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见IAM权限管理说明。 权限根据授权的精细程度,分为角色和策略。角色以服务为粒度,是IAM最初提供的一种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能定义权限的粗粒度授权机制。策略以API接口为粒度进行权限拆分,授权更加精细,可以精确到某个操作、资源和条件,能够满足企业对权限最小化的安全管控要求。 如果您要
使用ConfigMap和Secret提高配置灵活性 ConfigMap Secret
应用往往都是由多个运行相同镜像的一组Pod组成,一个个Pod的访问也变得不现实。 举个例子,假设有这样一个应用程序,使用Deployment创建了前台和后台,前台会调用后台做一些计算处理,如图1所示。后台运行了3个Pod,这些Pod是相互独立且可被替换的,当Pod出现状况被重建时,新建的Po
但是Service是基于四层TCP和UDP协议转发的,Ingress可以基于七层的HTTP和HTTPS协议转发,可以通过域名和路径做到更细粒度的划分,如下图所示。 图1 Ingress-Service 在云容器实例中,使用Ingress绑定ELB的IP和端口,实现外部访问,如图2所示。
网络访问场景 在前面两节中介绍了如何通过Service和Ingress访问Pod,本节总结一下云容器实例中Pod的访问场景,如图1所示,访问负载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场景,每种场景下可以使用Service和Ingress来解决访问问题。 同一个命名空间中的负载相互访问:只需创建Serv
在容器的“/tmp”路径下,就有两个文件key1和key2,它们的值分别为“VkZNME0wVlpVbEpQVHpGTFdrSkRWVWhCV2s5T1ZrNUxUVlZNUjBzMFRWcElVMFpVUkVWV1N3PT0=”和“T0VkR1RGRlZVRlpVU2xCWFdUZFBVRUZCUmtzPQ==”。
如果此时给容器中创建一个 /ready 的文件,让Readiness Probe成功,则容器会处于Ready状态。再查看Pod和Endpoints,发现创建了/ready文件的容器已经Ready,Endpoints也已经添加。 # kubectl exec -n $namespace_name
e挂载到容器的“/tmp”路径下。Pod创建成功后,在容器的“/tmp”路径下,就有两个文件property_1和property_2,它们的值分别为“Hello”和“World”。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ginx
kubectl、Kubernetes API创建和使用容器负载。 图2 产品架构 基于云平台底层网络和存储服务(VPC、ELB、NAT、EVS、OBS、SFS等),提供丰富的网络和存储功能。 提供高性能、异构的基础设施(x86服务器、GPU加速型服务器、Ascend加速型服务器),容器直接运行在物理服务器上。
log”等格式日志文件,转储到AOM中,方便您查看和检索。 支持区域:全部 查看日志 权限管理 CCI当前认证鉴权是在Kubernetes的角色访问控制(RBAC)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AM)的能力基础上,提供的基于IAM的细粒度权限控制和IAM Token认证,同时支持命名空间级别及
kube-proxy安全漏洞CVE-2020-8558公告 华为云CCI团队已经于7月10日识别kube-proxy安全漏洞CVE-2020-8558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论为:基于CCI服务当前形态,用户与CCI服务均不受本次漏洞的影响,无需进行处理。 漏洞详情 Kube
源。 二次开发 Namespace和Network 使用 Service 和 Ingress 管理网络访问 使用PersistentVolumeClaim申请持久化存储 使用 ConfigMap 和 Secret 提高配置灵活性 使用 Job 和 CronJob 创建任务负载 06
实例,通过ELB的地址从外部访问容器负载。具体操作请参见公网访问。 如果您使用kubectl,您也可以参见Service和Ingress,创建Service和Ingress对象,绑定ELB。 父主题: 网络管理类
载在同一个VPC内),通过ELB实例访问负载,当前外部访问支持四层和七层负载公网访问。 四层公网访问支持TCP和UDP两种协议,设置完成后可以通过“elb公网ip:elb端口”访问负载。 七层公网访问支持HTTP和HTTPS两种协议访问,设置完成后,可以通过“http://公网域名(或elb
的用户和用户组授予操作不同命名空间资源的权限,从而使用户和用户组拥有命名空间的操作权限。设置流程如示例流程所示。 配置说明 您需要拥有一个主账号,仅主账号、授予了CCIFullAccess权限的用户或拥有RBAC所有权限的用户,才可以对其他用户进行授权操作。 本例将对用户和用户组
API注入环境变量的方式实现。本操作实践展示如何在Deployment和POD的定义中增加环境变量配置,获取Pod的namespace、name、uid、IP、Region和AZ。 CCI创建Pod并分配节点的同时,Pod Annotations中新增所在节点的region和az信息。 此时Pod中Annotations格式为:
如何查看资源配额? 云容器实例对单个用户的资源数量和容量限定了配额,配额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关于配额。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右上角,选择“资源 > 我的配额”。 系统进入“服务配额”页面。 图1 我的配额 您可以在“服务配额”页面,查看各项资源的总配额及使用情况。
应用场景 大数据、AI计算 当前主流的大数据、AI训练和推理等应用(如Tensorflow、Caffe)均采用容器化方式运行,并需要大量GPU、高性能网络和存储等硬件加速能力,并且都是任务型计算,需要快速申请大量资源,计算任务完成后快速释放。 云容器实例提供如下特性,能够很好的支持这类场景。
Deployment接口提供级联删除Pod的选项propagationPolicy,可以设置propagationPolicy的值为Orphan、Foreground和Background,具体请参见删除Deployment。 父主题: 容器工作负载类
如何设置应用的探针? 云容器实例基于Kubernetes,提供了应用存活探针和应用业务探针,您可以在创建工作负载的时候设置,具体请参见健康检查。 父主题: 容器工作负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