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已删除的弹性云服务器在管理控制台的弹性云服务器列表中只会停留较短时间,系统稍后便会将其彻底清除,因此不可以用来恢复系统和数据。 您可以再次购买同样规格的弹性云服务器。 父主题: ECS删除与退订
现在,在 root 用户的家目录中生成了一个 .ssh 的隐藏目录,内含两个密钥文件:id_rsa 为私钥,id_rsa.pub 为公钥。 在Linux云服务器上执行以下命令安装公钥。
打开“运行 > cmd”,进入到错误文件所在目录。 本例执行如下命令: cd C:\Windows\System32 通过命令regsvr32.exe /u 文件名,进行移除,移除后恢复正常。
处理方法 在Linux云服务器内,对容量未生效的磁盘进行一次写IO操作,使磁盘扩容生效,例如: 执行以下命令,在磁盘的挂载点目录创建一个空文件,进行写IO操作。 touch file 父主题: 磁盘空间管理
操作场景 SCSI类型的共享云硬盘支持SCSI锁,为了提升数据的安全性,SCSI类型的共享云硬盘需挂载给同一个反亲和性云服务器组内的ECS。本节指导用户查询挂载了同一个SCSI共享盘的云服务器是否在同一个云服务器组中。 云服务器组相关内容请参考:管理云服务器组。
您也可以根据需要创建自定义的安全组,或使用默认安全组,系统会为每个用户默认创建一个默认安全组,默认安全组的规则是在出方向上的数据报文全部放行,入方向访问受限,安全组内的云服务器无需添加规则即可互相访问。默认安全组您可以直接使用,详情请参见默认安全组和规则。
图1 ECS自助工具 运维基础诊断:检测指定弹性云服务器的资源状态,帮您了解服务器整体运行状况并进行异常问题排查定位。 在“运维基础诊断”区域,单击“开始诊断”。 选择要进行诊断的弹性云服务器所在区域并勾选云服务器,单击“确定”开始诊断。
本节介绍如何查看弹性云服务器的详细配置,包括弹性云服务器名称、镜像信息、系统盘、数据盘、虚拟私有云、网卡、安全组、弹性公网IP地址和带宽等信息。 如需查看弹性云服务器的私有IP地址,请直接在弹性云服务器列表页进行查看。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控制台。
详细内容,请参考变更资源费用说明。 父主题: 规格变更
mount -o remount,rw /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etc/selinux目录。 cd /etc/selinux 执行以下命令,编辑config文件。 cat config 修改SELINUX=disabled后保存退出。 重启云服务器。
FunctionGraph、LTS 无服务器告警推送 快速构建自动推送华为云的资源告警信息到您常用的通讯平台或统一告警平台。
sha256sum {软件包本地目录}/CloudResetPwdAgent.zip {软件包本地目录}:请根据实际下载目录进行替换,例如/root。 将步骤2获取的sha256 Hash值和步骤3获取的Hash值进行比较。 一致:通过校验。
图3 远程桌面链接 (可选)如需在远程会话中使用本地主机的资源,请单击“本地资源”选项卡完成如下配置。 如需从本地主机复制到云服务器中,请勾选“剪贴板”。 图4 勾选剪贴板 如需从本地主机复制文件到云服务器中,单击“详细信息”,勾选相应的磁盘。
删除/etc/default/grub.d/目录下以“50”开头的所有文件。 rm -rf /etc/default/grub.d/50* 执行以下命令,刷新配置。 update-grub2 执行以下命令,修改yum源用来安装公版内核。
未安装GPU驱动的云服务器不支持采集GPU指标数据及上报事件。 如果您的弹性云服务器未安装GPU驱动,可参见(推荐)自动安装GPU加速型ECS的GPU驱动(Linux)。 AI加速型实例:已安装NPU驱动 未安装NPU驱动的云服务器不支持采集NPU指标数据及上报事件。
那么当弹性云服务器再次开机时,可能会出现由于资源不足引起的启动失败,请将云服务器移出云服务器组后重新启动。
进入/var/log目录,查看是否有nvidia-uninstall.log日志,如果有说明GPU驱动已被卸载,请重新安装GPU驱动。 如果已安装驱动,但是驱动状态异常。 卸载驱动。 方法1:执行nvidia-uninstall命令,卸载驱动。
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中创建或修改route-<interface>文件。 该目录<interface>是与路由相关的接口的名称。
对于IAM用户,需额外配置COC资源操作类权限,详细内容,请参见配置ECS自助运维自定义策略。 该功能依赖UniAgent。UniAgent是统一数据采集Agent,支持脚本下发和执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重复执行步骤2~步骤5,替换“/dev/vdc1”的UUID。