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修订记录 2024-11-30 第四次正式发布。 2024-07-30 第三次正式发布。 2024-04-30 第二次正式发布。 2023-11-30 第一次正式发布。
方案概述 应用场景 该实践方案提供用户如何从租户的创建到使用管理等环节的操作指导。 方案架构 租户管理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操作流程图 约束与限制 在使用之前,请确认您已经拥有一个华为云账号,并完成实名认证。 父主题: 租户管理
ESM服务适用于以下场景: 内部管理:集团内公司面向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内部运营,要求提供本地的账号管理、配额管理、提供计量话单API等功能。 面向ToB的运营场景:行业云和政务云类项目面向ToB的运营诉求,提供基于HCSO场景的完整的运营平台与门户。 核心价值:政企自服务管理为专
热点查询 产品相关咨询 ESM服务是什么? ESM服务应用于什么场景? 其他使用相关 不在ESM上创建的HCSO租户,为什么在租户列表中可以看到? 为什么处于删除中的用户依然可以登录HCSO? 大屏所展现的数据如何获取到本地? 为什么新建子用户时无法查看大屏相关内容?
操作流程 租户管理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图1 操作流程图 父主题: 租户管理
方案概述 应用场景 该实践方案提供用户如何进行调用API的操作指导。 方案架构 调用API的操作流程如图 操作流程图所示。 图1 操作流程图 父主题: 如何调用API
方案概述 应用场景 该实践方案通过大屏可直观的监控资源、租户、服务、应用、告警等数据,并提供大屏管理的相关指导。通过大屏展示数据内容,提供智能分析,支持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方案架构 大屏可视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操作流程图 登录ESM控制台。 进入大屏可视。 可视化中提供了
返回结果 状态码 请求发送以后,您会收到响应,其中包含状态码、响应消息头和消息体。 状态码是一组从1xx到5xx的数字代码,状态码表示了请求响应的状态,完整的状态码列表请参见状态码。 对于创建查询任务接口,如果调用后返回状态码为“201”,则表示请求成功。 响应消息头 对应请求消
表示用于传输请求的协议,当前所有API均采用HTTPS协议。 Endpoint 指定承载REST服务端点的服务器域名或IP,不同服务不同区域的Endpoint不同。您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查询服务的终端节点。 例如ESM服务在“华南-广州”区域的Endpoint为“esm-api.cn-south-1
产品相关咨询 ESM服务是什么? ESM服务应用于什么场景?
大屏管理 前提条件 管理员用户已登录。 操作步骤 主菜单选择“可视化 > 大屏管理”。 请根据表 大屏管理相关任务执行操作。 表1 大屏管理相关任务 操作项 说明 步骤 自定义Logo 支持上传自定义大屏Logo。 说明: 该功能仅支持已开通专业版的局点用户。 左树菜单选择“大屏管理
前提条件 已有通过实名认证的华为云账号或IAM用户。 父主题: 大屏可视
返回结果 状态码 请求发送以后,您会收到响应,其中包含状态码、响应消息头和消息体。 状态码是一组从1xx到5xx的数字代码,状态码表示了请求响应的状态,完整的状态码列表请参见状态码。 对于创建查询任务接口,如果调用后返回状态码为“201”,则表示请求成功。 响应消息头 对应请求消
开始使用 通过华为云控制台使用ESM 登录华为云。 单击左上角,选择“所有服务 > 企业应用 > 政企自服务管理 ESM”,进入ESM控制台。 单击界面上的“总览”,进入到“总览”页面,如图所示。 单击“前往ESM工作台”进入ESM。 大屏可视分析 单击主菜单的“可视化”,默认进入“运营大屏”页面。
创建通知规则 本章节指导用户如何新建告警通知规则。 支持创建通知规则的最大数量为50个。 前提条件 已授权SMN服务。 已开通ESM专业版。 管理员用户已登录。 操作步骤 单击界面右上方用户名,选择“消息通知设置”。 若未授权,请阅读页面提示信息确认授权后进行使用。授权相关内容请参见委托授权说明。
为什么处于删除中的用户依然可以登录HCSO? ESM删除租户会调用ROS进行销户,ROS会先清理租户下的所有资源,再删除租户下的所有用户。在资源清理完成之前,租户及用户不会立刻删除,此时ESM显示用户为删除中,但是在HCSO中用户的状态并没有发生变化,用户仍然可以在HCSO正常登录。
不在ESM上创建的HCSO租户,为什么在租户列表中可以看到? ESM本地不会保存创建的HCSO租户,查看界面时,会从HCSO的IAM查询已有租户,此时查询的为所有租户,包含ESM创建的租户以及HCSO已有的历史租户。 父主题: 其他使用相关
步骤1:对应用进行分析 更多 访问外网 应用容器化改造介绍 应用容器化改造流程 步骤1:对应用进行分析 步骤2:准备应用运行环境 更多 操作系统相关 应用容器化改造介绍 应用容器化改造流程 步骤1:对应用进行分析 步骤2:准备应用运行环境 步骤2:准备应用运行环境 步骤2:准备应用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