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代码解析 代码解析样例: 数据处理代码解析 工业子系统接入代码解析 协议转换代码解析 OT数采代码解析 父主题: 集成ModuleSDK进行进程应用的开发
找到相应的安装包目录,找到myapp_running.log查看日志。 可以看到SDK应用启动的日志如下 通过用MQTT设备模拟器发送数据,可以看到SDK处理相应的消息日志。 父主题: 集成ModuleSDK进行数据处理
制作镜像包或插件包 请参照制作镜像包或插件包。 父主题: 集成ModuleSDK进行数据采集
制作镜像包或插件包 请参照制作镜像包或插件包。 父主题: 集成ModuleSDK进行数据处理
点位超出有效地址范围 报错信息: 无报错信息,但设备详情页面周期上报数据,单击采集后有数据。 排查位置: 找到该点位对应的从站配置信息,查看该点位地址是否在配置的有效范围。 一个值需要多寄存器存储时需要考虑是否所有涉及寄存器都满足有效范围,例如:数据类型为double的值需要占4个16bits的寄存
description String 描述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128 datasource_meta Object 数据源元数据 point_meta Object 点位表元数据 create_time String 创建时间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256 update_time String
条command。 进入边缘设备查看数据上报情况 进入IoTDA单击设备,进入概览发现并无数据上报,说明设备发送的数据在节点本地被集成SDK的monitor-app应用拦截,当数据内容为error时,在本地向hub调用重启命令。应用实现了数据处理和命令下发的功能。 父主题: 操作步骤
String ai加速卡类型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枚举值: GPU NPU UNEQUIPPED arch 否 String 支持架构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枚举值: x86_64 arm32 arm64 state 否 String 应用版本状态 最小长度:0 最大长度:64
选择已有点位MotorVoltage,操作列--单击修改,勾选“点位拆分”选项,bit位置设置为“0”,存储类型选择“int”,即上报的数据为该点位“比特0”的值,单击“确认” 只有点位的数据类型为“整型”才支持点位拆分,即int、uint、int64、short、ushort、long、ulong这7种类型
t_IoT10”,单击“详情”进入节点详情页。 选择左侧“应用模块 > 模块管理”,单击“部署应用”填写基本信息后“确认”。 功能用途: 数据采集 边缘应用:ot_dc_modbus_tcp 选择版本:当前最新的版本 边缘应用部署任务下发成功后,应用状态为已停止。 数采应用部署成
将私钥存储在TPM的安全存储器中。私钥无法被直接访问,只能通过TPM提供的安全接口进行使用。经TPM加密的数据只有此TPM芯片才能解密,从而达到数据与TPM芯片绑定来保护数据的目的。简而言之,TPM硬件加解密与本地软件加解密对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保密性。 图5 边缘密钥服务体系
根据环境变量创建客户端,相关配置参数从环境变量获取。 setBusMessageCallback 设置消息总线回调,用于对设备上报的数据进行处理。 sendBusMessage 向总线发送设备数据,用于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到总线。 callDeviceCommand 调用设备命令。 getDevicesStatus
修改点位配置后,单击“下发”,将配置更新给边缘网关。 修改数据源配置,为了更清晰的看到点位缩放的效果,将数据源的配置进行修改,对点位MotorCurrent对应的数据源地址的值变换规则参数修改。将Min Value=0、MaxValue=30、Increment=1,即该点位的数据以0为起点,每秒增加1的频率上升,最大为30。
The app does not support this node's architecture. 该应用不支持此边缘节点的架构。 请选择与边缘节点架构相匹配的应用进行重试。 400 IoTEdge.02100217 Deployment types do not match.
之前的配置数据按key进行比对,不一致进行修改,本次新增key为新增数据。 如果需要删除之前的配置项,需要将对应的配置项置为null。 如果需要删除所有配置数据,可以直接单击“删除配置参数”进行删除。 例子1:新增数据 原数据: { "key1": "value1" } 配置数据:
在IoT边缘服务的控制台,购买数采资源包。 7 数据采集对接 将数据采集应用从云端下发部署到边缘节点中,对其进行数采配置并下发,将边缘节点硬件与近场设备对接(有线或无线),解析设备协议进行数据采集。详情可参考基于IoT边缘实现OT数采(OPCUA协议)。 8 设备数据上报 将采集到的数据,从边缘节点上报到IoTDA设备接入服务。
√ 第三方应用订阅管控 × √ 边缘自治 边缘应用本地执行 √ √ 离线数据自动缓存与自动恢复上报 √ √ 主机热备切换 √ √ 数据处理 数据物模型格式转换 √ √ 数据在边缘节点的应用之间流转 √ √ 数据路由转发到边缘节点以外的地址 √ √ 点位清洗 × √ 近场设备接入 MQTTS接入
String 边缘节点ID 最小长度:1 最大长度:64 表2 Quer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arch 是 String 节点架构 最小长度:4 最大长度:16 enable_tpm 否 Boolean 是否启用TPM 缺省值:false 请求参数 表3 请求Header参数
添加边缘设备的什么时候填写模块ID? 默认情况下不填写模块ID,当应用集成了ModuleSDK后,需配置流转规则,添加边缘设备需填写添加第三方应用的模块id,数据才能进行上报到平台。 父主题: 子设备管理
IoT边缘如何进行设备管理? IoT边缘服务和IoTDA设备接入服务协同提供统一的设备管理。当边缘节点与网络异常时,边缘本地控制台提供设备状态和数据查询等能力。 父主题: 概念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