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绘制组合片段 Fragment用来对顺序图中的消息发送/接收施加控制,用以将复杂的交互场景分解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每一个Fragment都会有对应的操作符类型,不同的操作符对应着不同的逻辑控制,Fragment中一共有12种操作符类型,可参考下方的操作符介绍说明。 服务将使
者等待某事件的条件或者情况。 StateMachine 状态机是展示状态与状态转换的图。通常一个状态机依附于一个类,并且描述一个类的实例对接收到的事件所发生的反应。 Fork Join Fork,复杂转换中,一个源状态可以转入多个目标状态,使活动状态的数目增加。 Join,状态机
如何创建连线关系 以较常见的用例图说明,其它图的连线和生成图元的操作类同。 快速创建图元:从工具箱中拖动图元移动到图中。 快速连线两种方式: 方式一:直接从图元往图元上连。连线操作技巧:鼠标移到图元上或者选中图元,四边出现小三角图标,单击小三角往另一个图元上拉线,停靠目标图元边上
使用Diagram Gate 图表门是一种简单的图形方式,用于指示可以将消息传输到交互片段和从交互片段传出的点。可能需要一个片段来接收或传递消息。在内部,有序消息反映了这一要求,并在片段帧的边界上指示了门。任何与此内部消息“同步”的外部消息必须适当地对应。可以出现在交互图(顺序,
创建生命线 生命线介绍 生命线的类型/构造型变化不会影响消息线的发送/接收逻辑。通常情况下,生命线是同高同位置的,表示从发送第一条消息开始,这些生命线所代表的对象在系统中是存在的,直至最后一条消息结束,这些生命线对象也不会被销毁。 由创建对象消息线(Create Message)
介绍参考元素介绍中消息线和激活块分类。 建模规范 同步消息线(Message)/异步消息线(Async Message) 这两类消息线都是指令/任务型消息,一般用来表达发送方向接收方传递指令或调用任务,这些任务通常是有执行时间的。目标生命线在执行任务的这段时间处于激活状态,会在生命线上生成对应的激活块。 对应的代码模型。
Merge 状态机中的一个位置,两个或多个可选的控制路径在此汇合或"无分支"。 Send 发送者对象生成一个信号实例并把它传送到接收者对象以传送信息。 Receive 接收就是处理从发送者传送过来的消息实例。 Partition 分区元素用于逻辑组织元素。 Partition 分区元素用于逻辑组织元素。
消息线,消息的发送者把控制传递给消息的接收者,然后停止活动,等待消息的接收者放弃或者返回控制。用来表示同步的意义。 绘制消息线和激活块 Async Message 异步消息线,消息发送者通过消息把信号传递给消息的接收者,然后继续自己的活动,不等待接收者返回消息或者控制。异步消息的接收者和发送者是并发工作的。
状态机中的一个位置,两个或多个可选的控制路径在此汇合或"无分支"。 Send 即发送者对象生成一个信号实例并把它传送到接收者对象以传送信息。 Receive 接收就是处理从发送者传送过来的消息实例。 Partition 分区元素用于逻辑组织活动的元素。 Partition 分区元素用于逻辑组织活动的元素。
同步消息连线,消息的发送者把控制传递给消息的接收者,然后停止活动,等待消息的接收者放弃或者返回控制。 Async Message 异步消息连线,消息发送者通过消息把信号传递给消息的接收者,然后继续自己的活动,不等待接收者返回消息或者控制。异步消息的接收者和发送者是并发工作的。 Reply
状态机中的一个位置,两个或多个可选的控制路径在此汇合或"无分支"。 Send 即发送者对象生成一个信号实例并把它传送到接收者对象以传送信息。 Receive 接收就是处理从发送者传送过来的消息实例。 Partition 分区元素用于逻辑组织活动的元素。 Partition 分区元素用于逻辑组织活动的元素。
创建连线关系 元素创建成功后,使用连线建立元素间的关系。 鼠标移动或者选中元素Subsystem1,待四周出现小三角图标。 鼠标左键拖拽小三角至目标元素System1自动生成连线,在弹出窗口选择线型Composition,连线完成。
华为云租户的安全责任在于对使用的 IaaS、PaaS 和 SaaS 类云服务内部的安全以及对租户定制配置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虚拟网络、虚拟主机和访客虚拟机的操作系统,虚拟防火墙、API 网关和高级安全服务,各项云服务,租户数据,以及身份账号和密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配置。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
表示构建使用的构建环境信息。 Container 表示逻辑对象构建时所需的容器。 Virtual Machine 表示逻辑对象构建时所需的虚拟机。 Platform 表示逻辑对象引用的平台。 Composition 组合,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单独存在。 Aggregation
标左键拉伸移动至目标生命线,待目标生命线变色后松开鼠标左键。 连线成功后生命线会自动生成激活块,手动无法拉伸长度,根据生命线消息线的发送/接收自动调节长度,可通过连线右键设置激活块的向上/向下延伸源端、结束源端/目标端激活块,提升/降低消息线层次。 方式二:鼠标移至生命线直至元素
在逻辑模型图中创建建模元素 选择逻辑模型图后,工具面板会显示对应模型图下的建模元素。 将鼠标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元素System上直至变成手势图标,此时左键拖拽元素到右侧画布中,松开左键后成功创建名称为System1的元素,同样的方式创建元素Subsystem1,如下图所示: 图1 创建元素
用例模型 用例模型描述系统的关键用例和交互场景,用于描述系统与外界的交互关系。其中关键用例部分主要描述系统基本的业务用例模型,以及增量版本中影响架构的用例模型;而交互场景描述系统与外部实体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图,采用UML顺序图进行描述绘制,帮助描述隐含的需求和约束,以及系统的验证。元素介绍如下表所示:
用例视图概述 用例视图以用例作为驱动元素,驱动和验证其他四个视图的设计,用例视图不增加设计元素,仅增加用例作为输入,因此作为+1视图。 模型类别 描述 上下文模型(必选) 上下文模型描述系统和外部环境(包括人、系统及外部实体)之间的关系,依赖和交互。通过上下文模型可以显示定义系统的范围、职责、边界。
创建模型工程 前提条件 已注册华为账号并开通华为云。 已有可用项目,如果没有,请先新建项目。 操作步骤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选择进入“软件建模”服务首页。 在页面单击“+新建模型工程”,参考表1,将模型工程名称命名为“Test1”,元模型勾选为“4+1 View”,初始化模板勾选“
4+1视图概述 4+1视图是一组相关联模型的集合,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不同利益干系人的关注点。通过逻辑、开发、部署、运行4个典型视角描述系统的各个切面,以用例串接和验证各切面设计。 在架构设计说明书模板中的4+1架构视图模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4+1架构视图模型结构图 表1 视图类型与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