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管理节点池 更新节点池 更新弹性伸缩配置 修改节点池配置 纳管节点至节点池 复制节点池 同步节点池 升级操作系统 迁移节点 删除节点池 父主题: 节点池
集群预热的网卡。 您可以复制需要删除的子网ID,在弹性网卡页面的“弹性网卡”和“辅助弹性网卡”列表中,通过子网ID进行筛选,如果筛选出的网卡“名称”或者“描述”里包含当前集群的ID,表示网卡被集群占用。 删除子网后,集群节点安全组不会自动清理该子网对应的规则,请确认集群中不存在该子网下的网卡后手动清理安全组规则。
拉取镜像失败”或“重新拉取镜像失败”。查看K8s事件的方法请参见Pod事件查看方法。 排查思路 根据具体事件信息确定具体问题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实例拉取镜像失败 事件信息 问题原因与解决方案 Failed to pull image "xxx": rpc error: code
environment variables CLOUD_SDK_AK and CLOUD_SDK_SK in the local environment ak = os.environ["CLOUD_SDK_AK"] sk = os.environ["CLOUD_SDK_SK"]
在开源csi-provisioner模块业务逻辑中,常规情况下删除动态创建的PVC,会先删除PVC,待PVC资源删除成功后,将PV状态更新为Released。csi-provisioner会监听到PV更新事件,开始执行删底层卷的流程,等底层卷删除成功后,再下发删除PV的请求,这样即完成了“PVC-底层卷-PV”的完整删除链。
极速文件存储挂载参数 CCE的存储插件everest在挂载极速文件存储时默认设置了如表1所示的参数。 表1 极速文件存储挂载参数 参数 参数值 描述 keep-original-ownership 无需填写 表示是否保留文件挂载点的ownership,使用该参数时,要求everest插件版本为1
runC Huawei Cloud EulerOS 1.1 3.x Docker Containerd OverlayFS runC Huawei Cloud EulerOS 2.0 5.x Docker Containerd OverlayFS runC 表3 CCE Turbo集群节点操作系统与容器引擎对应关系
environment variables CLOUD_SDK_AK and CLOUD_SDK_SK in the local environment ak = os.environ["CLOUD_SDK_AK"] sk = os.environ["CLOUD_SDK_SK"]
prometheus.io/scrape:表示是否需要prometheus采集Pod的监控数据,取值为true。 prometheus.io/port:表示采集监控数据接口的端口,由需要采集的应用决定。本示例中采集端口为9113。 prometheus.io/path:表示采集监控数据接口的URL
7.3.2-8.oe1.x86_64.rpm 表1 socat镜像rpm包下载地址 操作系统 下载地址 EulerOS 2.9 x86 ARM Huawei Cloud EulerOS 2.0 x86 ARM Huawei Cloud EulerOS 1.1 x86 socat已安装,执行Helm
不建议您变更节点池中节点的规格,您可以使用更新节点池功能为节点池添加其他规格的节点,然后等待业务调度至新节点后,将原节点缩容。 登录CCE控制台,进入集群,在左侧选择“节点管理”。 找到目标节点池,单击“更新”。 在“节点规格”中勾选新的规格,单击“下一步 规格确认”,然后提交更新。 节点池配置更新后,单击节点池名称后的“扩缩容”。
实际生效的配置在更换前后不变。 切换至namespace2,单击ingress2的“更多 > 更新”,单击服务器证书下方的“同步”按钮,并单击“确定”更新Ingress配置。 更新完成后ingress2的配置显示正常。 父主题: 网络指导
environment variables CLOUD_SDK_AK and CLOUD_SDK_SK in the local environment ak = os.environ["CLOUD_SDK_AK"] sk = os.environ["CLOUD_SDK_SK"]
lerate-unready-endpoints"的annotation,如果存在则将其去掉,并在对应的service的spec中添加下列字段来替代该annotation: publishNotReadyAddresses: true 问题场景二: 1.27及以上集群中的serv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跨集群的后端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HTTP/2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HTTP/HTTPS头字段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超时时间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TLS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gzip数据压缩
IPv6地址段 IPv6地址段通常采用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表示法,通常用斜杠(/)后跟一个数字表示,即格式为“IPv6地址/前缀长度”。此处前缀长度与IPv4地址段的掩码作用类似,用数字来表示网络部分所占用的二进制位数,可将IPv6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器证书。 获取方法:在CCE控制台,单击顶部的“服务列表 > 网络 > 弹性负载均衡”,并选择“证书管理”。在列表中复制对应证书名称下的ID即可。 kubernetes.io/elb.http2-enable String 表示HTTP/2功能的开启状态。开启后,可提升客户端与E
ip: 192.168.1.138 表1 关键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类型 描述 kubernetes.io/elb.custom-eip-id String 自定义EIP的ID,您可以前往EIP控制台查看。该EIP必须是处于可绑定状态。 Ingress更新成功后,重新查看Ingress。
<your_service_port> #替换为您的目标服务端口 表1 关键参数说明 参数 是否必填 参数类型 描述 kubernetes.io/ingress.class 是(仅1.21及以下集群) String nginx:表示使用Nginx Ingress,未安装NGINX Ingress控制器插件时无法使用。
environment variables CLOUD_SDK_AK and CLOUD_SDK_SK in the local environment ak = os.environ["CLOUD_SDK_AK"] sk = os.environ["CLOUD_SDK_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