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在default命名空间下可以正常创建ingress,但在其他命名空间(如:ns)下创建时不能创建成功。 原因分析 创建弹性负载均衡ELB后,使用default命名空间创建80端口的http监听,在CCE中只允许在本命名空间下创建同一端口的其它ingress(实际转发策略可根据域名、service来区
Controller;不同厂商通常有自己的实现,例如CCE使用弹性负载均衡服务ELB实现Ingress的七层负载均衡。 外部请求首先到达Ingress Controller,Ingress Controller根据Ingress的路由规则,查找到对应的Service,进而通过Endpoint查询到Pod的IP地址,然后将请求转发给Pod。
为ELB Ingress配置自定义EIP 通过CCE自动创建的带有EIP的ELB,可以通过添加Ingress的annotation(kubernetes.io/elb.custom-eip-id)完成ELB的EIP的自定义配置。 前提条件 已创建一个CCE Standard或CCE
wordpress-deployment.yaml 回显如下表示已开始创建deployment。 deployment "wordpress" created 查看deployment状态。 kubectl get deployment deployment状态显示为Runnin
弹性公网IP的价格目录请参见:弹性公网IP价格目录。 弹性负载均衡 ELB 集群中创建的Service、Ingress使用。通过CCE服务自动创建ELB时,仅支持创建按需计费实例。 计费因子: 共享型负载均衡:实例费用、弹性公网IP费用(带宽费、流量费) 独享型负载均衡:可用区数量、实例规格、弹性公网IP费用(带宽费、流量费)
表1 ELB Ingress支持的Service类型 集群类型 ELB类型 集群内访问(ClusterIP) 节点访问(NodePort) CCE Standard集群 共享型负载均衡 不支持 支持 独享型负载均衡 不支持 支持 CCE Turbo集群 共享型负载均衡 不支持 支持
节点挂载点检查异常处理 K8s节点污点检查异常处理 everest插件版本限制检查异常处理 cce-hpa-controller插件限制检查异常处理 增强型CPU管理策略检查异常处理 用户节点组件健康检查异常处理 控制节点组件健康检查异常处理 K8s组件内存资源限制检查异常处理 K8s废弃API检查异常处理
be access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DNS name from within your cluster: myblog-wordpress.default.svc.cluster.local (port 80) To access your
该用户在集群中部署业务,并在2023/03/19 9:20:00使用了自动创建的弹性负载均衡。 由于部署业务资源不足,该用户于2023/03/19 9:40:00将已有的节点规格扩容为c7.xlarge.2(4vCPUs,8GiB)。 测试完成后,自动创建的弹性负载均衡因不再使用,于2023/03/20 10:20
Service时,DNS查询会如实的返回每个真实的EndPoint(Pod的IP地址)。对应到每一个EndPoints,即每一个Pod,都会有对应的DNS域名;这样Pod之间就可以互相访问,达到实例间发现和访问的效果。 Headless Service使用场景 当某个工作负载的多个Pod之间没有任何区别时,可以使用普
无法访问 独享型负载均衡类型Service 私网 与服务Pod同节点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与服务Pod同节点的其他容器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DNAT网关类型Service 公网 与服务Pod同节点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无法访问 与服务Pod不同节点
使用内容分发网络CDN:静态资源可能通过CDN提供,而CDN域名与主站域名不同,需要使用跨域访问来加载这些资源。 ELB Ingress的跨域访问功能依赖ELB能力,使用该功能前请提交工单申请开通ELB跨域访问能力。 为ELB Ingress配置跨域访问时,不支持同时设置URL重定向、
其余参数可保持默认。 如果已有负载均衡(ELB)实例,可以选择已有ELB。 如果没有可选择“自动创建”,创建一个负载均衡器,并同时绑定弹性公网IP。关于参数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创建负载均衡类型的服务。 端口配置 协议:TCP 容器端口:80 服务端口:8080 协议:负载均衡监听器端口协议。
您需要使用kubectl连接到集群,详情请参见通过kubectl连接集群。 约束与限制 该特性仅在使用独享型ELB时支持配置。 该特性依赖ELB高级转发策略,开启后将不再根据域名/路径匹配确定优先级,请您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转发策略优先级。关于转发策略优先级详情请参见ELB Ingress转发策略优先级说明。 通过kubectl命令行配置
name',Namespace:'metadata.namespace',elbID:'metadata.annotations.kubernetes\.io\/elb\.id',elbPort:'metadata.annotations.kubernetes\.io\/elb\.port'
集群网络模型选择及各模型区别 CCE集群实现访问跨VPC网络通信 使用VPC和云专线实现容器与IDC之间的网络通信 自建IDC与CCE集群共享域名解析 通过负载均衡配置实现会话保持 不同场景下容器内获取客户端源IP 通过配置容器内核参数增大监听队列长度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pass-through能力
为ELB Ingress配置自定义Header转发策略 独享型ELB的Ingress支持自定义Header的转发策略,可通过不同的Header键值来确定转发的后端Service。 前提条件 已创建一个CCE Standard或CCE Turbo集群,且集群版本满足以下要求: v1
-32767之间的整数,且确保集群内该值唯一。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通过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节点,扩展工作负载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工作负载程序容错性能。 您需要提前创建负载均衡实例,并在CCE访问类型中选择负载均衡实例。 容器端口:指容器中工作负载启动监听的端口。
Helm模板检查异常处理 检查项内容 检查当前HelmRelease记录中是否含有目标集群版本不支持的K8s废弃API,可能导致升级后helm模板不可用。 解决方案 将HelmRelease记录中K8s废弃API转换为源版本和目标版本均兼容的API。 该检查项解决方案已在升级流程中自动兼容处理,此检查不再限制。您无需关注并处理。
命名空间 namespace1 namespace2 创建时间 2024/04/01 2024/04/02 协议 https https 负载均衡器 elb1 elb1 端口 443 443 证书来源 TLS密钥 TLS密钥 TLS密钥对应secret namespace1/secre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