程所在行,单击工程名称进入测试工程详情页面。 选择“测试用例”页签,在左侧“用例列表”下选择待配置的测试用例。
String 阶段名称 time 否 Integer 压测时长(单位:秒) start_time 否 Integer 开始时间 end_time 否 Integer 结束时间 issue_num 否 Integer 最大并发数 count 否 Integer 次数模式发送总次数 pressure_mode
String 阶段名称 time 否 Integer 压测时长(单位:秒) start_time 否 Integer 开始时间 end_time 否 Integer 结束时间 issue_num 否 Integer 最大并发数 count 否 Integer 次数模式发送总次数 pressure_mode
数时,会将弹性IP随机绑定到节点上。 “高级配置(可选)”中的“K8S节点名称”选择“与节点私有IP保持一致”,默认即为此选项。选择“与云服务器名称保持一致”将导致节点无法纳管。 如果需要对CCE节点进行安全加固,请参照CCE节点安全配置建议。 单击“下一步:规格确认”,确认节点
平均响应时间 avgRecBytes Double 平均接收字节数 avgSentBytes Double 平均发送字节数 avgTranRespTime Double 事务平均响应时间 caseUri String 用例URI createTime String 创建时间 currentThreadNum
模型样例3 场景四:整点时间消费券免费领取 中型城市(200-1000w人口)在中午12点整点免费领取消费券。 场景分析:整个系统呈现突发性的流量涌入。 参考模型及方案:采用浪涌模式性能测试模型。 按照起始并发施压一段时间。 施加突发流量。 突发流量持续一段时间后,迅速降为起始并发值施压并维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