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apply -f statefulset-evs.yaml 工作负载创建成功后,容器挂载目录下的数据将会持久化保持,您可以参考验证数据持久化中的步骤进行验证。 验证数据持久化 查看部署的应用及云硬盘文件。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已创建的Pod。 kubectl get pod | grep
安装云原生监控插件 插件安装完成3-5分钟后,监控数据将上报至AOM实例,随即可以使用监控中心相关功能。 如需关闭监控中心,请前往CCE控制台“插件管理”页面卸载云原生监控插件,或关闭AOM对接,即可以停止使用该功能。 常见问题 监控中心开通失败,插件状态异常。 解决方案:请前往“插件管
结果中的修复建议,请参见镜像安全扫描。 使用镜像签名并配置验签策略 镜像验签是一种安全机制,用于验证容器镜像是否在创建后被篡改过。镜像的创建者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签名,使用者则可以通过验证这个签名来确认镜像的完整性和来源。 镜像验签是维护容器镜像安全性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实施镜像验签
Autopilot于2024年9月30日00:00(北京时间)转商 产品变更公告 2024/08/29 8 NGINX Ingress控制器验证绕过漏洞公告(CVE-2024-7646) 漏洞公告 2024/08/26 9 Docker Engine授权插件AuthZ权限绕过漏洞公告(CVE-2024-41110)
集群其它节点资源不足时将不会触发非完全空闲节点缩容。 节点开启缩容保护时将不会触发节点缩容。如需开启或关闭节点缩容保护,请前往“节点管理 > 节点”页面,单击节点操作列的“更多 > 开启/关闭节点缩容保护”按钮操作。 节点上存在指定不缩容标记的Pod时,该节点将不会被缩容。 节点上的部分
net.netfilter.nf_conntrack_tcp_be_liberal /etc/sysctl.conf 参数值为0或1。 0:表示关闭,所有不在TCP窗口中的包都被标志为无效。 1:表示开启,只有不在TCP窗口内的包被标志为无效。容器场景下,开启这个参数可以避免NAT过的TCP连接带宽受限。
当该参数大于等于节点最少绑定容器网卡数(nic-minimum-target)时,则开启预热容器网卡上限值检查;反之,则关闭预热容器网卡上限值检查。 参数值需为正整数。例如0,表示关闭预热容器网卡上限值检查。当超过节点的容器网卡配额时,后台取值为节点的容器网卡配额。 建议配置为大部分节点平时最多运行的Pod数。
apply -f web-evs-auto.yaml 工作负载创建成功后,容器挂载目录下的数据将会持久化保持,您可以参考验证数据持久化中的步骤进行验证。 验证数据持久化 查看部署的应用及云硬盘文件。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已创建的Pod。 kubectl get pod | grep
transparent-client-ip String 仅TCP/UDP协议的服务支持配置。 true:表示开启客户端源IP能力。 false:表示关闭客户端源IP能力。 父主题: 负载均衡(LoadBalancer)
Alpha API。 节点非体面关闭进入Beta阶段 在Kubernetes 1.26 中,节点非体面关闭特性是Beta版,默认被启用。当kubelet的节点关闭管理器可以检测到即将到来的节点关闭操作时,节点关闭才被认为是体面的。详情请参见处理节点非体面关闭。 支持在挂载时将Pod fsGroup传递给CSI驱动程序
Alpha API。 节点非体面关闭进入Beta阶段 在Kubernetes 1.26 中,节点非体面关闭特性是Beta版,默认被启用。当kubelet的节点关闭管理器可以检测到即将到来的节点关闭操作时,节点关闭才被认为是体面的。详情请参见处理节点非体面关闭。 支持在挂载时将Pod fsGroup传递给CSI驱动程序
为集群升级过程中跳过的节点打标签), UpgradeStrategy(集群升级策略) Value: Support 支持,Disable 关闭,Default 使用CCE服务默认规则判断 表3 Metadata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uid String 唯一id标识 name String
- key: kubernetes.io/hostname operator: Exists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创建结果。 kubectl get pv 回显如下: NAME CAPACITY ACCESS MODES RECLAIM
kubectl apply -f web-evs.yaml 工作负载创建成功后,容器挂载目录下的数据将会持久化保持,您可以参考验证数据持久化中的步骤进行验证。 验证数据持久化 查看部署的应用及云硬盘文件。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已创建的Pod。 kubectl get pod | grep
name: coredump-path 使用kubectl创建Pod。 kubectl create -f pod.yaml 配置验证 Pod创建后,进入到容器内,触发当前shell终端的段错误。 $ kubectl get pod NAME
口。 图3 创建服务 单击“创建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创建完成后,在工作负载列表中可查看到运行中的工作负载。 验证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创建完成后,可以通过访问工作负载验证部署是否成功。 在上面的部署中选择节点访问方式(NodePort),使用节点的“IP:端口”访问工作负载,如果能正常访问,则说明工作负载部署成功。
binutils binutils-extra binutils-devel elfutils-libelf-devel gcc make 安装下载好的并验证。 本例中以NVIDIA-Linux-x86_64-535.54.03.run版本的驱动为例。 #获取内核版本 kerVersion=`uname
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指定确切的域名,防止未经授权的域访问敏感资源。 nginx.ingress.kubernetes.io/cors-allow-origin: "https://example.com" nginx.ingress.kubernetes.io/cors-allow-methods 指定Acc
注意事项 CoreDNS修改配置需额外谨慎,因为CoreDNS负责集群的域名解析任务,修改不当可能会导致集群解析出现异常。请做好修改前后的测试验证。 为CoreDNS配置存根域 集群管理员可以修改CoreDNS Corefile的ConfigMap以更改服务发现的工作方式。 若集群管理员有一个位于10
上传模板的配置参数,示例如下:"{"override":true,"skip_lint":true,"source":"package"}" skip_lint: 是否验证上传的模板 override: 是否覆盖已存在的模板 visible: 模板是否可见 content 是 File 模板包文件 响应参数 状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