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您可以将鼠标悬停在图表上,以便查看每分钟的监控数据。 CPU:单位时间内集群CPU使用情况的统计。 内存:单位时间内集群内存使用情况的统计。 PVC存储状态:PVC和PV的绑定情况。 Pod数量状态趋势:实时监控集群Pod的状态。 Pod总重启次数趋势:近5分钟的集群的Pod重启次数总和。
创建在命名空间的容器都运行在VPC之内。 x √ √ ECS(弹性云服务器)所有资源详情的查看权限。 CCE中的一个节点就是具有多个云硬盘的一台弹性云服务器 √ √ √ ECS(弹性云服务器)所有资源列表的查看权限。 √ √ √ EVS(云硬盘)所有资源详情的查看权限。可以将云硬
问题根因 事件信息表示账号被停用或没有权限,请检查账号状态是否正常。 如账号正常请查看该用户的命名空间权限,您需要拥有该命名空间的开发权限、运维权限或管理员权限之一,或者包含PVC/PV读写操作的自定义权限。详情请参见配置命名空间权限(控制台)。 父主题: 存储管理
私有IP向公有IP的转换,可实现VPC内的容器实例共享弹性公网IP访问Internet。其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NAT网关的SNAT功能,即使VPC内的容器实例不配置弹性公网IP也可以直接访问Internet,提供超大并发数的连接服务,适用于请求量大、连接数多的服务。 图1 SNAT
使用CCE设置工作负载访问方式时,端口如何填写? Ingress中的property字段如何实现与社区client-go兼容? 服务加入Istio后,如何获取客户端真实源IP? 为什么更换命名空间后无法创建Ingress? 服务发布到ELB,ELB的后端为何会被自动删除? 如何使容器重启后所在容器IP仍保持不变?
弹性网卡即虚拟网卡,您可以通过创建并配置弹性网卡,并将其附加到您的云服务器实例(包括弹性云服务器和裸金属服务器)上,实现灵活、高可用的网络方案配置。 弹性网卡类型 主弹性网卡:在创建云服务器实例时,随实例默认创建的弹性网卡称作主弹性网卡。主弹性网卡无法与实例进行解绑。 扩展弹性网
对性能要求不高:由于需要额外的VXLAN隧道封装,相对于另外两种容器网络模式,性能存在一定的损耗(约5%-15%)。所以容器隧道网络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业务场景,比如:Web应用、访问量不大的数据中台、后台服务等。 大规模组网:相比VPC路由网络受限于VPC路由条目配额的限制,容器隧道
慢启动指负载均衡器向组内新增的后端服务器Pod线性增加请求分配权重,直到配置的慢启动时间结束,负载均衡器向后端服务器Pod正常发送完请求的启动模式。慢启动能够实现业务的平滑启动,成功避免业务抖动问题。 配置慢启动持续时间后,如果您在YAML中删除对应的annotation,将不启用慢启动。
通云服务后,系统会根据服务类型自动关联该服务的监控指标,帮助用户实时掌握云服务的各项性能指标,精确掌握云服务的运行情况。 建议有存储故障感知诉求的用户配套云监控服务CES的云服务监控能力使用,实现对底层存储的监控和告警通知。 父主题: 存储管理
节点访问类型Service:将容器端口映射到节点端口,将节点端口作为对外服务的访问入口。节点访问Service的客户端源IP能力与它的“服务亲和”配置相关。 当节点访问类型Service的“服务亲和”配置为“集群级别”时,流量在集群中会经过一次转发,导致Service后端的容器无法获取客户端源IP。
的网络,容器的网络是使用专门的网络插件来管理。 节点网络 节点网络为集群内主机(节点,图中的Node)分配IP地址,您需要选择VPC中的子网用于CCE集群的节点网络。子网的可用IP数量决定了集群中可以创建节点数量的上限(包括Master节点和Node节点),集群中可创建节点数量还
节点规格说明 您可以通过本节快速浏览CCE支持的节点规格清单及相关特性,帮助您选择合适的机型规格。 不同区域支持的节点规格(flavor)不同,且节点规格存在新增、售罄下线等情况,建议您在使用前登录CCE控制台,在创建节点界面查看您需要的节点规格是否支持。 节点类型 说明 节点规格
节点规格(flavor)说明 不同区域支持的节点规格(flavor)不同,且节点规格存在新增、售罄下线等情况,建议您在使用前登录CCE控制台,在创建节点界面查看您需要的节点规格是否支持。 CCE Standard集群 CCE集群只支持2U4G以上的规格,建议您通过控制台查询节点规格,具体节点规格名称请参见规格清单。
问题现象 在CCE集群的GPU节点上部署服务出现如下问题: 容器无法查看显存。 部署了7个GPU服务,有2个是能正常访问的,其他启动时都有报错。 2个是能正常访问的CUDA版本分别是10.1和10.0 其他服务CUDA版本也在这2个范围内 在GPU服务容器中发现一些新增的文件core.*,在以前的部署中没有出现过。
新增进程D状态检查项ProcessD 新增挂载点健康检查MountPointProblem 避免与Service端口范围冲突,默认健康检查监听端口修改为19900,默认Prometheus指标暴露端口修改为19901。 新增支持1.25集群版本 0.8.10 1.16.4 v1.17 v1.19
/ 解决方法 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解决: 修复报错信息中的APIService对象,使其能够正常访问,如果是插件中的APIService,请确保插件的Pod正常运行。 删除报错信息中的APIService对象,如果是插件中的APIService,可从页面卸载该插件。 父主题: 命名空间
网络总流出速率:负载的所有Pod的容器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每秒钟发送的总字节数。 网络总流入速率:负载的所有Pod的容器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每秒钟接收的总字节数。 网络发送丢包率:负载的所有Pod的容器在不同的时间段的发送丢失的数据包总量占发送的数据包总量的比例。 网络接收丢包率:负载的所有Pod
SDK列表 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您安装的是最新版本的SDK。使用过时的版本可能会导致兼容性问题或无法使用最新功能。您可以在SDK中心查询版本信息。 表1提供了各个CCE服务支持的SDK列表,您可以在GitHub仓库查看SDK更新历史、获取安装包以及查看指导文档。 表1 SDK列表 编程语言
Kubernetes通过kube-proxy服务实现了Service的对外发布及负载均衡,它的各种方式都是基于传输层实现的。在实际的互联网应用场景中,不仅要实现单纯的转发,还有更加细致的策略需求,如果使用真正的负载均衡器更会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和转发性能。 基于以上需求,Kubernetes引入
获取目标集群bearer_token信息。 1.21以前版本的集群中,Pod中获取Token的形式是通过挂载ServiceAccount的Secret来获取Token,这种方式获得的Token是永久的。该方式在1.21及以上的版本中不再推荐使用,并且根据社区版本迭代策略,在1.25及以上版本的集群中,Servi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