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RES01 冗余 RES01-01 应用组件高可用部署 RES01-02 应用组件多位置部署 RES01-03 云服务器反亲和 父主题: 高可用设计
高可用设计 具有高可用的系统必须避免单点故障,以防由于某个节点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 RES01 冗余 RES02 备份 RES03 跨AZ容灾 RES04 跨Region/跨云容灾 RES05 网络高可用 父主题: 韧性支柱
地运行,建议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高可用设计 单点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主要功能受到影响、任务延误的系统轻度损坏或存在较大的故障隐患,因此系统的高可用设计非常关键。 高可用设计的主要手段是冗余,甚至是多级冗余的组合,包括异地容灾方式保证灾难情况下无单点: 冗余机制:只要条件允许,
设计原则 以下是常用的性能优化指导原则: 中心化原则:识别支配性工作量负载功能,并使其处理过程最小化,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性能影响最大的部分进行提升。 本地化原则:选择靠近的活动、功能和结果的资源;避免通过间接的方式去达到目的,导致通信量或者处理量大辐增加,性能大辐下降。 共享资源:
设计原则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为:确保信息资产(包括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受到保护,以确保其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中断或不可用的威胁,同时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持续地提供服务。
设计优化 PERF05-01 设计优化 父主题: PERF05 性能优化
设计原则 建立持续改进的团队文化和标准化运维体系 在卓越运营中,团队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运营是一门不断改进的艺术。只有不断从已有事故中学习经验,持续学习和改进,才能最终达到卓越运营。故而,团队应该培养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此外,在事故发生时,应该以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思考系统的改进,
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云成本优化策略。比如一个快速增长的业务组织更多地可能会偏向于提升业务的速度,而设计一个比较宽松的云成本优化策略,而稳定的业务组织则可以以成本效率为主要考量,设计比较严格的云成本优化策略。 企业还可以借助华为云成本中心提供的云成本管理工具和平台来实现自动化的成本监控和优化。
在同一个物理服务器上。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弹性云服务器 ECS:云服务器组 弹性伸缩服务 AS 云容器引擎 CCE 父主题: RES01 冗余
待处理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必须处理的数据,重新设计处理方案。 串行同步衔接 给线程/进程间的串行衔接设计紧密的衔接和同步措施,减少同步等待延时。 将一个串行处理通过划分多个线程并行处理,但各线程的处理又有一定的顺序和同步关系,需要设计合适的衔接和同步措施。同步方式可以是定时查询,
Region内多 AZ 部署来实现,只有工作负载具有极高的可用性要求或者其他业务目标时,才考虑多Region架构。 父主题: RES01 冗余
云备份CBR服务:CBR提供对磁盘(EVS)、服务器(ECS、HECS、BMS)基于快照的备份和恢复能力,SFS Turbo文件系统备份,云服务器部署的MySQL或SAP HANA等数据库备份,以及云上同步和管理线下备份软件OceanStor BCManager和VMware虚拟机的备份数据。CB
、直通IB网卡等物理服务器强相关的硬件资源时,当硬件故障时会导致ECS故障,且无法通过虚拟机HA功能自动恢复;针对此类问题,需要应用系统在设计时就必须要预料到偶发故障,尽可能避免使用,若必须用时需要从应用层来实现高可用,以便在所依赖的硬件故障时业务能快速恢复。 虚拟机HA:当EC
RES02-01 识别和备份应用中所有需要备份的关键数据 RES02-02 自动数据备份 RES02-03 定期进行备份数据恢复 父主题: 高可用设计
Readiness Review 生产准备度评估基线:从SLI/SLO、可冗余、可容灾、可过载控制、可故障管理、可变更能力、可运维、安全生产等维度,对服务可用性及运维能力提出基线要求。在服务产品开发前端构筑能力,进行相关需求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并在服务上线前进行生产准入审视。 具备以下核心价值:
RES05 网络高可用 应用系统对外或对内通信都依赖于网络,一旦网络异常将会导致业务中断,因此网络架构的高可用及容灾能力至关重要。在进行网络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应用系统对内和对外的网络连接、IP地址管理和域名解析等。 华为云中网络高可用主要涉及三个场景: 公有云网络:构建应用系统相
部署容灾系统以满足容灾目标 RES04-03 容灾恢复过程自动化 RES04-04 定期进行容灾演练,以检查恢复能否满足容灾目标 父主题: 高可用设计
为了预防单可用区故障,可借助华为云多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简称AZ)能力,应用可以用较小成本来完成容灾架构部署。应用系统可设计为使用分布在多个可用区中的资源池,并利用云服务实例本身具备或应用自身支持的跨AZ数据复制与切换能力,在多个AZ之间复制数据、负载均衡和跨A
场景,需要支持智能DNS功能,能对EIP进行异常监控和自动切换;此外DNS自身也需要冗余容错,避免由于DNS故障而导致域名解析失败,业务中断。 混合云组网场景链路冗余与倒换方案: 双DC专线冗余:用户数据中心与华为云VPC之间采用两条DC专线互通;其中两条物理专线接入同区域的两个
据恢复时长为2小时,则每年故障中断时长为12小时。 变更中断:假定应用离线更新,每年更新6次,每次更新时长4小时,则每年更新时长为24小时。 按照以上评估,每年应用系统不可用的时长是36小时,满足可用设计目标要求。 内部工具类应用典型架构为前端无状态应用层+后端数据库,其中前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