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支持TCP、UDP协议。 监听端口 组件中程序的监听端口,一般从用户的程序代码中获取。 取值范围[1,65535]。 访问端口 组件提供给外部访问的端口,一般由用户自行设定,端口号唯一,避免冲突。 取值范围[1,65535]。 以TCP协议为例,监听端口为80,访问端口为35475,配置生
查看更多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前提条件 已创建应用,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应用。 已创建组件,具体操作请参考创建组件。 操作步骤 登录CAE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组件监控”。 您可以通过页面上方的三个下拉框切换组件、实例以及选择监控指标,查看组件监控信息。 CAE支持同时显示多
如何测试RDS是否正常连接 登录cae控制台, 点击“实例列表 > 选择需要测试的组件 > 点击远程登录”。 在远程登录中输入以下命令测试:curl -kv {rds地址}:{rds端口} 如不能curl通,检查以下配置: RDS是否与CAE环境使用同一VPC 如使用同一VPC,检查子网与子网间安全组是否放通
录。 在新版事件列表查看审计事件 在旧版事件列表查看审计事件 使用限制 单账号跟踪的事件可以通过云审计控制台查询。多账号的事件只能在账号自己的事件列表页面去查看,或者到组织追踪器配置的OBS桶中查看,也可以到组织追踪器配置的CTS/system日志流下面去查看。 用户通过云审计控
登录CAE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组件日志”,查看定位组件问题等。 您可以通过页面上方的下拉框切换环境、应用、组件、组件实例和查看组件日志。 日志主要展示不同时间维度的组件实例日志,通过下拉框选择,CAE还提供了自定义时间段查看组件实例日志。 图1 查看日志 父主题: 组件运维
索应用事件。 事件主要用于帮助用户查看组件的活动,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查看组件事件进行排查。 按时间过滤:组件事件页面默认展示当前组件近30分钟内的数据,您还可以在右上角的时间过滤器中选择查看近1小时、近6小时、近1天和近1周的数据,最早可以查看近15天的数据。 父主题: 组件运维
在弹框中选择执行命令。 /bin/sh /bin/bash 图1 登录命令配置 单击“确认”,即可访问容器。 页面跳转到CloudShell,并初始化启动kubectl,然后自动执行kubectl exec命令登录到容器。 请等待kubectl exec命令自动执行后再操作,此命令出现需要一段时间。
查看实例 组件创建成功后,您可以在“实例列表”页面查看实例详情,包括实例名称、运行状态、创建时间等信息。 操作步骤 登录CAE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实例列表”。 在“实例列表”页面上方的下拉框中选择环境、应用及待查看的组件。 可查看实例名称,运行状态信息。 图1 实例列表概览
HTTP请求检查 端口 建立HTTP GET使用的端口。 路径 建立HTTP GET使用的路径。 协议 选择HTTP或HTTPS协议。 请求头 请求中自定义的HTTP头。 TCP端口检查 端口 用户指定端口,用于TCP连接。本示例选用TCP端口检查。 执行命令 执行命令 添加执行命令,可单击“添加执行命令”添加多条执行命令。
负载均衡器:选择“内置负载均衡器”。 健康检查:使用默认值“启动”。 访问控制:使用默认值“允许所有IP访问”。 协议:选择“TCP”。 监听端口:输入“80”。 访问端口:自定义访问端口。本实践设置为“14632”。 图2 添加负载均衡外网访问 单击“确定”,完成对该组件访问方式的配置。 在“组件配置”
语言/运行时:从下拉框中选择源码对应的语言格式。 自定义构建:构建命令可根据业务需要选择“使用默认命令或脚本”或“使用自定义命令”。 说明: 不同源码来源新建授权时授权方式不同,请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使用默认命令或脚本:优先执行代码根目录下的build.sh,不存在则按照所选语言的通用方法构建,如Java:mvn
的所有元素的operator值必须同时全为空或者非空。 uid 否 String 端口配置的uid。 target_port 否 Integer 监听端口。 port 否 Integer 访问端口。 protocol 否 String 协议,负载均衡支持TCP,负载均衡与路由配置支持HTTP、HTTPS。
验证公网访问IP绑定 当已经成功添加域名配置后,如图1 域名配置,可通过“ping”的方式检查域名是否与公网IP绑定。 图1 域名配置 打开系统的cmd窗口。 输入命令:ping+域名,示例:ping cae-demo.com。 按回车键,回显结果如图2所示,即表示域名已与IP: 100.*.*.65
WORKDIR /app COPY --from=build /app ./ # 设置环境变量PORT,并声明容器端口为80 ENV PORT 80 EXPOSE 80 # 指定容器启动命令 ENTRYPOINT ["dotnet", "dotnetcoresample.dll"]
访问方式配置中,同一负载均衡器的同一访问端口,访问控制只能有一种配置,因此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负载均衡器”选择“内置负载均衡器”时,如果同一个端口配置了多条路由规则,请保持这些路由规则访问控制配置一致。 “负载均衡器”选择“独享型”时,不支持在CAE界面配置访问控制。访问方式每配置一个端口,会在所选择的
的所有元素的operator值必须同时全为空或者非空。 uid 否 String 端口配置的uid。 target_port 否 Integer 监听端口。 port 否 Integer 访问端口。 protocol 否 String 协议,负载均衡支持TCP,负载均衡与路由配置支持HTTP、HTTPS。
只允许白名单中放通的IP访问组件。 黑名单。 禁止黑名单中的IP访问组件。 允许所有IP访问 端口配置 配置端口的协议、监听端口和访问端口。 协议:选择TCP。 监听端口:填写为8080。 访问端口:任选0~65535之间合法端口,例如20004。 端口号唯一,避免冲突。 单击“确定”,完成前端组件访问方式配置。
使用CloudShell登录容器,查看文件内容是否生效。 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实例列表”。 在“实例列表”页面上方的下拉框中选择环境、应用及待操作的组件。 选择运行中的实例,在“操作”列单击“远程登录”。进入容器内部,查看文件内容是否生效。 查看文件内容,确认是否已写入成功。 tail
访问方式配置”页面。 在“负载均衡配置”页签下,单击“添加负载均衡配置”并设置参数。 协议:选择“TCP”。 监听端口:输入“8080”。 访问端口:自定义访问端口。本实践设置为“14688”。 单击“确定”,完成对该组件访问方式配置。 在“组件配置”页面,单击“配置并部署组件”,等待组件部署完成。
下载和安装 操作系统的选择: 下载安装前在Jenkins所在虚拟机中执行命令查看虚拟机操作系统类型: echo $HOSTTYPE 若执行如上命令的输出值是“x86_64”,请下载AMD 64位系统; 若执行如上命令的输出值是“aarch64”,请下载ARM 64位系统。 obs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