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使用安全云脑鸟瞰整个云上安全 使用云日志、云审计、配置审计、云监控等服务管理云上资源 使用威胁检测服务检测各类云服务日志中的恶意活动和未经授权行为 使用云堡垒机接入运维 父主题: 参考架构
系统越权,例如系统是否存在capability提权、suid文件提权、定时任务提权、sudo文件配置提权等系统提权问题。 服务运行用户,例如服务运行的用户是否为最低权限用户,禁止使用root用户运行服务。 Web攻击,例如Web应用是否存在SQL注入、XSS跨站脚本、文件包含、目录遍历、敏感文件访问
IP 地址区间、网段及 VPC Endpoint 访问华为云。 多个账号或多个IAM用户间使用不同的密码。 禁止将用户的密码共享给其他人,而是为每个管理或使用华为云资源的人创建一个单独的用户。 修改新用户的默认密码。使用IAM创建新用户时,可通过邮件发送一次性登陆链接给新用户,新用户
配的用户组中。用户组是IAM用户的集合,IAM可以通过用户组功能实现用户的授权。 优先基于用户组授权,而不是基于用户授权。 “admin”为系统缺省提供的管理员用户组,具有所有云服务资源的操作权限。避免将所有用户都加入admin用户组。 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仅授予用户组必要的最小权
如果是在云上新建业务系统或基于同数据库不同服务中选取时,建议结合业务的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数据库服务,如考虑性能、安全性等因素,产品详细介绍与规格信息可参考官方文档。 父主题: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资源
以多层级组织的方式管理人、财、物,所有资源都可以找到责任团队。企业根据组织结构合理规划IT治理架构后,可将成本分配到业务团队,让各业务团队为使用的云服务成本负责。 相关服务和工具 对于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推荐优先使用企业组织+多账号的方式,通过账号隔离资源和成本,方便业务快速拓展。
重要的数据,其数据丢失对业务没有影响,则不需要进行备份。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识别应用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数据可以存储在多种资源中,如ECS/BMS中的卷、RDS/DDS等数据库、SFS文件系统、OBS对象存储等。 根据重要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应用系统内的不同数据具有不同的重要程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数据安全中心DSC:用户可以通过DSC的预置脱敏规则,或自定义脱敏规则来对指定数据库表进行脱敏,DSC支持RDS,ECS自建数据库等云上各类场景。另外,DSC可基于扫描结果自动提供脱敏合规建议,支持一键配置脱敏规则。 数据库安全服务 DBSS:使用数据库安全
通过多账号分隔工作负载:将不同的工作负载部署在不同的华为云账号中,每个账号具有独立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资源隔离。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更严格的隔离和安全性。为每个账号分配最小必要权限,避免权限过度赋予。这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权限滥用。针对需要跨账号访问的情况,使用适当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如跨账号委托、资源共享等。
同时提供业务,通过全局负载均衡器进行流量分发;当一个站点发生灾难时,则将业务流量全部分发到其他站点来接管其业务。 以跨Region主备容灾为例,对于已在一个Region部署应用系统后,增加支持跨Region主备容灾能力的实施步骤建议如下: 选择另一个Region作为灾备Regio
COST02-01 建立云预算与预测流程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由于云资源天然的易申请,易缩扩容的特性,使用云可以提高效率、创新速度和灵活性,与此同时,也导致了云成本和使用模式的高度可变,客户应调整现有的组织预算和预测流程,以适应云的变化。 客户应密切关注历史消费趋势和不断变化
标准化,以确保安全、一致地执行任务。 回收闲置资源:由于配置管理工具及其限制等原因,有时 IaC 工具无法自动删除资源。例如,假设需要从虚拟机迁移到 PaaS 服务,而 IaC 工具没有删除闲置资源的逻辑。如果忘记手动删除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可能会成为孤立资源。为了处理这些场景,需要标准化扫描闲置资源并明确删除策略。
来规范其保护。 结合组织的业务战略和风险承受能力。对于关键业务相关的数据,即使其本身不属于常见的敏感类型,也可能因其对业务的重要性而被评估为高敏感度。 借助数据发现和分类工具,自动扫描工作负载以识别数据。自动识别和分类数据可帮助您实施正确的控制措施。 创建并维护数据清单。将分级分
收集信息:收集关于云上系统的信息,包括系统架构图、数据流程、访问控制策略等。 识别资产:确定在云上系统中的关键资产,包括数据、应用程序、虚拟机、存储等。 识别威胁源和攻击路径:确定可能对云上系统构成威胁的威胁源和攻击路径,考虑不同攻击者可能采取的攻击手段。 评估威胁概率和影响:评
达到运维操作团队运作“最佳秩序”,简化运维交付工作,降低技能依赖,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作成本。 通过CI/CD实现高效的频繁可逆的小规模变更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尽量使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的开发周期较小,使用频繁的小型迭代进行。一个典型的实践是使用微服务和C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