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介绍Service和Ingress两种管理负载访问的资源对象,使用Service和Ingress解决负载访问的问题。 Service:定义一系列Pod以及访问这些Pod的策略的一层抽象。 Ingress:管理外部访问的资源对象。 使用存储 介绍负载中如何使用存储,即如何容器中如何使用存储卷。包括如何使用云硬盘(E
证了双方传递信息的安全性。当在云容器实例服务上部署Web应用需要安全的公网访问时,您可以在创建负载时的访问配置页选择公网访问,ELB协议选择HTTPS协议,再选择该公网访问的证书。 添加证书 登录云容器实例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的“配置中心 > SSL证书”,在右侧页面中选择命名空间,单击“添加证书”。
容器生命周期 健康检查 远程终端 负载访问 内网访问 公网访问 从容器访问公网 运维与监控 日志管理 云审计服务支持的CCI操作列表 查看云审计日志 常见问题 了解更多常见问题、案例和解决方案 热门案例 什么是云容器实例? 云容器实例和云容器引擎有什么区别? 如何设置实例(Pod)数? CCI上传镜像时提示需要认证怎么办?
从而通过身份认证。 AK(Access Key ID):访问密钥ID。与私有访问密钥关联的唯一标识符;访问密钥ID和私有访问密钥一起使用,对请求进行加密签名。 SK(Secret Access Key):私有访问密钥。与访问密钥ID结合使用,对请求进行加密签名,可标识发送方,并防止请求被修改。
Readiness Probe同样是周期性的检测Pod,然后根据响应来判断Pod是否就绪,与存活探针(liveness probe)相同,云容器实例中也支持两种类型的Readiness Probe。 HTTP GET:往容器的IP:Port发送HTTP GET请求,如果probe收到2xx或3xx,说明已经就绪。
什么是云容器实例 什么是云容器实例 云容器实例(Cloud Container Instance,CCI)服务提供Serverless Container(无服务器容器)引擎,让您无需创建和管理服务器集群即可直接运行容器。 Serverless是一种架构理念,是指不用创建和管理服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CCI当前认证鉴权是在Kubernetes的角色访问控制(RBAC)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AM)的能力基础上,提供的基于IAM的细粒度权限控制和IAM Token认证,同时支持命名空间级别及命名空间以下资源的权限控制,帮助用户便捷灵活的对租户下的IAM用户、用户组设定不同的操作权限。
如何制作容器镜像? 本节指导用户通过Dockerfile定制一个简单的Web工作负载程序的容器镜像。 背景信息 如果使用官方的Nginx镜像来创建容器工作负载,在浏览器访问时则会看到默认的Nginx欢迎页面,本节以Nginx镜像为例,修改Nginx镜像的欢迎页面,定制一个新的镜像,将欢迎页面改为“Hello
如何调用API 构造请求 认证鉴权 返回结果
使用kubernetes官方Java SDK访问CCI 本节将介绍如何将CCI认证工具cci-iam-authenticator与kubernetes-client/java结合使用以调用API。 安装cci-iam-authenticator 请参考使用kubectl,下载安装
CCI暂时不支持独享型负载均衡,建议您创建共享型ELB实例。 负载端口配置 协议:访问负载的通信协议,可选择TCP或UDP。 访问端口:负载提供的访问端口,即为服务端口,可自定义。 容器端口:容器监听的端口,负载访问端口映射到容器端口,Prometheus的默认端口号为9090。 图2 配置公网访问-工作负载创建完成后
单击“下一步”,配置负载信息。 负载访问选择公网访问,服务名称为“wordpress”,选择ELB实例(如果没有实例可以单击“新建增强型ELB实例”创建),选择ELB协议为“HTTP”,ELB端口号为9012,指定负载访问端口“8080”映射到容器的“80”端口(wordpress镜像的默认访问端口),H
对于管理员创建IAM用户接口,如果调用后返回状态码为“201”,则表示请求成功。 响应消息头 对应请求消息头,响应同样也有消息头,如“Content-type”。 对于管理员创建IAM用户接口,返回如图1所示的消息头,其中“X-Subject-Token”就是需要获取的用户Token。有
时配合docker run -p <宿主端口>:<容器端口>一起使用,云容器实例中容器如果要对外暴露端口,只需在创建负载的时候配置负载访问端口:容器端口的映射,这样就可以通过负载请求域名:负载访问端口访问到容器。 父主题: 负载创建
命名空间(namespace)是一种在多个用户之间划分资源的方法。适用于用户中存在多个团队或项目的情况。 当前云容器实例提供“通用计算型”和“GPU加速型”两种类型的资源,创建命名空间时需要选择资源类型,后续创建的负载中容器就运行在此类型的集群上。 通用计算型:支持创建含CPU资源的容器实例,适用于通用计算场景。
使用kubernetes官方Python SDK访问CCI 本节介绍如何将cci认证工具cci-iam-authenticator与kubernetes-client/python结合使用以调用API。 安装cci-iam-authenticator 请参考使用kubectl,下
如何上传镜像? 镜像的管理是由容器镜像服务(SoftWare Repository)提供的,当前容器镜像服务提供如下两种上传镜像的方法: 客户端上传镜像 页面上传镜像 父主题: 镜像仓库类
如何查看资源配额? 云容器实例对单个用户的资源数量和容量限定了配额,配额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关于配额。 登录管理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右上角,选择“资源 > 我的配额”。 系统进入“服务配额”页面。 图1 我的配额 您可以在“服务配额”页面,查看各项资源的总配额及使用情况。
创建静态EIPPool 静态EIPPool,即根据用户指定的多个未使用的EIP,静态纳管底层的EIP资源,同时在CCI命名空间下创建相应的EIP对象。如果EIPPool中的EIP已经被NAT或者ELB使用,则会纳管失败。 以下示例创建了一个名为eippool-demo2的静态EI
基本概念 账号 用户注册时的账号,账号对其所拥有的资源及云服务具有完全的访问权限,可以重置用户密码、分配用户权限等。由于账号是付费主体,为了确保账号安全,建议您不要直接使用账号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而是创建用户并使用用户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用户 由账号在IAM中创建的用户,是云服务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