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车道保持(Lane Keeping)检测 车道保持检测的目的是判断主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否很好地沿车道中心线行驶。 车道保持检测分为两个指标: 偏移车道中心线距离检测 偏移车道中心线横摆角检测 偏移车道中心线距离检测是指主车的质心相对于车道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当该偏移距离大于某一阈值时(本设计取0
表示变量的均方根值,表示第个值,表示值的个数。 汽车的垂向平顺性是由悬架系统决定的,自动驾驶算法对垂向平顺性几乎没有影响,其影响的是车辆的纵向和侧向平顺性。 因此,本设计平顺性检测从纵向平顺性和侧向平顺性进行考量。 平顺性检测考虑的是整个仿真时间段的加速度均方根值。当纵向或侧向加速度均方根
DType-1(直接式1): DType-1(直接式1)是指匝道合入(分流)时直接汇入(离开)主路,并且匝道部分逐渐收缩(扩展)直到合入(离开)主路,如下图所示: DType-2(直接式2): DType-2(直接式2)是指匝道合入(分流)时直接汇入(离开)主路,主路的车道数也随
${EVAL_RESULT} --model ${MODEL}/best.pt 内置指标评测: 推理启动命令:用户使用内置指标评测时需将数据推理结果存储在特定目录下,相关环境变量包括如下: 表2 环境变量 类型 启动命令 默认值 模型 ${MODEL} /tmp/data/model 算法
Octopus开发基本流程? Octopus是一站式自动驾驶开发平台,从数据收集上云,到自动化处理数据,自动或手动标注数据,创建并增量更新数据集,并将数据集用于模型训练,以及基于特定场景的在线仿真,用户都可以在Octopus平台上完成。 图1 Octopus开发流程 采集数据 指
描述 project_id 是 String 项目id,获取方法请参见获取项目ID id 是 String 数据包ID,以DPK开头,加7-13位数字 请求参数 表2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用户Token
限速(Speeding)检测 限速检测的目的是判断主车的车速是否超过道路默认限速。 本设计采用最大默认限速120km/h。 该阈值可通过前端进行自定义配置。 父主题: 内置评测指标说明
减速度(Deceleration)检测 减速度检测的目的是: 判断主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制动减速度是否超过对应的舒适性阈值。 本设计的减速度的默认阈值为3。 父主题: 内置评测指标说明
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检测 碰撞时间检测的目的是判断主车在行驶中与其他交通车的碰撞时间是否过小。 碰撞时间是指主车与引导车的相对距离除以主车与引导车的相对速度。 即使主车未发生碰撞,当碰撞时间过小时,发生碰撞的风险太大,这样也是不合理的。 当碰撞时间小于某
采样方式介绍 蒙特卡洛采样 蒙特卡洛采样是一种简单的随机抽样,根据概率分布进行采样,如对样本服从µ=0,δ=1的正态分布,通过蒙特卡洛采样进行采样,采样得到的点能满足正态分布要求,如下图所示,采样得到的点会集中µ=0附近,要想采样得到更边界的点,需要进行大量采样。 图1 蒙特卡洛采样
采样方式有几种? 蒙特卡洛采样 蒙特卡洛采样是一种简单的随机抽样,根据概率分布进行采样,如对样本服从µ=0,δ=1的正态分布,通过通过蒙特卡洛采样进行采样,采样得到的点能满足正态分布要求,但如下图所示,采样得到的点会集中µ=0附近,要想采样得到更边界的点,需要进行大量采样。 图1
和点云抽帧。 点云 点云是一种由激光雷达收集到的数据类型,包含三维坐标、反射强度等信息,用来检测和识别车行道路上的物体。 雷达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断收集点云数据来了解周围的环境,并利用点云数据所获得的环境信息帮助车辆定位,提高车辆定位的精度。 接管 接管是从自动驾驶系统转换为驾驶
车头时距(Time Headway)检测 车头时距检测的目的是判断主车行驶过程中与其他交通车的车头时距是否台小。 车头时距是主车与引导车的相对距离除以主车的速度。 即使主车未发生碰撞, 当车头时距过小时(该阈值可用户自定义,本设计默认取2s), 发生碰撞的风险太大, 这样也是不合理的。
红灯前行为(Run Red Light)检测 红灯前行为检测的目的是判断主车在遇到红灯时能否在停止线前停车, 并且与停止线的距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 判断能否在停止线前停车是指当主车前端超出停止线后, 主车速度大于零时, 则主车没能在停止线前停车。 这要排除主车在非箭头红绿灯右转的情况。
加速度变化率(Jerk)检测 加速度变化率是加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加速度变化率也被称为冲击度,冲击度反映了驾驶员的瞬态冲击体验。 纵向、侧向冲击度的阈值按德国冲击度标准取。 父主题: 内置评测指标说明
绿灯通行(Drive Through Green Light)检测 绿灯通行检测的目的是判断主车在接近十字路口后, 如果是绿灯, 主车是否直接通行而没有停止。 另外,当交通灯由红灯变为绿灯后, 主车重新启动的时间是否太大。 本设计认为在绿灯状态下, 如果前方没有行人和引导车的情况下,
乘员舒适性(Driving Comfort)检测 乘员舒适性检测关注的是自动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感受到的舒适程度。 舒适程度通常可以利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速度方差来进行客观反映,而变异系数是可以对不同速度区间舒适程度进行比较。 变异系数的公式如下所示。 表示变异系数,表示标准差,表示均值。
换道(Lane Change)检测 换道检测的目的是判断主车在换道过程中的换道持续时间以及换道时的侧向加速度是否合理。 换道是指当主车所在的road id保持不变, 在某一时刻,其lane id发生变化, 在该时刻的前后一段时间内主车处于换道过程。 对于判定换道时的侧向加速度是否合理,
到达终点检测的目的是判定主车是否到达场景文件中指定的全局路径规划的终点。 当主车的车辆坐标系原点进入终点为半径R(本设计取R为2m)范围内时, 则判定主车到达了终点。 在没有设置终点时, proto协议会把目标点默认初始化(0,0,0), 因此本设计认为当终点为(0,0,0)时, 是没有终点的情况,
在双向车道路上, 会存在主车与对向车辆存在横向冲突的情况, 应对对向车辆冲突行驶检测的目的是判断主车在这种情况下, 能否进行适当的转向和减速避让, 从而保证安全性。 其中主车需要进行避让的前提条件是: 当主车前端与对向行驶的车道纵向距离一定范围内(本设计取10m), 并且主车与对向车辆的横向距离小于两者一半车宽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