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操作场景 如果您要创建一台裸金属服务器,与现有的某台服务器拥有完全相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那么您可以使用该服务器创建私有镜像,并根据这个私有镜像创建服务器。采用此方法可以节省您重复配置服务器的时间,提高交付效率。 背景信息 如果私有镜像与要创建的服务器在同一个区域,您需要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创建私有镜像:
例如:增加策略路由或者命名空间等,来保证网络通信正常。您可以参考“通过扩展网卡绑定的弹性公网IP访问公网”了解策略路由配置方法。 父主题: 网络与安全类
使用实例自定义数据和元数据 实例自定义数据注入 元数据 父主题: 实例
关注资源即将到期的通知,及时续费 关注资源即将冻结的通知,及时续费 关注资源即将释放的通知,及时续费 包年/包月裸金属服务器挂载包年/包月磁盘 裸金属服务器的到期时间与磁盘不同 设置统一到期日,到期前对包年/包月裸金属服务器,以及磁盘批量续费,并选择统一到期日 设置统一到期日的方法请参见“如何设置统一到期日”。
我创建的裸金属服务器是否在同一子网? 由于您可以自定义网络,所以无论是对于普通网络还是高速网络,裸金属服务器是否在一个子网,完全由您来控制。 父主题: 网络与安全类
r: 1. rpm -ivh hioadm-xxx.rpm 2. rpm -ivh kmod-hiodriver-xxx.rpm 父主题: 安装与维护
初始化Linux数据盘(parted) 初始化容量大于2T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12) 初始化容量大于2TB的Linux数据盘(parted) 父主题: 磁盘
请就近选择靠近您业务的区域,可减少网络时延,提高访问速度。BMS购买后无法更换区域,请谨慎选择。 更多信息,请参见区域和可用区。 可用区 可用区1 可用区指在同一区域下,电力、网络隔离的物理区域,可用区之间内网互通,不同可用区之间物理隔离。BMS购买后无法更换可用区。 规格 physical.s4.xlarge
NPU固件使用配套驱动同步发布的版本,且均不支持回退至20.2.0.spc200及更低版本。 登录HOST查询NPU芯片名称命令:npu-smi info 父主题: 安装与维护
已按照环境要求(仅Windows镜像涉及)完成ISO文件的驱动安装。 约束与限制 当前仅支持BIOS启动的镜像制作(即不支持V6 CPU服务器及鲲鹏系列服务器) 在制作镜像并测试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或重启虚拟机。 父主题: 创建Windows虚拟机
”时卸载磁盘有如下约束: 对于Linux裸金属服务器,由于操作系统限制,需要客户先登录裸金属服务器,执行unmount命令,取消待卸载磁盘与文件系统之间的关联,并确保没有程序正在对该磁盘进行读写操作。否则,卸载磁盘将失败。 对于Windows裸金属服务器,在线卸载磁盘,请确保没有
查询裸金属服务器元数据(废弃) 更新裸金属服务器元数据(废弃) 修改裸金属服务器指定元数据(废弃) 删除裸金属服务器指定元数据(废弃) 父主题: 历史API
在“新建工单”页面,根据您的需求,填写相关参数。 其中,“问题描述”项请填写需要调整的内容和申请原因。 填写完毕后,勾选协议并单击“提交”。 父主题: 资源与标签
行安全、快捷的网络变更。同时,用户可以自定义安全组内与组间裸金属服务器的访问规则,加强裸金属服务器的安全保护。 添加安全组规则 绑定弹性公网IP至服务器 专属云(Dedicated Cloud,DeC) 专属云中的专属资源池与公共资源池物理隔离,如果您的业务对安全合规性有较高要求
22.9.7/32 table net1 ip rule add from 172.22.9.206/32 table net2 父主题: 网络与安全类
开通自动续费。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选择“费用 > 续费管理”。 按照名称、订单号或者ID查询需要续费的裸金属服务器。 单个自动续费与批量自动续费可以使用不同的操作方式: 单个自动续费:找到待续费的裸金属服务器,单击操作列的“开通自动续费”,然后设置“自动续费周期”,单击“开通”。
的“更多 > 退订”。在“退订资源”页面选择退订原因,单击“退订”。 选择“费用中心 > 退订与变更 > 退订管理”,在列表中选择待退订的裸金属服务器,单击操作列的“退订资源”。 父主题: 实例类
H登录的情况下修改,有可能会导致裸金属服务器无法连接。如果裸金属服务器存在自定义vlan网络网卡,您可以配置或修改该网卡的网络。 父主题: 网络与安全类
0+RAID 1的组合形式,第一级是RAID 1,第二级是RAID 0。RAID 10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图5 RAID 10数据存储原理 RAID 50 RAID 50被称为镜像阵列条带,即RAID
安全 责任共担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数据保护技术 审计与日志 监控安全风险 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