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操作步骤 选择“运维管理 > 安防 > 门禁管理”。 在左侧导航区中,选择“门禁事件”。 页面默认展示当日24小时所有门禁设备的“访问记录”或“事件记录”。用户也可设置查询条件,进行“搜索”操作。 访问记录:用户在设备侧的开关门访问记录。
操作步骤 选择“运维管理 > 安防 > 视频管理”。 在左侧导航区中,选择“摄像机信息”。 在“摄像机信息”页面中,根据需要执行相关操作。 查看摄像机信息 显示所有摄像机的详细信息。
操作步骤 选择“运维管理 > 安防 > 视频管理”。 在左侧导航区中,选择“视频实况”。 若使用的是Firefox浏览器,在首次播放视频前需执行以下操作(以Firefox 78为例): 在弹出的“确认”对话框中,单击“是”。
创建通知用户 前提条件 用户已具备“通知用户管理”的操作权限。 背景信息 为了发送远程通知,需要用户录入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等个人数据。您需遵循所适用国家的法律或公司用户隐私政策采取足够的措施,以确保用户的个人数据受到充分的保护。 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等个人数据在界面上经过了匿名化处理
手动发送通知 前提条件 用户已具备“发送通知”的操作权限。 背景信息 为了发送远程通知,需要用户录入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等个人数据。您需遵循所适用国家的法律或公司用户隐私政策采取足够的措施,以确保用户的个人数据受到充分的保护。 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等个人数据在界面上经过了匿名化处理,并在传输时进行了加密
描述长度必须为0~128个字符,由数字,大小写字母,中文、空格或标点符号(,.!:;?)组成。 单击“重置”,清空已设置的参数值。 单击“提交”。
证书文件名称长度必须为1~256个字符,由中文、数字、字母、下划线、中划线、空格、“.”、“(”、“)”组成,且不能以“.”或空格开头。 一个请求验证最多可关联32个CA。
三方APP通知设置 设置微信通知服务器 配置微信通知规则 配置微信公众号用户 配置微信公众号用户组 父主题: 远程通知
处理人 运维人员可将告警指派给具体用户处理,该字段记录当前处理的用户名。 该参数不在“被屏蔽告警”中显示。 可自动清除 告警是否可以自动清除。 是:表示该告警可以自动清除,则产生该告警的故障消除后,该告警的“清除状态”会自动变为“已清除”。
移动运维:移动APP运维,随时随地掌握网络运行状态。
设置视图展示参数 设置“视图”界面左树和视图的展示方式、是否展示运维指数、概览等参数。 操作步骤 选择“设备管理 > 设备视图 > 视图”。 单击页面左侧的搜索框,展开导航树,选择管理域。 单击左侧工具栏中的。 在“监控视图配置”页面中,选择“视图设置”。
配置远程通知规则 前提条件 已完成远程通知的相关配置,配置入口为: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 > 系统设置 > 远程通知”。 已具备“设置远程通知规则”操作权限。 背景信息 远程通知邮件和短信使用第三方服务器和设备进行发送,发送能力(如到达用户邮箱的时延等)会受到第三方服务器和设备影响。
运维人员A由于一些原因无法通过界面查看告警。但是A系统承载着当地重要的通信业务,如果发生紧急和重要的告警,运维人员A需要及时处理这些告警,以免发生通信故障和用户投诉。
证书文件名称长度必须为1~256个字符,由中文、数字、字母、下划线、中划线、空格、“.”、“(”、“)”组成,且不能以“.”或空格开头。 缺省值:无 建议值:无 配置完成后单击“提交”,在“EK信任证书配置”页签中可查看已配置的EK信任证书文件。
设置通知参数 创建通知用户 创建通知用户组 设置流量控制 创建通知模板 设置远程通知规则 父主题: 远程通知
通知用户指收到短消息或邮件的用户,运维用户指登录NetEco的用户,可通过用户管理创建,菜单入口为: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 > 系统管理 > 用户管理”。 用户组名区分大小写字母。
设置远程通知规则 系统按照规则中设置的通知方式和内容模板将符合规则条件的告警信息自动发送给运维人员,方便其及时了解告警信息而采取相应措施。 设置闪断/振荡规则 通过设置该规则,可以选择将闪断或振荡告警丢弃或屏蔽,以减少海量重复告警对运维的干扰。
查看并处理当前告警 查看当前告警 处理告警 父主题: 告警管理
配置闪断/振荡规则 前提条件 已具备“设置闪断/振荡规则”的操作权限。 背景信息 规则启用后,将对在生效期间上报的告警生效。 设置规则之前,请先了解以下相关概念,以助于规则设置: 源告警:在闪断/振荡规则中,符合规则条件的告警为源告警。 闪断策略:若告警的产生时间与清除时间的间隔小于指定的时间
预定义大屏 通过预定义大屏监控功能可以在大分辨率屏幕上显示拓扑等监控业务,方便用户通过大屏展示多个微模块的监控信息和IT运维效果。 前提条件 已具备“预定义大屏查看”和“预定义大屏配置”的操作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