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表示分区创建完成。 如果之前分区操作有误,请输入“q”,则会退出fdisk分区工具,之前的分区结果将不会被保留。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 partprobe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建分区文件系统设为系统所需格式。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dev/sdb1
EB,当前EVS服务支持的数据盘最大容量为32 TB,如果您需要使用大于2 TB的磁盘容量,请采用GPT分区方式。 当磁盘已经投入使用后,此时切换磁盘分区形式时,磁盘上的原有数据将会清除,因此请在磁盘初始化时谨慎选择磁盘分区形式。 磁盘分区操作指导 磁盘容量小于2 TB的场景: 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Windows
右键单击服务“cloud reset password update agent”,选择“重新启动”。 解决方案二 修改CloudResetPwdAgent配置,更换默认随机端口选取的范围(31000~32999),确保业务端口不在一键式重置密码插件的端口选择范围内。 将一键式重置密码插件随机占用的端口
TB,GPT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B,当前数据盘支持的最大容量为32 TB,如果您需要使用大于2 TB的磁盘容量,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当磁盘已经投入使用后,此时切换磁盘分区形式时,磁盘上的原有数据将会清除,因此请在磁盘初始化时谨慎选择磁盘分区形式。 输入“p”,按“Enter”,设置分区形式后查看磁盘分区形式。
您在创建裸金属服务器时,如果选择密钥对(KeyPair)登录方式,需要先使用SSH密钥方式登录裸金属服务器设置密码才可以进行远程登录。具体操作如下: 使用密钥登录裸金属服务器后切换到root用户,执行passwd命令即可设置密码。 图1 设置root密码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选择“计算 > 裸金属服务器”。 进入裸金属服务器页面。
要重新挂载,和安装操作系统时的方式一致)。 若无法登录和操作BMC页面,请联系华为工程师解决。 找到name为sr0,type为rom的块设备,观察挂载点是否有文件目录。如果没有,执行以下命令: mount /dev/sr0 /mnt 进入配置文件所在目录“/etc/yum.repos
device 否 String 磁盘挂载点,如/dev/sda、/dev/sdb。 新增加的磁盘挂载点不能和已有的磁盘挂载点相同。 需要根据已有设备名称顺序指定,否则不写device或device的值为""时,由系统自动生成。 请求示例 挂载ID为b53f23bd-ee8f-49ec-
orth-1)中设置相关权限,并且该权限仅对此项目生效;如果在“所有项目”中设置权限,则该权限在所有区域项目中都生效。访问BMS时,需要先切换至授权区域。 根据授权精度分为角色和策略。 角色:IAM最初提供的一种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能定义权限的粗粒度授权机制。该机制以服务为粒度,提供
TB,GPT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B,当前数据盘支持的最大容量为32 TB,如果您需要使用大于2 TB的磁盘容量,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当磁盘已经投入使用后,此时切换磁盘分区形式时,磁盘上的原有数据将会清除,因此请在磁盘初始化时谨慎选择磁盘分区形式。 在磁盘1右侧的未分配的区域,右键单击选择选择“新建简单卷”。
数据是完全相同的,当一块磁盘故障时,另一块盘可以马上接替故障盘的工作。 硬盘直通 硬盘直通,即“JBOD”功能,又称指令透传,是不经过传输设备处理,仅保证传输质量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打开硬盘直通功能后,RAID控制器可对所连接的硬盘进行指令透传,在不配置虚拟磁盘的情况下,用户指
port 否 String 网络Port UUID。 uuid 否 String 网络UUID。 fixed_ip 否 String 指定的IP地址。 请求示例 创建裸金属服务器,其中镜像ID为1a6635d8-afea-4f2b-abb6-27a202bad319,规格为physical
15:50:04购买了一台时长为一个月的裸金属服务器,那么其计费周期为:2023/03/08 15:50:04 ~ 2023/04/08 23:59:59。 变更配置后对计费的影响 如果您的业务需求增大,可以通过扩容或者增加裸金属服务器挂载的云硬盘来扩展您的存储空间。这部分存储空间将按照您选择的云硬盘计费方式(按需或者包年包月)计费。
在采用Base64编码前,脚本内容(包括首行在内)不能超过32KB。 如何查看注入Windows裸金属服务器的实例自定义数据? 登录裸金属服务器。 在浏览器栏访问如下地址,查看注入的实例自定义数据。 http://169.254.169.254/openstack/latest/user_data 脚本使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