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如何设置CCE集群中的容器网段? 进入CCE控制台,在创建集群时进行“容器网段”设置。 当前可供选择的容器网段为10.0.0.0/8~18,172.16.0.0/16~18,192.168.0.0/16~18。 集群创建完成后,如需添加容器网段,可前往集群信息页面,单击“添加容器网段”进行添加。
最终执行 [touch] [/root/test] 未设置 未设置 [touch /root/test] [touch] [/root/test] [mkdir] 未设置 [mkdir] [touch] [/root/test] 未设置 [/opt/test] [touch /opt/test]
负载均衡类型的服务。 端口配置 协议:TCP 容器端口:80 服务端口:8080 协议:负载均衡监听器端口协议。 容器端口:容器中应用启动监听的端口,该容器端口需和应用对外提供的监听端口一致,使用nginx镜像请设置为80。 服务端口:ELB将会使用该端口创建监听器,提供外部流量访问入口。您可以自定义对外访问的端口。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指定多个端口配置健康检查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pass-through能力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获取客户端IP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自定义EIP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区间端口监听 通过ELB健康检查设置Pod就绪状态 健康检查使用UDP协议的安全组规则说明
io/elb.protocol-port String NGINX Ingress控制器插件监听器端口配置,其中监听器协议需要与ELB实例支持的类型相匹配,例如使用HTTP/HTTPS协议需要支持应用型的独享型ELB。 使用HTTP/HTTPS协议:将443端口、80端口分别发布成HTTPS
对外协议:TCP。 服务端口:设置为80,该端口号将映射到容器端口。 容器端口:容器中应用启动监听的端口,wordpress镜像请设置为80,其他应用容器端口和应用本身的端口一致。 图4 创建服务 单击右下角“创建工作负载”。 等待工作负载创建成功。 创建成功后在无状态负载下会显示一个运行中的工作负载。
NAT网关实例和弹性公网IP。 端口配置: 协议:请根据业务的协议类型选择。 容器端口:工作负载程序实际监听的端口,需用户确定。nginx程序实际监听的端口为80。 服务端口:容器端口映射到集群虚拟IP上的端口,用虚拟IP访问工作负载时使用,端口范围为1-65535,可任意指定。
在节点创建完成后应根据自身安全诉求进行安全加固。 CCE提供以下建议的加固方法: 通过“创建节点”的“安装后执行脚本”功能,在节点创建完成后,执行命令加固节点。具体操作步骤参考创建节点的“云服务器高级设置”的“安装后执行脚本”。“安装后执行脚本”的内容需由用户提供。 通过CCE提
集群管理的URL格式为:https://Endpoint/uri。其中uri为资源路径,也即API访问的路径。 接口约束 纳管节点支持ECS(弹性云服务器)节点、BMS(裸金属服务器)节点以及DeH(专属主机)节点。 待纳管节点必须状态为“运行中”,未被其他集群所使用,且不携带 CCE 专属节点标
建的配置参数请参见表1。 端口配置: 协议:请选择协议,其中共享型ELB使用UDP协议时不支持设置超时时间。 服务端口:Service使用的端口,端口范围为1-65535。 容器端口:工作负载程序实际监听的端口,需用户确定。例如nginx默认使用80端口。 监听器前端协议:请选择
监听器配置 前端协议:为Ingress配置GRPC协议的后端服务需选择“HTTPS”。 对外端口:ELB监听器的端口,HTTPS协议的端口默认为443。 证书来源:选择“ELB服务器证书”。 服务器证书:使用在ELB服务中创建的证书。 如果您没有可选择的ELB证书,可前往ELB服务创建,详情请参见创建证书。
Ingress中一条转发策略的访问后端目标服务的名称配置 目标服务的访问端口 路由转发策略的访问端口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spec.rules[].http.paths[].backend.service.port.number 无 无 允许 CCE Standard/CCE
情请参见设置容器生命周期。 健康检查(可选):根据需求选择是否设置存活探针、就绪探针及启动探针,详情请参见设置容器健康检查。 环境变量(可选):支持通过键值对的形式为容器运行环境设置变量,可用于把外部信息传递给Pod中运行的容器,可以在应用部署后灵活修改,详情请参见设置环境变量。
并发请求/etc/resolve.conf中配置的多个DNS服务器,导致NodeLocal DNSCache的优化失效。 并发使用同一Socket请求A和AAAA记录,在旧版本内核上触发Conntrack源端口冲突导致丢包问题。 当使用Alpine作为容器基础镜像出现域名无法
用。 服务端口范围配置 NodePort端口范围,默认范围为30000-32767,支持的修改范围为20106-32767。修改后需前往安全组页面同步修改节点安全组30000-32767的TCP/UDP端口范围,否则除默认端口外的其他端口将无法被外部访问。 说明: 端口号小于20
创建节点时password字段加盐加密的方法 通过API创建节点时password字段需要加盐加密,具体方法如下: 盐值需要根据密码的要求来设置,密码复杂度要求如下: 长度为8-26位。 密码至少必须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_=+[{}]:,./?)中的三种。
设置环境变量 操作场景 环境变量是指容器运行环境中设定的一个变量,环境变量可以在工作负载部署后修改,为工作负载提供极大的灵活性。 CCE中设置的环境变量与Dockerfile中的“ENV”效果相同。 容器启动后,容器中的内容不应修改。如果修改配置项(例如将容器应用的密码、证书、环
重定向至HTTPS:开启后进行HTTPS端口配置。 对外端口:HTTPS协议的端口。 证书来源:支持TLS密钥和ELB服务器证书。 服务器证书:使用在ELB服务中创建的证书。 如果您没有可选择的ELB证书,可前往ELB服务创建,详情请参见创建证书。 前端协议:“HTTP” 对外端口:80 重定向至HTTPS:开启
为什么修改子网DNS配置后,无法解析租户区域名? 问题描述 用户集群子网DNS配置,增加了DNS服务器配置,如114.114.114.114,该域名无法解析租户区域名。 根因分析 CCE会将用户的子网DNS信息配置到node节点上,coredns插件中也是使用该配置信息,因此会导
P,然后登录到集群内的节点或容器中,使用curl命令等方法手动调用接口,查看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容器IP+端口不能访问,建议登录到业务容器内使用“127.0.0.1+端口”进行排查。 登录容器的操作步骤请参见登录容器的方法。 访问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集群内可以正常访问工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