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不同应用的唯一标识,在SparkRTC控制台中创建应用时自动生成。 房间 房间是一个音视频空间,同一房间内的用户可以互相接收对方的实时音视频数据。 SparkRTC使用房间这个虚拟的概念,用于用户之间的相互隔离。 只有在同一个房间里的用户才可以相互接收音视频。 房间ID的命名规则
String userName); 【功能说明】 远端用户修改昵称后,通知本端昵称变更。 【回调参数】 conn:回调对应的HRTCConnection实例。 userId:修改昵称的用户id。 userName:修改后的昵称。 onRemoteVideoStatsNotify void o
为什么入会的时候没有声音? 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 入会前没有订阅。 服务端出现问题。 远端没有开启视频流。 父主题: 问题排查
SparkRTC是否支持双向的桌面推送? 不支持,目前是在1个房间内同一时刻可由1个人共享(屏幕、窗口或者区域)。 父主题: 产品咨询
SparkRTC是否支持单纯的实时音频? 支持,对端不看视频画面即可。 父主题: SDK使用
SparkRTC房间的生命周期是多久?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个加入房间的用户为当前房间的所有者,但该用户无法主动解散房间。 所有用户都主动退房时,后台立即解散房间。 如果房间内的单个用户异常掉线,超过保活时间后服务端会将该用户清理出当前房间。如果房间内的所有用户都异常掉线,
为什么本端听筒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调用muteRemoteAudio时,参数设置为自己的uid就会发生此类情况。 父主题: SDK使用
实时音视频的时延是多少? SparkRTC具备丰富的节点资源储备,保证端到端平均时延小于200ms。 父主题: 产品咨询
鉴权是如何生成的?在什么时候生成? 在加入房间时生成鉴权,并传入加入房间的参数中,鉴权的生成具体可参考接入鉴权。 父主题: SDK使用
纯音频场景下不同码率的音频计费有区别吗? 纯音频场景,不区分音频码率。 父主题: 计费购买
90000033 设置远端音频静音失败 当前的模式不支持设置远端静音,或者设置的远端静音状态不正确。 HRTC_ERR_CODE_SET_USEROLE_NOT_ALLOWED 90000036 不允许角色切换 跨房时本房间内角色切换失败,通过onConnectOtherRoom返回。
Web SDK中的checkSystemRequirements接口为什么会调用异常? 请排查Web SDK版本号是否在2.0.2到2.0.9.300之间。这些版本支持strictCheckBrowser参数,该参数用于强校验微信浏览器白名单功能,存在兼容性风险。 请务必在2023年10月29日前,更新至2
视频通话支持悬浮窗、大小画面切换功能吗? 此类功能属于UI布局逻辑,SDK并不限制UI上的展示处理。 父主题: SDK使用
newRole:(HWRtcRole)newRole; 【功能说明】 用户跨房的房间内角色切换成功,触发此回调。 【回调参数】 connection:跨房引擎。 oldRole:切换前的角色,具体请参见HWRtcRole。 newRole:切换成功后的角色,具体请参见HWRtcRole。 connecti
Web端如何切换摄像头和麦克风? 音视频输入设备通过设备ID(deviceId)标识,每个音视频设备均有一个唯一的设备ID,您可以通过getDevices方法获取。设备ID是随机生成的,部分情况下同一个设备的ID可能会改变,因此建议您每次切换设备时都先调用getDevices获取
newRole:(HWRtcRole)newRole; 【功能说明】 用户房间内角色切换成功,触发此回调。 【回调参数】 oldRole:切换前的角色,具体请参见HWRtcRole。 newRole:切换成功后的角色,具体请参见HWRtcRole。 onConnectionChangedNotify
SparkRTC是否支持调整背景音乐的播放进度? 支持,播放进度可以通过setAudioFilePosition接口设置。 父主题: SDK使用
Windows端如何才能采集到被分享应用播放的声音? 通过调用setShareComputerSound接口,可打开系统声音采集。 父主题: SDK使用
有没有推荐的画面质量(码率、分辨率、帧率)相关参数配置? 华为SDK系统有默认的编码设置(720P+360P),可以不设置发流编码参数。若您需要自定义发流编码参数,请参考华为SDK系统推荐码表不同分辨率的码率和帧率配置推荐值和不同场景下帧率和码率的推荐值进行设置。 父主题: SDK使用
和说明,获取用户的授权或同意。 2. 处理个人信息要求 您的产品及服务在处理用户个人信息时,需要遵守的要求包括不限于如下: 处理个人信息需要基于使用目的所必需,满足最小化原则。 实际收集和处理的个人信息范围、使用目的需要与隐私政策的范围保持一致。 收集个人信息的频率需与隐私政策保持一致,禁止超频次收集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