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在“编辑【Springbean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父主题: 应用监控配置
图3 TOP5版本崩溃 表3 TOP5版本崩溃相关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总崩溃次数 某个版本的崩溃总次数。 TOP5设备崩溃 TOP5设备崩溃展示TOP5设备崩溃的柱形图。鼠标停留在某个设备节点处,可以展示当前设备的总崩溃次数。
选填 自定义参数 使用方法 配置url监控项的拦截header指定key值、拦截url参数指定key值、拦截cookie指定key值参数。具体方法参见配置url监控项。 在“自定义参数”后的框中,填写对应的参数以及参数值。 单击“查找Trace”,页面右侧展示查找结果。
表1 自定义上报首页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事件名称 事件的名称。 事件触发次数 事件触发的次数。 设备数量 用户的数量。 最后上报时间 事件最后一次上报的时间。 在自定义上报页面的右上角,单击时间维度选择按钮,默认“近20分钟”。
表1 自定义上报首页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事件名称 事件的名称。 事件地址 事件的地址。 事件触发次数 事件触发的次数。 用户数量 用户的数量。 最后上报时间 事件最后一次上报的时间。 在自定义上报页面的右上角,单击时间维度选择按钮,默认“近20分钟”。
图11 地域统计表 表7 地域统计表相关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地域 地域名称。 使用量 设备的使用量。 设备数量 设备的总数量。 单击“地域”列的某一行对应的“操作”列的“分析”按钮,展示地域的详细信息。
配置EsRestClient监控项 在“编辑【EsRestClient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index规整配置:通过regex匹配并规整url中符合的index。 父主题: 应用监控配置
图5 崩溃数 表5 总览-崩溃数相关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总崩溃次数 App的总崩溃次数。 卡顿数 鼠标放置在卡顿数的某个时间节点上,展示某个时间点的总卡顿次数。 图6 卡顿数 表6 总览-启动响应时间相关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总卡顿次数 App的总卡顿次数。
配置详情 可以对监控项对应的部分采集器自定义采集参数,实现自定义采集配置。 使用限制 “监控项”页签,仅展示接入应用涉及的监控项。接入应用不涉及的监控项,不做展示。 监控项配置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左侧,选择“管理与监管 > 应用性能管理 APM”,进入APM服务页面。
配置JVM监控监控项 在“编辑【JVM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调用链堆栈采集阈值:请求时延超过阈值时自动打印堆栈,默认值为0,输入值不能超过10000。 图1 JVM监控项 父主题: 应用监控配置
配置线程监控项 在“编辑【线程】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线程详情最大行数:默认值为10,可配置最大行数为50。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图1 线程监控项 父主题: 应用监控配置
URI POST /v1/apm2/openapi/view/metric/raw-table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Auth-Token 是 String 从IAM服务获取的用户Token。
配置Hikari连接池监控项 在“编辑【Hikari连接池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获取连接调用链上报时阈值(ms):默认配置为1,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URI POST /v1/apm2/openapi/view/metric/sum-table 请求参数 表1 请求Header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x-business-id 是 Long 应用id。
配置Druid连接池监控项 在“编辑【Druid连接池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获取连接调用链上报时阈值(ms):getConnection方法调用链上报阈值,不超过该阈值不上报。
根因及约束 前端watch、trace命令没有指定重载的方法参数列表,所以Debugging无法返回精确的方法信息,只能返回首个方法。问题中execute方法内部又调用了execute方法,当前的实现无法支持这种场景。
基础信息 图2 基础信息 表1 告警策略基础信息参数列表 选项 含义 告警策略类型 分“单机”、“聚合”。单机指单实例指标告警,聚合指组件下所有实例聚合指标告警。 策略名称 自定义的名称,不能为空。 只能输入字母,数字,下划线,短横线,汉字。输入长度不能超过512个字符。
在“编辑【异常日志监控】监控配置”页面配置以下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异常日志是否认为调用链异常:默认配置为是,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关联业务日志与Traceld:默认配置为否,勾选“使用默认值”,会优先使用继承的标签的值。
配置JavaMethod监控项 在“编辑【Java方法】监控配置”页面配置拦截方法配置参数。 采集间隔:默认60s,此处不支持修改。 拦截方法配置:是通过该配置可以采集对应的业务方法,在JavaMethod指标页面和调用链中会展示对应的方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